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供蔬食的菾菜是藜科,甜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的甜菜(Beta vuharis L.)的变种。其中包括以嫩叶供食的叶用甜菜:叶菾菜(var.cicla L.)以及以肉质很供食的根用甜菜:根菾菜(var.rapacea Koch)。甜菜及其变种叶菾菜和根菾菜原产于欧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叶菾菜的拉丁学名中的种加词cicla即指今意大利的西西里岛。随着亚欧两洲的人员交往,叶菾菜和根菾菜相继引入我国。 目前在我国叶菾菜和根菾菜的名称十分复杂,急需正本清源、系统整理。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对菜用菾菜的中文名称加以归纳整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叶来莱的名称 叶慕菜除…  相似文献   

2.
根菾菜(garden beet)学名Beta vulgaris L.var. rapacea Koch.,别名红菜头,藜科甜菜属甜菜种的一个变种,能形成肥大肉质根的二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富含糖分和矿物质,并含有花青甙色素,颜色鲜艳.甜菜起源于地中海沿岸,有根菾菜和叶菾菜等变种.公元前4世纪古罗马人已食用叶菾菜,其后在食谱中又增加了根菾菜.公元14世纪英国已栽培根菾菜,1557年德国有根恭菜的描述,1800年传到美国.  相似文献   

3.
豆科蔬菜上常见的鳞翅目螟蛾科害虫有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和豆蚀叶野螟(Lamprosema indicata Fabricius)等.豆野螟俗称豇豆钻心虫,又名豆荚野螟、豇豆荚螟、豇豆螟、豇豆蛀野螟等,在国内主要以中、南部地区发生较重.豆蚀叶野螟又名豆卷叶螟,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各地,二者主要为害豇豆、菜用大豆、菜豆、扁豆、豌豆等豆科蔬菜.  相似文献   

4.
叶菾菜     
叶菾菜为藜科甜菜属中以嫩叶作菜用的栽培种,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莙荙菜、叶甜菜。地中海沿岸和西亚一些国家是甜菜的起源地,大约在距今3500~4000年前,甜菜已经作为一种野生植物在那里大量存在了。  相似文献   

5.
红梗叶菾菜与绿叶菾菜同属黎科甜菜属甜菜种中的一个变种(Beta vulgaris L. var. cicla Koch. ),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经多年种植演变而来,它们在外部形态和感观上差异较大.红梗叶菾菜株型小,直立紧凑,株高26 cm,叶片卵圆形,紫色或紫红色,叶柄粉红色,叶脉少,叶肉肥厚,叶表光亮,生长整齐,既有食用性又具观赏性,可凉拌、做汤、涮食,还可用于花坛组字造型等,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品种.在采种方面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张德纯 《中国蔬菜》2011,1(3):55-55
叶菾菜为藜科甜菜属中以嫩叶作菜用的栽培种,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莙荙菜、叶甜菜。地中海沿岸和西亚一些国家是甜菜的起源地,大约在距今3 500~4 000 年前,甜菜已经作为一种野生植物在那里大量存在了。  相似文献   

7.
甜菜漫话     
甜菜属藜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品类甚多,大体上分为根用甜菜和叶用甜菜两大类.根用甜菜的主根为肉质块根,有圆锥形、纺锤形和楔形等多种形状;叶用甜菜叶片宽大,叶肉肥厚,一般呈卵圆形.根用及叶用甜菜均可作蔬菜煮食.略带甜味. 在古书上,甜菜又写作“菾菜”,《本草注》  相似文献   

8.
根菾菜(gardenbeet)学名Beta vulgaris L. var. rapacea Koch.,别名红菜头,藜科甜菜属甜菜种的一个变种,能形成肥大肉质根的二年生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9.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innaeus),又名黄绿条螟、甜菜网螟、网锥额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为突发性多食迁飞害虫。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北纬34°~54°间的森林草原及草原带。我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  相似文献   

10.
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Guenée,属鳞翅目,螟蛾科。又称桃蠹螟、桃斑螟、桃实螟蛾、桃斑纹野螟、桃斑蛀螟、豹纹蛾等,幼虫俗称桃实虫、桃蛀心虫。该虫寄主范围广泛,以往主要为害桃、李、梨、高粱、向日葵和玉米等作物,近来在石榴、板栗、枇杷、龙眼、葡萄等果树,甚至扁豆、松杉、桧柏等植物也发现被害。最近几年来在重庆北碚、奉节、开县、梁平、丰都,湖北秭归等地的柑桔产区,脐橙、柚、甜橙等果实不同程度地受到桃蛀螟的危害,使产量下降,严重影响果实品质。1形态特征桃蛀螟成虫体长12~13 mm,橙黄色,胸、腹、翅上均被有许多黑色斑…  相似文献   

11.
豆野螟(豆荚野螟)是豆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以幼虫为害豇豆,菜豆,荷兰豆,扁豆等豆科蔬菜的叶,花及豆荚.蛀荚为害时,豆荚内及蛀孔外堆积虫粪,受害豆荚味苦,不堪食用.  相似文献   

12.
1瓜绢螟发生特征
  瓜绢野螟,寡食害虫,主害瓜类,南方较重。
  初害叶梢,缀叶三龄,叶蔓果茎,刻缺蛀洞。
  注:瓜绢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瓜绢野螟、瓜螟、瓜野螟,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地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各种瓜类蔬菜,也为害番茄、茄子等。低龄幼虫在瓜类蔬菜的叶背取食叶肉,使叶片呈灰白斑,3龄后吐丝将叶或嫩梢缀合,匿居其中取食,使叶片穿孔或缺刻,严重时仅剩叶脉;也蛀入果实和茎蔓为害,严重影响瓜果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瓜绢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亦称瓜螟,瓜野螟.主要为害冬瓜,黄瓜,甜瓜,西瓜,丝瓜,苦瓜,节瓜,番茄,茄子等蔬菜作物.为探索防治瓜绢螟高效药剂,筛选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理想药剂,在温岭市大溪镇念母洋村陈春夫种植大户,冬瓜塑料大棚反季节栽培地,进行瓜绢螟防治药剂品种试验.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桃蛀螟别名桃蛀野螟、桃蛀心虫、果斑螟蛾等,属鳞翅目螟蛾科蛀野螟属,在我国大多数省份均有发生。该虫食性较杂,可为害桃、石榴、杏、李、梅、梨、苹果、板栗、山楂、柿、无花果、柑橘、荔枝、龙眼等多种果树。近年来,我们发现桃蛀螟在火龙果  相似文献   

15.
菜螟(Hellula undalis Fabricius)属鳞翅目、螟蛾科,别名菜心野螟、萝卜螟、甘蓝螟、白菜螟、灰斑野螟、钻心虫、剜心虫等,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分布很广,我国各省均有分布,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以小白菜、大白菜、甘蓝、萝卜、花椰菜、芥菜、油菜等受害较重,对秋冬季萝卜、甘蓝、大白菜威胁较大.  相似文献   

16.
油菜角野螟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玲  冯纪年 《北方园艺》2011,(14):134-138
近年来油菜角野螟对西宁油菜为害加重,成为油菜生产主要害虫之一。该试验调查了油菜角野螟田间发生规律、为害特性、生物学特性,并进行了各种防治技术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油菜角野螟在西宁地区1 a发生1代,零星有2代出现;油菜角野螟成虫在7月油菜角果期为盛发期;菜角野螟在西宁地区普遍发生,浅山地区发生较重,川水地区中度发生,脑山地区零星发生;适当早播可减轻角野螟的为害;依据"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当油菜花期至角果初期百株卵块累计达40块以上时即可进行化学防治。防治适期以角果初期为主,卵块较多油菜田块可连防2次,间隔7 d。  相似文献   

17.
瓜绢螟(Diaphania indica Saunders)属鳞翅目,螟蛾科,别名瓜螟、瓜野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南地区,近年来北方保护地也常有发生.该虫属寡食性害虫,主要为害苦瓜、节瓜、黄瓜、冬瓜、丝瓜、西瓜、佛手瓜等葫芦科作物,以及茄子、番茄、马铃薯等作物的叶、花、果和茎蔓,不仅降低了蔬菜的品质,而且造成大幅度减产.  相似文献   

18.
司升云  杜凤珍 《长江蔬菜》2011,(21):40-41,60
1豆野螟特性 豇豆荚螟,豆类害虫,全国分布,南方较凶。钻蛀为害,影响防控,连续采摘,农残严重。注:豆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豇豆荚螟、豇豆螟、豆荚野螟、豆荚螟等,全国分布,但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芹菜是一种周年均可栽培的蔬菜,在生产中常发生有莎草、马唐、野苋菜、榎草、马齿菜等多种杂草为害,除草用工占整个栽培管理过程的40%以上,苗期达到90%左右,而应用化学除草不仅能铲除杂草,提高  相似文献   

20.
豇豆野螟是如皋市夏秋季豇豆上重要害虫,常年发生,危害重,一般田块豇豆花被害率60%左右,荚果被害率50%左右,重发田可达90%以上。生产中药剂防治效果较差,多在50%以下。为提高防治效果,探索物理防治等辅助防治措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为此,我们在经过多年调查研究,摸清豇豆野螟发生为害规律的基础上,2008年进行了不同方式摘拾虫害花对控制豆野螟为害效果调查,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