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猪咬架的原因1.1应激因素(1)饮水应激。如水嘴的位置过高或者过低,水嘴坏了或堵了等等,有的圈舍内不是自由饮水,而是在喂猪时用水拌饲料喂,这样猪口渴而烦躁不安,引起咬尾、咬耳。  相似文献   

2.
<正>猪咬架是猪的异常行为之一,如不及时干预往往容易形成恶癖,带来损失。近年来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饲养密度的增大,其发生有明显上升态势。1猪咬架的原因1.1争夺资源性咬架饲料槽位不足或饮水器数量不够时,猪只因争夺饲料或饮水而引发。这种咬架常发生在同时采食或同时饮水的猪只之间。1.2争夺地位性咬架猪是社会化群体动物,在一个稳定的猪群形成以前是通过争斗(咬架)来确定强弱的,强弱确  相似文献   

3.
<正>生猪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猪群咬架(含咬尾)现象,尤其是在生长速度快而饲养管理跟不上的瘦肉型猪群更容易发生,往往引起伤口发炎、溃烂,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传统养殖观念中,人们普遍认为猪属于群居动物,嗅觉十分发达,群序不同时发生咬架较为普遍,而忽视猪群病理或饲料等饲养管理方面的问题。据统计,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咬架频次要比传统养殖高60%以上,为什么高密度和集约化  相似文献   

4.
仔猪咬尾、咬耳恶癖症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咬尾、咬耳是异食癖的一种,是由营养代谢机能紊乱、饲养管理不当、密度过大、环境、气候变化、饲料营养改变等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在断奶仔猪中,咬尾和咬耳症的发生率一般在10%左右,且多发生在断奶后3-5 d。患猪大多数对外界刺激敏感,表现为好动,食欲不振。当猪群中有一例发生时,则可引起连锁反应。仔猪之间相互咬尾或咬耳,常因被咬者流血不止,容易继发感染而死亡。猪场  相似文献   

5.
正猪互相啃咬尾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处在生产状态下的猪群更易发生。此症状主要发生在处于生长期(即20~50公斤)的猪群中,该阶段的猪生长发育相对较快,对各种营养的需求量也较大。猪咬架所带来的影响发生咬尾症的猪群,其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要比正常猪群降低20%以上,也能发生感染死亡或降低肉质,从而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猪咬尾巴原因有哪些?品种和个体差异,个体之间差异大,在占有睡觉面积和抢食中,常出现以大欺小现象。环境,猪舍环境条件差,不符合猪的正常生理机  相似文献   

6.
养猪经常出现猪只之间互相挑逗,咬耳,咬尾,拱吮乳头、外阴,打斗等等.重者造成伤亡.据报道,这些行为的猪群比正常猪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均约下降20%.目前对这些行为是否属于疾病或属于哪一类疾病及统一的名称尚无明确完整的定义,而且养猪业主及现场技术人员缺乏系统的认识,不利于预防和控制.为此,笔者就其发生的原因和防制措施做些探讨,为便于描述,统一将上述行为称为猪只"咬架"行为.  相似文献   

7.
1.1饲养密度或猪群过大。栏内饲养面积每头猪不足0.8m^2,栏内空间不足,活动频繁无法充分休息而变烦躁,越拥挤的咬尾越严重。相互接触和冲突,活动受到限制是发生咬尾现象的诱因。食量限饲,槽位过小,饮水不足,易使较弱小的猪具有一定的攻击性,特别是较强壮的猪抢食饲料时,而较弱的猪无法抢到饲料,只好在后边攻击其它猪的尾部,而发生咬尾。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在规模猪场中,猪互相咬尾、咬耳的现象逐渐增多,在早期断奶猪群中发生的比较多,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据报道,发生这种恶癖症的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要比正常的猪群下降20%~30%。本文仅就引起该病的原因以及在防治上的有关措施作简单介绍。1猪群咬尾、咬耳的危害猪互相撕咬有时被称为“反不适综合症”,因为任何不适的环境因素均可引起猪群的咬尾咬耳现象,轻者把尾巴咬剩半截,重者可全部咬掉。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采食(或饥饿)时,被咬伤的猪常常躲在角落里,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伤口感染,组织坏死,甚至死亡,降低胴体质量,因…  相似文献   

9.
幸奠权 《兽医导刊》2014,(15):68-69
猪咬尾症,也称为“反不适综合症”、“猪恶癖症”、“异食癖”等。近年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由于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仔猪断奶过早、疫病防治不科学和管理不当等各种应激因素可以造成猪相互咬尾咬耳的现象,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据资料报道:猪发生咬尾咬耳这种恶癖,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要比正常猪群下降26.4%。(一)发病特点猪咬尾症的发生易受品种、年龄、体重、性别、季节、环境等因  相似文献   

10.
掌握好雏鸭饮水、开食的方法和技巧,对养好雏鸭,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1)适时饮水。刚孵出的雏鸭,一般在雏鸭出壳后24~26 h饮水,饮水过迟对雏鸭生长发育不利。2)适时开食。第1次给雏鸭喂食,通常在第1次饮水后15 min左右进行。如果气温较高,雏鸭精神活泼并有求食的表现时,也可以在饮水后接着开食。3)开食方法。饲喂时可在地上放块塑料布,在上面均匀撒上饲料,可在饲料中添加葡萄糖,宜于雏鸭吞食和消化。对于不吃食的雏鸭,应用滴管或注射针筒吸葡萄糖水单独饲喂。  相似文献   

11.
正猪异食癖又称为猪咬尾症、猪恶癖症等。是一种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环境不适、饲料营养供应不平衡、疾病及代谢机能紊乱等引起的一种应激综合征。1临床症状猪群出现咬尾、咬耳现象。轻者把尾巴咬剩半截,重者把尾巴咬光,有些猪还会咬耳朵或腹部。也有食粪、饮尿、拱地、母猪食仔猪等现象。据有关资料研  相似文献   

12.
正猪咬尾咬耳综合症是猪行为异常的一种临床表现,多发生于集约化猪场处于应激状态的生长猪群,猪相互咬尾咬耳的现象逐渐增多,轻症者猪尾巴咬去半截,重者猪尾巴被咬光,直至在尾根周围咬成一个坑。被咬猪的耳朵充血,出血和水肿。发生咬尾咬耳的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可下降20%左右,有的甚至发生感染而死亡。1病因任何不适的环境因素都可能引发猪咬尾咬耳综合症现象。管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等造成的应激  相似文献   

13.
猪咬尾咬耳症是发生在猪群中以互相啃咬尾(耳)等部位的一种恶癖,发病有多种因素,尤其是与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缺乏有关。2004年4月24日下午,晋宁一中食堂饲养的20头猪在24日早上出现躁动不安,互相啃咬,要求给予诊治。  相似文献   

14.
任何引起猪群不适的因素都可能引发猪咬尾咬耳症。肉猪咬尾或咬架常见的原因有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疫病因素和营养因素等。
  1管理和环境因素引起的行为异常
  1)猪有探究行为。在自然状态下觅食时,首先是表现拱掘动作,即先是用鼻闻、鼻盘拱、牙齿啃,然后开始采食。当猪舍地面为水泥地面,舍内又无玩耍或探究之物,这种探究行为长期受到限制时,猪的攻击行为会增加,有的猪就会出现相互咬尾或咬耳。  相似文献   

15.
猪的相互咬食现象,又称"相食症",是肉猪生产中常见的危害较大的一种恶癖.其中以咬耳咬尾最为常见,多发生在幼猪群中.猪群中若发生相食症,既降低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又致猪体受伤,一旦伤口感染或化脓,会蔓延形成脓肿,直接影响胴体质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生产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1猪的咬耳、尾行为猪群先出现异食现象,如哄食粪便,啃咬异物,食欲有所下降,猪群动乱不安。继而出现相互咬斗,猪体各部位都成为攻击目标,尤以耳、尾部最易受到攻击,成为主要的受伤部位。猪群咬斗,在效应激强烈,饲料内某些营养物质缺乏,猪合群和某些疾病情况下常发生群攻,呈现群发、急性经过,常导致猪群相互残杀,弱者、病者和好斗者常成为众矢之的,发现不及时,可导致死亡。被咬猪耳、尾尖出血,严重者尾巴、耳朵被咬掉,耳、尾部出血肿大、发炎,甚至发生坏死,继而波及全身,引起脓肿、跛行、瘫痪乃至菌血症。严重影响生长速…  相似文献   

17.
猪互残是规模化猪场高密度饲养条件下的常见问题,是一种行为恶癖,互相咬尾咬耳伤残对方,猪的模仿性很强,群内一旦出现1头或数头咬尾咬耳,其他猪都会随之。被咬猪很容易继发感染,出现流血不止、脓肿、败血。严重的甚至后肢瘫痪,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三立王”猪用系列饲料新产品是吉林省四平市三立养殖有限公司饲料厂选用世界最先进的AAA配方,按照国家标准 GB8803-88和 GB8832-88生产。本系列产品以国内外优质豆粕、鱼粉为原料主体,并补充各种营养性添加物,采用先进的加工机组和加工工艺精制而成。“三立王”猪用系列饲料新产品含有猪需要的足够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促生长和防病药物等,饲喂后猪只喜卧、喜吃、喜睡,皮毛光亮、皮呈粉红色,增重快,耗料少并可预防猪群咬架、咬尾、咬耳及各种疫病的发生,有利于猪只快速生长。经多方…  相似文献   

19.
防制猪咬尾症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咬尾症在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场时有发生,而且一旦发生还难以制止。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对猪咬尾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提出如下有效防制措施: 1.猪的营养需求一定满足 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之一是所饲喂日粮中营养失调,搭配不当,故应根据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供给全价配合饲料。发现有咬尾现象时,应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同时保证充足的饮水。 2.猪的组群要合理 从外地购进大批苗猪时,应把来源、体重、体质、毛色、性情等方面差异不大的猪组合在一圈饲养。如有因运输中碰破皮等外伤的猪,应及时分开饲养,以防因血腥味引起相互咬尾。  相似文献   

20.
猪咬尾咬耳症也叫反不适综合症,是一种恶癖行为,主要表现是猪撕咬其他猪只的尾巴和耳朵,严重时会相互撕咬,咬尾症的发生往往高于咬耳症的发生。(一)原因1.管理性因素。管理不当是发生咬尾咬耳症的主导因素。合群办法不科学,致使一个圈内大猪、小猪混合在一起,大猪欺负小猪,强猪欺负弱猪,在厮打中引起咬尾咬耳症;饲养密度过大,活动空间过小,在拥挤的空间中,为了占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和睡觉位置,群体之内常常相互撕咬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