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关 《淡水渔业》1979,(10):48-48
我校珍珠研究室今年初步培育出一颗直径10毫米、重量达10.2克的超大型珍珠,苗头好,特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1.选用5.5~6厘米的当年小蚌作手术蚌,每只蚌插片42~44片,每亩吊养500~600只,经一年的养殖,一般100~110只蚌可产珠500克,即每只蚌产珠4.5~5克,每亩产珠2.5~3公斤。与过去要求的8厘米以上的蚌相比,产量和成珠速度高30%左右。 2.细胞小片由过去的5~6毫米见方改成4毫米。生产实践表明,这种规格的细胞小片成珠速度、产量和质量均优于5~6毫米见方的细胞小片,吐片率低。平均每粒珍珠重量在104.7~116.3毫克,且  相似文献   

3.
于1997年诸暨市“国营白塔湖鱼场”,产出了一颗直径1.46厘米,重为7.4克的大型晶莹、色彩鲜艳的园珠(我国古时珍珠以5克以下称珠,5克以上为“宝”)曾引起珍珠界人士注目。而今处于白塔湖畔的山下湖镇个体育珠、经销大户何小法,却从一只重为1.5公斤,育珠龄为六年的珠蚌中,获得一颗重达10克,直径为1.96厘米的珠形园浑、色泽晶莹的更大宝珠。见珠者均称稀罕!实属珠中之宝。国外珠商对此珠大感兴趣,有一意大利珠商,欲以3.5万元购去,而何小法挽言谢绝出售。“珍珠之乡”诸暨市又现巨珠$浙江诸暨市白塔湖渔…  相似文献   

4.
人工养殖甲鱼的中心问题是缩短养殖周期,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在常温饲养条件下,每年夏秋季孵化脱壳的稚甲鱼,其个体重量仅为4-5克,且不久即进入半年以上的冬眠,越冬期间死亡率很高,据资料介绍:在自然条件下饲养的稚甲鱼,越冬成活率大约为20-30%;而且体重下降5-10%;要经过二年饲养才能达到50克左右。  相似文献   

5.
早在六十年代末,我县就开始河蚌人工培育珍珠,1982年河蚌育珠专家张元培亲临我县传经,近年来,在大抓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的大气候下,发展更快,为总结经验,将河蚌育珠技术要点综述,以便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6.
孙志周 《内陆水产》2004,29(2):24-24
克氏螫虾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营养丰富,滋补保健,体大肥美,一般个体重100~200g,最大个体可达500g左右,生长快,产量高,当年放养当年既可收获,每667m^2鲜虾产量达500kg左右;适应性强,能忍耐恶劣的气候环境,在水温3~35℃之间均能生存,食性杂,既吃动物性饵料,也吃人工配合饵料和腐殖质,且粗生易养。人工饲养克氏螯虾是广大农民朋友又一致富好途径。  相似文献   

7.
夏秋季日本鳗鲡肠炎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蕉霖 《科学养鱼》2006,(12):57-57
今年福建,江西等地区日本鳗鲡养殖形势普遍不如往年,养殖7个月,每万尾平均重量大致为800千克左右,而往年养殖同样的时间,每万尾平均重量可达到1200-1300千克 ,  相似文献   

8.
营口市大洼县唐家农场畜牧场育珠队去年秋开蚌取珠时发现一颗大珍珠。珠重一点三克,椭园形、长径一点一厘米,短径零点八厘米。表面光滑细腻,全身呈银白色,光泽美丽、晶莹耀眼。现已经外贸部门鉴定为一等珠。东北地区一般的淡水无核珍珠粒重约零点一克,象这样大的在东北尚末见报到,在南方也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9.
紫菜琼胶果冻的制作方法以含水率20%左右的干紫菜为原料,在水中浸泡至软化。然后清洗去杂质,切割成直径为2~5毫米的圆形碎末状。添加砂糖、蜂蜜、琼胶、食盐、水等调味料,其重量组成为:干紫菜100克、砂糖600克、蜂蜜50克、琼胶100克、食盐6克、水3公斤。拌合后  相似文献   

10.
珍珠,素为稀世之宝。古时,珠宝商把珍珠按重量分为珠和宝两类。每颗珍珠重量达8分(折合2.5克)以上者谓之宝,重量不足8分者谓之珠。由于珍珠价格昂贵,加上市场管理较混乱,一些不法分子用伪珠冒充兜售,牟取暴利,致使一些消费者上当受骗。为此,作者把从越南、广东流入的伪珠与合浦海产珍珠作一鉴别。  相似文献   

11.
北力地区人工育珠的主要蚌种为褶纹冠蚌(Grstaria Plicata Leach),它分布广,产量高,体形大,成珠快,外套膜厚实,能插大核植大片可育大型珍珠。但珠型多呈长园形,沟纹多,光泽度差,成珠质量不如三角帆蚌,这是北方地区人工育珠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Lea)是淡水育珠的优良品种,是我国的特有种。地理分布于河北省以南水域。为了提高北方地区的人工育珠的质量,探索三角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投饵机是由太阳能电池驱动的一台微电机,该微电机控制一个由齿轮传动的滚筒,将饵料以每天0.1~50千克的重量投出。投饵机有15升、25升、45升和75升四种规格,能投直径为10毫米以上的各种饵料.  相似文献   

13.
细鳞斜颌鲴又叫黄尾刁子、沙姑子等,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该鱼一般生活在水体中下层,以水底有机碎屑、腐殖质、藻类及高等水生植物枝叶等为主食,一般一冬龄可长到200克,二冬龄可达600克左右。池塘中混养,在不增加投饲施肥量和不影响其它放养鱼类生长的前提下,一般可增产10%~20%;在湖泊、水库中放养,若采取较好的繁殖保护措施,可以形成自然种群而不需年年投放鱼种,在有些水库还能形成优势种群,有较高的产量。这里介绍其人工催产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4.
大水面养鱼由于水体较大,鱼类发病防治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大水面普遍施药,既不经济、又造成污染,为了控制大水面鱼病发生,现特介绍几种有效防治鱼病方法,供参考。   一、防治鱼病方法   1.鱼种消毒 大水面养鱼必须在投放鱼种季节选择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经过人工药物消毒后,方可投放,常用的有漂白粉、硫酸铜、食盐、高锰酸钾等,其用药量可在 1000公斤水中放漂白粉 10克,或硫酸铜 8克,或食盐 10~ 20公斤,或高锰酸钾 20克,这些药物对鱼体皮肤和鳃上的细菌、寄生虫都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2.饵料消毒 病原体往往随饵料带…  相似文献   

15.
梭护原产欧洲中部,是护科重要经济鱼类。在自然水域中多以小杂鱼为食,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司11化摄食人工饲料。池塘养殖可作为清除野杂鱼的配养鱼类,亦可单养。当年鱼可养至so~100克,二龄400~60o克,三龄1500~2000克。若饵料充足,2~3龄即达性成熟。该鱼可适应OC~33C水温,冬季冰下仍可援食。其肉味鲜美,无肌间利,蛋白质含量高于一般鱼类,较有养殖价值。新的养殖种类──梭鲈@李荣庆$北京市水产科研所!100075  相似文献   

16.
中外名珠侃珍品朱振化珍珠光彩夺目,晶莹美丽,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她视为珍贵的宝物。虽然天然珍珠和人工珍珠不乏其名品,但能载入史册的「稀世之珍」却是极为罕见的。古今中外文献史料所载录的名珠珍品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星球文明的骄傲,兹辑录成文,以飨读者。我国珍珠养...  相似文献   

17.
有核再生珍珠(图见彩中插2)培育是采用活蚌取珠的方式,即用开壳器将珠蚌撑开,在珍珠囊中活体取珠,利用珍珠囊上皮细胞重新分泌珍珠质而形成新珍珠,这样一只育珠蚌可循环多次利用,资源利用率高,省工、省本,养殖周期短,年经济效益高。特别是利用培育有核钮扣珠的珠蚌作为再生珠育珠蚌,活蚌取珠后培育有核再生珠。由于培育钮扣珠的珠核形状规则,大小一致,其形成的珍珠囊大,因此培育的有核再生珠大小均匀,规格大,珍珠光滑细腻,珠光强、质量好,适宜加工成多种新奇饰品。目前,该有核再生珠已成为国内外珠商抢手货,市场价5万~10万元/千克之间,  相似文献   

18.
认识鳔炎病     
池蝶蚌和我国的三角帆蚌为同属不同种,出产于日本滋贺县的琵琶湖.池蝶蚌是的优质淡水育珠蚌,具有以下特点:①容易养殖,池蝶蚌的生活习性与三角帆蚌非常相近,其繁殖、幼蚌培育、成蚌饲养技术也与三角帆蚌相似;②成活率高,池蝶蚌内脏团大,软体部分的重量占蚌体总重量的比例达45%,体质好,生命力强;③手术插核难度小,池蝶蚌双壳鼓起,壳间距大,且闭壳肌也强壮,其直径比三角帆蚌大20%,开壳宽度可超过1 cm,有利于手术操作;④育珠品质高,珍珠光亮度、珠层厚度以及品质都比其它淡水蚌手术蚌的珍珠要好;⑤贝壳利用价值高,池蝶蚌的贝壳比三角帆蚌的贝壳厚50%以上,尤其是贝壳的珍珠层较厚,有利于加工珍珠层粉,也是制作珠核、雕刻的最佳材料.目前,池蝶蚌在江西省被广泛推广养殖,在该省临川、都昌、万年、泰和等县市建立起示范推广基地2000多亩,直接参与池蝶蚌养殖的农户达1500多户,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笔者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多年蚌类养殖研究,对池蝶蚌的人工繁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泰国虎纹蛙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泰国虎纹蛙又名泰国青蛙,原产于泰国,俗称“泰蛙”,1995年首次引进我国南方饲养。此种蛙个体适中,外形酷似本地蛙,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上极为畅销。人工养殖泰蛙周期短,从产卵至商品蛙,只需100天左右,既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又能保护我国野生虎纹蛙。1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泰国虎纹蛙成年个体一般250~450克,大的可达650克。其头型短小,皮肤粗糙,背部两侧各有数条不规则的短肤褶,长短不一,若断若续,背部颜色因饲养环境不同而有棕灰、黑灰、墨绿等色,并附有不规则的黑斑,腹面白色,四肢有黑斑纹…  相似文献   

20.
选用底栖硅藻菱形藻(Nitzschiasp.)为实验对象,分别研究了CaCl2浓度、胶珠直径、接种密度及胶珠密度对其生长的影响及后两因素对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培养时间的延长,CaCl2浓度对菱形藻生长有极显著影响,在2%CaCl2溶液中形成的胶珠里菱形藻比生长速率最高;(2)胶珠直径对菱形藻在初期和指数期的生长影响显著,且较小直径(2.5~3.0mm)的胶珠较适宜菱形藻生长;(3)随接种密度和胶珠密度的提高,菱形藻的比生长速率都有先增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接种密度较高(2.50×104~5.50×104mL-1)时,固定化组的比生长速率是对照组的2倍左右。胶珠密度为220粒/(100mL培养液)左右较适宜(胶珠直径3.0mm);(4)初始接种密度和胶珠密度试验中,蛋白质、总糖及粗脂肪的含量固定化组低于或相当于对照组,而叶绿素的含量固定化组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