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患肌肉溃烂病中华倒刺鲃血细胞数量及形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嘉陵江中网箱养殖的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Bleeker)患肌肉溃烂病病鱼和健康鱼,对比测定二者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大小等指标,以研究病鱼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变化。结果表明病鱼和健康鱼鱼体的多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健康鱼,病鱼外周血中红细胞数目显著减少,白细胞数目极显著增加,红细胞有变小趋势,表明肌肉溃烂对中华倒刺鲃红细胞有一定破坏作用;相对于健康鱼,病鱼淋巴细胞比例下降,单核细胞比例升高,表明在病理情况下,鱼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吞噬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2.
<正>对人工养殖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的细菌性疾病,主要依靠各种抗菌素类药物治疗。但是,抗菌素的使用容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且细菌对不同抗菌素耐药性的产生强弱与速率,可能因细菌的种类和抗菌素使用频率有关。了解抗菌素使用后鱼类消化道中细菌耐药性的变化,对于将抗菌素作为水产用兽药时制定科学用药程序是具有重要参考作用的。本研究将氟苯尼考添加在饲料中连续投喂黄颡鱼5d后,  相似文献   

3.
对斑点叉尾鱼回致病的3株细菌,经液体培养后灭活制备三联免疫疫苗,斑点叉尾鱼回鱼苗通过浸泡接种,抗感染能力大为增强。经人工感染试验,对CR 79-1-1和ST78-3-3菌免疫保护率达到91%~100%,对93-Ⅲ菌免疫保护率可达64%。  相似文献   

4.
正抗菌素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治疗,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致病菌对抗菌素逐渐产生了耐药性。为了帮助养殖户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水产用抗菌素类药物,避免渔用药物滥用或者误用,2015年4—10月,项目组从江苏省兴化市人工养殖的鱼体内分离了致病菌,测定其对常见水产用抗菌素类药物的敏感性。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物供试药物为目前比较常用的抗菌素:恩诺沙  相似文献   

5.
鲻鱼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的定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方永强 《水产学报》2002,26(6):481-485
用7种哺乳类胃肠激素抗体对鲻鱼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5-HT、SST、VIP、GAS和P物质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均存在于鲻鱼胃肠粘膜中,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则显免疫阴性反应。文中还描述了鲻鱼胃肠道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及在胃肠各部的分布密度,并对其可能的分泌方式和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饲料中水解鱼蛋白对中国对虾非特异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国对虾基础饲料中用水解鱼蛋白替代0%、5%、10%和15%鱼粉蛋白,制成饲料投喂中国对虾30d,实验结束取样测定对虾生长指标并进行血细胞记数,以肝胰脏中的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为非特异免疫指标,探讨水解鱼蛋白作为免疫增强剂对中国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5%水解鱼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组对虾肝胰脏中酸性磷酸酶活性为0.54U/gprot,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替代组(P<0.05);血液中总的血细胞数量最多,血清的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替代组(P<0.05),并且特定生长率最高。说明水解鱼蛋白作为免疫增强剂对中国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免疫刺激剂(immunologic stimulant)是指能够调节动物免疫系统并激活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细菌和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抵抗力的一类物质。将免疫刺激剂用于水产养殖动物传染性疾病预防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使用化学药物难以奏效的水产养殖动物的病毒和细菌性疾病。一、免疫刺激剂的种类、特点与应用现有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能激活鱼、虾类免疫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 ,为增强鱼、虾类体质和抗病促生长能力 ,我国科学家致力于水产动物免疫生长剂的研究及开发 ,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纯天然产物—EfficaiousZenithO (EZO)系列免疫促长剂 ,并在江苏、湖北、福建及广东等一些特种水产场中应用。结果表明 ,本剂对特种水产品具有良好的免疫抗病促长功能 ,特别在鲟、鳜、鳗、罗非鱼等方面受到养殖者的甚佳评价。本文以选择EZO—免疫促长剂在鲟鱼养殖中使用为例 ,简介如下 :1 增强食欲 ,促进生长 ,大幅度提高产量从各特种水产养殖场反映认为 ,应用本剂的较大功…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抗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的特异性Ig Y的功能性蛋粉在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红头病"预防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灭活的爱德华氏菌(菌种保藏号:CCTCCNO:M2012024)免疫蛋鸡,通过微包膜及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技术制备抗爱德华氏菌的特异性Ig Y的功能性蛋粉,采用泼洒和口服两种方式检测该功能性蛋粉对黄颡鱼的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功能性蛋粉抗体效价达到1∶5120;以剂量为2 mg/L功能性蛋粉连续泼洒水体3 d或以饲料重量0.2%的剂量口服14 d后,再用浓度为2.0×107CFU/m L的致病性爱德华氏菌对健康黄颡鱼进行攻毒,泼洒和口服功能性蛋粉对黄颡鱼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5.5%和70.0%;对人工感染爱德华氏菌后患病的黄颡鱼养殖水体连续泼洒5 d或投喂14 d功能性蛋粉,其对黄颡鱼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67.2%和40.7%,表明制备的功能性蛋粉对黄颡鱼"红头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4,(1)
<正>中草药中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有多糖、甙类、生物碱、挥发油类、蒽类和有机酸类等,起着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枸杞多糖具有提高和增强免疫系统中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功能的作用;人参皂甙具有显著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生物碱能增强体液和细胞的免疫功能,刺激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挥发油具有多种药理功能,大蒜素为大蒜中的  相似文献   

11.
草鱼对鱼害粘球菌类脂多糖的免疫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LPS 浓度为2mg/ml 的免疫鱼死亡率最低,为5%;1mg/1ml的免疫鱼,死亡率为18%;3mg/ml 的免疫鱼死亡率为26%;而4mg/ml 的免疫鱼死亡率最高,达50%.  相似文献   

12.
发酵豆粕饲料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经微生物混菌发酵的豆粕与未经发酵的豆粕依不同比例混合, 按 30 0%的比例添加在某种市售鲫鱼饲料中, 连续投喂异育银鲫 (Carassiusauratusgibelio) 30d后, 通过测定供试鱼的增重量、血清中溶菌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 (SGPT)、血清总蛋白含量和白细胞吞噬活性, 比较不同添加量的发酵豆粕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饲料中发酵豆粕添加量的上升, 供试异育银鲫不仅增重量有所提高, 各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也有所改善, SGPT的活性出现下降趋势。与未经过发酵的豆粕相比, 发酵豆粕具有一定的促进生长、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5.真菌与真菌多糖将从蘑菇中提取的β-1,3-葡聚糖投于鱼类后,可以增强供试鱼白细胞吞噬活性,提高补体和溶菌酶的活性,促进特异性抗体的生成。将这种β-1,3-葡聚糖投于对虾后,也可以增强血细胞的吞噬活性和提高酚氧化酶的活性。由于免疫刺激剂激活了免疫功能,可以有效地预防鲤(Cyprinus carpio)的气单胞菌病、五条的链球菌病和日本囊对虾的弧菌病与病毒性血症。  相似文献   

14.
在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基础饲料中添加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水提物0.5%、1.0%和1.5%连续饲喂7 d,研究了叶下珠对罗非鱼肝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CuSO4.5H2O中毒造模、采血,检测鱼血清中的肝损伤指标(ALT、AST、ADA、LDH)和免疫指标(AKP、ACP、MPO、溶菌酶)。结果显示,各添加组的肝损伤指标、免疫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各添加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在罗非鱼饲料中添加0.5%~1.5%的叶下珠可明显抑制罗非鱼肝损伤,增强罗非鱼的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15.
微量元素硒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适量的硒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本文概述了硒增强免疫功能的机制及硒与抗氧化、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免疫佐剂、抗病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鱼病发生频繁,危害也越来越大,是影响养殖效益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发现在集约化养鱼中使用抗菌素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1.内服药剂量要以鱼体重为计算基础,充分考虑病鱼和体弱鱼,足量用药。抗菌素类药的治疗作用依赖于它在鱼体内的药物浓度,剂量不足将造成体液中的药物浓度不够,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细菌产生抗药性后,该种或该类药物对该细菌的效价强度都将降低,治疗难度增大,因此,用药剂量足量十分重要。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养殖户用药采用以…  相似文献   

17.
免疫增强剂因能增强机体抗疾病感染的能力、作用时间较短且没有记忆成分,被认为是一种提高鱼体免疫力及对疾病抵抗能力的有效方法。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免疫增强剂在黄颡鱼养殖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主要从微生物来源、动植物来源、营养因子类来源这3大类免疫增强剂对黄颡鱼免疫和抗病能力影响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展望了黄颡鱼免疫增强剂的研究和发展趋势,可为黄颡鱼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日本北鱼目第一渔协现,饲育有14万尾(鱼师)鱼,但养殖的(鱼师)鱼大多易患皮肤病和鳃上生虫,虽采用了饵料中加入抗菌素等方法,但成活率只有50%。渔协的中野组长受中国古书中载有大蒜防治淡水鱼病的启示,于1986年开始用20%的大蒜汁渗入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鲖爱德华菌口服微球疫苗对斑点鲖的免疫效果,实验以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海藻酸钠和鲖爱德华菌灭活疫苗为材料,制备鲖爱德华菌口服微球疫苗。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鲖爱德华菌微球疫苗组、鲖爱德华菌灭活疫苗组、空微球组和对照组,以拌料口服方式进行免疫,通过检测血清中溶菌酶活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补体替代途径(ACH50)活性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抗体效价以及相对免疫保护率评价疫苗免疫效果,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口服疫苗对斑点鲖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鲖爱德华菌口服微球疫苗能够较长时间增强斑点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血清凝集效价于第5周达到峰值,为1∶16,免疫后第7周仍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口服鲖爱德华菌微球疫苗的斑点鲖获得的抗鲖爱德华菌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0.7%,远高于灭活疫苗组(14.3%)及空微球组(10.7%);荧光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攻毒后48 h相比攻毒前各免疫基因表达量均有上调,鲖爱德华菌微球疫苗对受免鱼肾脏、脾脏中免疫基因的表达影响尤为明显。结果表明,鲖爱德华菌口服微球疫苗能增强斑点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鲖爱德华菌病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增强鱼、虾类体质和抗病促生长能力。我国科学家致力于水产动物免疫生长剂的研究及开发,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纯天然产物-Efficaious Zenith O(EZO)系列免疫促长剂.并在江苏、湖北、福建及广东等一些特种水产场中应用。结果表明,本剂对特种水产品具有良好的免疫抗病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