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余志寨 《福建农机》2006,(1):13-13,12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近阶段中央对农业发展新阶段做出的重大决策。农业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我市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是今后我市农机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机化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适应和服务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质量和效益。纵观现状,各种农业机械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应用,使农机科技成果直接转化和服务于现实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农机化技术与农艺、园艺和水产养殖技术相结合,农机化技术与农村经济综合开发项目配套相结合等产生的巨大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展农业离不开农机岑溪县农机化推广站黎汉业农业机械化是为农业生产、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的。农业机械化寓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之中,这些产业的成果有农机的贡献,要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因此,机械化是我国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农业机械化是彻底改变农业生产面貌的一场技术革命。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和发展,农业机械化由国家和集体经营为主转变为村、乡、联户或农户自主经营为主,由单一种植业转变为农、林、牧、渔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农村运输等各个方面和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21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农业机械化该如何发挥作用,我想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机化的新要求农业和农村经济在“九五”期间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  相似文献   

5.
谈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刘玉坤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通辽市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除其它相关措施外,农业机械在该市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过程,起到了保障和促进作用。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是振兴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必由...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深入,莱州市的农机化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市农机总动力、农机总值、农机化综合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在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稳定和发展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然而,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农机管理、经营、服务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九五”期间,我省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大力推广普及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张骏意 《福建农机》2005,(1):10-10,9
一年来,南平市认真贯彻2004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中心任务,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各项改革。农机管理部门按照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发挥职能,积极搞好配套服务,使我市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发展农机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机化是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发生变革的必然选择,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先进手段,是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大支柱。随着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强烈呼唤发展农机化。1.1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发生了重大转移,农业生产凭借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逐渐丧失,农业生产的小规模、高成本、低效益日显突出,极大地削弱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如果农机化水平跟不上将制约农业…  相似文献   

10.
农业机械化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杜国尧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一、改革开放政策为推进农机化事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尽管国家这些年对农机投入不多,但农机化事业却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11.
产立 《河北农机》2023,(17):67-6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村的支柱产业,其发展与农村经济的振兴密切相关。农机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工具,是农业技术创新和经济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机推广在农业技术创新和经济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农机推广对于解决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动农村经济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机推广对农业技术创新和经济振兴的影响、农机推广的现状与问题以及加强农机推广的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对农机推广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发挥农机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农村经济的振兴。  相似文献   

12.
《江西农机》2014,(4):20-21
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体现了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有别于经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这就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平衡性。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业机械化的大力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得农村人均产值和效益显着提高,增强了农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之一,没有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在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发展农业生产,农村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钟山县农业机械化正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历史新起点,尤为以水稻生产机械化更显突出,全县农机化事业呈现出稳步、持续、加快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稳步健康地发展,中央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近几年我国农业机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在发展农业生产,活跃农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农业机械的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5.
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近几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从传统农业大市的实际出发,坚持着眼于农村、立足于农业、服务于农民,积极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推动了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莫耀祖一、农业机械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1、农业劳动力的短缺,对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经济由过去单一的抓粮棉生产,逐步向多种经营转变,导致了非农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农业所占比重逐年下...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新疆乃至全国农民增收速度明显趋缓,不少地区农民收入下降,从中央到地方无不为此感到焦虑。因此,积极探索农民增收途径,是今后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产品走出了长期短缺的困境,实现了供需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以解决温饱为主逐步向实现小康目标转变,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发展由受单一的资源约束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农业生产目标从追求产量最大化转向追求效益最大化,农业增长方…  相似文献   

18.
2001年 2月 23日,湖南省副省长庞道沐在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充分认识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庞道沐说,农机化工作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2000年,全省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平衡发展。全省粮食总产 287.5亿 kg(公斤 ),油料 139.3万 t(吨 ),创历史新高;乡镇企业总产值 4541亿元,增长 10%;农业总产值 1248亿元,增长 4.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50元;全省 50万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和农…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全国农业及农机化专业工作会议精神 (一)中央农村及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 会议认为,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着重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应对入世挑战三个方面的工作。 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任务,一是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二是调整农产品结构,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三是调整产业结构,继续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乡镇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四是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加快转…  相似文献   

20.
樊维聪 《农业工程》2019,9(5):133-135
农业政策主要是根据我国农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对农业未来发展进行合理规划,保证我国农业处于健康发展状态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制定相关的农业政策,能够优化农产品结构、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使得我国农村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以此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因此,分析我国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