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岩 《国土绿化》2024,(2):40-43
<正>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至巴彦淖尔市的狼山,西至阿拉善盟吉兰泰盐池,南至贺兰山麓,东至黄河边缘,总面积约135.2平方公里,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一、乌兰布和沙漠治理现状乌兰布和沙漠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大草原。由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叠加的原因,沙化、荒漠化日趋严重,逐渐形成了横跨内蒙古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市广大地区,以流动沙丘为主的大沙漠。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20世纪初,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护长35公里的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改善乌海市、阿拉善盟两地的生态环境,2011年8月15日,乌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康文胜与阿拉善盟副盟长徐景春分别率领相关地区、部门负责人,就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左岸阿拉善盟境内营造防护林等问题进行商谈;  相似文献   

3.
<正>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地处黄河中上游,其东南缘紧邻黄河,是我国的主要沙尘源区及沙尘暴的主要通道之一,直接危害黄河和河套平原生态环境。磴口县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部,沙漠面积426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8.3%。黄河流经磴口县52公里,刘拐沙头是黄河与乌兰布和沙漠的交会点,保护治理乌兰布和沙漠,对阻止西沙东移、保护黄河生态安全、推进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乌兰布和沙漠总面积1500万亩,是全国八大沙漠之一,主要涉及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市,是西沙东移的主要通道和华北、京津等地区沙尘暴的西北源头之一。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乌兰布和沙漠属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西北依阴山,东北连接河套平原,东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西南与阿拉善盟相连。该区东西长92公里,南北宽61公里,包括磴口县大部、杭锦后旗西北部和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部分地区,总面积506万亩。该区海拔1030~1077米,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微倾,南部和东部多为高大流动沙丘,中北部多为固定和半固定沙地,内有大面积的丘间低地。  相似文献   

5.
初夏五月,正是河套地区飞翠滴绿的季节,记者采访了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的磴口县坝楞、补隆两个乡镇。在长达15公里的行程中,记者见到,成千上万个柴草网障和一行行新栽吐绿的林带,已经构成了一道道严密的绿色屏障,使长期危害黄河、危害包兰铁路、危害110国道、危害磴口人民的乌兰布和沙漠开始受到强有力的拦阻。这些绿色屏障,就是国家第二批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磴口县生态环境建设一期工程的一个缩影。 磴口县地处贺兰山与狼山之间的风口地带,风沙线长达150公里。由于154公里防沙林带在“文革”期间惨遭破坏,使…  相似文献   

6.
乌兰布和沙漠是全国八大沙漠之一,总面积1500万亩。其中巴彦淖尔市境内面积506万亩,地理坐标为东经106°9′-107°10′,北纬40°9′-40°,55′之间,西北依阴山,东北连河套平原,东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西南与阿拉善盟毗邻。沙区面积的84.4%分布在磴口境内,其余在杭锦后旗境内。  相似文献   

7.
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沿岸风积沙活动强烈,其风积沙直接侵入河道,严重淤积河床,使该河段局部河段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造成洪灾、凌灾频繁发生,对下游三胜公及其他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亟待在该河段沿岸大力营建水土保持工程防治体系。文章在系统分析沿岸流沙危害、治理现状及其自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探讨节水抗旱型植被筛选、流沙环境的水土保育技术、植物生理调控及其沙区植被合理灌溉等技术与途径,提出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沿岸节水型水土保持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杭锦后旗地处河套平原腹地,这里是黄河、包兰铁路与京藏高速公路重要的生态屏障。杭锦后旗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直接影响到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和河套地区的生态环境。2000年,杭锦后旗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10年来,杭锦后旗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民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磴口县东依黄河,北靠阴山,西邻乌兰布和沙漠,总土地面积625万亩,下辖3镇、1苏木、1办事处,生态区位十分重要,黄河过境52公里,著名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就坐落在磴口县。  相似文献   

10.
白独贵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贺兰山余脉的岗德格尔山西麓,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侵南移的主风口,是乌兰布和沙漠跨越黄河进入乌海,形成的面积达13平方公里的风积流动沙地和沙漠的新的边缘。整个白独贵湾沙丘汹涌,  相似文献   

11.
<正>8月27日,记者从“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推进会上获悉,未来十年,“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片区将以毛乌素沙地、库布其、乌兰布和沙漠治理为重点,通过实施一批区域性系统治理项目,立足解决好沙患、水患、盐渍化、农田防护林、草原超载过牧、河湖湿地保护六大生态问题,全力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打造新时代防沙治沙新高地。  相似文献   

12.
杭锦后旗地处河套平原腹地,南临黄河,北靠阴山,西傍乌兰布和沙漠,是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项目的重点建设区,属于重度沙化退化及生态脆弱地区。全旗土地面积265万亩,其中可耕地131万亩,乌兰布和沙漠48万亩,沙漠化总面积达70万亩。  相似文献   

13.
临策(临河至策克)铁路在阿拉善盟境内总长640公里,其中受风沙危害的路段420公里。为确保临策铁路安全运营,呼和浩特市铁路局、自治区林业厅和阿拉善盟相关部门在实地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二,共同达成临策铁路阿拉善盟段治沙意向:(1)阿拉善盟将在2011年全而启动临策铁路防沙治沙项目,在沙害严重、  相似文献   

14.
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南缘的阿拉善左旗巴音树贵治沙站是一个所剩宜林地多为高大沙丘,造林比较困难的治沙机构,守着黄河,却因灌溉设施不足、提不上水而造林成活率低下。现有一条9公里长、宽度不等的沿河防护林。这条林带对减少流沙侵入黄河和扼制乌海市区的风沙危害都起了一定作用。可是,要想在这里再发展造林事业,确有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5.
磴口县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全县总土地面积625万亩。黄河从该县东南部流过,丹——拉高速公路、110国道、包兰铁路、京呼银兰光缆通讯干线纵贯全境。  相似文献   

16.
乌兰布和沙漠,西部以阿拉善左旗一吉兰太一图库木公路为界,西北以狼山为界,东北以河套绿州为界,东至黄河,南到贺兰山,总面积为1496万亩,是我国主要沙漠之一。我们根据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环境的恶化情况提出改造意见。一、历史时期生态环境的变化根据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朱震达、刘恕同志编写的“历史时期我国沙漠的变化”中论述,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地区原是黄河的冲积平原。自第四世纪以来在黄河东移过程中,形成有深厚的洪积、冲积与湖积平原。现在这一带土壤是以沙土与粘土互层为  相似文献   

17.
<正>数十年如一日,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茫来嘎查的风一如既往地狂野,但在一片片梭梭生态林的守护下,却再难造成往日的灾难。当地人回忆,过去这里树少草稀,目之所及便是满地黄沙,刮起风来,昏天黑地。阿拉善盟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的盟市,国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分布着中国八大沙漠中的三大沙漠,分别是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沙化土地面积19.69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8.
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面积1500万亩。巴彦淖尔市乌兰布和沙区,东西长92公里,南北宽61公里,总土地面积506万亩,占巴彦淖尔市总面积的5%。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紧邻黄河,京兰铁路、京藏高速公路、110国道等国家重要设施途经沙漠,沙害问题不仅直接威胁到河套平原、黄河水资源安全及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安全,而且严重影响了沙区人民生产  相似文献   

19.
杭锦后旗位于内蒙古西部河套平原腹地,南临黄河,北靠阴山,东与临河区接壤,两傍乌兰布和沙漠,全旗辖9个镇、138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265万亩,是典型的农业旗县,森林覆盖率达24%。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三北”四期等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的启动实施,以及五大出口、四环绿化、集镇通道绿化工程的全面展开,杭锦后旗不断加大造林投入,造林面积不断增加,同时,林业有害生物也有扩大蔓延之势。  相似文献   

20.
一、试验地自然概况 试验地位于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双庙镇、二道桥镇、沙海镇和团结镇,在内蒙古河套平原西北角,南北长约87公里,东西宽约52公里,南临黄河,北靠阴山,东与临河市毗邻,西与乌兰布和沙漠接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