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挺 《花卉》2021,(16)
本文针对广西高海拔山区坡地油茶种植产量低的问题,分析百色隆林县油茶低产林实施改造的技术措施,并详细介绍林地清理、密林疏伐、合理施肥、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等改造技术,希望可以有效改造油茶低产林,为提升林场收入做贡献。  相似文献   

2.
卢建  王君 《现代园艺》2023,(2):41-43
油茶林不仅是一种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资源,而且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油茶林的管理,引进先进的油茶种植技术,是保证油茶产业发展的根本性要求,也是维护油茶林生态效益的基本前提。目前,全国各地油茶林种植中最常见的问题——低产,主要是由管理粗放、林木老化、品种混杂、缺乏优质种、造林规划不当等原因造成。基于此,通过提出针对性的丰产改造技术、实施精细化管理、引用高接换冠技术,从而提升油茶林种植效益,促进我国油茶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油茶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在富宁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因而低产林面积较大,严重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经过深入实地调查,本文充分了解了油茶林出现低产现象的诱因及主导因素,并提出一些改进油茶低产林的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梁素真 《花卉》2017,(4):82-83
本文针对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国营加锥农场油茶低产低效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低产油茶林高效改造栽培技术。本文着重分析了油茶低产原因分析及改造技术措施。2010年在农场开展对油茶低改技术措施的改造,并观测了不同改造方式油茶低产林改造萌芽生长和产量影响,分析总结油茶低产林改造效果,对油茶低产林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梁仕俊 《现代园艺》2023,(16):50-51+55
油茶是原产于我国的重要木本油料作物,具有四季常绿、环境适应性强、全身都是宝的特性,既是良好的荒山绿化造林树种,又是优良的经济作物,因而种植油茶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但是目前,我国现存油茶低产林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油茶效益的发挥。因此,需要对这些油茶低产林实施改造,进一步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以湖南湘西州为例,分析了油茶低产林形成原因和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必要性,并从林地清理、密度调控、土壤改良、整形修枝、病虫害防治、高接换冠6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改造措施,旨在促进湘西州油茶产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莲城镇现有低产老油茶林约2000hm2,但因经营管理水平差,科技含量低,导致经济效益低。如何经营好现有的油茶林,使之在短期内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显得极其重要。本文主要阐述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使老油茶林从低效益中转变过来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7.
李忠良  刘春根 《现代园艺》2013,(24):213-213
<正>1油茶种植存在的问题1.1发展潜力未被充分认识,缺乏统筹发展方案目前,油茶种植重视不够,存在"上面热,下面冷"的突出问题,大部分乡镇、村组未将油茶产业化的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还停留在一般口号上,投入很少;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认为务林不如外出打工,致使劳动力缺乏,严重影响了油茶产业化的快速发展。1.2良种推广进展缓慢虽然永丰县先后实施了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和油茶低产林改造,但真正使用良种种植和更新造林的面积很少,良  相似文献   

8.
油茶低产林的改造,通过管理、修剪、改头换接林业技术措施等,达到油茶丰产的要求。通过芽苗粘嫁接,发展和引进油茶优良无性系品种。  相似文献   

9.
龙燕 《花卉》2020,(10):3-4
油茶(Camelliao leifera Abel.)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多分布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是南方的主要经济林树种。油茶也是衡阳县传统的本土树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衡阳县广泛种植,全县各乡镇都有分布,提高油茶经营技术水平与改良尤为重要。基于此,作者对衡阳本土树种油茶经营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衡阳本土树种老油茶林的低产原因,探究衡阳本土树种老油茶林改良技术与丰产措施,从而提高油茶原料产量,提高衡阳油茶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油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对于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促进捉民就业增收、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加快国土绿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做强做大油茶产业出发,建议种植油茶一定要把提升科学技术放在首位,处理好种植技术、资金投入、低产林改造、油茶加工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1.
油茶是我国农业中一大重要作物,油茶的产量与质量,与农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与我国的农业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因其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油茶具有极大的发展价值和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熟知了油茶的发展前景后我们就需要关注如何培养更高质量、高数量的油茶。本文以油茶的发展前景和油茶种植过程技术的几个要点,高效种植措施的研究这三个方面进行出发,为种植油茶的农户进一步提高产量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进行调查了解,重点分析了油茶低产林实施改造技术措施,目的是促使低产油茶林提高产量,并介绍了林地清理和密林疏伐、深挖复垦、更新复壮、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保花保果等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巴马是广西十一个油茶主产县之一,全县现有油茶林2.5万hm2,低产油茶林1.2万hm2,占投产面积的66.7%,一般667m2产油只有5kg。林农单位面积收入少,加工企业原料严重不足,油茶的低产严重阻碍了巴马油茶产业的发展,油茶低产林改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广南县油茶栽培及低产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南县油茶生产现状进行分析,品种(类型)混杂,劣株比例大,林地荒芜,养分贫乏,林分衰老,自然更新能力差,病虫危害,树势削弱是油茶低产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掌握油茶栽培技术,采取调整林相,整形修剪,深挖墨复,合理施肥,嫁接捷种等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才能提高油萘的单住面积产量,促进油茶产业的可持续经营,使山区这种传统优势产业转化为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富民产业。  相似文献   

15.
油茶是一种典型的南方木本油料树种,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和经济价值。通过分析巴马县油茶低产林的成因,总结归纳出低产林综合改造技术措施,以期达到油茶丰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纪圣远 《现代园艺》2012,(18):32+34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和经济价值。本文分析建宁县油茶低产林的成因,并总结归纳出改善低产综合改造技术措施,以期达到油茶丰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尚永明  张海凤 《花卉》2020,(10):214-215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是广西油茶产业发展龙头企业,依托专业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开展精准帮扶隆林县油茶产业扶贫项目,本文对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油茶是富宁县的主要林业支柱产业,由于科学技术栽培含量低,长期以来都是以传统的栽培模式种植油茶,管理粗放,任其放生,只种不管,造成油茶林普遍存在密度过大,树型不合理、病虫危害严重、产量质量不高,甚至出现不挂果现象。严重影响林农增产增收,为实现富宁提出的发展油茶产业,增加林农收入的目标,本文审述油茶增产增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绥宁县是油茶传统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但目前还存在产量低、效益差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在总结绥宁县油茶种植现状的同时,浅析了该县在油茶种植过程中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管理粗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油茶种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为促进绥宁县油茶产业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福建油茶低产林成因及综合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和经济价值。文章分析福建油茶低产林的成因,并总结归纳改善林分结构、改善土壤条件、改良品种特性、加强病虫害防治以及放蜂授粉等低产综合改造技术措施,以期达到油茶丰产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