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滴灌是一项新兴的节水灌溉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产值高的经济作物和经济林.将滴灌应用于沙地防护林,并对其节水、节能、省工及投资效益做了初步探讨.滴灌在多树种上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渠灌相比,滴灌可提高树高生长量11.54%,节水59.1%,节能40.5%,省工50.9%.  相似文献   

2.
滴灌系统是通过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滴头)四部分组成的节水装置,节水率通常在40%~60%以上。滴灌有地表滴灌和地下滴灌两种,滴灌自诞生以来,就是一场阻止杂质堵塞管道、滴头的历史,可以说,  相似文献   

3.
<正> 1982年涿鹿县杨家坪林场在杏扁滴灌实践中,成功的试制成砌石砂砾过滤器。水的过滤是滴灌系统的主要问题,己引起各国的重视。目前,多数国家的滴灌都以管式滴头为主。但管式滴头进水孔小,螺旋状的水流通道狭窄,稍有杂物,极易堵塞。频繁的堵塞,严重地影响了滴灌的进行。因此,堵塞是滴灌中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大问题。砌石砂砾过滤器的试制成功,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土壤的水分运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土壤剖面观测法,对北京永定河故道沙地上地表滴灌栽培的杨树人工林的土壤水分运移规律进行研究,在滴头流量恒定为4 L·h-1的条件下,试验和测定不同滴灌时长和停灌后土壤湿润锋的运移距离和土壤湿润体的形态.结果表明:土壤湿润锋随着滴灌时长的增加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运移距离逐渐增大,每增加1h滴灌时长,土壤湿润锋的垂直运移距离的增幅逐渐减小,水平运移距离的增幅则大小不一;在各时长滴灌停灌后,土壤湿润锋将继续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运移1~3h,在垂直方向上的继续运移距离为2~10 cm,除在土壤最深处的水平继续运移距离明显较大外,在各土壤深处水平方向上的继续运移距离为1 ~ 10 cm;在持续滴灌1~6 h后,土壤湿润锋最终可以垂直运移到36 ~ 69 cm,水平运移到32~57 cm,持续滴灌3~4h后即可在0~40 cm土层内形成以滴头为圆心,半径30~ 40 cm的土壤湿润体;持续滴灌1~3h后土壤湿润体形态为逐渐增大的扁半椭球体,持续滴灌4~6h后土壤湿润体形态为逐渐增大的长半椭球体.  相似文献   

5.
滴灌是一项新兴的节水灌溉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产值高的经济作物和经济林。将滴灌应用于沙地防护林,并对其节水、节能、省工及投资效益做了初步探讨。滴灌在多树种上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渠灌相比,滴灌可提高树高生长量11.54%,节水59.1%,节能40.5%,省工50.9%。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铁路防护林滴灌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滴灌技术自1986年应用于铁路防护林的营造以来,经过8年的试验研究,使铁路滴灌防护成为一项投资少、见效快、节水的造林技术。本文就铁路防护林滴灌系统的设计、营造与管理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7.
以泰来县的庄园式沙地防护林网为试验基点,对防护林网内的主要作物玉米的产量、防护林网的增产效果及防护面积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沙地防护林网内以系统聚类法分成的高产区、增产区和平产区,玉米的茎高、穗长和底径的差异极显著,高产区可增产310.5%,增产区可增产142%,防护作用明显.为增加防护面积,达到防护面积90%以上的防护目标,应在网格内增设复合林带,在樟子松林带内栽植杨树大苗,以进一步提高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8.
选择新疆伊宁市荒山滴灌造林地,比较研究了8L·h-1和16L·h-1两种不同流量滴头一个灌溉期内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结果表明:伊犁州荒山滴灌造林中使用8L·h-1滴头是合理的,滴头流量过大,容易形成地表径流,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使用8L·h-1流量滴头在造林早期灌溉6~8h就可以保证植物健康生长,随着林分的生长,须逐渐延长灌溉时间。  相似文献   

9.
庄园式沙地防护林网的防护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泰来县的庄园式沙地防护林网为试验基点 ,结合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嫩江沙地治理与示范” ,对防护林网内的主要作物玉米的产量 ,防护林网的增产效果及防护面积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沙地防护林网内以系统聚类法分成的高产区、增产区和平产区 ,玉米的茎高、穗长和底径的差异极显著 ,高产区可增产 310 .5 % ,增产区可增产 14 2 % ,防护作用明显。为增加防护面积 ,达到防护面积 90 %以上的防护目标 ,应在网格内增设复合林带 ,在樟子松林带内栽植杨树大苗 ,以进一步提高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10.
《林业实用技术》2014,(2):F0003-F0003
<正>2013年12月11日,"北方沙地杨树速生丰产林自动化滴灌栽培技术"通过有关部门专家组的成果鉴定。这项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兰再平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新技术,实现了节水、节肥、节能、高效,在我国北方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和更新改造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填补了我国滴灌栽培杨树速生丰产林的技术空白。这项技术首次提出适宜北方沙地培育杨树速生丰产林的自动化滴灌系统配置模式,以及适时、适量的精准灌溉和少量多次的精细施肥方法,创新了在滴灌条件下的杨树扦插造林技术,有效降低了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项目组科研人员制定了北方沙地杨树速生丰产林自动化滴灌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与应用现代化滴灌技术培育杨树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11.
水分是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在沙地进行速生丰产林建设,水分又显得更为重要[1,2]。沙地由于构成土壤的颗粒较大,导致土壤结构疏松,水分的下渗速度较快,在进行灌溉时耗水量比一般黄土地和粘土地要大[3~5],通过改变灌水方式可有效地节约用水量,因此笔者进行了节水灌溉方面的试验。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在中卫县赛金塘治沙林场位于距县城15km的北干渠两侧,地处黄灌区与北部沙漠交界的地区,海拔1211 4~1221 6m,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同时也具有沙漠气候的特点。日照充足积温较高,光能丰富,干…  相似文献   

12.
沙区主要造林树种节水灌溉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和田绿洲外缘新开发区 ,采用滴灌技术营造常规经济林、防护林树种 ,收集试验区基本气象资料 ,用彭曼公式估算和田地区 3~ 10月作物的蒸发蒸腾量 ,根据各树种生长期内的需水特性 ,计算耗水强度、灌水定额 ,确定各树种的灌溉周期 ,灌溉定额。借此来指导在干旱区采用先进滴灌设备节水造林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以美国、以色列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所采取的节水灌溉模式和灌溉设备的发展现状。通过与发达国家对比可知,我国节水灌溉设备自动化程度普遍偏低且价格昂贵。无源节水阀门是针对目前国内外节水灌溉设备存在问题而设计的一种低成本、节能、高自动化,适合推广普及的无源智能控制节水设备。  相似文献   

14.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沼液灌溉量及不同灌溉浓度对桉树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沼液灌溉量为14.0~24.5 L时,桉树苗苗高、地径增长差异不显著,说明桉树苗对沼液灌溉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其中沼液灌溉量为21.0 L时,桉树苗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均高于其他处理。沼液灌溉量为24.5 L时,土壤中养分含量出现累积,桉树苗生长放缓。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沼液都能促进桉树苗生长,其中桉树苗苗高、地径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极显著增加,尤以80%沼液浓度更能促进桉树苗生长。  相似文献   

15.
滴灌·施肥系统在园林苗木培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初 《广东园林》2008,30(4):22-24
苗木生产是一个对水资源依赖度较高的行业,尤其是容器苗木的生产。广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长虹苗圃为应对严重缺水对苗木生产的制约,将滴灌·施肥系统引入到容器苗木培育中,取得节水、省肥、提高劳动效率和苗木质量的良好效果。本文在总结广州长虹苗圃五年来应用滴灌·施肥系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滴灌·施肥系统在苗木培育中应用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应对方法,为推广容器育苗规模化生产中实施节水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渭北旱塬苹果园夏季缺水条件下适度灌溉后苹果树的新梢生长量、果实生长量、抗旱期落叶病感病能力、果实着色度等4个指标及果树经济效益的分析,得出夏季雨量较少、干旱的条件下果园适度灌溉十分必要,且经济效益显著,应该大力提倡并推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喷灌的微机自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所研制的自动喷灌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控制原理,这套喷灌系统能根据苗木自身对水份的需求,对苗木进行最佳喷灌作业。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孟加拉干旱区灌溉方式、株距及其交互作用对甘蔗分蘖数量、可榨甘蔗数量、甘蔗产量以及蔗糖含量的影响 ,在孟加拉第 11农业生态区的洪积平原上进行了为期 3年的栽培试验 .试验株距分别为 30 ,4 5,6 0和 75cm ,试验灌溉方式为天然降雨配合点灌和漫灌 .试验区按裂区试验法进行布置 ,灌溉方式则按小区布设 ,株距试验布置在主试验区 .试验结果表明 ,灌溉方式、栽植株距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甘蔗产量、含糖量有显著影响 .就株距而言 ,4 5cm的株距可以获得最高的甘蔗产量(75 81t·hm- 2 ) .同样 ,在雨养、点灌及漫灌三种灌溉方式中 ,漫灌的甘蔗产量最高 (91 2 7t·hm- 2 ) .最好的栽培技术组合为 4 5cm株距配合漫灌 ,甘蔗分蘖数、可榨甘蔗数、甘蔗产量、产糖量以及投入产出比分别高达 2 0 3× 10 3株·hm- 2 ,115 53× 10 3株·hm- 2 ,10 1 6 4t·hm- 2 ,8 45t·hm- 2 和 5 52∶1  相似文献   

19.
毛竹笋用林喷滴管设施安装及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在笋用林的栽培中起着重要作用,余姚市利用山区水资源丰富这一特点,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积极引导、鼓励笋农安装喷滴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笋用林使用喷滴管设施在干旱期进行灌水后,三笋(鞭笋、冬笋、春笋)产量增加18.5%,笋期延长,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