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世昌  徐明辉 《食用菌》2005,27(5):22-23
平菇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菌类之一。平菇的发酵料栽培具有方法简便、成功率高、产量稳定、周期短等优点,现已发展成为平菇最主要的栽培方式。笔者根据多年来指导平菇发酵料生产的实践经验,将该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规范栽培技术提高早秋平菇栽培成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平菇已成为河南省新乡市一个主要食用菌栽培品种,单辉县市每年秋季栽培平菇规模就在1.5万个塑料大棚(320~360 m2/棚)以上,投料约在3.6亿kg,但辉县市的平菇栽培主要集中于秋冬季,主要供应秋、冬和春季市场,受暖冬气候影响,每年11-12月和第二年的2-3月都会出现一个低价期,严重影响栽培者效益.为了延长平菇供应季节、提高平菇栽培者效益,笔者积极推广平菇栽培技术,但由于平菇早秋栽培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秋冬栽培技术,菇农沿用秋冬栽培技术往往会出现栽培失败现象.为此,笔者提出“十项措施”规范平菇早秋栽培技术,严格栽培技术要领,保证平菇早秋栽培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2015,(6)
<正>北京平菇产业发展快速,已经成为京郊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栽培平菇也成为了许多顺义农民养家、致富的途径之一。平菇高产栽培技术在生产中也得到了很好推广和应用。1栽培季节及栽培料配方北京市顺义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大陆季风气候。目前顺义区平菇栽培茬口主要集中在早秋茬和秋冬茬,其中早秋茬口集中在7月中旬或8月初制菌棒,出菇时间为8月  相似文献   

4.
黄毅勇 《食用菌》2004,26(5):28-28
平菇二次覆土栽培技术已在我地推广数年,于秋季栽培生物效率280%,比常规栽培增产60%。现将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白优二号"平菇新品种是河南省沈丘县刘湾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刘甫研究员经多年研究选育成功的一个纯白色平菇新品种.经过与全国各大科研院校引进的纯白色平菇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白优二号"品种各实验指标均超过对照,初试推广中,栽培成功率100%,是一个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平菇新品种.现将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秀琴  朱法辉 《北方园艺》2016,(23):207-208
近2年来日光温室平菇-草莓-豇豆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开始在伊犁河谷推广,该栽培模式有效的利用了当地气候资源和3种作物的生长位差,提高了种植收益。该研究从栽培模式、品种选择、平菇接种和栽植、草莓定植、豇豆点播、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方面对该栽培技术做了系统介绍,以期为相关种植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平菇P101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菇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培养料来源广,栽培方法简便,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一般说来一年四季都可栽培。但通过笔者近几年来的调查发现,夏季平菇的价格较高,而栽培平菇的人较少。很多菇农都想在夏季栽种平菇,但有两个问题困扰菇农:一是夏天温度高易污染杂菌;二是适宜在夏季栽培的平菇种类少。平菇P101是我中心精心栽培选育的一个高产优质菌种,现将它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特性该菌株属广温型,菌丝生长温度范围2~33℃,以 15~25℃为最适。出菇温度范围2~30℃,以10~25℃为最宜。培养料含…  相似文献   

8.
早春茬拱棚栽培番茄可以填补冬暖式日光温室栽培番茄及露地栽培番茄市场空当,效益高。平菇,是栽培最为广泛的食用菌,早春茬生产的平菇味道鲜美,价格高。应用早春茬拱棚番茄间作平菇栽培技术,即使在低温的早春,也能生产出肥厚、鲜嫩的优质平菇。该法比常规栽培法增产55%以上,生物学转化率达210%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平菇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所用原料廉价易得,栽培管理较为简便等特点,因而近十几年来,平菇生产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不少地区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各地根据当地资源和气候条件创造了许多新的栽培方法。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决定平菇栽培时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人们可以根据平菇在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期对温度的特殊要求,利用自然温度或人为的创造一些条件来确定适宜的栽培期。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相差很大,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高效农业的推广,平菇栽培方式和技术也在不断向着立体高效方向发展。烟台推广运用较快的是双排菌墙垒土高产栽培技术,使我市平菇生产的生物效率由前几年的100%~120%提高到200%以上,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栽培场地选择 烟台市地处胶东半岛,年平均日气温为11.1~12.6℃,1月份最低平均为—2.5℃,7、8月份最高平均为24.0~25.0℃,适合平菇栽培。近年来,保护地面积在我市不断扩大,大、中,小棚和日光温室的面积达到50000亩,为平菇生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菇农可以根据条件选择各种保护地设施栽培平菇,尤其是利用日光温室生产平菇具有保温好、管理方便、  相似文献   

11.
候立华 《食用菌》2023,(1):56-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为农业生产大县,棉籽壳、玉米芯等食用菌原材料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且市场对平菇的需求量大,但呼图壁县食用菌产业起步晚,规模小,栽培技术研究总结相对滞后。为解决平菇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规模推广平菇生产,结合呼图壁县西树窝子村平菇栽培经验,集成总结适宜新疆气候的一套平菇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相似地区平菇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反季节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15,(5)
<正>平菇属于中低温型的菌类,多适合于秋冬和春季栽培,夏季为平菇生产的淡季,产量少,价格高,且畅销。近几年,许多食用菌栽培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夏季平菇的高产栽培技术。笔者通过近几年栽培平菇,总结出一套反季节平菇高产栽培技术。现简介如下,供大家参考。1选用良种随着育种工作的进步,我国选育出了高温型平菇菌株。夏季栽培的平菇,应在23℃以上能正常出菇。栽培者应选用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熟料、半熟料、生料3种不同栽培料对平菇的产量和生物转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半熟料栽培平菇的头三潮产量和生物转化率同熟料栽培基本相同;相对于熟料栽培,其优点是节约能源,便于操作,因此,在冬季平菇栽培中具有一定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人防工事中种平菇,往往因技术措施、品种、病虫为害等原因导致产量低,品质差,许多单位种几年后就不再种了。为继续推广普及平菇人防栽培,提供适当的栽培技术,选择适合的优良菌种,进行本试验。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甫 《食用菌》2009,31(2):25-25
平菇白优二号是河南省沈丘县刘湾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多年研究选育成功的一个纯白色平菇菌株。经笔者从全国各大科研院校引进纯白色平菇菌株,进行品比试验,白优二号各试验指标均超过对照,名列前茅。初试推广中,栽培成功率100%。现将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青海地区平菇改进型二段式高产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15,(6)
<正>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夏秋季昼夜温差大,适宜食用菌生长发育。平菇由于其栽培技术简单,近年来在当地发展较快。笔者曾经尝试用二段式技术栽培平菇,取得了较好效果,生物效率达到180%。后在生产中依据具体气候、物料等条件进行改进,生物效率提高至230%以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夏秋季利用温室大棚生产。  相似文献   

17.
柏林  卢刚 《食用菌》2009,31(6):53-53
目前,平菇栽培基本以袋式栽培为主,由于该栽培方法大都通过人工装袋、接种等繁杂工序,费工费时,成本高。为了探索简单、易行、成本低的栽培方法,笔者经多年栽培试验总结出棚式平菇油桶立柱式栽培技术,该栽培方法与袋式栽培法比较,具有省工、省时,成本低、效益高的优点。现将该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平菇是栽培最为广泛的食用菌。采用平菇早春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生产的平菇,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能真正实现生态优质高产。该法即使在低温的早春季节,也能充分利用地温,栽培出肥厚、鲜嫩的优质平菇。该法比常规栽培法增产60%以上,比菌墙等栽培方式增产40%以上,生物学转化率达220%以上。现总结介绍如下。1菌丝体培养采用高压或常压灭菌,按常规接种,培养达到生理成熟的菌丝体。具体做法:配料时加4%生石灰(以石灰水形式加  相似文献   

19.
孟丽  许桂芳 《食用菌》1997,19(6):31-31
近几年来,栽培平菇的原材料价格逐年有上扬的趋势,生产成本逐渐提高,而平菇的市场售价却不稳,旺季价格明显下跌,给菇农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从1992年以来,我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微孔气室二区制袋栽平菇高产优质新技术的研究,并在新乡县各乡大力试验推广,其中地沟单面菌墙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已趋完善.1996年在新乡县翟坡乡任澄清家示范栽培投料100000kg,发菌成功率100%、生物学效率平均200%以上.现将该技术主要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白树华 《食用菌》1996,18(5):29-29
玉米芯生产平菇是我们地区一大农副业,也是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但平菇立体袋栽后期缺乏水分、养分严重,严重影响了平菇的产量与质量。为了克服这种情况的产生,提高平菇的产量。笔者在教学和食用菌生产中,总结出了一套平菇立体填土高产栽培新方法,经我们地区部分菇农采用,效果良好,已有发展推广之势头。此种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