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QuickBird影像在城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QuickBird卫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全色和多光谱图像进行融合,并与其它辅助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室内遥感目视解译,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验证,对天津市塘沽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遥感调查。研究表明:QuickBird提供的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可以满足制作大比例尺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图的要求,图像融合可以充分利用全色图像的高空间分辨率和多光谱图像的高光谱分辨率,提高了目视解译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宁夏重点风沙区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土地利用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不同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光谱特征的定量分析和专题特征提取技术研究,以IKONOS、SPOT5和ETM为信息源完成了宁夏重点风沙区综合治理工程的土地利用本底调查和现状调查,建立了多精度级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为工程科学管理和决策分析提供了丰富的实时信息.  相似文献   

3.
无人机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区域土地利用调查研究。本试验以宁夏吴忠市扁担沟扬水灌区为调查区域,开展了无人机遥感测绘。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开展土地利用调查具有机动灵活、遥感影像分辨率高及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云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和坝区地类面积调查核定成果,首次测算了云南省山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进而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开发利用潜力3个方面分析了云南省山区土地利用的基本特点,为合理利用全省山区土地资源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5.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桂东县乡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状况的调查,构建了适合乡镇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乡镇土地集约度进行了评价。从而得出桂东县乡镇土地利用集约度状况。并根据结果和实际情况,对桂东县今后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为例,运用SPOT5不同空间分辨率的融合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类型调查及面积遥感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选择与预处理工作,利用ERDAS IMAGINE 8.4图像处理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配准、几何精纠正、融合等,在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中,采用人机交互判读方式,并提出一套适宜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
土地集约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从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强度两方面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的土地利用现状,从土地投入程度、土地经济产出和土地合理利用程度等方面对长株潭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做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黔南州1996-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称黔南州)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96-2008年黔南州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和黔南州统计年鉴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选取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相关模型,对黔南州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土地利用程度不高,土地利用处于调整期和发展期;人口、经济发展和政策是黔南州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
土地资源利用开发有利于经济社会和土地利用事业发展,但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科学编制土地利用"十三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结合重庆市国土房管局牵头完成的全市土地利用"十二五"规划及全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等研究成果,总结了"十二五"时期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利用SWOT分析法剖析了"十三五"时期土地利用开发利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最后从规划理念、战略定位、"多规协调"等方面科学、创新地提出了土地利用"十三五"规划编制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快鸟卫星影像开展县级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就利用快鸟卫星影像开展县级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技术方法以及高分辨率卫星信息源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快鸟卫星影像的图像处理、影像的解译等方法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新津县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实践,利用快鸟卫星影像开展县级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其技术指标符合《规程》要求,探索出了县级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俊利  李国春 《现代农业科技》2009,(12):257-259,261
采用Gram—Schmidt变换和像素级融合方法,将不同空间分辨率的MERSI影像与ETM+影像进行融合,用于识别盘锦湿地苇田,并对融合结果进行了主观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采用Gram-Schmidt变换融合方法保留了MERSI影像的多光谱特性。提高了影像的空间细节。对空间分辨率之比(达1:9)较高的影像融合进行了分析,能够满足湿地苇田识别的应用目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SPOT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农作物估产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利平  陈红  陶卫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054-7056
[目的]为了达到基于SPOT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农作物估产方法研究的目的。[方法]以邢台市为例,利用SPOT-5卫星2.5 m分辨率全色影像与10 m分辨率多光谱影像的融合得到高分辨率多光谱影像,以此对农作物估产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基于SPOT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农作物估产结果与地面实测结果相比,其检验结果可信。[结论]该研究为农作物遥感估产的实践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竞霞  邵美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656-13660
不同的遥感影像融合算法有不同的优点和局限性,因此难以单纯评价某种算法的优劣,融合算法的选择与研究对象和应用目的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概略介绍IHS变换、Brovey变换、PCA变换、SFIM变换及Gram-Schmidt变换5种图像融合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对IKONOS全色和多光谱数据进行像元级融合,并对融合效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融合影像进行最大似然法分类,利用混淆矩阵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分析,以期找出适合于地表覆盖分类的IKONOS影像融合算法。结果表明,在图像空间信息提高和光谱信息保真方面,以SFIM变换和Gram-Schmidt变换相对较好,其中Gram-Schmidt变换对图像微小细节反差的表达能力优于SFIM变换。在上述5种变换中,SFIM及Gram-Schmidt变换后融合影像地表覆盖分类精度较高,总体精度均超过98%,Gram-Schmidt变换的分类精度略高于SFIM变换,IHS变换后融合影像的分类精度最低,其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3.14%和0.76。因此,利用Gram-Schmidt变换和SFIM变换得到的IKONOS融合影像更有利于提高地表覆盖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TM与IRS融合图像对土地覆盖进行分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不同空间分辨率的TM与IRS-1C(PAN)遥感图像进行融合,可增强图像清晰度。本研究用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对TM和IRS-1C(PAN)的融合图像进行土地覆盖分类,分类的总体精度达到95%,高于最大似然法(分类的总体精度为71%)。  相似文献   

15.
以CBERS数据与ASAR数据为多源遥感数据源,进行CBERS影像与ASAR影像HPF像素级融合,得到了高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HPF融合影像,并结合DEM数据,提取植被覆盖度、土地类型、坡度土壤侵蚀信息,在土壤侵蚀信息准确性和丰富性方面,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为实际应用中提取土壤侵蚀信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遥感影像分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森林植被监测的精度、成本和效率,故选择适合森林植被监测的影像最佳分辨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森林植被监测影像最佳分辨率选择方法及结果缺乏的问题,从林业实际应用出发,提出了基于1个步长的变异函数分析空间变异并综合考虑监测精度、成本和效率来确定森林植被监测影像最佳分辨率方法。基于最新的国产高分二号(GF-2)全色影像,利用1个步长的变异函数对湖南常宁洋泉镇林区3种典型分布类型森林植被进行拟合分析,初步确定适合森林植被监测的影像最低分辨率。然后对重采样形成的不同尺度多光谱影像分别进行监督分类,并对结果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合影像成本和数据处理时间,找到适合不同类型森林植被监测的影像最佳分辨率。研究表明:不同分布类型的森林植被,适合遥感监测的影像最佳分辨率不同:①小冠幅森林植被3.2 m;②大冠幅森林植被16.0 m;③混合冠幅森林植被8.0 m。该森林植被遥感监测影像最佳分辨率确定方法和结果可为其他区域森林植被遥感监测影像最佳分辨率确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花月  何卿  姚敏  耿磊  辛玉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900-9902
选用2009年5月空间分辨率(2.5 m×2.5m)的ALOS遥感影像作为遥感数据源对射阳林场土地利用类型和现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现场调查,总结林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扩大生态基础设施规模,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提高整体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生态措施和工程,以期实现改善当地林木结构,改善鸟类生境,优化生态系统,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提高整体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目的.  相似文献   

18.
混合像元及混合像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中低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在一个像元中记录了两种以上地类的不同光谱 ,从而获得了两个以上地类的光谱之和以及混合像元 ,当地类破碎时混合像元越多 ,而且在两类以上地类的交界处混合像元最多 .该文模拟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图像中混合像元造成的误分类情况 ,同时应用线性模型对混合像元进行了分解提纯 ,用以提高分辨率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