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矿物油乳油在避雨栽培葡萄白粉病防控的应用效果,研究对避雨栽培的'赤霞珠'葡萄采用97%矿物油乳油进行葡萄白粉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97%矿物油乳油处理后,与对照相比,葡萄白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降低,97%矿物油乳油100倍液和200倍液对葡萄白粉病治疗效果分别达到69.23%和60.86%。矿物油乳油在避雨栽培葡萄白粉病的防控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葡萄白粉病是民勤县葡萄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通过2009~2012年记录掌握葡萄白粉病发病规律,筛选防病药剂,我们认识到葡萄白粉病是可以防控的。民勤葡萄白粉病发病初期为6月下旬~7月初,发病高峰期为7月下旬~8月中旬。少雨、多云、高温闷热的天气条件,白粉病害就可能大流行。防治葡萄白粉病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葡萄防病栽培技术的应用,以预防为主。采用机动喷雾器在关键期喷施0.3~5波美度自制石硫合剂、40%氟硅唑6 000~8 000倍液、15%三唑酮1 000倍液等药剂,防治葡萄白粉病效果好,性能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葡萄白粉病(Uncinula necator)起源于北美洲,遍布于世界各葡萄产区。该病主要危害葡萄的叶片、枝梢及果实等部位,以幼嫩组织受危害最重。我国南方湿热地区因气候条件不同,各年份葡萄白粉病发病程度不一,温暖闷热的天气有利于白粉病的大发生,在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方葡萄研究中心的葡萄资源圃,每年9—11月为葡萄白粉病发病盛期。欧洲葡萄(Vitis vinifera)品种品质优良但不抗白粉病,特别是在南方栽培易感病而给生产上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美洲葡萄(V.labrusca.)品种虽对白粉病抗性较强,但果实品质较差,使生产应用受到限制。原产于中…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农艺措施对酿酒葡萄主要病害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葡萄展叶后通过清理第一道铅丝(30cm)下枝条,留出通风道口的措施可以很好控制葡萄灰霉病、葡萄白粉病和葡萄霜霉病病情的发生,甚至可以有效推迟病害发生的日期,葡萄白粉病可以推迟1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5.
葡萄白粉病在新疆伊犁、哈密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吐鲁番市的葡萄近几年也发生了白粉病,并且来势猛,蔓延快。染病后葡萄品质严重下降,晾干后质量也差。如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将给葡萄生产造成很大影响。现将该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综述如下。 一、症状 葡萄白粉病能侵害葡萄的所有绿色部分,如叶片、新梢、果实。叶片  相似文献   

6.
<正>1发生规律葡萄白粉病为真菌性病害。该病害近年来发生范围广泛,无论鲜食葡萄还是酿酒葡萄均严重受害。葡萄白粉病的生物学特征是喜高温、耐干旱,在15~40℃条件下均可存活,发育最适温度为25~29℃。当春季温度达20~25℃时,地表面保持湿润,闭囊壳随即可吸湿膨胀,弹放出子囊孢子,随气流携带至易感病的葡萄组织上萌发致病。葡萄白粉病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30%~50%的条件下均可以正常发育和萌  相似文献   

7.
根据从本课题组前期构建的中国野生葡萄华东葡萄株系白河-35-1在白粉病诱导下的cDNA文库中获得的1条与抗白粉病相关的EST序列,设计特异引物,结合RACE(Rapid-amplr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克隆了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广泛逆境蛋白基因(Univetsal stress pr...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掌握新型农药12.5%腈菌唑乳油、4%农抗120水剂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白粉病的防治试验,现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南岔村六社,位于甘肃  相似文献   

9.
吐鲁番是有名的葡萄之乡,葡萄总面积达到1.67万hm2,其中亚尔镇葡萄面积最大可以达到0.47万hm2,葡萄白粉病是吐鲁番葡萄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近几年该病的发生有日趋严重之势。特别是近几年吐鲁番降雨次数多,干旱的夏季和潮湿、闷热的天气有利于白粉病的大发生。无论是鲜食葡萄或晾干葡萄均受害严重,且在始发期直接侵染果实,易造成误诊,导致明显减产,甚至毁园绝收。  相似文献   

10.
葡萄白粉病Uncinula necator是造成云南葡萄减产,品质降低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在金沙江干热河谷早熟葡萄产区,白粉病的流行会使葡萄减产30%,严重者减产50%。通过田间几种药剂对葡萄白粉病防效进行比较,从而选出防效较好的药剂。第1次药后7d,新高脂膜粉剂防效最高,达42.92%。第2、3、4次药后,15%三唑酮防效最高,分别达到51.50%、57.86%和51.81%,其余生物药剂防效都未达到50%,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2020年9月,在黑龙江和吉林省共8个市调查了葡萄果实病害发生情况,调查发现黑龙江、吉林省8个市葡萄果实病害有酸腐病、白腐病、灰霉病和白粉病。葡萄酸腐病在黑龙江和吉林省危害最为严重,平均发病率分别为33.2%和22.2%;葡萄白腐病在吉林省危害较重,黑龙江省只在哈尔滨市香坊区有发生,且发病率较低;葡萄灰霉病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和吉林省集安市危害相对较重;葡萄白粉病只在黑龙江省五常市无核白鸡心葡萄上有发生。通过调查了解了黑龙江和吉林省葡萄果实病害的发生情况,可为葡萄果实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经调查,贺兰山东麓葡萄主要病虫害为葡萄白粉病、葡萄灰霉病、葡萄霜霉病、葡萄毛毡病、葡萄病毒病(主要是葡萄扇叶病毒病和葡萄卷叶病毒病)和葡萄斑叶蝉。葡萄白粉病自7月上旬开始发生,一直持续到落叶;葡萄灰霉病7月14日零星发生,直到9月上旬开始大发生;葡萄霜霉病7月底8月初开始发生,之后呈直线上升趋势;葡萄毛毡病在各葡萄园普遍发生,而且发生严重,尤其是永宁县玉泉营地区。葡萄斑叶蝉在当地1年发生3代,从5月上旬开始即在葡萄上为害,一直持续到10月。  相似文献   

13.
<正>葡萄白粉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枝梢及果实等部位,以幼嫩组织最为敏感。由于吐鲁番特殊的气候条件,葡萄白粉病每年均有发生。一般6月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为发病盛期,9-10月停止发病。2014年,吐鲁番市七泉湖镇、亚尔乡、葡萄乡、胜金乡、园艺场等地的葡萄园有不同程度的白粉病发生(这些葡萄园已积累大量的病原菌),但发生面积较小,由于采取了积极的防治措施,已得到有效控制,没有进一  相似文献   

14.
白粉病是葡萄常发性真菌病害。本研究分析了同一葡萄园中玫瑰蜜葡萄(V.Vinifera L.×V.labrusca L.)白粉病不同感病程度(Ⅰ、Ⅱ、Ⅲ和Ⅳ级)叶片可培养内生真菌菌群结构所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不同感病程度的葡萄叶片中共分离得到675株内生真菌,77个OTU,分属于27个属。与白粉病染病Ⅰ级葡萄叶片相比,Ⅳ级染病葡萄叶片可培养内生真菌的分离率和多样性指数均相对较高。同一葡萄植株上染病叶片(Ⅲ级)和染病不明显叶片(Ⅱ级)的内生真菌分离率差异显著。内生真菌属Cladosporium、Epicoccum、Acremonium、Bjerkandera、Ciboria和Didymellaceae只在染病叶片中分离到,而Daldinia和Chaetomium属的内生真菌只在未染病叶片中分离到。与染病叶片相比,OTU-27, OTU-77, OTU-82, OTU-68在染病不明显叶片中具有较高的优势度。研究结果为了解白粉病病原菌与其他内生真菌的相互作用以及进一步发掘白粉病生物防治菌株提供了思路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王强 《中国园艺文摘》2012,(11):168-170
根据新疆鄯善县实践,总结当地葡萄主要病虫害——葡萄白粉病、葡萄霜霉病、葡萄根瘤癌病、葡萄斑叶蝉、白星花金龟、葡萄糖槭蚧、葡萄粉蚧等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葡萄生产遭受蛀果蛾等害虫危害,严重影响了葡萄产量和品质。经调查,高昌葡萄园主要病虫害有葡萄蛀果蛾、葡萄斑叶蝉、白星花金龟、葡萄粉蚧、葡萄白粉病等。结合葡萄园病虫发生规律,提出了葡萄园害虫周年防治历,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危害葡萄的病虫害种类较多,发生较普遍的病害有霜霉病、黑痘病、白粉病和炭疽病等,虫害主要有葡萄透翅蛾、葡萄小叶蝉和葡萄虎天牛等。葡萄病虫害的防治,应结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华东葡萄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的Ring型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RP2和VpUIRP3的转基因植株对葡萄白粉病的抗性,研究这2个基因的抗白粉病特性,为改良欧洲葡萄抗病性提供可用基因。【方法】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RP2和VpUIRP3的编码区序列(CDS);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在白粉菌诱导和水杨酸处理后的葡萄叶片中的表达;使用聚乙二醇(PEG)介导法转化拟南芥原生质体进行亚细胞定位;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基因‘无核白’和‘红地球’植株;经过苯胺蓝染色,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分析白粉菌在转基因植株叶片上的生长情况,鉴定转基因株系的抗病性。【结果】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RP2和VpUIRP3响应白粉菌和水杨酸处理,表达模式明显区别于感病对照‘赤霞珠’。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VpUIRP2蛋白定位在细胞质,VpUIRP3蛋白定位无特异性。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4个VpUIRP2的转基因‘红地球’株系和1个‘无核白’株系,转基因株系对白粉病表现出抗性。【结论】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RP2能增强葡萄对白粉病的抗性,可以作为抗病基因用于改良欧洲葡萄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9.
1葡萄白粉病 葡萄白粉病是我县发生的一种干旱性病害。 1.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及果实等幼嫩器官,老叶及着色果实较少受害。葡萄展叶期叶面或叶背产生白色或褪绿小斑,病斑渐扩大,表面长出粉白色霉斑,严重的遍及全叶,致叶片卷缩或干枯。  相似文献   

20.
苗勇玲 《落叶果树》2014,46(5):12-12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目前葡萄栽培面积1.2万hm2,年产葡萄21.6万t,年销售收入13.6亿元,已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随着葡萄设施栽培面积的迅速发展,以葡萄白粉病、霜霉病为主的真菌性病害发生普遍且严重,妨碍了葡萄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