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苦瓜新品种“如玉33号”是以高代自交系“10A-1-2”为母本,高代自交系“2A-3-8”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的一代早中熟杂种。结合田间试验与室内鉴定,该杂交苦瓜品种长势旺,较抗枯萎病和白粉病,瓜皮绿色有光泽,纵瘤间圆瘤,瓜长32~38 cm,横径6~7cm,单瓜重400~500 g,主侧蔓均可结果,产量高,通常产量在45 00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2.
新翠苦瓜品种选育与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翠苦瓜是以高代自交系10A-1.2为母本、高代自交系9208A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该品种属早熟杂交一代新品种,第一雌花节位9~13节,果实平蒂棒状,长28~34 cm,横径6~7 cm,肉厚1.1 cm左右,适收商品果重350~450 g,皮淡绿色,有光泽,尖瘤,瓜形美观,果实大小整齐一致,品质优良;产量高,耐热性较强,耐贮藏,较抗枯萎病。  相似文献   

3.
选用8个高代苦瓜自交系配制杂交组合28个,通过观察比较表明,组合BAL-22-31×9208B(如玉11号)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植株生长旺盛,始雌花着生于第11节左右,瓜长25~28cm,横径6.0~7.0 cm,肉厚1.1 cm,瓜皮为墨绿色,短纵条间玉米瘤,尾部稍尖,主侧蔓同时结果;平均单瓜重400 g以上,挂果量大,产量高,耐寒、耐热性较强,较抗枯萎病。参加郑州、永春、三明、漳州多点试验,产量达5.12万~10.50万kg.hm-2,分别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6.7%、18.3%、16.5%、11.4%。  相似文献   

4.
如玉5号是福建省农科院良种研究中心选育的杂交一代苦瓜新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分枝旺盛,春季主蔓第1雌花节位平均着生于第12节左右,秋季平均在第14节左右,商品瓜呈平蒂棒状,从开花到商品瓜采收16~18 d,瓜长28~34 cm,横径6·5~7·5 cm,肉厚1·1 cm。瓜皮为青绿色、纵条间圆瘤,  相似文献   

5.
以2个苦瓜品种(‘如玉33号’和‘如玉41号’)为材料,研究4种不同光周期处理后的雌花节率、内源氧化酶类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适当短光照(8、10h)处理使苦瓜雌花节率、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CAT和SOD活性降低;长光照(14h)处理使苦瓜雌花节率、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CAT和SOD活性升高。综合分析表明在幼苗期‘如玉33号’8h光周期处理和‘如玉41号’10h光周期处理的促进雌花形成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烯利对苦瓜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苦瓜性别表现的影响,为苦瓜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苗期如玉33号和如玉41号苦瓜叶面和茎尖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以喷蒸馏水为对照(CK),分别于施药后第0、10、20和30 d取茎尖样品测定POD、CAT和SOD活性,观察移栽后苦瓜的第一雌、雄花节位,计算前35节雌花节率.[结果]在各测定时期,50.0和100.0 mg/L乙烯利处理如玉33号和如玉41号的POD活性均高于同期其他处理,最高值均出现在施药后第30 d.50.0 mg/L乙烯利处理如玉33号的SOD活性均低于同期其他处理,以施药后第30 d时最低,为CK的32.7%;100.0 mg/L乙烯利处理如玉41号的SOD活性均低于同期其他处理,以施药后第30 d时最低,为CK的45.1%.乙烯利处理后如玉33号和如玉41号的CAT活性变化趋势与SOD变化趋势一致.50.0 mg/L乙烯利处理如玉33号的第一雌、雄花节位最低,分别为8.0和5.2节,雌花节率最高,为0.465,且均与CK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100.0 mg/L处理如玉41号的第一雌、雄花节位最低,分别为9.8和6.2节,雌花节率最高,为0.512,也均与CK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喷施乙烯利可使苦瓜茎尖的POD活性升高,SOD和CAT活性降低,有效降低苦瓜第一雌、雄花节位,提高雌花节率,以分别喷施50.0和100.0 mg/L乙烯利对如玉33号和如玉41号提早开花、增加早期雌花数量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7.
兴蔬顺佳丝瓜是以湘潭肉丝瓜的高代自交系S20为母本.以四川肉丝瓜与泰国肉丝瓜的杂交后代SF0507-51为父本配制的丝瓜一代杂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早熟,第一雌花节位平均6.2节,比对照品种长沙肉丝瓜早5~7d采收,节节发生雌花,耐肥水,果实圆筒形,绿色,蜡粉厚,不易裂果,商品瓜长28 cm左右,横径7 cm左右,口感好...  相似文献   

8.
鲜食切片黄瓜新品种夏炎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瓜新品种"夏炎"是以高代自交系HA-1-1-6-y为母本、8113-1-1-6-y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具有早熟、丰产、抗病、果实商品性好等特点。第一雌花节位4~6节,瓜长35 cm,横径2.8~3.0 cm,果形指数大于12,果实硬度11.4 kg/cm2,腔径14.7 mm,单瓜鲜重226 g,产量约90000 kg/hm2,适宜于鲜食切片。该品种高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等病害,耐高温,适宜于北方春季、夏茬或南方越夏栽培。  相似文献   

9.
风帘3号丝瓜是以自交系GS1602-10-2-3-1为母本、 自交系GS1302-S-6-4-8-5-5-3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春季设施栽培播种至始收期为61 d;植株长势强,主蔓结瓜;该品种早熟,第一雌花节位5~7节,连续坐果性好;瓜呈长棒状,瓜把短,果脐部钝圆形,瓜长35 cm左右,直径3~4 c...  相似文献   

10.
认定编号:甘认菜2013095品种名称:金果1号选育单位:民勤县泽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种来源:以国外西葫芦自交系为母本,天然无壳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特征特性:蔓长70 cm左右,主茎型,不分枝,蔓浅绿色有棱沟及半透明的刺,易产生不定根,节间短。叶片呈掌状,深绿色,叶背叶脉有刺毛。第1雄花节位在第6~7节,第2、3雄花节位在10节以内。雌雄同株异花,第一雌花开放3~5 d后开放雄花,雌花花冠裂片狭长,展开,萼筒裂片狭而短。瓜形圆形略高,  相似文献   

11.
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3号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92元-11”为母本、“贵农20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3-2004年甘肃省东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2 a折合平均产量分别为5 707.35、5 506.35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CM4860增产3.88%,较对照品种陇春23号减产1.4%。籽粒含粗蛋白111.3 g/kg、湿面筋249.0 g/kg、沉降值19.3 mL,吸水率67.1 g/kg,面团形成时间1.7 min,稳定时间0.9 min,最大抗延阻力128 E.U。该品种株高80-106 cm,长芒,千粒重40-46 g,生育期94-115 d,适宜在临夏、临洮、渭源或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吉粱5号”(21A×忻粱52)是以外引雄性不育系“21A”为母本,外引恢复系“忻粱52”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高粱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综合性状良好,一般产量为7807.0kg/hm2.比对照“吉杂75”增产16.53%。适宜吉林省的长春、四平、吉林、松原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3.
“吉农3号”茄子为新育成的中晚熟、抗病、高产茄子杂交种,母本是83-02,父本是SP6。其特点是生长势强,外观品质好,抗褐纹病,产量比对照品种“沈茄1号”增产10%以上,在吉林省内能够制种。  相似文献   

14.
瑞青8号是以青花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CMS034为不育源,与优良稳定的青花菜自交系0512经过多代回交转育,育成的不育性稳定、经济性状良好的青花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0512,再以雄性不育系CMS0512为母本,优良的青花菜自交系038为父本配制的杂交一代品种。瑞青8号株高60 cm左右,株幅65 cm左右,叶色绿,叶面光滑;花球半球形,横径17.5 cm左右,纵径14 cm左右;花球紧密,蕾粒细小,色浓绿,花茎细,不中空,单花球重0.55 kg左右,产量达1400 kg/667 m2左右。属中早熟,定植后72 d左右采收,腋芽2~4个,在主花球采收后,侧花球可连续采收1~2次,植株生长势强、整齐度高、抗逆性强,抗霜霉病、黑腐病。  相似文献   

15.
玉米新品种"华科3A2000"是以"M001"为母本、"E201"为父本育成的玉米杂交种。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2 907.0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4.8%;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1 274.7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4.0%。该品种于2014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华科3A2000"果穗筒型,穗长18.7 cm,穗行数18行,子粒黄色,百粒重38.2 g,品质好,抗病,抗倒伏,出苗至成熟127 d。适于吉林省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玉米新品种"吉农玉308"是以自选系"GS02"为母本、"GS0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10 505.0 kg/hm2,比对照增产8.9%;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9588.9 kg/hm2,比对照"平全13"增产3.5%.该品种2008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抗旱、品质好,适合吉林省中晚熟地区及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吉玉301"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玉米新品种“吉玉301”是以自选系“GS01”为母本、外引系“吉85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0022.0kg/hm2,比对照“四单19”增产12.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123.2kg/hm2,比“四单19”增产11.8%。该品种于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稳产、高产、抗病、抗旱,品质好,适于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白城等地区及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