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收购天然鱼种进行驯化养殖入手,经3年池塘培育,获三角鲤亲鱼1676尾,亲鱼培育成活率达96%;对性腺发育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角鲤属每年1次产卵类型,雌鱼的性成熟年龄为3冬龄,雄鱼则为2冬龄;性成熟雌鱼卵巢系数大致变动在1.6%~12.7%,全年平均约7.5%;卵径变动范围50~1450μm,平均762μm;相对怀卵量为4.67~6.70万粒/kg,平均5.98万粒/kg;适宜的繁殖生产季节在3月初到4月底。  相似文献   

2.
三角鲤亲鱼培育与性腺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收购天然鱼种进行驯化养殖入手,经3年池塘培育,获三角鲤亲鱼1676尾,亲鱼培育成活率达96%;对性腺发育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角鲤属每年1次产卵类型,雌鱼的性成熟年龄为3冬龄,雄鱼则为2冬龄;性成熟雌鱼卵巢系数大致变动在1.6%~12.7%,全年平均约7.5%;卵径变动范围50~1450μm,平均762μm;相对怀卵量为4.67~6.70万粒/kg,平均5.98万粒/kg;适宜的繁殖生产季节在3月初到4月底.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人工繁殖的一冬龄、二冬龄花[鱼骨]亲鱼和野生亲鱼(2~3龄)的个体生殖力。结果表明,人繁子代培育的花[鱼骨]亲鱼一冬龄可达性成熟,但在同体长范围内(18~21cm),野生亲鱼和人繁一冬龄花[鱼骨]亲鱼的个体相对生殖力差异极显著,人繁一冬龄和人繁二冬龄个体相对生殖力差异极显著,而野生亲鱼和人繁二冬龄亲鱼的个体相对生殖力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人繁二冬龄花[鱼骨]的个体绝对生殖力在0.6~4.2万粒/尾,平均为2.05万粒/尾,相对生殖力为8.07~17.53万粒/kg,平均为137粒/g;而人繁一冬龄花[鱼骨]的相对生殖力仅为0~5.87万粒/kg,平均为34粒/g。研究认为,花[鱼骨]人工繁殖子代亲鱼在池塘培育条件下完全可以进行人工催产。  相似文献   

4.
澳洲线纹尖塘鳢人工繁殖技术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澳洲线纹尖塘鳢为多次产卵型鱼类,具筑巢产卵习性,人工繁殖需设置人工鱼巢。培育二冬龄鱼作亲鱼,进入繁殖期时平均性腺成熟系数4.02%,相对怀卵量451粒/g。2003年4~5月进行繁殖试验,共计获卵2365万粒;受精率95.4%,获受精卵225.6万粒;经3~5d孵化,孵出鱼化199.7万尾,平均孵化率88.5%。实现了澳洲线纹尖塘鳢鱼苗规模化繁殖。  相似文献   

5.
三角鲤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收购天然鱼种进行驯化养殖入手,经3年池塘人工培育获三角鲤亲鱼1676尾,亲鱼培育成活率达96.1%,性腺普遍发育成熟;先后进行了10批600组三角鲤亲鱼的人工繁殖试验,孵化鱼苗680.9万尾,培育成2.5cm以上规格的鱼种631.7万尾;通过设计实施生态刺激诱导产卵、敏感催产药物筛选、催产药物剂量控制、受精与孵化、胚胎发育研究、鱼苗不同培育方式的效果比较等一系列专项研究,摸索总结出一套效果稳定、可靠的三角鲤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达到的各项技术指标分别为:催产率平均达82.3%;产卵受精率平均达85.5%;孵化率平均85.6%;苗种培育成活率平均92.8%。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人工繁殖的一冬龄、二冬龄花亲鱼和野生亲鱼(2-3龄)的个体生殖力。结果表明,人繁子代培育的花亲鱼一冬龄可达性成熟,但在同体长范围内(18-21 cm),野生亲鱼和人繁一冬龄花亲鱼的个体相对生殖力差异极显著,人繁一冬龄和人繁二冬龄个体相对生殖力差异极显著,而野生亲鱼和人繁二冬龄亲鱼的个体相对生殖力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人繁二冬龄花的个体绝对生殖力在0.6-4.2万粒/尾,平均为2.05万粒/尾,相对生殖力为8.07-17.53万粒/kg,平均为137粒/g;而人繁一冬龄花的相对生殖力仅为0-5.87万粒/kg,平均为34粒/g。研究认为,花人工繁殖子代亲鱼在池塘培育条件下完全可以进行人工催产。  相似文献   

7.
(鱼免)鱼亲鱼培育及其人工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自然苗培育成的1龄(鱼免)鱼,通过“春肥、夏育、秋繁、冬保”8字方针培育成亲鱼,性成熟率达到95%.经LHRH-A3 0.8~1.8μg/kg催产并放人产卵池自行产卵,获产率达到96.83%。获受精卵650万余粒,受精率达到52%。受精后21.8h孵化出鱼苗,孵化率达到70%。  相似文献   

8.
从人工饲养的成鱼中挑选体色单纯、红色较深的个体作后备亲鱼进行强化培育,待其性腺发育成熟后,注射LHRH—A2催熟催产。催熟剂量为每千克鱼体重2~3μg(雄鱼不催熟),催产剂量为8μg(雄鱼剂量减半)。试验结果,雌鱼的催产率达70.6%;共获受精卵大约18万粒;孵化出鱼苗约16万尾,平均孵化率88.9%;经培育,共获体长3.5cm的鱼种14.82万尾,鱼种的平均培育成活率达92.6%。试验结果表明,亲鱼培育是美国红鮰鱼人工繁殖取得成功的关键,而要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红鮰鱼鱼种,亲鱼的筛选至关重要;美国红鮰鱼生长快,抗病力强,产量高,肉质鲜嫩,是优良的养殖品种,可以在国内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9.
池养瓦氏黄颡鱼全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5月12日-6月5日,以自繁自育的2龄瓦氏黄颡鱼作亲本,开展大批量全人工繁殖,共催产亲鱼163.8kg,其中雌亲鱼87.5kg,679尾,雄亲鱼76.3kg,323尾。人工产卵率99%,自行产卵率为88%,共产卵约156万粒,平均受精率为54%,孵化率为44%,孵出鱼苗37.8万尾。  相似文献   

10.
冬季是塘库湖泊成鱼起捕季节,此期水温低,适于长途运输,正是选留亲鱼的最佳时节。选日亲鱼时要注重以下六个方面。1.年龄被选留的亲鱼要达到或接近性成熟年龄。四大家鱼的性成熟年龄因地而异,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要提早成熟l~2年。其性成熟年龄一般为:青鱼5~7龄,草鱼、鸵4~6龄,鲢3~5龄。雄鱼一般比雌鱼提早一年达到性成熟。2.体重选择亲鱼时,同龄鱼中应尽量挑选个体较大较重的鱼。因为个体越大越重,其怀卵量也越大,产卵数量也多。一般要求被选留的亲鱼个体重量在:青鱼12kg以上,草鱼6kg以上.鳙8kg以上,鲢3kg以上、雄鱼的…  相似文献   

11.
菊黄东方鲀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采捕野生菊黄东方鲀进行驯养培育,使之达到性成熟,选出6组进行催产;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简称LHRH—A2),剂量为:雌鱼20-40μg/kg,雄鱼减半;在水温21~22℃条件下,催产效应时间为48h,催产率83%;产卵量为39万粒。本试验的受精率为80.5%,孵化率为81.7%;鱼苗在水温23~25℃下培育20d,育出体长15mm的乌仔22.87万尾,其育苗成活率为85%.  相似文献   

12.
每年冬季成鱼起捕之时,是收集鲤、鲫亲鱼的最好时节。农村养鱼户若在此时收集鲤、鲫亲鱼,进行精心培育,自繁自养,就不愁来年无苗种。鲤、鲫亲鱼的收集时间,应在冬季至次年鲤、鲫亲鱼产卵前为好。亲鱼的来源可以从江河、塘库、堰中成鱼起捕时收集。收集时除应选择体色鲜艳,无病无伤的鱼体外,还应选择年龄和体重。鲤鱼雌体应在3龄以上,体重1.5—5公斤;  相似文献   

13.
平均体重为1.8kg的5-6龄育石斑鱼亲鱼,经强化培育,雄性亲鱼的促熟培育,性腺促熟,人工催产等措施,获受精卵320万粒,受精卵的卵化时间为26h,卵化率为80.7%,仔稚鱼的饵料系列为:牡蛎受精卵或担轮幼虫,轮虫,卤虫,桡足类;经41d培育,育出平均全长为3.79cm的幼鱼19万尾,培育成活率为7.3%,通过试验取得了一套可行的青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4.
《淡水渔业》2021,51(5)
本研究对长丰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Changfeng)新品种的性腺发育、性成熟年龄和繁殖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龄长丰鲢的性腺发育不明显,处于Ⅰ期;2龄长丰鲢性腺均处于Ⅱ期,肉眼可分辨雌雄;3龄长丰鲢的性腺处于Ⅲ~Ⅳ期,部分个体发育到Ⅳ期,初次性成熟;4龄长丰鲢的性腺均发育至Ⅳ期,适宜繁殖。长丰鲢雌鱼的最小性成熟年龄为3冬龄,最小体质量为2.20 kg,最小体长为47.40 cm,雄鱼的最小性成熟年龄3龄,最小体质量为2.10 kg,最小体长为52.30 cm。3、4、5、6龄长丰鲢的平均绝对繁殖力分别为617 641、761 167、1 598 551、1 684 025粒,平均相对繁殖力分别为218 616、129 342、215 769、215 657粒/kg;长丰鲢绝对繁殖力和体质量、体长均呈二项式相关。3龄长丰鲢卵径约为983.7μm,而4、5、6龄长丰鲢的平均卵径分别为1 082.6、1 069.2、1 090.0μm;初次性成熟的卵径较小,之后再次性成熟时卵径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设计实施了生态刺激诱导产卵、敏感催产药物筛选、催产药物剂量控制、催产技术重复验证等一系列试验。受试亲鱼120组,顺产75组,顺产率62.5%;收集鱼卵77.1%万粒,获受精卵57.3万粒,平均受精率74.3%;孵出鱼苗33.6万尾,平均孵化率58.6%。建立了一套稳定可靠、实用性强的三角鲤人工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7~11月间对2龄黄颡鱼的性腺变化进行研究,实验证明,黄颡鱼亲鱼的性腺在7月相对最发达,性成熟系数也最高,而后卵巢和精巢分别以不同速率退化吸收,雌鱼在10月左右性成熟系数达到1.2%左右越冬,而雄鱼在7~11月间性成熟系数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7.
在大黄鱼、黑鲷亲鱼培育阶段采用营养强化、控制雌雄比例和培育密度、改善培育环境等手段,可有效提高亲鱼培育存活率、尾产卵量及卵子受精率。其中大黄鱼平均培育成活率89.狲尾产卵量8.7万粒,受精率92.5%;黑鲷平均培育成活率92.4%,尾产卵量6.4万粒,受精率90.7%。  相似文献   

18.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亲鱼雌鱼14尾,雄鱼10尾,总重51.5千克,雌鱼比雄鱼略大。亲鱼来源于本所池塘,为3龄性成熟个体。1.1.2塘口条件亲鱼培育池1口,面积800米2,水深1.5米。苗种培育池2口,1#池面积1000米2,2#池面积667米2,水均为1.2米。1.1.3其它鱼饲料为小麦、豆饼、黄豆;催产药物为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生理盐水;鱼巢、注射器等。1.2方法1.2.1亲鱼培育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发育良好,重量2千克左右的成鱼作亲鱼。亲鱼入塘前,每667…  相似文献   

19.
黑鲷,俗称黑加吉,属鲈形目鲷科,鲷属,是一种肉味鲜美的暖温性底层海水鱼类。具有广盐、广温、杂食性,生长快等特点。目前被当作较有前途的开发对象。 一、繁殖习性 每年4—5月间,水温达13—15C时,亲鱼经过药物催产,即可获得成熟卵子。在人工环境控制下,亲鱼不需催产,也可获得正常的受精卵。黑鲷有一个性分化的过程,性分化是在性成熟过程中出现的。从年龄上区分,一龄鱼表现为雄性,2龄鱼大部分是雌雄同体,3龄鱼分化为雄性的占50%以上,4龄鱼多数为雌雄异体,并分化为雌鱼。黑鲷为多次产卵型鱼类,大个体怀卵量超过50万粒以上,小个体约15万粒左右。产卵期因地而异。在室内水泥池控温越冬条件下,3月中下旬即可自然产卵受精。 二、亲鱼培育  相似文献   

20.
一、材料与方法1.鱼池与水源(1)鱼种培育地:室内水泥池,面积100m_2,地深1.5m,水深1.3m,水源为地下水,用蒸汽加热。出商品鱼池塘:室外上池,面积月亩,地深3m,水源来自红旗泡。2亲鱼培育亲鱼33尾,其中有14尾雄鱼。体重4-5kg。从1月5日起将亲鱼池水温逐渐提至(28t0.5)℃,投喂含粗蛋白35%的颗粒饲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8%,另每天投喂2%的青菜。流水培育,至2月20回检查亲鱼发育情况,部分雌鱼腹部较膨大,肋骨微突,生殖孔微红;雄鱼有两层能挤出少量精液。3人工育苗2月24日选择两组亲鱼作人工催产,两次注射。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