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章保 《花卉》2017,(4):78-80
城市景观风貌是城市第一张名片,在本文中,笔者以桂林市为案例,深入地剖析了该城市景观的特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桂林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的目标、定位与策略,并对城市景观风貌进行分区控制与引导。本规划对于桂林山水格局的保护、城市景观形象的树立、城市风貌发展的定位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北方小城镇吉林省辉南县朝阳镇为例,分析小城镇的景观风貌构成要素,提出适宜的小城镇景观风貌规划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楠溪江上游是楠溪江的发源地,秀丽质朴的自然风貌与楠溪江浓厚的文化底蕴相结合,景观风貌独具特色。主要对楠溪江上游自然景观、古村落规划布局和古村落建筑等进行探讨,对上游传统乡土景观特色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发掘、保护和利用传统乡土景观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通过规划实例,探索小城镇街道景观风貌特色规划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龙胜龙脊古壮寨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景观评价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对古壮寨景观进行景观等级划分,并制定分级建设保护策略。结果表明:龙胜龙脊古壮寨区域景观差异较明显,其中Ⅰ级、Ⅲ级与Ⅴ级景观分别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0.78%、0.12%、0.10%。无Ⅱ、Ⅳ级,表明龙胜龙脊古壮寨景观总体较好。基于以上评价结果,将龙脊古壮寨规划为风貌协调区、开发建设区和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应维持对现有景观的保护;开发建设区应重点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控制区应在不影响原有风貌的前提下进行景观建设。该评价对龙胜龙脊古壮寨的发展与保护决策具有科学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虹 《现代园艺》2013,(16):116-117,119
本文通过漳州长泰慢客村景观更新规划为例,从生态景观的塑造、特色风貌的保护、农居环境的整治,绿地系统整治等方面介绍了该村落景观更新的设计思路和建成后的效益,期望为我国广大村镇中类似的景观更新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凯云  王浩  费文君 《中国园艺文摘》2013,29(1):110-113,134
在新一轮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修编中,如何体现城市特色,重塑城市特有的地域风貌成为重要的课题.文章立足具体修编工作,从特色因素分析、城市建设评价出发,对绿地系统的特色规划目标、布局结构、景观格局、植物规划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只有强化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空间特征,才能使城市的风貌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现代园艺》2014,(7):75-77
针对成都受灾后农村的特点,以景观生态规划原理为指导,充分融合建筑与当地环境,重点建设农村的建筑布局、环境和风貌,从生态方面探讨一条灾后村落景观修复的路线。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遗产保护视角,分别从景观风貌控制、功能空间布局、植物配置规划、地形地貌设计及景观节点设计5个方面,对遗址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及方法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来朝旭 《现代园艺》2012,(10):120-121
城市滨水景观区是反映城市独特风貌的区域之一,滨水区景观设计是城市生态规划和城市空间系统规划的重要部分。本文以山西新绛新城区滨水景观设计为例,旨在研究有关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及人性化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1.
向章勇  乔鹏  乔娜 《现代园艺》2023,(14):170-172
良好的农村景观风貌能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并具有景观、人文、经济等价值。目前,川东北地区农村景观风貌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探索符合当地农村景观风貌提升策略和方法尤为重要。依托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生态自然、留住乡愁,突出重点、示范引领,村民主体、多方协作、四大策略的指导下,通过推动乡村面域治理、修复大地景观风貌,推动主要交通沿线乡村景观风貌治理,推动示范性村庄美化等三方面措施,形成“点、线、面”联动,示范引领带动区域农村景观风貌提升,是川东北地区农村景观风貌提升的重用路径。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快速发展导致小城镇出现景观风貌特色衰减、整体不协调、重形式轻功能等问题,尽管地方政府邀请了诸多设计团队对小城镇进行景观风貌整治设计,但是多数仅达到了临时性的成效,主要原因是小城镇景观风貌整治的参与动力不足。对小城镇景观风貌整治参与动力的组成进行分析,究其原因,通过探讨如何解决小城镇景观风貌整治参与动力不足,来实现具有地方特色且达到理想化为目的的小城镇景观风貌提升。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人们一直致力于对成都宽窄巷子古街风貌和现代商业环境景观设计的有效融合,试图在两者之间找一个有效的平衡点,既能实现保护和传承成都宽窄巷子古街风貌,还能通过景观改造与业态规划等措施使其成为时代商业亮点。基于此,本文以成都宽窄巷子古街风貌与商业环境的景观设计为研究课题,系统地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立足城市特色、产业特色、资源特色加快小镇景观建设工作,充分结合城市特色产业小镇资源和优势,统筹规划,逐步推进;坚持产业先行,突出产业特色优势;加快创新,重点建设特色产业小镇;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挖掘独具特色的产业景观风貌;切实做好相关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以不断激发吉林省新建特色产业小镇景观创新活力,提高特色产业小镇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保留下的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能够完整地体现城市历史风貌区域。对构成历史风貌的建筑外观与街巷塑造进行景观风貌的重建,是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重点之一,也是对历史文化街区中建筑风貌与民俗文化价值传承与延续的重要过程。本文通过对上海新天地、武汉昙华林、济南宽厚里景观风貌重建的分析与评价,讨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在景观风貌重建中所产生的优势与不足,总结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重建中的经验教训,从而对我国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重建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天津中新生态城地下水位偏高,土壤偏盐碱的现实状况,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和调查当地的发展现状,研究如何在这种特殊的土壤条件下采取措施改良重盐碱的土壤,合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当地的植物景观,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构建有本土特色的景观风貌。  相似文献   

17.
刘琦炜 《现代园艺》2021,(6):147-148
吉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拥有一大批具有旅游价值的村镇,我国和吉林省的乡村振兴规划都对吉林村镇的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结合村镇的发展,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景观生态规划建设,在规划设计中要依托天然环境优势强化村镇风貌、注重美观性与地域性相结合振兴多民族风格、适应旅游要求建立融通内外的流线景观系统,通过探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规划建设之路,对实现吉林省旅游型村镇的特色化与魅力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科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加强,乡村景观也在开始发生着改变,走向了现代化。乡村建设本就与自然是一体,对乡村景观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不仅确保乡村本来的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得到延续发展,还能更好地合理利用资源,并有助于促进我国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9.
道路是联系城镇各个区域的"纽带",道路景观是小城镇空间规划体系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特色则是小城镇景观风貌的立足根本,在研究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小城镇街道景观塑造策略时,就必定要以地域文脉为基础,深入挖掘小城镇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道路景观的规划方式。本文从小城镇道路景观的现存问题、研究意义以及塑造策略3部分进行综合阐述,为塑造小城镇地域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观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由旅游开发主导,许多村落遗产入口外区域的风貌格局被大肆改变;而作为风貌格局与农业景观紧密相关的村落,该区域意义特殊,不能简单套用一般的保护控制地带规划要求;否则不当的处理会对村落遗产价值造成燃眉之殇。本文从技术、制度层面和人文层面对产生这种状况的缘由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