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比例的茶籽壳和木屑组合成5个试验配方,比较不同配方对菌丝生长、子实体经济性状和生物转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个配方中,配方4(棉籽壳50%、茶籽壳15%、木屑5%、麦麸20%、玉米粉7%、石膏1%、磷肥1%、石灰1%)为优选配方。  相似文献   

2.
为拓宽云南热区咖啡主产地可再生资源咖啡壳资源利用途径,探讨咖啡壳制作"虎奶菇"菌种的可能性,为云南热区利用咖啡壳资源制作"虎奶菇"等珍稀食用菌菌种提供科学依据。以"虎奶菇1号"菌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三因素试验设计,以菌丝生长情况及菌种使用效果为评价指标,筛选以咖啡壳作为主要原料生产"虎奶菇"菌种的培养基。结果表明:"虎奶菇"菌丝在9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其中筛选出配方4(即咖啡壳刨花麸皮培养基:咖啡壳40%、刨花40%、麸皮18%、石膏1%、石灰1%)、配方7(即咖啡壳刨花棉籽壳培养基:咖啡壳40%、刨花40%、棉籽壳18%、石膏1%、石灰1%)和配方9(即咖啡壳棉籽壳麸皮培养基:咖啡壳40%、棉籽壳40%、麸皮18%、石膏1%、石灰1%)为该试验条件下的最优配方,综合评价指标与对照相差不大。经合理搭配,咖啡壳作为"虎奶菇"菌种生产原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我省秸秆来源丰富,成本很低,为此我们于1989年春进行了玉米芯和高粱壳瓶栽猴头菇配方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供试猴头菇菌种,由山西生物所提供,母种采用PDA 培养基,原种用棉籽壳培养基培养。栽培料设五个配方:A 主料(下同)棉籽壳87%(对照);B 和C玉米芯87%;D 玉米芯50%,棉籽壳37%;E 高粱壳50%,棉籽壳37%。各配方均加辅料麦皮10%,石膏、蔗糖和过磷酸钙各1%,另加磷酸二氢钾0.2%。  相似文献   

4.
利用桑枝屑、棉籽壳为主料,辅料中的玉米粉、麸皮、米糠作为3个因素,划定8%,10%两个水平,按L8(27)设计3因素2水平正交试验,糖1%、石灰1%,共设计出8种培养基配方进行试验.通过3种氛源不同配比组合的培养基对杏鲍菇528生长影响的比较,筛选出最适合栽培的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6(桑枝屑60%、棉籽壳10%、玉米粉10%、麸皮8%、米糠10%、石灰1%、糖1%)为最佳的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5.
邓文明 《食药用菌》2019,(3):215-217
在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常用配方的基础上,利用玉米芯、甘蔗渣、酒糟,设计5个不同配方代替部分棉籽壳栽培真姬菇,比较菌丝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结果:以配方3(杂木屑18%,棉籽壳38%,麸皮17%,玉米粉5%,玉米芯10%,甘蔗渣10%,石灰2%)和配方4(杂木屑18%,棉籽壳30%,麸皮17%,玉米粉5%,甘蔗渣20%,酒糟8%,石灰2%)表现较好,单袋产量分别为524g和486g,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配比甘蔗叶进行鸡腿菇袋栽试验,结果表明,以75%甘蔗叶加10%棉籽壳、8%麦麸、5%桐麸组成的培养基配方栽培鸡腿菇,生物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不同培养料配方对桑黄(Inonotus hispidus)菌丝萌发、子实体生长及多糖、黄酮类、三萜类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筛选出利用莲子壳人工栽培桑黄的培养料配方,同时开展桑黄子实体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木屑、木屑棉籽壳和麦粒培养料均可用于桑黄原种培养;相同培养条件下,莲子壳粉40%、木屑30%、麦麸16%、玉米粉10%、葡萄糖2%、石灰1%、石膏1%的配方为最适栽培培养料,此条件下桑黄菌丝生长最快,产量最高,并且子实体粗多糖、黄酮类含量最高。对该配方栽培的桑黄子实体开展了抑菌效果试验,4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3种指示菌都具有一定抑制效果,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不同指示菌的抑菌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生产成本和解决油茶籽种壳利用问题,研究油茶籽种壳营养成分及其代替棉籽壳和麸皮栽培猴头菌.结果显示:油茶籽种壳含有8.2%粗蛋白、12.3%粗纤维、4.5%粗脂肪、29.8%木质素以及12.6%灰分.油茶籽种壳部分代替棉籽壳可促进菌丝生长、提高产量且子实体仍保持良好经济性状.适宜配方为堆制13% ~28%油茶籽种壳、30% ~45%棉籽壳、30%玉米芯、10%麸皮、2%碳酸钙,袋(干料440 g)产量286~292 g,高于对照(267 g).油茶籽种壳部分代替麸皮不利于猴头菌菌丝生长并降低其产量,但可降低生产成本.生产上可利用油茶籽种壳部分代替棉籽壳栽培猴头菌.  相似文献   

9.
以秀珍菇主产区福建省罗源县的秀珍菇栽培配方为基础,通过杂木屑、棉籽壳等主要栽培基质的配比调整,设计了8个试验配方,进行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8个配方秀珍菇均能正常发菌和出菇,但对秀珍菇的培养周期和产量影响不同。综合比较试验配方5(陈化木屑50%、棉籽壳35%、麸皮15%)栽培效果最好,其满袋时间(31 d)、后熟时间(16 d)和子实体产量(433.83 g·袋~(-1))均优于对照配方,同时其产出投入比最高(1.47)。通过平均单产、产出投入比、单袋净利润的比较建议企业在生产中应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和比较,选择栽培秀珍菇经济效益最高的配方。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配比的玉米秸秆进行红平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70%、玉米芯18%、棉籽壳10%和石灰2%组成的配方生物转化率最高。该组配方与纯棉籽壳配方相比,明显具有低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