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反季节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15,(5)
<正>平菇属于中低温型的菌类,多适合于秋冬和春季栽培,夏季为平菇生产的淡季,产量少,价格高,且畅销。近几年,许多食用菌栽培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夏季平菇的高产栽培技术。笔者通过近几年栽培平菇,总结出一套反季节平菇高产栽培技术。现简介如下,供大家参考。1选用良种随着育种工作的进步,我国选育出了高温型平菇菌株。夏季栽培的平菇,应在23℃以上能正常出菇。栽培者应选用  相似文献   

2.
七个高温平菇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高温平菇为夏天地产食用菌上市主要品种之一,由于夏季天气炎热,污染率高,病虫害发生频繁,加上平菇抗高温能力有限,栽培管理技术要求高,风险大。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平菇种植专业户栽培水平,结合平菇周年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项目,笔者从江都和高邮引进5个高温平菇菌株与本地高平30和川3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市夏季栽培出菇的菌株。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温平菇夏季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2015,(4)
<正>平菇是食用菌中最易栽培的菇类,一般在秋冬和春季生产,夏季高温高湿易发生病虫害,栽培量少,但夏季市场上鲜菇少,售价高。选择适宜的高温高抗平菇品种,进行科学管理,也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笔者进行了夏季平菇栽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归纳如下,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4.
候伟  孙艳霞 《食用菌》2010,32(2):76-76
<正>平菇夏季反季节栽培,与秋﹑冬﹑春季的出菇管理有所不同,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因夏季平菇市场价格高,经济效益好,并有利于淡季市场的供应,一直以来广泛被菇农所看好。可是在高温的情况下生产,其风险较大,稍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夏季平菇生产对高温型抗病菌种的需求,研究选择平菇菌株科佳1号和江都71作为亲本进行高温型平菇的新品种选育。采用单单杂交的方式,将2亲本菌株孢子两两配对杂交,共获得154个组合,其中22个可亲和组合;高温栽培试验结果表明,8个组合可在33℃以上出菇;结合不同温度菌丝生长速度、酶活力和抗木霉特性,确定了2个耐高温抗病的平菇新品种PZ1和PZ7,并进行亲缘关系鉴定。选育出具有抗霉菌等杂菌污染、优质、高产的高温型平菇菌种,降低了平菇在夏季高温时期的生产风险,提高了夏季平菇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春季、早秋栽培的四个广温偏高灰黑色硬柄平菇品种6月灰灰色,中高温型,出菇温3-36℃,全年四季都可栽培,菇形中等偏大,丛生,韧性好,28℃以下为灰色。抗高温,夏季7月中旬正常出菇,抗杂和抗病特强,菌袋不霉,正常管理不死菇,特别适用于春、夏、早秋栽培。  相似文献   

7.
在平菇生产中,特别是缺乏食用菌生产经验的新手,常会碰到晚秋栽培难出菇、夏季来临不出菇现象.关于晚秋栽培管理笔者在1991年第3期《食用菌》上介绍过,本文就春季栽培过晚,且使用的是中低温型菌种,在夏季高温环境中无法出菇的菌袋越夏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春季、早秋栽培的四个广温偏高灰黑色硬柄平菇品种6月灰灰色,中高温型,出菇温3-36℃,全年四季都可栽培,菇形中等偏大,丛生,韧性好,28℃以下为灰色。抗高温,夏季7月中旬正常出菇,抗杂和抗病特强,菌袋不霉,正常管理不死菇,特别适用于春、夏、早秋栽培。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夏季运用菇瓜豆立体栽培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夏季平菇简易菜棚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①菜棚可利用时间早,因菜棚的棚周长比大棚架周长短,瓜豆藤蔓封棚时间早,能尽快地形成绿色荫棚供出菇使用;②因瓜豆藤蔓及菌袋在田地及空间分布均匀合理,所形成的生态小气候环境优于大棚架作荫棚,这样更好地解决了降温防暑的大难题,以及通风与保湿之间的矛盾,同时减轻了夏栽平菇的病虫危害;③搭棚简易,耗资耗材少,没有大棚的菇农也能做到夏栽平菇丰产丰收;④易于更换场地,避免了重茬栽菇带来的危害.实践证明:简易菜棚栽培平菇是夏栽平菇的高效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温期反季节栽培平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季节栽培食用菌产品价格往往是常规季节的4~6倍,效益相当显著。如何搞好高温反季节食用菌的栽培,几年来我所就平菇高温反季节种植技术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平菇反季节种植不仅种植成功率高、时间短、出菇快、易管理,一般15~20d出菇,生物学转化率达90%以上,而且周期短,效益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杨猛 《食用菌》2014,(4):35-35
<正>每年的6-9月由于气温偏高,秋季菇在这阶段已结束.一般的农户在高温季节不愿栽培平菇,因此市场供应量少,价格高。笔者采用50 min常压灭菌技术模式每年在6月中旬出菇,栽培平菇经济效益是秋季菇的两倍。1季节安排选择当地秋菇结束上市前20 d生产菌棒,一般安排在5月底进行。2菌株选择夏季栽培品种的选择很关键,700.39(天达研究所)以及何氏200等菌株产量较高比较稳定。3菌种制作以5月初制作生产为宜,最好使用小麦制作  相似文献   

12.
夏季气温高,但平菇的价好。由于受气候条件的限制,菇农在夏季高温情况下难以种成功,也有栽培的,但难以获得理想的产量。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了夏季种植平菇方法,现介绍如下:1 品种选择 夏季栽培平菇,要选择较耐高温的品种。目前较优良的有831,该菌株出菇温度15~36℃,耐高温,在32℃以上,子实体正常发育,菇盖大、色白,其它较优良的菌株有华丽1020、苏引6号等。2 生产时间安排 江苏地区6月份以后,气温达30℃以上,7~8月气温最高可达35℃,对菌丝生长不利,所以必须在夏初制袋,即在4月制作栽培种,5月开始装袋,最迟…  相似文献   

13.
平菇一年四季都能栽培,这不仅延长了供应期,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平菇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然在夏季栽培平菇,由于受到高温的影响,技术如果掌握不好,大面积栽培效益便不那么令人满意。根据,我们的推广实践,认为高温季节栽培平菇应掌握下列关键技术: (一)选择适宜的优质菌种 平菇栽培品种较多,夏季栽培应选用高温型菌种,此菌种子实体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4~28℃,如榆黄蘑、侧5、红平菇、新平1012、鲍鱼菇、佛罗里达等。其中菇农普遍应用被称为平菇高产之王的“新平1012”效果更好,这是一株高产、优质的广温型新菌种,子实体发生的最低温度3℃,最高温度35℃,最适为8~28℃。菇潮涌,菌盖肥大,柄短肉厚。  相似文献   

14.
在重庆种植早秋平菇因较好的效益受到菇农喜爱,早秋栽培在发菌期及出菇期往往遇到高温高湿气候条件的影响,而菇农习惯沿用秋冬栽培技术措施来安排和进行早秋生产,这样往往造成严重损失。从菌种生产、出菇场地、培养料、制袋、发菌、出菇及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环节,阐述了利用大棚栽培早秋平菇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李东  陆凤英 《西南园艺》2000,28(2):35-35
1 高温生理性病害 在食用菌家族中 ,平菇属于低温型菌类。当栽培环境出现 2 5℃以上高温时 ,会造成幼菇菌伞枯萎变黄直至死亡。因此 ,在平菇原基形成后 ,若环境温度超过此标准应采取降温措施 ,如喷水雾、通风、遮荫等。栽培平菇时 ,要尽量避开在高温季节出菇。同时选择耐高温平菇菌株系。2 高湿生理性病害 平菇出菇期要求栽培场所相对湿度在 85%左右。如盼菇心切 ,调水失控而重喷出菇水 ,会造成幼菇水肿变黄腐烂而死菇。正确的喷水保湿措施是少、细、勤 ,切忌直接向幼菇体喷水。3 异味生理性病害 在平菇出菇期出菇场所要严禁油漆、汽…  相似文献   

16.
方菊莲  范雷法 《食用菌》1993,15(2):11-11
目前,国内适宜夏季栽培的食用菌品种主要是草菇,但因产量不稳定,鲜菇易开伞,贮运困难等原因,发展不快。此外,高温香菇和高温平菇近年来也有栽培的报道。但适合于夏季栽培的高温蘑菇至今还尚未见有报道。浙江农科院园艺所培育出的高温蘑菇浙Ag-H_1,能在28~30℃下出菇,填补了国内高温季节栽培蘑菇的空白。经我们栽培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菇形、菇质、产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生产一般是春、秋两季,而夏季市场上鲜菇少,售价高。为此笔者开展适合山东东营夏季平菇轻简化栽培生产关键技术试验,以期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菇农收入。夏季平菇轻简化栽培的发酵熟料营养充分分解,有利平菇菌丝吸收,菌丝生长健壮,同时又减少杂菌滋生,避免生料烧堆,可提前出菇,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北方夏季平菇生产污染率高、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和品质降低的现状,从品种选择、辅助快速发菌、改进栽培场所、加强出菇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形成平菇夏季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王洪梅 《食用菌》2011,(5):51-51
平菇一般在秋冬和春季生产,夏季高温高湿易发生病虫害,很少栽培,但夏季市场上鲜菇少,售价高。为此,近年来,我们滦南县农牧局进行了夏季平菇栽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原料处理无霉病,使用前先暴晒2~3d。辅料为麸皮、磷肥、石灰、石膏。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1987年引进杂交平菇3号,进行了两年袋栽实践表明,它不仅是夏季、早秋栽培较理想的高温型品种,也是晚秋、冬季栽培较耐低温型品种,故称其为“双耐性”。出菇温度为4—32℃,短时间的0℃低温也不致于冻坏。菇体颜色随气温而变化,夏季栽培,菇体乳白至黄白色,大朵丛生,商品性状好;冬季栽培,菇体由幼时黑灰色,至成熟时为灰白色,抗逆性强。栽培出菇早,转潮快,潮次不明显,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袋栽技术简述如下:(一)菌种制备母种购自山东金乡县鸡黍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