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以临安市青山湖湿地公园典型植物群落常绿阔叶林、香樟林、池杉林及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4种不同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效应及其空气清洁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大小排序为常绿阔叶林〉人工林〉香樟林〉池杉林,常绿阔叶林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环境调节功能最强,其对改善湿地公园环境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杭州市云栖竹径公园典型植物群落毛竹纯林、常绿阔叶林及毛竹、枫香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研究3种不同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大小排序为毛竹林>毛竹+枫香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纯林具有更加强的环境气候调节效应,在改善城市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江西峰山森林公园的大型真菌87种,隶属25科50属:其中食用菌21种,药用菌21种,毒菌8种,菌根菌12种和木腐菌25种。峰山森林公园的大型真菌按植被类型分为4种群落类型:常绿阔叶林型、常绿针叶林型、常绿针阔竹混交林型、山地灌木林型。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红菇的地理分布及其依存的植被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俐 《食用菌》2006,28(4):4-6
福建省红菇主要指正红菇(RussulavinosaLindbl.),分布于闽西北的南平市、三明市和龙岩市,处于闽西大山带———闽西纵谷———闽中大山带之间。红菇主要依存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植被类型有米槠[Castanopsiscarlesii(hemsl)Hayata]林、格氏栲(CastanopsiskawakamiiHayata)林、苦槠[Castanopsissclerophylla(Lindl.)Schott.]林、栲树(CastanopsisfargesisFranch.)林、红锥(CastanopsishystrixA.DC.)林、甜槠[Castanopsiseyrei(champ.exBenth.)Tutch]林等。人们应当重视对亚热带阔叶林和珍贵红菇资源的保护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龙泉属于华东植物区系,森林植被具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马尾松是植被垂直分布带800m以下的主要树种之一,文章介绍了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高文龙 《花卉》2016,(4):108-109
新化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森林植被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始森林植被早已被破坏,大面积演变为以常绿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以及亚热带针叶林和竹林为代表的类型。自然植被以苦槠、樟类、青冈栎及栲属等种类占优势,马尾松、油茶、映山红、铁芒箕组成典型性的中亚热带低山丘陵马尾松群落。人工林以杉木、马尾松、湿地松、柏木、檫树等为主的用材林和以油茶、茶叶、水果、杜仲、厚朴、银花等为主的经济林较多。随着木材需求的日益增多和自然灾害的侵害,新化县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急需对乡镇进行林业规划设计,并选择合适的造林技术,以促进新化县生态环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美勤 《花卉》2016,(12):73-74
本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从低处向高海拔处依次分布着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山地矮林和山地草甸等主要植被,其中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是保护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占到保护区总面积的85%以上。此外,本文对保护区内的植被类型和特殊的植被分布情况如"旗冠树"、"不老松"等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以全面揭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植被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文雅 《花木盆景》2013,(8):45-47
随着武汉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及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居住小区的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居住小区绿化水平也成为评价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质量的重要依据。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中部,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据不完全统计,武汉有蕨类和种子植物106科607属1066种,兼具南方和北方植物区系成分,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组成的混交林,是全市典型的植被类型。本次调查分别在主城区内选取城中的大华南湖公园世家、城南的锦绣龙城、城北的宝安中国院子、城西的万科汉阳国际和城东的大华铂金华府  相似文献   

9.
对清流河沿岸植被进行了普查,分析了现有植被的观赏特性,并选择典型植物群落,对其群落结构、植被长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流河沿岸共有植物49科96属136种,其中乔木26种,灌木45种,草本、藤本和水生植物65种;植被群落结构为"乔木——灌木——草本结构",总体长势不佳,常绿乔木比例少,地被植物不够丰富。  相似文献   

10.
江苏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地处中纬度,植被类型有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全省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夏季降水量充沛,占年降水量的40~60%,夏雨集中率高,与高湿相配合,有利于大型真菌生长。特别是梅雨季节,野生食用菌争相繁育,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11.
以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楠竹林为研究对象,并以广泛分布的常绿阔叶林作为对照,对楠竹林和常绿阔叶林内土壤第1层表土(A)0~5cm,第2层(B)20~30cm,第3层(C)50~60cm的土壤容重等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全氮、有效氮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土壤容重的增加,阔叶林的第2、3层高于楠竹林;土壤孔隙度随着土层的增加而减小,楠竹林土壤孔隙度高于阔叶林;土壤毛管持水力、田间持水力、自然含水量阔叶林的表层大于楠竹林,楠竹林的第2、3层高于阔叶林;楠竹林的土壤质地较阔叶林疏松多孔,渗水、保水效果好;土壤全氮、有效性氮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小,阔叶林表土层稍高于楠竹林,楠竹林第2、3层高于阔叶林。  相似文献   

12.
邢佑浩 《西南园艺》2003,31(2):38-38
翠屏山公园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中区西北隅 ,为城市组团所包围。经多年的人工育林改造 ,山林植被繁茂葱郁 (山林地面积为 1 4 0 .62hm2 ) ,形成森林、山景、宗教文化、建筑各种旅游资源协调构成的风景名胜公园 ,被喻为“城市中的森林公园”。1 主要林地特征据调查 ,翠屏山公园现有植物 40 0余种 ,分属于 1 4 0余科。人工林面积大 ,造林历期长 ,自1 951年始 ,历经几代人的努力 ,几经引种改造 ,终于形成现在的林地植被。按林地的主要树种组成可划分为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常绿针叶阔叶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四种主要的林地类型 ,具体为…  相似文献   

13.
蝉棒束孢(Isaria cicadae)为世界性广布种,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18个省区均有分布,分布海拔10 m~2 800 m,生长期6月~10月,适宜温度18℃~30℃。蝉棒束孢在上海、浙江、福建、安徽、江苏、广东和江西等地多分布于竹林,在云南、四川、贵州、陕西、海南和广西等地则多生长于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通过对云南3个蝉棒束孢生境样地的调查发现,昆明野鸭湖样地YY1是元江栲(Castanopsis orthacantha)为标志的常绿阔叶林,昆明野鸭湖样地YY2是以云南松(C.orthacantha)和元江栲(Pinus yunnanensis)为标志的常绿阔叶林与云南松混交林,兰坪菊香村样地JX1是以头状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capitata)为标志的常绿阔叶林。蝉棒束孢的生境中有多种虫生真菌伴生,包括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下垂虫草(Ophiocordyceps nutans)、细脚棒束孢(Isaria tennuipes)和粉棒束孢(I.farinosa)。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方地区山地众多,很多区域存在水土流失问题,植树造林是改造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已在南方地区广泛开展。从现状来看,我国南方林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南方地区的典型植被类型。基于此,以湖北七姊妹山为例,研究常绿阔叶林混交群落结构,并探讨了林业物种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鸡公山野生食用菌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和湖北省交界处,东与大悟山相连,西与桐柏山对峙,总面积为27平方公里。鸡公山为大别山的最西段支脉,为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分水岭。鸡公山山体巨大,最高海拔811米,相对高差在400-600米之间,沟谷较深,地貌结构复杂,土壤条件多样,排水良好。年平均降雨量为1329毫米,降雨日达132天,相对湿度78%左右。年平均气温在12.9-11.2℃之间。鸡公山地处我国亚热带北缘,植被为由北亚热带的常绿针阔叶林向暖温带阔叶林地带过渡,山地次生林植被恢复、保护较好,植物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16.
黄莹 《现代园艺》2023,(10):16-17+22
明确崇左市常绿阔叶林不同种植环境林木的发生情况及空间分布特点,为制定崇左市生态调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和扶绥县境内的常绿阔叶林林木中,选取城郊、河流及山地3种不同类型种植环境,利用五点取样法,系统调查林木群密度及空间分布情况,采用四分位法,分析不同种植环境中林木的发生情况。同时,进一步使用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Iwao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种植环境林木的空间分布,并利用种群聚集均数分析林木聚集原因。结果显示,河流种植环境下的林木群密度较大,城郊种植环境下的林木群密度较小,不同种植环境中林木均呈聚集分布,这主要是由于林木周围环境的作物及非作物等因素引起,在中期,3种种植环境主要分布在林木边缘区域。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优化崇左市常绿阔叶林林分空间结构,持续改善森林环境,使之达到稳定的群落状态。  相似文献   

17.
福建简称为闽,闽南即指福建的南部,地域上的闽南包括厦门、漳州、泉州、龙岩。该地区中,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为主,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小,日照充足,其地理位置适宜香樟树的生长。本文介绍了香樟的各方面特征以及生长习性,提出了香樟树栽培的相关技巧。  相似文献   

18.
湘潭市位于湘江中游,E111°58′~113°05′,N27°20′~28°05′,总面积约5015km~2,森林覆盖率34%。年平均气温16.7~17.4℃,年降雨量1200~1450mm。具有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水充沛,无霜期长,冬冷夏热的气候特点。自然植被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夏绿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竹林等,为大型真菌的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现将几年标本采集鉴定出的部分大型真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以宁夏南部山区山杏林、沙棘林、山杏×沙棘混交林3种典型植被为试材,采用野外定位监测法,对3种植被0~100 cm不同深度土壤水分进行连续1年定位观测,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时间变化和垂直变化规律,以期了解宁南山区主要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状况及耗水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储水量在年内变化趋势整体呈“M”型,土壤储水量按照从大到小的排序为山杏林(158.35 mm)>山杏×沙棘混交林(139.72 mm)>沙棘林(123.24 mm)。不同植被类型日平均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动态相似,其变化趋势与降雨量密切相关,9月山杏林、沙棘林、山杏×沙棘混交林地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是8月的1.56、1.41、1.49倍;3种植被类型平均土壤含水量最大值均在10月,最小值均在8月。在垂直方向上,3种植被土壤水分的变化有一定的差异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沙棘林土壤含水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山杏林、山杏×沙棘混交林土壤含水量呈波形变化趋势;3种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沙棘林各土层变异系数的均值最大,为39.36%。综上,山杏林土壤水分状况最好,其次是山杏×沙棘林,为该区域植被...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保护沾益西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介绍基于"3S"调查技术,叠合沾益区土地保护利用规划卫星影像图,查询相关资料、访问和现地调查相结合。调查发现,沾益西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范围内存在大量的植物资源如湿地植物、花卉及观赏植物、用材树种、药用植物等,包括4个植被型、6个植被亚型、12个自然植被群系类型。规划范围内现状植物群落主要有:温暖性针叶-阔叶林、人工用材林、温暖性灌丛、天然草甸、水生植物。其中温暖性针叶-阔叶林及温暖性灌丛集中分布于西河水库周边的山坡上,西河中游则多见于人工用材林、天然草甸,西河下游则多见于水生植物及人工用材林。籍此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