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霉菌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最易污染饲料的霉菌大部分属于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镰刀菌属。它们大部分属于中温型微生物(噬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一般为20-30℃。大部分霉菌生长的最适相对湿度为80%-90%。饲料周围相对湿度受饲料含水量影响。饲料含水量越高,周围空气的相对湿  相似文献   

2.
饲料霉变是饲料加工、贮存、运输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出现的问题。霉变饲料中含有大量霉菌,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有黄曲霉菌、赭曲霉菌、镰刀菌、扩展青霉菌等,它们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生大量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A fla-toxins)、CPA、赭曲霉毒素(chratoxin)、脱氧瓜萎镰菌醇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对防霉的经济和有效方法,1957年春天我们与浙江医学院微生物教研组联系,用β萘酚β-Na-phtol和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作过防霉试验,并对容易寄生于茧、丝、绸的霉菌进行了鉴别。令将试验情况介绍于下: 一、霉菌种类肉眼观察无霉变的茧带有麹霉菌,肉眼观察无霉变的丝、绸带有共头霉菌和曲霉菌;肉眼艰察已经霉变的带有曲霉菌、青霉菌、毛霉菌、根霉菌、共头霉菌和丝皮霉菌等。其中以曲霉、青霉、根霉和毛霉最多,均为空气中最常见者。二、霉菌繁殖温度这些霉菌繁殖之最适宜温度为22℃—25℃,在10℃—30℃都能很好发育,温度低于8℃或高于37℃就有部分霉菌不能生长了。所  相似文献   

4.
1 饲料霉变的原因1.1 气候与季节 霉菌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其最适宜的温度是20℃~30℃,湿度为80%~90%,因此,霉菌的生长繁殖与地区气候条件和季节有密切关系。从全国范围来看,南方地区饲料的霉变比北方地区严重。因为我国南方地区,5~9月间月平均气温在20℃左右,平均湿度在80%左右,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特别是梅雨季节,霉菌生长繁殖最旺盛,饲料最易霉变。而四川位于西南地区,属湿热地带,霉变较严重。1.2 饲料原料的水分偏高 原料水分偏高,不仅贮存时易霉变,而且这种原料若不经干燥处理即用于饲料的生产,其产品…  相似文献   

5.
饲料霉变是饲料厂、养殖场非常头痛的问题,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有黄曲霉菌、赭曲霉菌、禾谷镰刀菌、扩展青霉菌等,它们可降低饲料质量,使适口性降低,从而造成采食量下降,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生大量毒素,影响畜禽生产性能,危害正常的生长繁殖。1饲料霉变的原因1.1原料水分偏  相似文献   

6.
饲料的生物性污染中以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危害最大,目前已明确能造成人和动物毒害的有300多种,主要有曲霉菌属,镰刀菌属和青霉菌属。镰刀菌可分泌多种毒素,包括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烟曲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其产生的毒素在全球危害最大。它们是谷类饲料和青贮料中最普遍存在的霉菌毒素。可以降低家畜的耗料量,导致生长下降,免疫抑制,繁殖障碍等。以拒食和繁殖障碍为标准,通常认为猪是对饲料中霉菌毒素最敏感的动物。镰刀菌在谷物上适宜繁殖的温度为16℃~24℃,相对湿度为85%;如在土壤中,则分别为12℃~24℃和40%~60%,故凡适合此菌生长…  相似文献   

7.
正夏秋季节雨水多,气候潮湿闷热,饲料贮存不当极易霉变,应用后引起猪的霉菌毒素中毒;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快,猪群防疫保健做不好,极易诱发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如果管理不当,还会出现热应激。1问题一:霉菌毒素中毒1.1现象夏秋季节正是玉米等饲料作物的收获季节,此时的温度、湿度适宜,连阴天多,适合田间霉菌(镰刀菌属和青霉菌属等)、仓储霉菌(除赫曲霉毒素外的曲霉菌属)的生长繁殖。霉菌本身并不  相似文献   

8.
饲料霉变的危害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昱 《江西饲料》2002,(4):23-23
饲料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因原料采购、贮存、运输、加工、成品储存等不当可造成霉变,给动物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为此生产和销售中须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才能有效控制饲料霉变,防止其对动物的危害。1饲料霉变的危害霉变饲料中含有大量霉菌。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有黄曲霉菌、赭曲毒菌、禾谷镰刀菌、扩展青霉菌等,它们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生大量毒素,危害动物正常的生长繁殖。1.1降低饲料营养价值霉菌能利用饲料(谷物)中的营养生长繁殖,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试验表明,长有霉菌的谷物能量损失5%,蛋白质损失17%,脂肪损失…  相似文献   

9.
一、饲料霉变的危害 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有黄曲霉菌、赭曲霉菌、禾谷镰刀菌、扩展青霉菌等,它们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生大量毒素,危害动物正常的生长繁殖。 1.降低饲料营养价值。霉菌能利用饲料(谷物)中的营养进行生长繁殖,降低了饲料原有的营养价值。试验表明,长有霉菌的谷物能量损失5%、蛋白质损失7%、脂肪损失3%。  相似文献   

10.
新型霉菌毒素吸附剂——酵母细胞壁提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是霉菌的代谢次生物。目前,已知污染饲料的霉菌毒素约有100多种,主要为青霉菌属、曲霉菌属和镰刀菌属所产的多种霉菌毒素。饲料和饲料原料霉变并由此造成的霉菌毒素污染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对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危害。尽管人们采取了各种防霉措施,但由于饲料作物在田间、储藏、加工等诸多环节均可受到霉菌感染,防霉工作很难完全有效,饲料受霉菌毒素污染的现象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11.
饲料在生产及应用过程中 ,因原料采购、贮存、运输、饲料加工、成品暂存等不当可造成霉变 ,给动物生产带来很大危害。生产中须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才能有效控制饲料霉变 ,防止产生危害。1 饲料霉变的危害霉变饲料中含有大量霉菌。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有黄曲霉菌、赭曲霉菌、禾谷镰刀菌、扩展青霉菌等 ,它们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生大量毒素 ,危害动物正常的生长和繁殖。1.1 降低饲料营养价值霉菌能利用饲料 (谷物 )中的营养进行生长繁殖 ,降低了饲料原有的营养价值。试验表明 ,长有霉菌的谷物能量损失5 % ,蛋白质损失 7% ,脂肪损失 6 3%…  相似文献   

12.
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且种类繁多。导致动物中毒的常见霉菌毒素有:曲霉菌属的黄曲霉、烟曲霉等;镰刀菌属的禾谷镰刀菌、三线镰刀菌、雪腐镰刀菌等;青霉菌属的黄绿青霉、桔青霉等。霉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在80%~90%的湿度环境下,  相似文献   

13.
饲料如果保存不当,很容易发生霉变,应引起养殖户的注意。 1饲料发霉的原因 霉变饲料中含有大量霉菌。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有黄曲霉菌、赭曲霉菌、禾谷镰刀菌、扩展青霉菌等。如果收获后原料尚未晒干、晾干便包装入库,或堆积贮存过久,饲料中的霉菌便在空气温、湿度适宜时大量繁殖,导致饲料霉变腐烂。  相似文献   

14.
饲料如果保存不当,很容易发生霉变,应引起养殖户的注意. 1 饲料发霉的原因 霉变饲料中含有大量霉菌.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有黄曲霉菌、赭曲霉菌、禾谷镰刀菌、扩展青霉菌等.如果收获后原料尚未晒干、晾干便包装入库,或堆积贮存过久,饲料中的霉菌便在空气温、湿度适宜时大量繁殖,导致饲料霉变腐烂.  相似文献   

15.
夏末秋初,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气温变化幅度较大的时节,各种农作物也进入成熟季节,各种生物开始微妙的变动,生理活动十分活跃.所以在这一时期以农作物为原料的饲料最容易发霉.霉菌按生活习性我们通常把它分为仓贮性霉菌和田间霉菌两种.仓贮性霉菌即在车间、仓库或是农家贮存的饲料或原料,以曲霉菌属为主,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左右;田间霉菌是指农作物在田间成长时间感染的,一般是收获季节容易田间发霉,主要感染的是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梭霉菌属(镰刀菌属),适合生存在5~25℃.  相似文献   

16.
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有黄曲霉菌,赭曲霉菌、禾谷镰刀菌、扩展青霉菌等,它们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生大量毒素,危害动物正常的生长繁殖。降低饲料营养价值,霉菌能利用饲料(谷物)中的营养进行生长繁殖,降低了饲料原有的营养价值;影响动物繁殖性能;干扰动物免疫系统;影响动物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家畜大量采食后导致的病理综合症称为霉菌毒素中毒。目前已知有三种主要的产毒菌:曲霉菌属、镰刀菌属和青霉菌属,这些霉菌的某些菌株当生长在具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和PH条件的基质(饲料)上时,将产生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在玉米和花生中检出率较多,且花生上分离的黄曲霉有80%~90%能产生毒素,麦类则以镰刀菌及其污染为主,青霉及毒素在大米中检出率高,这些真菌毒素直接影响人畜的健康,危害性极大。1饲料霉变引起的危害1.1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具高毒性、诱变性和致癌性的化合物。从该化合物中可分…  相似文献   

18.
<正>霉菌的种类很多,常寄生在牧草、青贮饲料、玉米、小麦、豆粕、花生粕等饲料中。目前已证明有几十种霉菌都能产生毒素,其中最少有十三种能使畜禽中毒,如曲霉菌、镰刀菌、T-2毒素、青霉菌、丝核菌、葡萄状穗菌以及麦角生物碱等。在这些霉菌中曲霉菌属的黄曲霉菌毒害最大,毒力最强。当猪采食了有霉菌污染的饲料后就会引起中毒,造成大批发病和死亡。临床上猪霉变饲料中毒通常是多种霉菌混合污染饲料,引起"复合性霉  相似文献   

19.
张平远 《饲料广角》2003,(22):33-33
各种禽畜和水产饲料在贮存中容易产生大量的有害霉菌和毒素,霉变的饲料中可检测出如青霉菌属、镰孢霉菌属、曲霉菌属等,这些霉菌所产生的毒素危害极大,其中以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最大,所以,饲料都要采取物理的或化学的防霉措施。在饲料中添加的化学防霉剂种类很多,可  相似文献   

20.
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大多数霉菌能引起粮食、饲料等多种物质的霉腐变质,导致饲料的营养价值下降,适口性差,甚至产生霉菌毒素危害动物健康。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目前已知有三种主要的产毒菌:曲霉菌属、镰刀菌属和青霉菌属,这些霉菌的某些菌株当生长在具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和PH条件的基质(饲料)上时,将产生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在玉米和花生中检出率较多,且花生上分离的黄曲霉有80%~90%能产生毒素,麦类则以镰刀菌及其污染为主,青霉及毒素在大米中检出率高,这些真菌直接影响人畜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