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2方面探讨了云南省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的成因机理,详细分析了土地石漠化的现状,阐述了土地石漠化所带来的危害。并依据岩溶地区石漠化的成因机理及现状,提出了一些防治土地石漠化的防范对策。将生态建设和开发相互结合,实施能源建设、植被恢复、生态移民等多种方式,分不同区域进行土地石漠化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
物种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遗传多样性则是改良物种品质的源泉。全球植物物种的一半栖息在森林中。森林生物多样性指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活有机体及其遗传变异的有规律组合。本文就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影响因素及其保护措施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生物多样性在种类上的特性。一般物种多样性可以从2个方面来进行理解:一方面它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所包含的所有生物种类,一般对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从生物地理学和分类学上来进行探究,所以这一方面也可以叫做区域物种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是在一定区域内物种的分布疏密程度,不同于区域物种多样性的地方是它是站在群落的水平来进行探究的。本文就第二方面里面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蚜虫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的农林害虫。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低于自然森林生态系统,故较易发生病虫害。蚜蝇亚科Syrphinae昆虫的幼虫多为捕食性,具有生物防治作用,故研究人工森林生态系统中蚜蝇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015年8月~2016年9月对平顶山市祥云公园蚜蝇科昆虫进行调查,共采集标本465头,经鉴定隶属2亚科,4族,15属,32种,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冯玉能 《广西园艺》2010,21(2):44-45
乡土树种具有严格的地域性、独特的群落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的景观特色,是区域植被的基本组成单元。合理地利用乡土树种,科学地进行物种规划和有意识地建造生态廊道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而自然植被的重点保护,乡土树种的合理应用则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韩宙  钟锋 《现代园艺》2013,(18):169-171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4个层次论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且探讨了生物多样性在园林管理、生态农业及路域植被养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低热石漠化山区火龙果高效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火龙果在低热岩溶石漠化山区的适应性,在贵州省农业厅果蔬站的支持下,2008年在关岭县低热岩溶石漠化山区进行了火龙果的栽培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寒温带地区较大的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植物保护区,是保护中国寒温带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基地。既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也包括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基因多样性。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和独特的寒温带森林湿地冷湿景观,加入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资源和嫩江源头,使之不失为中国北方十分重要的自然保护区类型的原始森林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会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9.
罗启亮 《现代园艺》2014,(21):107-108
森林是一个多资源、多功能的综合体。西山林场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发挥自有森林水资源、景观资源、生物资源特色功能,保持生物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使林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湘中5县不同石漠化类型进行植被调查分析,探讨了湘中地区不同石漠化类型的植被组成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湘中地区不同等级石漠化类型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物种组成比较单一,优势种比较明显,中度石漠化时期出现的乔木树种是石漠化地区乔木群落演替的先锋树种;潜在石漠化地区物种组成明显增加,群落结构比较复杂,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通过树高和胸径进行分析表明,潜在石漠化地区植物群落还处于演替阶段,将向着壳斗科植物为主要建群树种的顶级群落方向演替。  相似文献   

11.
采用群落生态学的调查方法,在野外设置了16块样地,收集了研究数据,针对调查区域草本植物的种类、组成以及物种多样性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共有草本植物24科51属,共计68种。蒲河河岸带物种组成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从物种多样性指数来看,Patrick丰富度指数为6.00~22.00,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57~0.97,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12~0.49,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34~2.63,Simpson多样性指数在0.54~0.96之间。可见,蒲河生态廊道的河岸带区域受到人为干扰性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水平。另外,在个别调查区域一些入侵植物生长能力较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扩散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陈光云 《现代园艺》2021,(3):143-144
我国的云南地区位于西南石漠化的中心地带,在云南省境内的岩溶面积分布是全国最广的省区之一,主要从石漠化的各项特征和相关的治理模式和植树的树种选择上进行石漠化区植被恢复的讨论,通过多种方式尽可能地为我国在石漠化区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以丘北县为例,探讨了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4.
芦苇及其在食用菌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具有"第二森林"的美誉,在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平衡和物种多样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利 《食用菌》2008,30(2):12-12,15
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丹东宽甸县北部,地处40°50′-40°57′12″N;124°44′07″-124°57′30″E,属长白山余脉千山山系,海拔440~1270.5m。该区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也造就了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白石砬子地区野生毒蘑菇资源也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16.
针对仁德街道石漠化情况,采用有效的石漠化治理措施进行植树造林,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改善了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7.
探究石漠化治理的对策与造林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需要消耗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后,石漠化问题愈发凸显。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对石漠化的治理力度,结合岩溶地区实际情况,创新植树造林技术,更好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石漠化形成原因,重点探究石漠化的具体治理对策和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8.
王丹 《现代园艺》2014,(10):66-66
<正>1外来入侵物种的定义1.1定义入侵物种的标准物种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一个非本源地区域;在当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地理结构造成了明显的损害或影响;中国国内被引出其本源地的物种和来自其他国家的非本地物种。1.2农林业中部分入侵物种(1)植物类。入侵植物主要通过城市园林绿化、经济作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优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强  杨雅丽 《现代园艺》2021,(4):137-139
近年来,人类活动范围与强度的不断增加,威胁到物种的生存和繁衍。究其本质——栖息地改变、丧失和破碎化、生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外来物种入侵、非法野生生物贸易、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都是影响生态系统正常运作,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而应对生物多样性危机最核心的策略就是建立相互连通且管理有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前期实地调研提出桂林会仙生态湿地概念规划设计,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为目的,将会仙文化融入设计中,规划重点保护区、湿地展示区、游览活动区、服务管理区4个功能分区,营造一个有地域特色、自然生态的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