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粉营养面条加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微绿茶粉、超微大麦苗粉、小麦面粉作为原料,通过添加品质改良剂,采用独特工艺加工营养面条,其面条外观色泽翠绿,清香四溢,口味独特,具有较高的保健作用和食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深水菱角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菱角,又名水栗、沙角、芰实,为菱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菱角用途广泛,果实生食可代替水果,熟食可作菜肴和副食,加工可制成菱粉,用作糕点、冰淇淋和烹调的原料。菱的可食部分含有麦角甾四烯和β-谷甾醇,据试验具有抗癌作用。菱的茎叶可作家畜的青饲料,其叶柄也可作蔬菜食用。  相似文献   

3.
以绿芦笋出口加工下脚料经干燥、超微粉碎制得的芦笋全粉为原料,通过对多种稳定剂及其复配试验,研制了能够迅速溶解的绿芦笋超微全粉茶,探讨了不同工艺条件及添加剂对产品质量,特别是对芦笋超微粉茶溶解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稳定剂对制品综合品质的影响按从优到劣的顺序依次为:黄原胶〉果胶〉CMC—Na〉海藻酸钠〉魔芋粉〉麦芽糊精;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每冲调100mL芦笋粉茶,其芦笋超微全粉最适用量为0.4g,最佳稳定剂配方为0.10g黄原胶+O.10g果胶+0.05gCMC-Na;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均匀后,用冷、热水冲调均可迅速溶解,其中以60℃左右的温水冲调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豇豆又名豆角、长豆角等,因其荚果均成双生长,左右相对,形如兽角,故被形象地称为角豆、豆角,原产于非洲东部和亚洲南部的热带地区.我国为豇豆的第二起源地,自古就有豇豆栽培.以嫩荚果作蔬菜供食,可煮食、炒食、凉拌,也可腌制、酱制加工,制成泡菜,旺产季节烫漂晒干,冬季与肉共炖,别有风味;老熟种子可代粮食,与大米共煮成豆饭、豆粥,清香可口,还制成豆沙可作糕点馅料等;茎叶可作牲畜饲料.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低热量、高营养糕点需求的不断增加,果蔬类成味糕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本文以威风蛋糕的基本配方为基础,研究了芝麻叶洋葱成味蛋糕的制作工艺,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芝麻叶洋葱咸味蛋糕的制作工艺.结果 表明,芝麻叶洋葱咸味蛋糕的最佳配方为低筋粉99 g,芝麻叶粉21 g,蛋清200 g...  相似文献   

6.
秋生 《中国果菜》2003,(4):29-29
南瓜含丰富的胡萝卜素。鲜瓜可作菜或饲料,可加工成干香食品、脱水南瓜或南瓜粉及各种饮品。长期以来,人们对南瓜的价值认识不足,近来发现其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所以南瓜产品的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将具有广阔的市场。目前,国内外市场开发的南瓜系列食品很多,主要有脱水南瓜片、南瓜粉、南瓜酱、南瓜罐头和南瓜果脯等十多种,其中以南瓜粉的生产和销量最多。近年来南瓜粉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出口创汇产品之一,外贸出口价每kg在10~12美元。 一、脱水南瓜片 脱水南瓜片的主要加工工艺流程包括原料清洗、整理切分、烫漂…  相似文献   

7.
以超微处理技术结合微波场协同萃取技术,研究了以超微处理的杏鲍菇粉为原料微波场协同萃取多糖的基础参数。结果表明,此技术可明显提高多糖的产率和纯度。  相似文献   

8.
普洱茶膏制作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普洱茶膏的加工工艺,针对普洱茶膏的加工工序以及各道关键工序中的注意事项加以论述,同时探讨了科技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流程,指出其工艺和品质特色,以便消费者对科技普洱茶膏有更为详细且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以干银耳片为原料,研究其最佳浸发、煮制条件,超微粉碎工艺以及即食复合银耳粉配方。结果:浸泡温度50℃,浸泡时间30 min,料液比1∶7,121℃蒸煮5 min,浸煮液的多糖损失量最少,浸煮后的银耳片感官评价最佳。对煮制后烘干的银耳片进行超微粉碎,其最佳工艺为:银耳初始含水量为6%左右,粉碎时间50s,过150目筛的银耳超微粉得率较高。即食银耳固体饮料最佳配方为:银耳粉2 g,绿豆粉0.8 g,麦芽糊精1.2 g,蔗糖1.6 g,蛋白糖0.08 g。  相似文献   

10.
水果明星——雪莲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雪莲果概况 雪莲果原产南美洲的委内瑞拉,为菊科植物.果实形状似地瓜,削去外皮便能当水果食用.其肉质晶莹如玉,脆甜多汁,犹如酥梨,不仅可以生吃、炒食、炖肉、做汤、配菜、凉拌,还可以加工成果茶、果冻、糕点、饮料、罐头等.  相似文献   

11.
覃塘红茶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覃塘红茶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红条茶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同时提出了覃塘红茶最佳加工工艺技术,为今后开展覃塘红茶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银杏叶的成分及保健功能;指出银杏叶茶加工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纳入食品系列,提高和规范质量安全,购进加工机械,规范加工工艺,提高加工人员技术素质,加强卫生许可,提高银杏叶茶卫生安全,检测银杏叶茶内含成分,加大宣传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覃塘红茶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红条茶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同时提出了覃塘红茶最佳加工工艺技术,为今后开展覃塘红茶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玫瑰花 ,蔷薇属花卉植物。玫瑰花喜阳光 ,耐旱、耐寒 ,适于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上种植 ,pH值 6.5~ 7.5。玫瑰花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理气、活血、调理肝胃、治跌打损伤等功能。玫瑰花可配制玫瑰酱、玫瑰酒、玫瑰茶等。玫瑰茶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玫瑰花可烹制出高档菜肴和糕点 ,味美香醇 ,是大型高档饭店鲜花菜的主要原料之一。花中提取的玫瑰油又可作香料、香精 ,是生产化妆品的必备原料。玫瑰花还是城乡绿化的优良花卉 ,周年开花 ,常年见效。1 选地整地  选择向阳、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种植前667m2 施厩肥…  相似文献   

15.
冬瓜又称“东瓜”,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等营养物质,是瓜蔬中唯一不含脂肪的食品。冬瓜条又称蜜瓜片,是以冬瓜为原料制成的,属果蔬糖制品中的蜜饯类,质地酥软,香甜可口,既可直接食用,又可作糕点的辅料。我省冬瓜栽培面积较大,产量高,每年大量过剩,价格低,经济效益差,可开展深加工增值,制作成冬瓜条,其设备简单,适于家庭或企业生产。现将其加工方法简介如下: 一、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去皮切分—硬化处理—漂洗—烫煮—糖煮—拌糖—包装。 二、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 选用新鲜的冬瓜,成熟度以老熟为宜,要求形态较整齐,未…  相似文献   

16.
以绿茶粉和魔芋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绿茶魔芋果冻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30%绿茶粉、1.0%凝胶剂(魔芋胶∶卡拉胶=1∶1)、15%糖(白砂糖∶蜂蜜=2∶1)、0.25%柠檬酸、0.1%氯化钾生产的果冻色泽均匀、清澈透明、口感细腻爽滑、风味独特;产品营养价值较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正>1品种介绍雪莲果原产南美洲的委内瑞拉,为菊科植物。果实形状似地瓜,外朴内秀。但品质、口感地瓜是无法相比的,削去外皮便能当水果吃,其肉质晶莹如玉。脆甜多汁,犹如酥梨,不仅可以生吃,炒食、炖肉、做汤、配菜、凉拌,风味独特,还可以加工成果茶、果冻、糕点、饮料、  相似文献   

18.
资源县是广西产茶县之一,研究和开发红茶,旨在填补资源县红茶生产历史的空白,带动资源县茶叶发展.试验以红条荼传统加工工艺为基础,将乌龙茶加工工艺中的晒青工序应用到资源县野生茶红条茶加工上,增加复揉工序,对不同晒青时间、揉捻时间、揉捻次数、发酵时间、烘焙温度等进行对比,感官审评样品茶的品质差异情况.结果表明,资源县野生茶红条茶加工工艺的最佳工序及其技术参数是:鲜叶晒青0.5 h→萎凋20 ~ 24 h→揉捻1 h→发酵3.5~5h→复揉0.5~0.7h→120℃初烘0.5h→85~90℃足烘0.7h.  相似文献   

19.
食用大黄     
<正>食用大黄为蓼科大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圆叶大黄。食用大黄以叶柄供食,欧美国家用叶柄煮熟后滤渣、加糖制酱,也可作糕点馅料。食用软化栽培的叶柄可利便。食用大黄原产于中国内蒙古地区。现在内蒙古和台湾等地有栽培。大黄在中国原用于中药材,中国古代医典多有著录。陶弘景(456~536年)编著的《名医别录》载有:"大黄生  相似文献   

20.
以青石榴叶为试材,参考现代化绿茶生产加工技术,对炒青石榴叶茶加工过程中干燥工艺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燥工艺对炒青石榴叶茶品质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烘二青温度烘二青时间炒干温度炒三青时间炒三青温度炒干时间;炒青石榴叶茶产品最佳干燥工艺为烘二青温度85℃,烘二青时间15min,炒三青温度60℃,炒三青时间30min,炒干温度50℃,炒干时间2.5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