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生物显微镜对紫穗槐1 a生枝条的木质部离析材料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紫穗槐具有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和孔纹导管5种类型的导管,穿孔板类型为单穿孔,导管的长度、宽度、穿孔板倾斜度及端壁形态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些特征丰富了对紫穗槐生理机能、生态适应和系统发育进行合理解释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心果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树思 《园艺学报》2007,34(1):7-11
 运用细胞图象分析系统及显微照相的方法, 观察研究人心果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结果发现,人心果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样式, 多数导管分子具尾; 导管分子穿孔板存在着两种类型: 1. 两端均为一个单穿孔板; 2. 一端为一个单穿孔板另一端为两个单穿孔板及过渡类型; 3%的导管分子具有内含物; 管间纹孔式为互列纹孔式, 导管射线间纹孔式为混合型纹孔与横列刻痕状纹孔以及穿孔。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桃对其砧木毛桃根系导管分子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组织离析法和显微照相技术,观测了以毛桃为砧木,‘21世纪’桃品种为接穗的嫁接树与非嫁接树根系导管分子类型和大小。结果表明:与未嫁接的实生砧木树相比,嫁接树的根系中导管分子侧壁次生增厚和木质化的方式、纹孔式及穿孔板类型未见变化,但两端具尾的导管分子数明显减少,导管分子端壁向一端壁水平一端壁倾斜的中间类型变化,导管分子长度变化不大,但直径明显变小。这意味着桃树接穗对砧木根系导管分子的类型与直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桃3种砧木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啸  郭学民  刘建珍  张立彬 《果树学报》2012,(2):171-176,317
为桃树抗寒砧木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组织离析、显微照相与生物计量统计法,检测并比较了山桃(Prunus davidiana)(SP)、毛桃(P.persica)(MP)和珲春桃(P.persica cv.Hun-chun-tao)(HP)3种桃砧木根与茎导管分子形态和大小。结果表明,3种桃砧木导管分子性状相比较,根与茎导管分子侧壁次生增厚和木质化的方式、纹孔式、穿孔板类型以及其根一端具尾的导管分子比例基本相似,其茎导管分子均具有螺旋加厚现象,但是,两端具尾、一端具尾、两端无尾、两端倾斜、一端倾斜和两端水平的导管分子比例以及导管分子的长度与直径、根与茎导管分子长度与直径的比率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桃、苹果枝条次生木质部细胞的解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5个桃品种和2个苹果品种枝条的次生木质部解离后的导管细胞,桃为螺纹导管型,苹果为孔纹导管型;两者的导管细胞上均有多层和几种形式的次生加厚.对上述品种导管及纤维细胞的长度、直径在光镜下进行了统计、比较,结果表明,桃导管细胞长度在303.1—328.7μm之间,直径在26.2—35.lμm之间;苹果在392.2—407.0μm和37,4—37.9μm之间,桃与苹果表现了极显著差异,桃导管细胞明显小于苹果.揭示了桃较苹果生长弱、树冠矮小的生理原因,为研究果树抗性生理和果树分类提供了细胞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桃树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特征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离析法和显微照相等技术,以晚熟桃21世纪桃为试材、典型的耐寒品种珲春桃为对照,研究比较了21世纪桃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的特征。结果表明,21世纪桃树干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样式,迎风面导管分子的特征为多具尾性、长导管性、宽导管性、孔纹导管、单穿孔等,这些特征为21世纪桃在生长季节旺盛的水分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作用,同时,在风力强劲的冬季也可能使导管容易形成空穴和栓塞,水力结构破坏,致使输水系统受限,可能造成冬害。  相似文献   

7.
昆明地区山药藤条扦插繁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药枝条不同成熟度、不同部位、不同茎节数进行扦插繁种试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提早扦插时间能提高山药插穗的生根率、穗平均生根数;用不同部位的山药枝条作插穗,其生根率、穗生根数、根长有明显差异,以上部枝条效果最好;用1个茎节和2个茎节的山药枝条作插穗,以1个茎节的效果最好,而穗平均生根数,穗平均根长也有差异,但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3种柑橘实生砧木及其2种体细胞杂种根系解剖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彭抒昂  郭文武 《园艺学报》2008,35(9):1249-1254
采用石蜡切片法和组织离析法分别对3种柑橘实生砧木和2种体细胞杂种的根系木质部和导管分子的解剖构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粗柠檬、红橘和枳3种实生砧木根系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呈同心圆环状排列,而‘红橘+枳’和‘红橘+粗柠檬’两种体细胞杂种木质部和韧皮部呈“海星状”排列,结构异常。(2)导管所占的面积和密度,均以生长势较强的粗柠檬为大,以生长势较弱的枳为小;体细胞杂种没有明显规律。(3)柑橘导管分子属于孔纹导管,穿孔板均为单穿孔,大多分布于端壁上;导管分子两端具尾、倾斜、侧壁穿孔等性状的有无及其比例,反映出生长势的差异及其输导能力的强弱。(4)粗柠檬具有较好输导能力的导管分子结构,而枳较差;体细胞杂种根系的导管分子长度和直径都大于其亲本,在导管分子性状上,向不利于输导能力的较原始性状偏移。  相似文献   

9.
利用花粉粒形态分析法研究桃种质资源的进化关系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通过对桃5个野生近缘种、46份普通桃种质资源进行花粉粒电镜扫描,分析花粉粒之间形态特征的差异,研究光核桃、蟠桃、碧桃等种质资源在桃起源和演化中的地位。结果表明,光核桃花粉粒的形态呈椭圆球形,其外壁纹饰呈简单的直纹平行型,无穿孔,是最原始的桃亚属植物野生种,未发现与栽培种有直接的关系。在普通桃的地方品种中,西北油蟠桃、华北碧桃、垂枝桃、矮化桃等种质资源的花粉粒外壁纹饰均为直纹,有少量穿孔或不明显穿孔,说明蟠桃、碧桃、垂枝桃、矮化桃应属于较为原始的种质类型。供试材料的花粉粒形状以椭圆形为主,且首次发现哈太雷品种的花粉粒呈为圆球形。  相似文献   

10.
以平棚架式栽培的6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用稀释的单氰胺海棉球点药与喷施枝条2种方式催芽。结果表明,不同催芽时间、单氰胺浓度及催芽方式,均能显著的影响巨峰葡萄的萌芽率,稀释25倍的单氰胺浓度催芽效果较好,海棉球点药效果优于喷施枝条。此外,不同浓度的单氰胺处理对葡萄的花芽分化也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内蒙古地区筛选出的高钙、低钙2种类型欧李果实为试材,采用逐级提取和水、盐、碱溶液浸提的方法分别提取欧李果实中钙与果胶,研究了不同生长阶段欧李果实中不同形态钙和不同溶解性果胶的含量差异和变化特点,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期为蒙原欧李钙素累积机制和高钙品种筛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种类型欧李果实的总钙、有效钙、果胶钙、磷酸钙和草酸钙含量变化均呈先增长后下降趋势,且均在硬核期含量最高;水溶钙含量先下降后缓慢增加;残渣钙含量持续下降。2种类型欧李果实的各类型果胶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总果胶和碱溶性果胶含量在着色膨大期最高,水溶性果胶含量在硬熟期最高,盐溶性果胶含量在硬核期最高。在钙素营养含量方面,2种类型果实的总钙含量最高,有效钙含量次之,果胶钙和水溶钙含量明显高于磷酸钙及草酸钙含量,残渣钙含量极低。钙与果胶相关性分析显示,各类型钙含量与总果胶、盐溶性果胶和碱溶性果胶含量呈正相关,与水溶性果胶相关性较低。  相似文献   

12.
杨佩芳  刘和 《园艺学报》1996,23(1):19-22
采用Joffrey氏离析法[1]对梨和桃各3个品种新梢次生木质部细胞解离,在扫描电镜下,清晰观察到梨各品种新梢次生木质部导管细胞为孔纹导管类型,而桃为螺纹导管类型;在光镜下观察了供试各品种的导管、管胞、纤维细胞的长度和直径。结果表明:梨的导管细胞长度为429.9~440.4μm,直径为29.9~31.6μm,而桃则为303.1~316.7μm和26.2~35.1μm。梨与桃表现了极显著差异;管胞和纤维细胞长度和直径也表现了显著和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以生长良好、无病虫害侵染的休眠期洛优7号欧李植株为试材,采用垂直板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休眠期欧李植株细根、粗根、一次枝、二次枝4个不同部位韧皮部的POD、CAT和SOD三种酶的同功酶谱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4个部位的韧皮部一共电泳出7条POD和7条SOD同功酶谱带,这两种同功酶谱带在数量和强弱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四个部位的韧皮部一共电泳出4条CAT同功酶谱带,此同功酶谱带在数量和强弱上没有任何的差异.休眠期洛优7号欧李植株POD和SOD同功酶谱带的表达在不同的部位具有差异性,CAT同功酶谱带的表达在不同的部位没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以龙须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tortuosa)一年生枝条的扭曲枝段和直立枝段为试验材料,采用木材切片法和木材离析技术,观察比较枝条形态、解剖结构特点及导管分子特征。扭曲枝段和直立枝段解剖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异常次生结构的数量、形态和分布上。与直立枝段相比较,扭曲枝段附加维管束数量较多,出现3个附加维管束相毗邻,相对集中于枝条内弯处;木间韧皮部的数量与直立枝段相差不多,其末端膨大,与直立枝段的略带弯曲的椭圆柱状不同,相对集中分布于枝条外弯处;髓维管束数量略微减少。从细胞水平看,扭曲枝段内弯处和外弯处导管分子均属于网纹导管、单穿孔,具有多种形态。其中,内弯处两端有尾和两端倾斜的导管分子数分别比其外弯处少28.0%和20.2%,两端无尾、一端倾斜和两端水平的导管分子数分别多17.9%、375.0%和200.0%,一端有尾导管分子数相同,导管分子端壁倾角比外弯处大10.1%,导管分子长度比外弯处的短16.4%,直径比外弯处的小18.6%。提出"异常结构—空间差异—相互协调"的假说。龙须枣的曲枝性可能是由附加维管束、木间韧皮部和髓维管束等3种异常次生结构的数量、机械拉力、同化产物的输导和利用在空间上的差异和相互协调所造成的枝条不同位置的生长速率和受力不均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常规木材制片法,结合细胞图像分析系统及显微照相,对三棱、铁种、鸡心等3个橄榄Canarium album(Lour.)Raeusch.品种茎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导管分子均为具单穿孔板的孔纹导管,均有两端具尾、一端具尾和无尾的导管分子;均有细小狭长的小导管分子类型,管间纹孔式均为互列纹孔式。鸡心橄榄中存在两类特殊的导管分子,即具三生螺纹加厚和具晶体内含物的导管分子。三棱、铁种和鸡心橄榄导管分子平均长度分别为478.16±121.16、426.32±105.84和449.19±121.86μm,平均直径分别为180.70±49.51、179.31±54.37和165.12±46.26μm。橄榄的生态习性与其导管分子的结构特点相适应,不同品种橄榄的生长特性也与导管分子形态差异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花卉》2018,(24)
为探讨东北连翘对土壤水分条件的结构适应性,采用木材离析方法,研究了三年生枝条导管分子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东北连翘导管分子直径、长宽比、穿孔板及尾端结构多样性丰富,分化程度呈明显的阶梯性。认为东北连翘导管分子结构多样性可能是其平衡水分运输高效性和安全性的结构基础,也是其喜涝耐旱的结构适应性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以6年生单主干形燕红和沙红桃树为试材,研究不同部位和方位成熟果实、树皮、枝皮以及枝条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2个桃品种树皮、枝皮以及枝条GA、IAA、ZR含量均是上部>中部>基部,树皮、枝皮和枝条中ABA含量均为基部>中部>上部,果实中ABA含量为上部>基部>中部;成熟果实中4种激素含量明显低于树皮、枝皮和枝条;不同部位树皮、枝皮和枝条中(GA+IAA+ZR)/ABA、GA/ABA、IAA/ABA、ZR/ABA值均是上部>中部>基部,成熟果实则是中部最高;不同方位树皮、枝皮和枝条中GA、IAA、ZR含量均是背上>水平>背下,而ABA含量为背下>水平>背上,树皮、枝皮和枝条中(GA+IAA+ZR)/ABA、GA/ABA、IAA/ABA、ZR/ABA值均为背上>水平>背下。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梨树砧木的矮生机制,以矮生型梨砧木‘PY-9’、‘BA-29’、‘OHF-87’、"东7-7"、"中矮Ⅱ号"、"FOX11"等为试材,以普通型梨砧木杜梨(Pyrus betulifolia)、豆梨(P.calleryana)、砂梨(P.pyrifolia)、秋子梨(P.ussuriensis)、木梨(P.xerophila)、川梨(P.pashia)、褐梨(P.phaeocarpa)、杏叶梨(P.armeniacaefolia)、柳叶梨(P.salicfolia)等为对照,采用组织离析、显微照相与生物学统计方法,对1年生枝条导管分子的形态和大小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普通型和矮生型梨砧木的导管分子形态多为圆柱形,均属于孔纹导管;其矮生型导管分子的穿孔板类型、有尾情况、端壁倾斜状况、端尾长度与普通型无明显差异;矮生型导管分子平均长度在275.1~300.8μm,平均直径在26.1~29.9μm;普通型梨砧木枝条导管分子平均长度在331.6~399.3μm,平均直径在31.2~36.0μm;矮生型梨砧木导管分子长度与直径显著小于普通型梨砧木。以上结果表明,矮生型梨砧木表现出小导管性,这可能是矮生型梨砧木致矮的细胞学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垂枝桃枝条发育形态和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垂枝桃(Prunus persica var. pendula) 为试材, 分析了垂枝桃枝条发育过程中生物学形态和 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直枝型枝条基角和延伸角极为接近, 平均值分别为52.5°和52.0°; 而垂枝型枝条基 角和延伸角则分别为51.7°和92.9°。说明这两种类型芽萌发后的生长方向一致, 直枝型枝条在生长过程中能维持原生长方向, 但垂枝型在生长过程中发生向下弯曲。根的基角与枝条的延伸角有相关性, 直枝类型和垂枝类型根的基角分别平均为78.3°和42.5°。倒置生长的垂枝桃枝条仍然表现为向重力生长, 说明枝条下垂是受重力诱导的。直枝桃枝条中木质素含量高于垂枝桃, 在枝条背上下两侧差异尤大。对内源植物激素含量的测定表明, 直枝型枝条中的赤霉素含量由基部至梢部递增, 在垂枝桃枝条背上侧赤霉素含量高于下侧, 与木质素分布状况一致, 赤霉素分布的不均衡是导致次生木质部发育不均衡的重要原因。垂枝桃梢端赤霉素含量较直枝桃更高, 导致枝条先端生长快于次生木质部发育, 使枝条无法支撑自身重量而下垂。外源GA3处理的垂枝桃枝条中IAA /GA3比例与CTK/GA3比例均显著增高, 促进了垂枝桃枝条中部细胞分裂与木质部分化, 使其表现直立生长。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欧李枝条等农林废弃物农业环境污染和资源循环利用问题,以欧李枝条、玉米秸秆、牛粪沼渣和河沙为原料,将基于欧李枝条复配的6种基质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的方法,研究了复配基质的理化性质、保温、保水、保肥性能及其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对所有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以欧李枝条∶玉米秸秆∶牛粪沼渣∶河沙=1∶1∶1∶1比例为基础的复配基质C1具有较好的保温、保水及保肥性能,并且能够显著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主成分分析表明,C1是能够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和维持基质质量的最佳配方,该研究为利用农林废弃物开发新型蔬菜栽培基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