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施用5406对玉米、水稻、高粱等作物抗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406细胞分裂素能刺激植物细胞分裂,促进叶绿素形成和蛋白质合成,提高作物抗逆性,促进作物早熟丰产.为寻求我县玉米等粮食作物保健栽培及稳产丰产的新途径,我们于1988年在多种粮食作物上组织开展了示范.示范用的5406细胞分裂素为袋装粉剂.  相似文献   

2.
水稻应用植物细胞分裂素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应财 《作物杂志》1996,12(2):29-29
水稻应用植物细胞分裂素的效果彭应财(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近几年,我们结合在武陵山区的水稻“丰收计划”项目,进行了植物细胞分裂素应用试验。1%植物细胞分裂素粉剂由浙江省嘉兴生物制药厂提供。1浸种效果供试品种品89-4。将1%植物细胞分裂素粉……  相似文献   

3.
水稻施用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各地在农作物生产上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是一项费省效宏的增产途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是两种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探索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不同浓度配比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喷施后的增产效果,求证低投人、高产出的最佳不同浓度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配比和施用时期,我们进行了田间试验,旨在大面积施用和厂家开发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参考依据。丑材料与方法本试验于1996年在铜仁农校实习场进行,试验地前作油菜,肥力中等。供试水稻品种特三矮。试验试剂赤霉素代码A,细胞分裂素代码B。试验为两因素,一…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红富士苹果(Malus pumila Mill)果实内总抗氧化物质含量,增强其营养价值,开发功能保健苹果,试验通过在果实膨大期,以新鲜采摘的成熟红富士苹果的果实为研究对象,对苹果叶片喷施不同种类的植物细胞分裂素,研究植物细胞分裂素对果实内的总抗氧化活性及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果实膨大期对叶片喷施一定浓度的激动素、玉米素和6-苄基腺嘌呤都能提高苹果果实的抗氧化活性,提高果实内的总糖、总酸和蛋白质的含量。其中,激动素对提高果实抗氧化活性,提高总糖、总酸和蛋白质的含量的效果最明显,6-苄基腺嘌呤的效果居中,玉米素的效果最不明显。在果实膨大期对叶片喷施不同的植物细胞分裂素,能提高成熟果实的总抗氧化活性,改善果品品质,为开发生产富含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功能保健苹果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细胞分裂素对发生湿害的四种蔬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害能使作物发育不良,衰老加速。用细胞分裂素喷施受湿害的植物,可抑制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延缓衰老。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即可对受湿害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产生明显的阻止效果,但高浓度时这种效果的加强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白花虎眼万年青的离体叶片在细胞分裂素作用下叶片表面产生多个珠芽,即"叶上珠芽",其再生机制尚需阐明。白花虎眼万年青叶上珠芽转录组分析表明,NPY基因在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NPY基因是BTB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在生长素调控下参与了器官发生。为了探析白花虎眼万年青叶上珠芽的发生机制,我们将来自白花虎眼万年青的叶上珠芽的QtNPY4基因置于泛素启动下在烟草中持续表达,在细胞分裂素调控下转基因烟草出现了叶片浅裂、倒卵形甚至叶脉长芽等多种表型。以上研究说明QtNPY4基因具有调控维管束发育和茎尖分生组织活性的功能,能提高植物的再生能力,能赋予或提高叶表维管束分化和再生能力并且受细胞分裂素调控;可能在白花虎眼万年青的叶上珠芽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生物技术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细胞分裂素在植物果实生长发育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前期我们对葡萄细胞分裂素响应调节因子基因VvRR2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VvRR2转录本受到多种因素的诱导调节。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在葡萄中克隆了细胞分裂素响应调节因子基因VvRR2启动子,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发现VvRR2启动子序列富含CAAT-box和TATA-box基本元件,还有与光响应、激素应答、组织特异和逆境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VvRR2启动子连接至pC0390GUS载体,转化烟草叶片,GUS酶活性分析显示VvRR2启动子具有活性。用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处理转化烟草叶片后VvRR2启动子活性没有改变;用生长素、赤霉素、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处理后VvRR2启动子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断根与外源细胞分裂素诱导去叶黑麦草耐牧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牧草的持续再生性机制,通过盆栽试验,从黑麦草多次去叶后根系对叶片生长的影响方面,设4个处理:(1)不断根未喷施细胞分裂素,(2)断根未喷施细胞分裂素,(3)不断根喷施细胞分裂素,(4)断根喷施细胞分裂素。结果表明:断根和多次去叶均能降低新生叶片和根系的生物量。多次去叶能引起叶中的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的升高,生长素含量以及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降低。多次去叶条件下,喷施外源细胞分裂素能促进叶片中ZR含量及其生物量的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多次去叶条件下叶中ZR含量与其生物量呈显著性的正相关关系。总之,多次去叶条件下新生叶片中的细胞分裂素含量是影响去叶黑麦草持续再生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细胞分裂素与植物种子发育和萌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三根 《种子》1999,(4):35-37,42
本文综述了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在植物种子发育和萌发中的作用及其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与其它植物激素的相互关系,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在提高结实率及种子活力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细胞分裂素几乎参与调控了植物生活周期中所有的生长发育过程,细胞分裂素氧化/脱氢酶(CKX)是降解细胞分裂素的关键酶。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结合文库筛选的方法,分离得到普通小麦的TaCKX2基因(与水稻OsCKX11直向同源),针对基因序列开发出SSR标记TaCKX2_SSR,使用缺体-四体和RILs群体将TaCKX2定位于7B、7D染色体。分离得到的TaCKX2基因及其作图信息将为今后进行小麦CKX基因的功能研究以及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樱桃体细胞胚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基因型、发育期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国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 L.)体细胞胚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长5mm左右的未成熟种子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细胞分裂素/GA接近1,甚至无细胞分裂素时易于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生长素中NAA更适合胚性愈伤组织诱导.  相似文献   

12.
<正>中科院遗传与发育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储成才课题组,通过大规模筛选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获得了一个水稻根数目显著增加的突变体,从而找到调控水稻根系发生的关键基因。据了解,此突变体的表型由编码另一个细胞质型细胞分裂素氧化酶/脱氢酶基因OsCKX4被特异性激活而形成。OsCKX4受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相似文献   

13.
"S-诱抗素"在新疆林业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诱抗素”(学名:天然脱落酸,简称:S-ABA)与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并列为世界公认的5大类天然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它既是植物的“抗逆免疫物质”也是植物的“生长平衡因子”。当植物遭受逆境胁迫时,“S-诱抗素”在细胞间传递逆境信息,诱导植物机体产生各种相对应的抵抗能力,提高植物抵抗盐碱、干旱、低温冷害、高温风害、水涝等的能力,从根本上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强力促进生根,诱导大量侧根和根毛的生成,增强对水肥的吸收能力。“S-诱抗素”能够大幅度提高困难地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显著改善林木生长条件,是目前国际国内在提高造林成活率方面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4.
氮素和6-BA对水稻分蘖芽发育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扬稻6号、南粳44为材料,研究了氮素和6-BA对水稻分蘖芽萌发的影响及分蘖芽萌发过程中碳氮代谢和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氮素和6-BA都能促进分蘖芽的萌发,但二者维持分蘖芽进一步生长的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氮素能够促进分蘖芽持续生长,而6-BA是无法维持分蘖芽的持续生长。氮素和6-BA均提高了分蘖节中细胞分裂素(Z+ZR和iP+iPR)含量及叶、根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但6-BA处理无法提高水稻植株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氮素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使水稻植株体内营养物质积累不足。这说明,氮素和细胞分裂素通过内源激素平衡和碳氮代谢两条生理途径调控分蘖发生。  相似文献   

15.
各种保鲜膜与保鲜剂对青菜短期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植酸、细胞分裂素、纳米保鲜膜、普通保鲜膜对青菜短期保鲜的效果.对贮藏青菜失重率、黄化指数、叶绿素含量、亚硝酸盐含量、外观品质等指标的分析表明,植酸、细胞分裂素、纳米保鲜膜均有较好的保鲜效果.20 mg/L BA配合纳米保鲜膜包装处理能提高小青菜食用安全性,使小青菜贮藏期延长5天.  相似文献   

16.
以蚕豆(Vicia faba L.)为材料, 借助表皮条实验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合成和天然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玉米素(ZT)、激动素(KT)和6-苄基腺嘌呤(6-BA)对黑暗和脱落酸(ABA)诱导气孔关闭的效应及其机制。结果表明, 黑暗和ABA均诱导气孔关闭, 与NO清除剂羧基-2-苯-4,4,5,5-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c-PTIO)、牛血红蛋白(Hb)和NO合酶(NOS)抑制剂NG-N-L-精氨酸甲酯(L-NAME)以及过氧化氢(H2O2)清除剂抗坏血酸(AsA)、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氢产生酶NADPH氧化酶抑制剂二苯基碘(DPI)一样, 供试合成和天然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均显著逆转黑暗和ABA诱导的气孔关闭, 暗示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可能通过降低NO和H2O2水平起作用。保卫细胞内源NO和H2O2检测结果显示, 合成和天然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确实均显著降低暗和ABA诱导的NO和H2O2水平。考虑到IAA、ZT分别为天然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典型代表而且供试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均包括了合成和天然种类, 可以认为供试生长素、细胞分裂素逆转暗和ABA诱导的气孔关闭及降低NO、H2O2水平的作用可能是所有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物质均具备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激素调控植物顶端优势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子生物学中对基因与突变体的研究表明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是受激素的调控的,其中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而细胞分裂素促进侧芽的起始,二者的比值对植物的生长更加重要。研究还表明其他的激素也参加了植物顶端优势的调控过程,如ABA、GA等。植物的顶端优势是基因、激素及植物发育时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侧根构型直接影响植物根系形态建成,是植物整个根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抗逆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植物激素脱落酸(ABA)调控侧根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归纳了ABA在侧根发育中的信号传递,揭示了ABA在侧根起始中的双重作用和ABA对侧根分生组织活性的抑制作用。并分析了在侧根发育过程中ABA与其他调控因素包括活性氧(ROS)、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碳和氮信号,以及盐胁迫间的交叉对话机制,指出ABA通过诱导根中ROS的产生,拮抗生长素和协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从而达到抑制侧根生长发育;ABA还参与了复杂的碳和氮信号调控的侧根发育过程;此外,ABA信号介导了盐胁迫对侧根发育起始的抑制。ABA调控侧根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的揭示可以为改善植物根系性状,提高作物抗逆性提供指导作用,然而,ABA对根生长调控的分子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根系形成也十分复杂,因此需要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1.1 土壤杆菌与二元载体。目前,基因重组番茄的最好方法是使用土壤杆菌,这种细菌有Ti质粒,能够感染许多双子叶植物,诱导冠状瘤。在Ti质粒上的T-DNA领域通过对存在于Ti质粒上的yjr领域感染的基因群和存在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作用,编人植物细胞染色体。并且,在T-DNA上存在植物生长素与细胞激肽分裂素等植物激素,  相似文献   

20.
详细介绍了5种植物内源激素(乙烯、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对果实成熟和衰老的调控机理,以及激素浓度在水果的成熟衰老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