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杭蚕种场原蚕区生产状况分析余杭蚕种场黄国明,袁笑妹,金子堂80年代以来由于蚕桑生产迅速发展,农村饲育蚕种量逐年增长,需要生产蚕种单位扩大生产能力,增产蚕种以保证蚕种的有效供给。同时近年来,生产资料成本和劳动力费用的大幅度上涨,专业蚕种场产品单一、经...  相似文献   

2.
郑焕生 《广西蚕业》1998,35(4):26-28
蚕种生产从栽桑、养蚕、制种、检毒以至蚕种冷藏、浸酸、发放销售,整个生产过程,工序复杂,环节多,技术性强,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把蚕种生产和经营管理搞好。是蚕种场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区各蚕种场的蚕种生产都推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3.
德清蚕种场建场45年来的回顾与展望德清蚕种场黄林生,沈坤元德清蚕业公司张一鸣,陆宗尧德清原蚕区种场是我省开创的第一个原蚕饲育区。建国初期我省蚕种生产基础薄弱,除私营蚕种场生产部分蚕种外,所需蚕种,大量靠外省供应。新中国建立时百废待兴,办专业蚕种场则投...  相似文献   

4.
我区桑蚕种生产防治微粒子病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焕生 《广西蚕业》1997,34(1):31-33
近年来,微粒子病对我区的蚕种生产威胁很大,1993年各蚕种场生产普通种795780张,超毒淘汰蚕种47803张,淘汰率6%。1994年生产蚕种603037张,超毒淘汰133990张,淘汰率22.21%。1995年生产蚕种922342张,超毒淘汰127510张,淘汰率13.82%。1996年生产蚕种572204张,超毒淘汰31872张,淘汰率5.57%。由于受微粒子病严重危害,不少蚕种场在经济上蒙受巨大的损失。虽然几年来备蚕种场在防微工作上,都做了大量工作,从全区来说,病毒逐步下降,但是在1996年秋各场生产蚕种190589张,超毒淘汰26047张.淘汰率达13.76%,病毒又有所回升,且有蔓延趋势,出现制种批或段超毒的蚕种场较多。  相似文献   

5.
蚕种质量是蚕种场的立足之本,而生产蚕种成本的高低则直接影响着蚕种场的经济效益。在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蚕种的质量和成本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最重要筹码。在八九十年代,随着蚕桑事业的发展,蚕种生产量的扩大,专业蚕种场采用了以场带原蚕村的形式来扩...  相似文献   

6.
青州蚕种场年产蚕种80万张以上,是全国生产规模最大的蚕种场。蚕种质量是蚕种场的生命,是育种员工的安身立命之本,对蚕种质量决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大意,否则,将一失足成千古恨,企业名利双失,后果不堪设想。况且蚕种生产周期长、环节多,蚕种质量反馈滞后,所以,蚕种生产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近几年,随着蚕种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青州蚕场在生产实践中逐渐建立起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蚕种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了蚕种质量不断稳步提高,在竞争激  相似文献   

7.
郑焕生 《广西蚕业》1999,36(2):40-43
近几年来,我区蚕种场在蚕种生产中,大多数蚕种场都是只重视增加制种量,以多销售蚕种来提高经济效益,而在加强蚕种生产管理、计划生产、产销平衡、提高质量、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方面则重视不够,因此,蚕种生产的经济效益仍不高,现就这个问题谈谈原因和改进意见,供蚕...  相似文献   

8.
<正> 1989年全省蚕种生产、经营管理会议于最近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地、州主管蚕种生产、经营管理的部门负责人,各国营蚕种场主管蚕种生产、经营管理的场长、科长和财务主办会计,以及部分乡办蚕种场的负责同志共计110人。会议总结交流了蚕种场经营管理、防治微粒子病、完成生产任务的经验,讨论了加强我省蚕种场经营管理、不断深化改革的意见,进一步研究了控制微粒子病,不断提高蚕种质精的措施,安排了1989年三级蚕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总结交流蚕种生产经验,研究提高蚕种质量,搞好蚕种供应,广东省丝绸公司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二至二十六日,在中山县小榄镇召开了全省蚕种生产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五个原种场、十八个普通种场、九个社办蚕种站,以及省、地、县有关部门主管蚕种生产的代表共九十二人。会上省蚕种繁殖试验场、省伦教蚕种场、顺德县大晚蚕种场、英德县蚕种场、罗定县蚕种场、南海县南庄蚕种站和高州县长坡蚕种站等七个单位介绍了经验;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副主任毛铿祖同志传达了全国提高蚕茧  相似文献   

10.
浙江蚕种业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建国以来浙江省蚕种行业在生产规模、生产方式、蚕种产销管理办法、蚕种品牌、蚕种价格、蚕种场经营机制与体制以及蚕种标准、法规、行业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改革成果。提出浙江蚕种业的发展方向是通过深化改革,确立蚕种场的企业地位、开展有序竞争、加强行业宏观管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蚕种产销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2月8-10日,广西蚕种业协会组织从会员单位中抽调15名专家组成蚕种质量评比专家组,对全区26家蚕种场生产的2014年秋制2015年春用一代杂交冷藏蚕种进行了质量评比。本次活动严格按照《全区桑蚕普通种质量评比办法》进行实施,评比结果表明:部分蚕种场(企业)通过加强管理和技术改进,蚕种质量明显提高。其中,广西象州华佳蚕种有限公司、崇左市蚕种场、宾阳县丰江蚕种场3家蚕种场获得一等奖;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普种场、东兰县东巴蚕种有限公司、河池市蚕种场等7家蚕种场获得二等奖,来宾市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蚕种场的科学管理水平,提高蚕种质量,我厅于10月8日至23日对我区部分蚕种场进行了一次以蚕种质量为重点的检查评比.先后抽查了区蚕业指导所原种场,南宁、钦州地区蚕种场,邕宁、横县、贵县、平南、灵山县蚕种场和钦州市蚕种场.通过检查评比,基本上摸清了各场蚕种生产质量情况;发现了一批办得较好的蚕种场.蚕种质量问题已引起各场的普遍重视.现将检查评比的结果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近10年来国家和地方对蚕种场建设与改造的投资状况,分析了我国蚕种场建设与改造的背景及取得的成效,剖析了当前蚕种场建设与发展仍然存在蚕种场布局分散、规模小,整体产能过剩与局部供不应求并存,蚕种市场管制垄断与过度竞争并存,蚕种场生产经营效益较差,蚕种生产风险加大等问题.鉴于蚕种在蚕桑及茧丝绸产业中的基础地位、蚕种的生产经营特点以及保护蚕品种资源和确保蚕种质量所具有的公益性,提出在促进蚕种业向市场化和民营化方向改革的同时,政府投资重点和管理措施应转向做好产业规划,引导蚕种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完善法规制度,强化蚕种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政策扶持,完善蚕种繁育的支持保障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强化蚕种科技创新;建立蚕种余缺调节制度,科学调控蚕种市场供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随着蚕种市场的逐步规范化和对蚕种质量要求的高标准化 ,蚕种生产竞争也愈加激烈。我省已有十多个蚕种场因蚕种微孢子检出率超标等原因相继退出蚕种生产市场 ,面对蚕种场激烈的生存竞争 ,针对如何降低蚕种微粒子病毒率 ,笔者从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角度谈一谈关于蚕种场如何防治微粒子病的经验。1 严格消毒。防治微粒子病 ,首先要抓好生产区、非生产区大环境全面、彻底的消毒 ,不留死角 ,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特别是非水泥场地、蚕沙坑周围、下水道以及相关的交通要道更要彻底消毒 ,从建湖县蚕种场和盐城农业学校对这些地方的抽检中…  相似文献   

15.
蚕种场是蚕种生产与经营的微观主体。通过对全国136家蚕种场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认为我国蚕种场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生产设施陈旧,基础条件落后;人员负担沉重,科技力量薄弱;生产经营规模小,产能过剩严重;蚕种销售范围狭窄,区域分割依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多元化拓展的技术支撑;等等。这些问题导致我国蚕种场整体劳动生产率和资产利用率较低,经济效益较差,除广西、广东和云南3省(区)外,其它省份的蚕种场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从所有制结构来看,虽然各类所有制蚕种场总体都是亏损的,但私营蚕种场的亏损相对最小。建议通过深化蚕种场体制改革,放松对蚕种价格与流通的管制,实现规模化蚕种生产经营,推进科技创新步伐,拓展多元化发展渠道以及发挥政府扶持作用等途径,努力提高我国蚕种场的生产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6.
市、县蚕种产销经营体制的探讨湖州市农业局朱根生蚕种产销经营,内容包含蚕种场生产蚕种、冷库加工贮藏蚕种。质检部门监管蚕种质量,乡镇村代理供应蚕种等等。蚕种产销经营体制,实质上是指蚕种生产、质量管理、经营调拨和对蚕农的供种,是统还是放?放给谁?作为市、县...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德庆蚕种场自1963年创办至今,一直肩负着广东省肇庆市(四县二市二区)的蚕种生产供应任务,是肇庆市唯一的蚕种场。从1995年起蚕桑业逐步陷入低谷,蚕种生产经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德庆蚕种场与兄弟蚕种生产单位  相似文献   

18.
王书彦 《广西蚕业》1994,31(2):10-11
蚕种是蚕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蚕种成本的高低,能综合反映蚕种场的生产经营活动状况.无论是产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的高低,以及原材料消耗状况、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等,最终都会在成本中表现出来.降低蚕种成本,意味着生产中活化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节约,意味着种场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用较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同量的产品。所以说,蚕种成本愈低,蚕种场的经济效益愈高。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市蚕桑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村用种需求量不断增加,农村用种量已超过了现有蚕种场的生产承受能力,于是农村原蚕区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增加和扩大。1992年,盐城市各蚕种场生产蚕种78.7万张,其中有56.2万张是在农村原蚕区生产的,占生产总量的71.5%(外市蚕种场在我市农村原蚕区生产蚕种28.1万张);1993年,盐城市各蚕种场生产蚕种99.3万张,其中有77.2万张是在农村原蚕区生产的,占生产总量的77%(外市蚕种场在我市农村原蚕区生产35万张);1994年,盐城市各蚕种场生产蚕种104.5万张,其中有85.4万张是在原蚕区生产的,占生产总量的83%(外市蚕种场在我市农村原蚕区生产蚕种56.5万张)。由此可见,农村原蚕区的蚕种生产已成为我市蚕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近几年农村原蚕区生产发展太快,管理不甚完善,局面比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原蚕区是各蚕种场生产的大本营。由于蚕桑生产比价效益的不断下滑,各项管理措施有所粗放,造成蚕种繁育系数的下降。蚕种繁育系数是影响蚕种场经济效益乃至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系数是蚕种场所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和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