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粳939     
《北方水稻》2015,(2):3
<正>盐粳939为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于2013年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审定编号为辽审稻2013005。该品种全生育期160 d,株高94.8 era,省区试两年平均每穴17穗,直立穗型,平均每穗着粒111.2个,结实率87%,千粒重25.5 g,谷粒黄褐色,颖尖  相似文献   

2.
延粳25号   品种来源:吉林延边农业科学研究院于1994年以珍富10号为母本,延105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原代号为“延404“.……  相似文献   

3.
津粳杂4号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杂粳新品种,2002年12通过天津市审定。该品种是国家“十五”863重大科技攻关课题“优质超级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及分子育种技术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之一,也是2003年度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载体品种。该品种在京、津、冀稻区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寒地早粳超级稻龙粳31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粳31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和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育成,2011年1月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较强。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插秧或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5.
浙粳优1758是由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利用不育系浙粳6A和强恢复系浙农恢1758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粳新组合.该组合综合抗性较强,产量潜力高,适应性较广,适合江苏省南部稻区种植,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开粳3号     
1988年以日本优质米品种秋光为母本,以沈抗1585为父本杂交后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常规水稻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甬粳43A是早熟晚粳不育系,育性稳定,综合性状优良,与籼稻恢复系配组可恢性好,F1代杂种优势强,于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以"粳不籼恢"模式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水稻新组合甬优4350已于2015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水稻粳型亲籼系粳型性的判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摘要:选择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00个微卫星标记对6个籼型、6个粳型测验种和10个待测粳型亲籼系的DNA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测验种DNA在籼粳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在其粳型判别值(Dj)的变异范围为0.12~0.87, 籼型测验种的Dj值均低于0.25,粳型测验种的Dj值均高于0.75, Dj值可以用于粳型亲籼系粳型性的判别。根据Dj值大小,待测粳型亲籼系G2416-3、G2417-2-1、G3004-4和G3005-4-2属于偏粳型,G2505-1和G2605属于粳型。  相似文献   

9.
连粳7号     
连粳7号为连云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镇稻88×中粳8415)F3为母本,(中粳川-2×武育粳3号)F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0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登记)编号:苏审稻201008。  相似文献   

10.
优质高产杂交晚粳新组合通优粳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6,(2):91-92
介绍了杂交晚粳新组合通优粳1号的选育经过及其植物学特征、产量表现、抗病性、米质性状、适宜种植区域、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寒地早粳优质新品种龙粳14号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粳14号于2005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并推广.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耐寒等特点。同年9月通过国家超级稻专家组验收,8hm^2连片种植,采点实测平均产量10750.5kg/hm^2,实收733秆,产量达到10638.0kg/hm^2,为黑龙江省早粳优质超级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宁粳23号     
品种来源:宁夏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88XW-495-1×84XZ-7杂交选育而成。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50~155d。株高100cm左右,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叶片直立,苗色淡绿,主茎15片叶。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弱,半直立穗型。每穗实粒数100粒左右,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6g。籽粒阔卵圆形,颖壳秆黄色、无芒。糙米率83.6%,精米率74.5%,整精米率60.2%,粒长4.9mm,垩白粒率52%,垩白度7.9%,长宽比1.7,透明度2级,碱消值7.0,胶稠度91mm,直链淀粉含量18.6%,蛋白质含量8.1%。产量表现:1999年晚熟区域试验平均单产13293kg/hm2,…  相似文献   

13.
采用粳不/籼恢三系法途径,以优良晚粳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选育和对粳型不育系强恢的中籼型恢复系选育为突破口,育成综合性状优、易被籼稻恢复系恢复的晚粳型不育系甬粳2号A和多个强恢中籼恢复系,并以甬粳2号A为母本、中籼恢复系为父本育成了4个籼粳杂交晚稻组合通过国家和多省审定或认定,在浙江、福建、广西、江西等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甬粳2号A及其籼粳杂交晚稻组合的选育及大面积推广应用,表明三系法粳不/籼恢是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
16.
宁粳43号系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水稻室选育的优质晚熟水稻新品种,2009年3月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经过多年的试验与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特别是在大米品质上表现出较强优势.达到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食味极佳,深受广大农户和大米加工企业的欢迎,具有较广的推广前景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洁 《作物研究》2007,21(3):244
通粳797是吉林省通化市农科院选育出的中早熟水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抗性、米质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金粳糯6288是以扬粳糯1号辐射诱变株系为母本、淮稻5号辐射诱变株系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代系谱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中粳糯稻新品种。该品种在安徽省水稻新品种审定试验和示范种植中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早熟等优点,2020年通过安徽省审定,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绍粳18是浙江省绍兴市农科院选育的单季晚粳稻新品种,具有增产潜力大、中抗稻瘟病、耐肥抗倒性强等特点,单产水平创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新纪录。在栽培技术上要求"适当稀植,重搁控蘖,力争长穂"。  相似文献   

20.
以继代的粳粳交(空育131/稻花香2号)F。花药培养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研究培养基中的影响因素,对已有的培养基进行优化。共用20种培养基进行分化,涉及7种影响因素:谷氨酰胺,糖类,激素,山梨醇,铜、银离子组合,硅素和活性炭。结果表明:(1)长时间继代的愈伤组织仍具有分化能力。(2)可以显著提高绿苗分化率的因素为60mg/L硅素,0.25mg/LAgNOs和0.75mg/L CuSO4·5H2O。(3)加160目活性炭的培养基中愈伤生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4)最佳分化培养基为G1W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