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植物干旱胁迫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干旱是限制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会诱导植物产生渗透失衡、膜系统损伤、呼吸与光合速率降低等不良反应,不仅妨碍植物各阶段的生长代谢,还影响农作物的高质高产。在与外部环境的互作过程中,植物会产生干旱响应,如通过根系和叶片结构、代谢物质成分的改变以及抗旱基因的表达来抵御干旱胁迫。从表型水平、生理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了植物干旱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其中,植物表型水平的干旱胁迫响应主要体现在根系和叶片的结构改变,而植物生理水平的干旱胁迫响应主要体现在光合作用、渗透调节代谢、抗氧化代谢和激素物质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植物干旱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及参与其中的调节基因和功能基因,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展望了植物干旱胁迫响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
干旱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ABA、H2O2和NO在植物响应干旱胁迫反应中可能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在干旱胁迫下,植物由“渗透感受器”感受外界胁迫信号。通过第二信使及其下游蛋白激酶级联传导反应,调控了一系列基因的表达。根据干旱信号转导过程中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是否依赖ABA,存在依赖ABA和非依赖ABA两途径。综述了植物干旱胁迫信号的感知、传递及其诱导的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植物抗旱性的分子机理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干旱胁迫是植物生长周期中极易遭受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了解植物如何响应干旱逆境及其调控途径,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随着转录组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可以从基因层面了解在干旱胁迫下,植物体内的信号转导及其相关的网络调控机制。本文主要查阅近年来RNA-Sep技术在植物干旱胁迫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植物受到干旱胁迫后,从膜上信号感受器,到细胞内信号转导,以及主要的植物激素代谢调控途径等方面的调控机制,展望了未来转录组学在植物响应干旱胁迫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是限制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干旱逆境胁迫可导致植株代谢紊乱。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在植物干旱、高盐、低温等逆境胁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是植物的抗逆诱导因子。本文综述了在干旱胁迫下及外源ABA的添加对植物的光合生理适应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植物干旱诱导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干旱诱导蛋白是指植物在受到干旱胁迫时新合成或合成增多的一类蛋白。干旱诱导蛋白的差异表达不仅与植物的种类有关,还与干旱胁迫强度、时间及发育阶段等有关。文章从干旱胁迫强度、时间及发育阶段等方面,综述了干旱诱导蛋白的差异表达;介绍了多数干旱诱导蛋白表现出高度的亲水性、很好的热稳定性以及可以被诱导的共同特性;归纳了LEA蛋白、渗调蛋白、水孔蛋白以及抗氧化酶几种主要的植物干旱诱导蛋白的功能特点与研究概况,为对干旱诱导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6.
植物干旱胁迫下的调控代谢网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最主要的逆境因子.干旱胁迫下,植物体内的内源激素发生变化,其中ABA在植物抵御干旱胁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功能.系统阐述了ABA在干旱胁迫下的最新研究现状和几类干旱胁迫下的代谢产物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植物抗旱分子机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植物能够通过渗透调节、脱水保护、代谢调整等多种途径适应干旱胁迫。在受到轻度干旱胁迫时,渗透调节是主要途径。当干旱胁迫的强度超出渗透调节的范围时,失水成为必然,Lea蛋白及糖类等脱水保护物质在植物中的积累有利于保护生物大分子,尤其是膜系统免受破坏。长期轻度干旱能改变某些植物的代谢途径,有利于植物适应干旱环境。主要阐述了与渗透调节、脱水保护、代谢调整相关的基因表达调控及抗旱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植物应答干旱胁迫的基因表达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植物应答干旱胁迫的基因表达调控研究及干旱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干旱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之一。当植物遭遇干旱逆境时,细胞迅速感知外界信号,通过信号转导进而激活许多干旱胁迫应答基因的表达,在植物体内产生大量的特异蛋白,协同调节植物生理生化以及代谢的变化,从而提高植物对干旱的耐性。  相似文献   

9.
抗旱微生物制剂是利用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抗旱功能的微生物协助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的一种生产成本低、可持续发展和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制品,抗旱微生物制剂中合成菌群的作用效果较单个菌株的作用效果更强,且抗旱效果更稳定。结合近年来抗旱菌群的研究进展,将其主要划分为以下3类:细菌型抗旱菌群、细菌与真菌混合型抗旱菌群以及真菌型抗旱菌群,它们主要通过渗透调节、诱导植物产生抗氧化酶以及促进植物生长等机制,协助植物抵御干旱胁迫。因此,本文综述了菌群在植物应对干旱胁迫中的应用以及缓解干旱胁迫的作用机制,并对未来菌群的研究与应用推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植物对干旱胁迫生理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了干旱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机理及干旱胁迫下植物的生理反应,并指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选用山西农业大学大豆研究室具有代表性的10个品种,在水、旱(胁迫)条件下进行不同大豆品种农艺性状抗旱性研究。对生育期、株高等农艺性状进行抗旱性综合分析,利用抗旱隶属函数值对大豆抗旱级别进行了划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对抗旱性及后期产量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每个与抗旱性有关的农艺性状对大豆抗旱性起着重要作用,对于筛选大豆抗旱性材料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指标与产量性状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了多个小麦品种在旱地条件下部分生理特性、形态特征与抗旱性和产量的关系以及水、旱地对比条件下抗旱系数、干旱敏感系数、抗旱指数、单株产量降低指数、产量构成因素降低指数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生育期间叶片含水量、失水率、植株高度、拔节期苗高、穗茎节长、抽穗度与抗旱性有着密切地相关关系。根据这些性状选择抗旱性对选择产量无明显负作用,可作为杂种后代分离群体选择抗旱性的生理和形态指标。以抗旱系数、干旱敏感系数、单株产量降低指数、产量构成因素降低指数作为选择抗旱性指标时,要考虑产量的高低。抗旱指数既能反映品种的抗旱性,又能体现品种的丰产性,可作为杂种稳定世代选择抗旱性和产量的较为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收集国内外节水抗旱稻品种20份,对其进行苗期及穗期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多数旱稻品种的苗期抗旱性与穗期抗旱性鉴定结果相同,其中沪旱3号、沪旱15号苗期、穗期抗旱性表现最好,为高抗;BLUE BELLE、IAT109苗期抗旱级别为5级而穗期为7级,说明这2个品种后期抗旱较前期要差;IR55423-01的苗期抗旱级别为7级而穗期为5级,说明该品种后期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14.
烤烟抗旱农艺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干旱已经成为我国烤烟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烟草抗旱性研究对提高烟草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农业栽培方面和化学物质调节2个方面综述了烟草抗旱节水技术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5.
水分胁迫对玉米幼苗氮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 3种抗旱性不同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对玉米幼苗氮代谢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水分胁迫下 ,玉米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逐渐下降 ,正在生长中的新叶比已停止生长的老叶下降幅度更大 ;在短期水分胁迫下 ,根系中可溶性蛋白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略有升高 ,随着胁迫时间的进一步延长而急剧下降。抗旱性弱的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水分胁迫下下降的幅度较抗旱性强的品种大  相似文献   

16.
作物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福贵  刘学圣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494-12495
评述了几个比较常用的抗旱性鉴定指标,如形态学指标和生理生化与抗旱指数指标等,指出作物的抗旱性是通过抗旱性鉴定指标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17.
新疆春小麦主栽品种和新品种的抗旱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比较了正常灌溉和干旱处理条件下新疆21个春小麦品种的实际产量结果,初步明确新春2号、新春6号、新春10号、新春12号属正常灌溉高产且干旱处理稳产又抗旱的类型.通过对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的比较分析,认为产量抗旱指数比抗旱系数更能反映品种的抗旱性;虽然产量抗旱指数与干旱处理的产量极显著相关,但仍然不能完全反映每个品种干旱处理的产量;不同品种抗旱性鉴定的结论,应以干旱处理产量为主.  相似文献   

18.
海藻肥在黄瓜上的抗旱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9个海藻肥配方处理后的黄瓜幼苗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6个生理指标及抗旱系数,对其中与抗旱系数显著相关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自由水/束缚水比值等4个指标求其隶数函数加权平均值,结果与黄瓜幼苗的抗旱性极显著正相关(r=0.847 1)。以此为评价方法筛选出提高黄瓜幼苗抗旱能力最强的海藻肥配方是A2。  相似文献   

19.
芝麻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33个多态性SSR分子标记分别与18个不同的抗旱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发掘与抗旱相关的主要基因位点,为抗旱基因定位和功能标记开发提供基础;通过对100份芝麻种质资源进行抗旱性鉴定,发掘优异的耐旱种质,为芝麻抗旱育种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盆栽和反复干旱法,对芝麻种质资源群体进行成株期抗旱性鉴定获得表型指标测定值,利用SAS、SPSS和隶属函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价其抗旱性,利用GLM模型和MLM模型,将表型数据与分子标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研究群体干旱胁迫处理后,材料间响应差异明显,考察的表型性状测定值均小于对照;干旱胁迫条件下18个性状值的变异系数平均为0.31,高于对照(平均为0.19);处理与对照间各性状指标经配对t检验,均达极显著水平;通过连续变数的次数分布统计方法、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筛选出10个与抗旱性响应关系密切的指标,并筛选出12份高抗旱种质;基于芝麻基因组筛选出的33个多态性SSR标记扫描供试材料,共检测到170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标记5.15个;利用structure数学模型对供试群体进行遗传结构分析,可分为2个亚群;利用GLM模型和MLM模型分别检测到120个和63个标记位点与供试群体抗旱系数显著关联(P0.05),表型变异解释率分别为3.85%—14.30%和4.00%—12.5%,解释率大于10%的标记位点分别有12个和3个,其中,位点4033-3和4033-2均与第一主成分因子第2次复水前萎蔫叶片数显著关联,且变异解释率均为最高,分别达14.3%和12.5%,2个模型共同检测到的标记位点有5个。通过引物序列在基因组上的位置比对,发现3个可能存在芝麻抗旱相关基因的基因组区段。【结论】利用综合评价方法,筛选出柳林芝麻3号、g80、8602-2等12份高抗旱芝麻种质,同时利用GLM和MLM2个模型检测到与第2次复水前萎蔫叶片数显著关联的标记位点(位点4033-3和位点4033-2),且变异解释率最高,分别达14.3%和12.5%。  相似文献   

20.
120 azuki bean germplasm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were selected for drought-resistanc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rought-resistance and photooxidation-resistance. So, the detecting technique for photooxidation-resistance should be suggested as a reference method to select the drought-resistance germplasms in azuki be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