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研究员:钱桂艳 现任齐齐哈尔市园艺研究所甜瓜育种课题和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甜瓜攻关课题主持人;是黑龙江省第九、十次党代表大会委员。多次荣获“市岗位建功女标兵”、“市三八红旗手”、“市优秀科技工作者”、“黑龙江省先进女职工”和“全围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称号。  相似文献   

2.
兑宝峰 《花卉》2016,(9):48-49
有些人,一辈子都无法了解他的灵魂, 正如有些鸟,从来都没人听过它们的歌声。 也正如很多人,从来都没有站在多雄拉的泥土上。  相似文献   

3.
正在山西省大宁县,说起贺建生,很多人并不陌生,特别是果农朋友、乡村干部对他更是熟悉。这是因为,作为大宁县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的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创新"优质苹果基地""苹果科技示范园",用新科技、新技术、新品种推动大宁苹果提质增效,用科技之力引领果农脱贫致富。在贺建生的办公室和家里,到处都是有关苹果科学技术的报刊书籍;与贺建生交谈,三句话离不了苹果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长顺县广顺镇麦朗大队王忠,是该县第一个万元户、专业户,誉为黔南州技术致富标兵。他曾多次接受七百多人次的现场参观,并作临场指导。在他的带动下,现广顺镇已有二百户从事食用菌生产。  相似文献   

5.
郑科 《果农之友》2023,(1):89-90
<正>为了小枣成大业,30多年来,山西临猗县农业能人、现任临猗县富硒大枣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隋建国(图1)矢志不渝、孜孜以求,将累累成果写在了大地上,带动了近10万人因枣脱贫、因枣而富。他的身上,也挂满了面面“军功章”。2006年,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到他的枣园视察;团中央授予他“全国农村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称号;国家六部委授予他“全国绿色小康户”荣誉称号;省、市、县各级政府分别授予他“山西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枣业技术带头人”“临猗县果业发展六十年突出贡献者”“科技调产示范户”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6.
<正>马晓勇是陕西大荔县安仁镇红星村人,50多岁的他任前进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年来,在冬枣的栽培管理、推广和创新过程中呕心沥血,同时也带领村民逐步走上了一条科技致富路。站在硕果累累的冬枣园里,马晓勇笑容满面。讲起栽培管理冬枣的经验,他津津乐道。1大家公认的"冬枣专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马晓勇认识到,要想带领村民增收致  相似文献   

7.
翻阅一些科技资料发现有些蔬菜、水果具有防癌、治癌的特殊功能,有些蔬菜如黄花、胡萝卜及无花果,在内蒙古到处都有栽培,但只知有营养价值,对其防癌、治癌的功效,则很少知晓,又如苦瓜及芦笋,栽培者甚少,品尝者不多,知其具有抗癌功能的人,恐怕更少了。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长武县高口乡冯家村38岁的下岗职工冯天恩,务苹果致了富,成为全乡有名的务果标兵。他在务果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长武县高口乡冯家村38岁的下岗职工冯天恩,务苹果致了富,成为全乡有名的务果标兵。他在务果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一是深思熟虑选品种。经过仔细调查和思考后,他栽培了秋富6号和秋富10号两个苹果品种,所产的苹果成熟后条红、色艳、个匀,正是南方客商喜欢的类型。  相似文献   

10.
<正>一本本荣誉证书垒起来足有两尺高,这就是一位古稀老人用他的心血和热情熔铸而成的一座人生丰碑。这位老人效仿后稷济万家,他风餐露宿,走遍中国北方果区,以果园为家,以科研立身,为中国果业奉献桑榆一寸心。他是一位果业科技"大匠"(图1),是山西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近年来,他通过自己的试验、汇总,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科技文章40余篇,在全国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篇。他承担的技术项目曾获全国"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奖"、"市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1.
吴健梅 《花卉》2016,(17):48-51
正有些人,一辈子都无法了解他的灵魂,正如有些鸟,从来都没人听过它们的歌声。也正如很多人,从来都没有站在多雄拉的泥土上。多雄拉,静静的横亘在雅鲁藏布江侧畔,日夜注视着雅鲁藏布江在脚下流过,见证了雅鲁藏布江春夏秋冬交替,见证了江边桃花的花开花落两岸的花草枯荣,白云苍狗,岁月在这里无声交替着。  相似文献   

12.
呼兰县呼兰镇卫光村菜农王爽,在村办果园指导技术,他妻子和两个儿子是主要劳力,由于全家齐心协力,几年来,他利用温室栽培蒜苗和黄瓜,在庭院繁殖果树苗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全县郊区菜农闯出了一条致富门路。去年,他被省政府授予“勤劳致富”奖状。他的二儿子被共青团黑龙江省委授予“青年致富标兵”光荣称号。八六年他们勤劳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相似文献   

13.
<正>2018—2019年,陕西赛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资导报、农业科技报、农林卫视,组成"寻找净土标兵"中国行采访团,多次奔赴陕西渭北、山西、甘肃陇东、河北等苹果主产区,对20多个县的100多个成龄果园土壤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成龄果园土壤普遍存在酸化、板结、退化、一价阳离子过剩、营养失调等问题,造成根际环境恶化,果园土壤状况堪忧。我国主产区苹果一般栽植20年后就开始进入衰老期,树龄30年后多数将面临更新,少有能  相似文献   

14.
大师不糊涂     
冯雁军 《花卉》2014,(11):45-45
郑板桥晚年被革职回家,靠写字卖画维持生计。有些人趁火打劫,玩点雕虫小技。想从他这边揩点油水。可郑板桥非但不给面子,而且还斤斤计较,为钱的事儿一点也不糊涂。面对不断登门求字画的人,他经过一番思考,制定了郑氏收费标准,并张贴上墙安民告示:  相似文献   

15.
<正>1十年拼搏,协会初具规模桃花源果树联合会是由果树科技示范户,果树科技工作者组成的非营利性、科普性、群众性的社会法人团体。前身是桃源县果树科技示范户联合会,1996年成立时只有33人,十周年庆典时会员总人数达588人,联系辐射果树大户2100多  相似文献   

16.
正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研究所(原天津市蔬菜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主要从事蔬菜育种、栽培、生理以及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现有职工73人,其中研究员7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农艺师16人;博士6人,硕士14人;天津市授衔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3人。"七五"以来共承担国家、农业部、天津市市级以上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58项,51项研究成果荣获国家、农业部和天津市政府科技奖励,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17.
<正>范自功是山西运城万荣县王显乡范家一组的务果能手,他今年58岁,务果树20多年了,订阅了许多科技书刊,经常翻阅学习,更新务果观念,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栽植了4亩华冠苹果,树龄14年,2012年结果 1.63万kg,收入7.36万元,2013年产量1.4万kg,收入6.52万元;今年坐果较好,预计收入超7万元。他最经典的一句话是"每年虽然不能保证价格的高低,但我有能力保持稳定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仙桃市通海口镇交办事处红星村蔬菜专业户张光照,四邻的人管他叫科学迷,今年5月15日,荣获仙桃市农民读书读报有奖比赛第一名。去年,仙桃市委、市政府为了鼓励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在全市百万农民中举办了首届“农民读书读报有奖比赛”的活动。张光照将自己省吃俭用的500多元钱拿来订购了12种科技报刊,购买3300多册科技书籍。一有空就通宵达旦地读起来,有时为了弄清一个难题,连吃饭睡觉都不安稳,他常对人说:人就是要忙一点,越忙越觉得充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蔬菜种子界,刘光基和他的"种都"早已家喻户晓。刘光基是我国著名的农民蔬菜育种家,被誉为我国种业界的"种子奇人",他为四川及全国蔬菜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先后获得了"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科教兴农创业标兵"等殊荣,先后当选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四川省十届人大代表,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等的亲切接见。  相似文献   

20.
<正>22年前,父母供他上完学,让他离开农门成为一个城里人,他却用22年时间,把自己又变成了一个农民。他就是山西中农乐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中国农村致富带头人——杨良杰。杨良杰的每一个头衔都很响亮,但最让他自豪的头衔却是"果农的贴心人"。在毕业的第三个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