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硒是鸡只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雏鸡缺硒时会出现生长缓慢,羽毛生长不良,肌肉营养不良,脑软化甚至死亡。1997年,我们遇到了一起雏鸡硒及维生素E缺乏症,经补饲多种维生素和亚硒酸钠,病情得以控制。现将发病经过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吉林省大安市郊肉鸡养殖户张才1997年6月20日从肉鸡孵化场购入1日龄雏鸡2030只,分别平养在2个舍内,喂给自己配制的混合饲料(肉鸡饲料、玉米、鱼粉、多种维生素)。鸡舍通风、采光、密度均良好。但雏鸡生长缓慢,精神差,从17日龄开始有陆续死亡。病鸡以共济失调,胸、腹、翼…  相似文献   

2.
广西暴发鸡疏螺旋体病邓绍基(广西贺县畜牧局524800)1994年6月我县某自然村两养鸡户的鸡群爆发疏螺旋体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某养鸡户,1994年5月10日从外地购入石岐杂1日龄雏鸡1500只,10日龄用新城疫Ⅱ系苗滴鼻。35日龄...  相似文献   

3.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也称传染性囊病或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幼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由呼肠弧病毒引起发病,只感染鸡,多侵害3-6周龄的雏鸡,小鸡在0-6周龄时,主要靠法氏囊对疫苗病毒产生免疫抗体,如果鸡感染了法氏囊病毒,那么就使鸡失去了免疫的一道屏障,从而会引起一系列疾病的感染。1病史某肉鸡养殖户,饲养肉鸡7000只,38日龄就诊时值7月  相似文献   

4.
禽螺旋体病是一种以波斯锐缘蜱()和鸡刺皮螨()传播、由螺旋体科的鹅包柔氏螺旋体()引起的鸡、火鸡、鸭、鹅败血性传染病,该病最初于1891年在前苏联外高加索地区的鸡群发现,接着迅速在世界各地发现此病。我国首次发现此病是1983年在新疆石河子地区,之后相继在甘肃、内蒙、山西、吉林等地有报道。鹅发生该病报道很少,2005年8月内蒙古通辽市一养鹅户爆发了疑似鹅螺旋体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殖户于2005年5月上旬从通辽市一种鹅场引进鹅苗3000只,八月初先后有部分鹅发病,次日便有数量不等的病鹅死亡,随着病情发展,死鹅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5.
在肉鸡饲养过程中往往因饲养管理粗放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其中鸡慢性呼吸道病 (CRD)和大肠杆菌病发病率较高 ,发病原因很多 ,疫苗接种、通风不良、冷风刺激 ,更换饲料、水源污染、天气突变等都会引发鸡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病。2 0 0 3年 4月一养殖户饲养的 2 0日龄白羽肉鸡发  相似文献   

6.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疟原虫科住白细胞属的原虫寄生在鸡的血液细胞和内脏器官组织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雏鸡和育成鸡感染该病后死亡率高,成鸡感染后病情较轻。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流行性,夏秋季节多发。该病的传播媒介为吸血昆虫(主要是库蠓)。自2005年以来,永春县下洋镇及附近乡镇养鸡户中发生了数起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8月,下洋镇某养殖户饲养的500羽肉鸡21日龄时发病,部分雏鸡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的甚至废食,羽毛松乱,怕冷,排白绿色稀粪,呼吸困难,部分病鸡突然抽搐死亡,嘴…  相似文献   

7.
雏鸡白痢杆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以下痢和急性败血症为特征。雏鸡曲霉病是由曲霉菌感染引起的,以呼吸系统病变为主要特征。此两种传染病均能导致发病雏鸡大批死亡。现将我们对吉林省某鸡场发生的雏鸡白痢杆菌病与曲霉病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断报道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发病前饲养5批自孵雏鸡2万余只,均采取平养。2日龄时开始发病死亡,30日龄前死亡率达  相似文献   

8.
正18日龄后开始发病,一侧跛行,跗关节增生肿大,发病率达5%……2014年2月6日,南皮县养殖户苏某饲养的9000只肉鸡出现部分鸡关节肿胀、发炎,行动不便,不愿走动或跛行等临床症状。1发病情况该养殖户于2014年1月18日购进雏鸡苗9000只,鸡18日龄后开始发病,以一侧跛行为主要症状,跗关节增生肿大,发病两天后,病鸡开始出现下痢,排黄绿色水样便。曾有兽医诊断为新城疫继发肠毒综合  相似文献   

9.
鸡法氏囊病(IBD)又称甘保罗病,是由一种呼肠弧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烈性的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及幼龄鸡,是危害养鸡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发病鸡最小日龄为第7天,最大日龄为第75天,少数病例出现在第6日龄及100日龄左右的土杂鸡、良种蛋鸡,发病鸡的品种以艾维肉鸡最为敏感,其次为三黄鸡、良种蛋鸡(多曼鸡等)、土杂鸡、土鸡等,其他品种的家禽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10.
<正>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引起鸡和火鸡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主要侵害1月龄以内的雏鸡。感染方式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感染后鸡往往终身带菌,并且对蛋鸡的影响尤为严重,可污染约1/3的种蛋。带菌种蛋的孵化率低,孵出的雏鸡成活率也不高[1-3]。孵化的感染雏鸡多呈败血症经过,引起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14年11月,广西柳州郊区某肉鸡养殖户的2 450只6日龄雏鸡发病,发病率约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滨州市惠民、阳信、无棣等县内AA肉鸡、蛋鸡、817肉杂交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发病率在不断增高,发病日龄提前,发病次数增多,有的鸡群防疫后就发病,使养殖户不敢防疫。发病后注射高免卵黄抗体,但隔一段时间还发病,用药费用高,注射抗体应激大,费时费力影响雏鸡生长  相似文献   

12.
鸡痘的诊断     
1995年春夏之季,我们地区有几个鸡场和许多个体养鸡户的鸡群发生了以鸡冠、肉垂和眼睑等处出现痘疹为特征的疾病。经过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观察及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鸡痘,现将某场的发病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某种鸡场1994年9月从外地购成AA父母代雏鸡1800套,自孵海赛克斯父母代母雏鸡500羽。该种鸡场鸡群未接种过鸡痘疫苗。肉鸡于168日龄(1995年3月2日)发病,蛋鸡于190日  相似文献   

13.
2000年7-9月,我市河东区暴发了肉鸡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病鸡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咯血、运动失调和下痢。此次发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现将本病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大多数肉鸡养殖户购入雏鸡后,在开放式鸡舍内地面平养,饲喂全价颗粒饲料。分别在7日龄和14日龄进行IV-H120和IBD弱素苗的免疫接种。本病从7月初开始流行,到8月中旬达到发病高峰。据调查,本病最早发病日龄为16天,20-50日龄的肉鸡发病率最高,为50%-70%,死亡率达30%-60%。发病期间使…  相似文献   

14.
鸡慢性呼吸道病(又称支原体病)和鸡大肠杆菌病,是近几年肉鸡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3~7周龄鸡最容易感染。特别是在空气流通差。天气阴冷时更容易发病。由于同属条件性、接触性传染病,两病既可并发又能继发,虽呈散发性慢性经过,但死亡率可达20%以上,病鸡治愈后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是目前危害肉鸡饲养业的严重疾病。2005年4月28日,山东聊城某养殖户饲养肉鸡2000只,20日龄发病。死亡率达22%。经我中心诊断结果为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发病及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葡萄球菌,常因各种因素的诱发而引起鸡葡萄球菌病。1991年9月,本县某公司肉鸡饲养场发生本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本县某公司于1991年8月12日从伊通县东新肉用种鸡场引进 AA 肉用商品代雏鸡1000羽。以葡萄糖水开食,饲喂从长春华林公司购进的颗粒全价饲料。为预防雏白痢和球虫病,饮水中加入0.02%痢特灵,饮喂15天。7日龄用鸡新城疫Ⅱ系苗滴鼻,21日龄再次用Ⅱ系苗滴鼻。9月10日(28日龄)突然死亡3只雏鸡,之后相继发病死亡,疑为禽霍乱或缺硒病(东新种鸡场曾发生过缺硒病),经剖检未见可疑病变。饮水中按1mg/100ml 加入亚硒酸钠,同时投服喹乙醇,未能控制鸡群发病和死亡。经对4只病死鸡和2只重病鸡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  相似文献   

16.
<正>肉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败血霉形体引起慢性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疾病。其临床特征是咳嗽、流鼻液、窦部肿胀、气喘和呼吸罗音。本病一般慢性经过,病程较长,死亡率虽不高,但严重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会给养鸡业造成较大损失,应引起注意。1发病情况莱西市某肉鸡养殖户,于2014年9月购进肉雏鸡5000只,饲养到23日龄时发现鸡群有的打喷嚏、流鼻液,未引起重视,以后见病鸡逐渐增多,才引起注意,并求医诊治。  相似文献   

17.
我县某养鸡户给50日龄雏鸡注射抗法氏囊病血清后,引起雏鸡发病,4天后陆续出现死亡。1发病情况2007年5月28日下午,该户主给50日龄的2500只三黄肉鸡注射抗法氏囊血清。注射当天晚上,气候突变,气温下降,连续几天阴雨连绵,造成场地环境潮湿。注射第2天少部分鸡精神、食欲不  相似文献   

18.
2007年9月中旬,笔者在临床中遇到一例雏鸡鸡痘、支原体与大肠杆菌并发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江苏省滨海县界牌镇一养殖户饲养了600羽肉鸡.在43日龄时该养殖户发现鸡群采食量下降,部分鸡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在鸡冠、肉髯、眼睑、嘴角等处有小泡疹,眼流泪,张口呼吸,呼吸时伴有呼噜声,拉黄白色稀粪.发病后当地兽医按鸡痘治疗用药,但未能控制病情,3 d来死亡60多只,于46日龄带病鸡前来求助笔者.  相似文献   

19.
(一)发病情况2010年7月,河北省青县马厂镇3个肉鸡养殖户,分别饲养8日龄肉鸡4500只、30日龄肉鸡6500只、42日龄肉鸡5000只,相继有7200多只发病,3天后,死亡3165只,发病与死亡的8日龄雏鸡占比例最多,42日龄的最少。经调查,这些肉  相似文献   

20.
肉鸡猝死综合征是发展肉鸡养殖的大害 ,目前已成为肉鸡生产中一种常见的疾病 ,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笔者就赤峰市种鸡场、内蒙古兴发集团、北京昌平、延庆等县的养殖小区、养殖场、养殖户几年发现的 AA肉仔鸡猝死综合征的报告 ,作如下论述。1 临床症状 多发于 8~ 2 1日龄的雏鸡 ,死亡率在0 .5 %~ 1 %。病程短 ,发病前没有任何异样。发病鸡的肌肉丰满 ,体重多超出日龄相应群体的标准体重。发病前的采食、活动、饮水、呼吸等均正常。有的猝死鸡只发病前比正常鸡只表现安静 ,对饲料采食量略低。常常在饲养员进舍喂料时 ,个别鸡只突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