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9 毫秒
1.
为估算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系数,于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在昆山锦溪镇周家浜村,通过每月收集不同收入家庭的排放污水,对生活污水排放量以及COD和氮磷排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污水排放量、人均生活污水COD排放量和氮磷排放量的季节差异显著,且与家庭收入呈负相关趋势.农村生活污水COD、氨氮、总氮和总磷排放系数分别为58.3、3.6、6.2、0.4 kg·a-1·人-1,氮磷总排放系数达6.6 kg·a-1·人-1,明显高于以往文献中常用的3.3 kg·a-1·人-1,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该排放系数对太湖流域其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估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初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然而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不到位,再加上大量工业污染企业不断向农村转移,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了合理地治理农村污水问题,要先对农村污水的水量、成分特征和排放规律进行调查,健全的农村污水现状调查资料是设计农村污水处理工艺的基础。通过分析农村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质情况、排放规律,调查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进而为以后农村污水收集和处理方式的研究提供资料支持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已成为影响农村水体环境质量最主要的污染源.研究了江苏南通地区农村人均日用水量、生活污水排放系数,统计分析了南通地区年生活污水产生量,并对南通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产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通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1 991.534 8×104 m3,占2009年整个南通地区生活污水排放量的64.1%,农村生活污水已对南通地区的农村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污水现状及处理方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和农业污染物排放量增大,农村环境形势严峻。为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通过介绍农村生活污水的现状、污染源以及对比北京、福州、苏州、宣城4个地区农村污水的特点以及处理方法,提出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污水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安徽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和熵值法,对2017年安徽省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全省农村生活污水COD、NH3-N、TN、TP排放量分别占生活源排放总量的44.4%、38.1%、33.5%、39.6%,排放去向以直排入水体、直排入农田和其他途径为主,三者占91.6%.②全省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和污水管网建设均不足,农村生活污水中各污染物有效治理率均在6%以下.③全省农村有水冲式厕所的户数占常住户数的39.5%,农村生活污水人均污染物产生强度与水冲式厕所比例呈正相关性.④全省农村生活污水中人均COD排放强度、人均NH3-N排放强度、人均TN排放强度、人均TP排放强度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均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污染物排放强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建议下一步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农村地区的污水收集管网、治理技术及运行管理模式,同时加强农村改厕工作,补齐农村污染治理设施短板.  相似文献   

6.
水源保护区农村生活污染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冯庆  王晓燕  王连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681-11685
[目的]考察农村生活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排放特征。[方法]以密云水库为例,通过调查与监测的方法,探讨了密云水库流域部分村庄生活污染的产生与排放特征。[结果]农村生活污水年均排放量为21.59L,人均年排放量为0.29k。研究区农村用水浪费严重,垃圾收集处理率低,人粪尿虽大部分回收利用但流失量仍较高:生活污水污染物人均年排放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分别为0.35、0.04和3.33kg;人粪尿污染物直接向环境中的人均年流失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分别为1.04、0.18和0.67kg;生活垃圾中污染物潜在人均年流失总氮和总磷分别为1.69和0.58kg。生活垃圾与人粪尿对环境有较大的潜在危害。[结论]该研究明确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人粪尿是农村生活污染的三大来源。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农村污水排放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对湖北省三峡库区典型流域兴山县农村污水现状进行了研究。采用排污系数法对农村生活污染物和畜禽养殖污染物负荷量进行了测算,分析了流域内农村污水排放的特征,以期为三峡库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典型流域内农村污染物TN、TP和COD的排放/流失总量分别为569.8、24.6、2 779.1 kg/年,其中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的TN、TP和COD分别占各污染物排放/流失总量的98.79%、96.34%和89.50%;生活污水排放量从大至小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中夏季人均日生活污水排放量最大,为195.2 L/(d·人),冬季生活污水排放量最少,为69.0 L/(d·人);农村生活污水中主要成分是洗涤用水,其COD浓度为218.8~509.8 mg/L,TN浓度为41.2~99.6 mg/L,NH4+-N为3.4~5.2 mg/L,TP为1.8~2.9 mg/L;畜禽养殖污水的排放量受降雨影响较大,夏季排放量最高,但是污染物浓度最低;畜禽污水中各污染物平均浓度:COD为7 702.9 mg/L、TN为1 239.4 mg/L、TP为71.1 mg/L、NH4+-N为415.0 mg/L。畜禽粪便的排放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厕所革命”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农村生活污水不同于城市生活污水,它的治理在标准、模式、技术、运维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农村污水治理现状,针对全国不同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典型案例,从处理技术、排放标准以及运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重点论述了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并结合农村自然的自净能力和面源污染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建立排放标准的合理前提,同时也介绍了智慧运维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积极作用。另外,根据农村居住分散、地势差异大的特点,强调了分散式处理的重要性,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收集难、处理复杂的难题,以生态处理模式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城郊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正处于无序状态,直排、乱排现象普遍,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通过对上海市某区城郊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和处理现状的调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地区,因此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是非常大的。可是长期以来,由于环保意识的缺乏和国家政策对城市的倾斜,导致农村地区基本上没有污水处理系统。根据建设部2005年的数据,在我国96%的农村地区没有污水处理系统,甚至连基本的排水渠道都没有,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有研究表明,到2010年,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排放量在270亿m3。农村地区污水处理问题十分严重,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农村生活污水已成为滇池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掌握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空间分布特征是污染治理的基本条件。基于农村面源污染普查数据,分析滇池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量,通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系统分析,提出滇池流域农村生活污水的系统控制方案。结果表明,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为西山区>官渡区>晋宁县>呈贡县>盘龙区>五华区>嵩明县,湖滨平原区>山地丘陵区;采用ArcGIS9.2软件,分析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和城市污水处理厂、集镇污水处理站纳污处理范围的空间关系,提出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空间布局与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2.
农村推行厕所革命后,农村生活污水从产生源头出现了较大的水量和水质差异,改厕后的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化将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参数的选取产生很大影响。本研究提炼出一套详细的改厕后农村生活污水产排污调研方法,根据该方法在巢湖地区新农村、兴庄村和周公山村进行农村生活污水产排污调研,3个村落总人口共计5 930人。结果表明,巢湖地区农村居民污水产生系数为56.47 L·人-1·d-1,其中灰水占比65.77%,黑水占比34.23%;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氮(TN)和总磷(TP)产污系数分别为35.29、1.46、4.31 g·人-1·d-1和0.22 g·人-1·d-1,经过管网停留和降解,污水管网末端排污系数约为12.12、2.02、4.95 g·人-1·d-1和0.14 g·人-1·d-1。研究表明,提炼出的农村生活污水产排污调研方法科学合理,可以为调研方案的制定及开展调研实践提供指导。通过家庭层面的生活污水分类水量水质分析,黑水水量小且氮磷营养盐丰富,是很好的资源化利用对象,具有良好资源利用潜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应充分结合农业生产,在降低污水处理难度和费用的同时,因地制宜进行资源化,提高技术推广应用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4,(11):3323-3325
我国农村目前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很多污水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农村污水问题亟待解决.在此介绍了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的现状以及农村污水的来源、特点、排放及收集处理途径、排放标准等问题,并对几种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简介,为农村污水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农村水环境以及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的现状,从寻找最适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出发点考虑,具有低能耗、净化效果好、与周围环境协调等特点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已经成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广泛使用技术。介绍了国内外现今主要的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的原理、特点、不足及其应用现状;最后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的主要原则,即不能拘泥于形式,可根据不同处理要求对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行组合来完成污水处理技术的低能耗,优质化,资源化。  相似文献   

15.
巢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模式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巢湖流域9个县市典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巢湖流域生活污水处理主要有分散式厌氧-人工湿地集中处理、三水分离处理、污水收集集中处理和一体化设备集中处理等4种模式。其中分散式厌氧-人工湿地集中处理模式能减轻黑水管网布设的费用,在规划良好的村庄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污水处理模式;三水分离模式主要是就地处理冲厕黑水,该模式投资比较省,无需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可在经济水平落后且远离河流等公共水域的村庄应用;集中处理模式和一体化污水集中处理模式具有污水处理可控的优点,但需要完善的污水管网收集系统,投资费用高昂,在经济发达且良好规划的新村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地区是饮用水水源河流和湖泊主要的集水区,长期以来以城市环境保护为重点而忽视农村环保建设,近年来更有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农村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增大,尤其是对饮用水水源安全的威胁不断加剧.从法律法规、农村排水处理技术等方面简述了我国农村排水管理模式的现状,指出现有农村排水管理模式的不足,提出从管理层面提高和研究饮用水源集水区农村排水新标准、加强农村排水监管能力建设;从技术层面要集成和筛选适合当地情况的农村排水成套技术,从而探索构建饮用水源集水区农村排水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很多帮扶政策使得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无论从生活水平还是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改善,乡镇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甘肃中部地区农村自来水管网普及率高而污水管网普及率比较低,有的地方甚至仅有自来水管道,而无污水管网,所以并没有将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水进行系统的处理,如考虑铺设污水管网收集农村污水以城市生活污水方式进行管理,那将会是一项耗费财力、物力的庞大工程。通过对兰州市榆中县农村污水排放水质水量状况进行调研,总结兰州市榆中县农村生活污水成分特征及排放规律。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农村环境逐步恶化、小城镇污染加剧、乡镇企业分散,治理难度较大的现实,以循环经济为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对小城镇废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和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合理利用农村广大湿地资源,处理小城镇企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废水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以临沂市河东区八湖镇为例,构建了利用湿地资源处理小城镇废水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具体框架,并提出了八湖镇发展循环经济,废水资源化利用需要采取的六条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普遍存在建造成本高、运行维护难度大、难以在农村地区推广普及等问题,在此提出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简易模式,该模式由化粪池沉淀、厌氧消化、简易过滤器净化及还田利用四部分组成,该简易模式示范工程的浅层地下水样COD值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这个构建的农村生活污染处理简易模式实现了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可作为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过渡模式,在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还没有遍及的农村地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