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德系安哥拉兔产毛性能最佳,由于当地农户养兔的常规日粮中蛋白质量少质差,特别是含硫氨基酸和赖氨酸较为缺乏,故产毛量低,经济效益不高。为了提高兔毛产量和质量,我们于1984年7~12月,在海拨830米的竹元乡中桥村兔场,进行了在常规日粮中添加不同量蛋氨酸和赖氨酸对德系安哥拉  相似文献   

2.
<正> 1980年我院先后引进了西德安哥拉兔、日本安哥拉兔和本地安哥拉兔,分别简称为德系、日系和中系安哥拉兔。为了摸索各长毛兔的饲养特点,于一九八一年进行了对不同品系安哥拉兔的生长发育和产毛量测定,并对其毛纤维类型和若干性状作了初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饲养长毛兔的经济效益,改变永嘉县长毛兔生产性能低下的现状,我们于1996年开始先后引进了产毛量较高的德系安哥拉兔,在纯繁扩群的同时进行杂交试验,为纯种德系安哥拉及与本地长毛兔杂交改良的推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试验在永嘉溪口养殖场进行,德系安哥拉兔20只,平均体重4.1kg,由永嘉县农丰种兔场提供;中系安哥拉兔20只,平均体重2.5kg,由溪口养殖场和枫林镇杨柳潭兔场提供;杂种兔(以德系安哥拉兔为父本、本地中系安哥拉兔为母本的杂种一代)20只,平均体重3.6kg,由溪口养殖场和梅岙养兔场提供.  相似文献   

4.
德系安哥拉兔具有产毛量高,毛品质好的特点,但引进我国后,表现适应性差,死亡率高,仔兔成活率低。针对这种情况,安徽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用德系安哥拉兔与新西兰白兔作亲本,运用级进杂交的育种  相似文献   

5.
旨在探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赖氨酸对安哥拉兔产毛性能以及毛囊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10月龄生长发育状况良好的安哥拉兔公兔16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再添加0.25%、0.35%、0.45%的赖氨酸,试验期65 d。结果表明:饲粮添加0.25%的赖氨酸显著提高了产毛量、产毛率、饲料转化效率、总毛囊密度和次级毛囊密度(P<0.05)。饲粮添加0.25%的赖氨酸显著增加皮肤中Wnt家族10b蛋白(Wnt10b)、β-连环蛋白(β-catenin)、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基因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0.35%的赖氨酸显著提高了角蛋白相关蛋白(Kap6.1)基因表达量,也显著降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赖氨酸可促进长毛兔皮肤毛囊发育,Wnt10b/β-catenin、TGF-β和Kap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此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6.
安哥拉兔是世界上饲养的唯一毛用兔品种。目前,饲养安哥拉兔的国家主要是中国和法国。中国是饲养安哥拉兔数量最多、产毛总量最高和出口兔毛数量最多的国家。因此,提高毛用兔产毛量对毛用兔养殖意义重大。1影响产毛量的因素1.1品系德系兔产量最高,中系兔含粗毛率高,产量低。1.2个体个体越大,体表面积越大,产量就越高。毛的品质,个体间也有差异,选种时,应选个体大、绒毛长、粗毛少的兔。  相似文献   

7.
德系安哥拉兔是世界著名的长毛兔品系,以产毛量高、兔毛密度大、细毛含量高、兔毛不缠结而著称,属典型的细毛型长毛兔。德系安哥拉兔在我国长毛兔改良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兔毛的需要发生了一些变化,粗毛型兔毛需求有所增加,但德系安哥...  相似文献   

8.
1 选好种兔 应选择耗料少、产肉多和产毛量高的品种作种用.如肉兔可选安阳灰兔、新西兰兔、哈尔滨大白兔;獭兔可选青紫兰兔、加利福尼亚兔;毛兔可选德系安哥拉兔等.  相似文献   

9.
泰山粗毛型长毛兔高产核心群的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合成系育种原理,利用德系安哥拉兔产毛量高、被毛密度大的遗传基础,杂交导入GSAB兔粗毛率高、生长快、体重大的优良基因,经杂种一代横交或用德系安哥拉兔回交后,分离筛选得到毛密、体大、粗毛含量高的粗毛型兔,然后进一步同质迁入新法系安哥拉、沪2071系等粗毛型兔的高产基因,获得高产毛量、高粗毛率的理想型个体组建选育核心群。核心群基因来源及血统比例为德系安哥拉占37.5%,GSAB占12.5%,新法系和沪2071系分别占25%。  相似文献   

10.
<正> 兔毛纤维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角质蛋白质。而角质蛋白质是由很多种氨基酸所组成的,其中含硫氨酸的比重较大。在日粮中含硫氨基酸含量不足的情况下,添加硫氨基酸对提高兔毛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报道,在日粮中添加胱氨酸和赖氨酸可提高德系安哥拉兔的产毛性能。但目前市场上胱氨酸和赖氨酸的价格较高,因此我们试图添加蛋氨酸,来达到成本低、产毛性能好的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含硫氨基酸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添加蛋氨酸对长毛兔产毛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选好种兔 应选择耗料少、产肉多和产毛量高的品种作种用。如肉兔可选安阳灰兔、新西兰兔、哈尔滨大白兔:獭兔可选青紫兰兔、加利福尼亚兔;毛兔可选德系安哥拉兔等。在生产过程中,对于生产性能低下的劣质种兔要及时淘汰,不予留作种用。  相似文献   

12.
<正> 全耳毛兔是五十年代经江、浙一带群众选育而成。该兔被毛洁白、纤细、柔软、耐粗饲、繁殖力强,颇受当地群众欢迎。1972年我院牧场引进全耳毛兔,为提高产毛量,于1975年开始进行杂交改良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试验主要于本院牧场进行,1980年又在江都县种兔场设立试验点,以便进一步观察杂交效果。 1.杂交组合 针对全耳毛兔体型小的缺陷,应该以体型大的兔种进行改良。1975年选用日本大耳兔对全耳毛兔进行杂交改良试验。1978年从西德引入德系安哥拉兔,该种体型大、产毛量高,毛品质好。又于1979年开始采用德系安哥拉兔与原有杂种兔进行三品种杂交和级进杂交。其具体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1989~1991年,我们对长毛兔的饲喂次数进行了多次试验,以期探讨在生产实践中一次性饲喂和多次性饲喂对长毛兔产毛量的影响。 一、动物选择 选择体重3000~4000克、年龄2岁左右的健康德系安哥拉兔30只,按性别随机  相似文献   

14.
兔毛是长毛兔的主要产品,其产量和质量是直接影响养兔经济效益的两个重要生产指标。为此,如何提高长毛兔的产毛量和质量,生产出“毛长净白”的高档次兔毛,是每个养兔生产者必须关注和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结合养兔生产实践及近年来各地一些先进经验与做法,现就提高长毛兔的产毛量及质量所采取的一些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选用良种,实行杂交改良从目前各地饲养的品种来看,由于品种不同,所以不同品种之间的产毛量差异很大。从各地饲养的各品系中,以德系安哥拉毛兔产毛量最高,法系安哥拉兔居中,英系和中系长毛兔较低。但近些年我国杂交改…  相似文献   

15.
1德系该兔产于德国,是目前世界上饲养普遍、产毛量高的品系。我国自1978年开始引进饲养。德系安哥拉兔全身披厚密绒毛。被毛有毛丛结构,不易缠结,有明显波浪形弯曲。面部绒毛不一致,有的无长毛,也有额毛、颊毛丰盛的,但大部分耳背均无长毛,仅耳尖有1撮长毛。四肢、腹部密生绒毛;  相似文献   

16.
以西平本地长毛兔、德系安哥拉兔和浙江产高产长毛兔群为亲本,进行品系(群)间杂交创新,为选育“953”巨型高产长毛兔提供基础群。结果表明,本地兔♀×德系兔♂、本地兔♀×浙江兔♂和德系兔♀×浙江兔♂3个杂交组合比较优秀,每一杂交组合的杂种与其父本级进杂交三代,其后代在体尺、体重、产毛量和繁殖性能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而且不同组合的杂交效果表现出一定的互补性,上述3个杂交组合的级进三  相似文献   

17.
泰山长毛兔高产新品系,是泰安市郊区畜牧局与山东农业大学密切合作,历经五年时间精心培育的。以德系安哥拉为主,导入GSAB、中国2071和浙南优质长毛兔,进行品种(品系)间杂交创新,横交继代选育而形成的高产新品系,体重大,成兔一般在5500g,产毛量一般在1600g,优质毛含量高。为了制定泰山长毛兔新品系配套的技术措施,探讨符合其幼兔生理特点的营养水平和饲料配方,提高日增重、产毛量、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而进行了本项研究。1 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97年9月21日在泰安市郊区泰山长毛兔良种场进行,选择泰山…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掌握长毛兔泌乳和仔兔生长发育的规律,以便有效地管理母兔和任免,提高仔兔育成率,我们于1986年5月6日—6月15日对6窝同期分娩的德系安哥拉母兔的泌乳量及仔兔生长进行了测定。现将以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从1984年~1987年,对进口的德系安哥拉原种兔进行本品种德育。其结果,成年体重;母兔4019g,公兔3901g,分别比原种兔提高38.95%和36%,差异极显著(P<0.01);产毛量公兔991.4g,母免1008.5g,分别比原种兔提高39.95%和42.73%,差异极显著(P<0.01);选育群母兔窝均产活仔7.28只,较原种兔提高5.81%;42日龄断奶窝重5134.5g,较原种兔提高36.69%,42日龄断奶个体重1125.5g,较原种兔提高40.3%,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0.
日粮铜水平对安哥拉兔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50只90日龄的安哥拉兔随机分成A、B、C、D、E五组,饲喂含铜量为10.56、20.56、30.56、110.56、210.56mg/kg的5种日粮。结果表明,兔的日增重与铜添加量呈正相关(r=0.95),喂高铜日粮的D、E组兔日增重显著地高于其它三组(P〈0.01),而这两组间差异不显著,A、B、C三组间差异也不显著;饲料报酬,兔毛长度及单位面积产毛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铜添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