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广使用高效、安全的消毒药剂是规模化养蚕防病技术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将新型消毒药剂二溴海因配制成不同浓度药液,对家蚕真菌病、病毒病的主要病原体进行消毒试验。结果表明,以0.5g/L二溴海因药液进行蚕体消毒,可达到100%杀灭白僵菌、黄曲霉菌的消毒效果;单独使用二溴海因药液不能杀灭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但在质量浓度为0.5g/L的二溴海因药液中添加5.0g/L碳酸钠后,即可达到100%杀灭BmNPV、BmCPV的消毒效果,并且碳酸钠的添加不影响针对白僵菌、黄曲霉菌的蚕体消毒效果。二溴海因药液对家蚕的安全性试验表明,4~5龄期每天添食1次用1.0g/L(或0.5g/L)二溴海因+5.0g/L碳酸钠溶液浸润的桑叶,对家蚕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全茧量、茧层率等经济指标与对照相仿。综上初步认为,二溴海因和碳酸钠混合的消毒药液可以应用于家蚕真菌病、病毒病主要病原体的消毒。  相似文献   

2.
亚迪欣对家蚕病原体的消毒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亚迪欣是一种高效广谱性消毒药剂 ,对家蚕病毒病、真菌病、细菌病、微粒子病的病原体有显著的消毒效果。与常用的蚕用消毒剂蚕用消毒净比较 ,亚迪欣水溶液有效成分较稳定 ,对金属的腐蚀性较小 ;添食对家蚕的生长发育、茧质、丝质及种质未见不良影响。实际使用浓度为 2 5 0倍溶液用于蚕室蚕具消毒 ;10 0 0倍溶液用于桑叶叶面消毒。对细菌芽孢和毒素、微孢子消毒可用 16 0 0倍溶液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去年“三氯异氰尿酸”(简称新药)对家蚕病原体消毒效果试验的基础上,于今年春又对我区饲养家蚕中常见的主要病害中肠型脓病(CPV)及病毒性软化病(FV)进行了消毒效果生物测定和使用新药消毒对养蚕后代有无影响的试验.其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养蚕防病、预防为主、消毒为重,做好养蚕消毒工作是夺取蚕茧无病高产的重要保证,消毒剂“养蚕欢2号”(粉剂)是替代该药液剂的换代产品,四川省蚕业研究所在许多蚕区中试和推广该消毒药剂,受有关部门的委托,1997年夏季和秋季,我们就该药剂对家蚕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微粒子原虫进行了消毒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石灰浆消毒叶对家蚕饲养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灰是养蚕消毒的主要药剂之一,在养蚕防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300年前明朝时代的《天工开物》古籍中已经有了关于养蚕农家使用石灰的记载。当今.石灰在养蚕业的使用可谓量大面广.应用于蚕室蚕具、蚕体蚕座、桑叶叶面消毒等各个消毒环节。石灰对家蚕病毒病的病原体具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对病菌污染叶、农药污染叶、氟化物污染叶等均有一定的消毒解毒作用。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石灰浆消毒叶对养蚕成绩的影响,于2002年秋季进行了该试验。  相似文献   

6.
臭氧消毒对家蚕病原体的灭活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臭氧对家蚕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效果,用新产生的臭氧气流对家蚕几种病原微生物进行了杀灭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新生臭氧气流处理30min,可使家蚕大多数病原体完全失活或使其致病力下降,且对蚕体的生长发育及生理机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当前,消毒防病是养蚕制种业所面临的首要课题,尤以防治家蚕微粒子病更是重中之重,于是各种蚕药相继问世,对蚕病的防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蚕用消毒净便是其中的一种新型高效、广谱、低毒消毒杀菌剂,其对家蚕病毒病、真菌病、细菌病、原虫病的病原体的消毒杀灭作用已被证实,但为了弄清楚全龄使用消毒净进行叶面净化对养蚕制种是否存有不良影响这一问题,于2000年秋做了这方面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种有机氯制剂对家蚕病原体的消毒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助生 《广西蚕业》2008,45(3):33-37
用二氯二甲基乙内酰脲分别对家蚕的曲霉菌分生孢子、白僵菌分生孢子、细菌芽孢及细菌毒素、质型病毒多角体(CPV)、核型病毒多角体(NPV)进行了消毒防病试验,表明二氯二甲基乙内酰脲对上述家蚕病原体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同时对蚕进行添食二氯二甲基乙内酰脲试验,结果表明对蚕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广西农村养蚕生产使用的消毒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问题,选择农村养蚕生产应用的10种消毒剂:戊二醛、福尔马林、聚维酮碘、癸甲丙二醇氯铵复合碘、苯扎溴铵、癸甲溴铵、月苄三甲氯铵、二氧化氯、优氯净和漂白粉精,按消毒剂的生产实用浓度开展对家蚕病原体的杀灭效果试验,并调查其酸碱度和腐蚀性。结果显示:10种消毒剂对家蚕病原体的杀灭效果有很大差异,其中含醛类的戊二醛、含碘类的聚维酮碘和癸甲丙二醇氯铵复合碘对家蚕病原体基本没有杀灭效果;季铵盐类的苯扎溴铵、癸甲溴铵、月苄三甲氯铵对家蚕灵菌和白僵菌有杀灭效果,但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和家蚕微孢子虫(Nb)没有杀灭效果;含氯类的优氯净和其他类的二氧化氯对家蚕灵菌、白僵菌和Nb病原体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但对BmNPV的杀灭效果差;对家蚕病原体的杀灭效果是含氯类的漂白粉精最佳,含醛类的福尔马林次之。消毒剂酸碱度对其杀灭家蚕病原体具有重要影响,戊二醛、福尔马林、聚维酮碘、癸甲丙二醇氯铵复合碘、苯扎溴铵、癸甲溴铵、月苄三甲氯铵、二氧化氯、优氯净等9种消毒剂呈酸性或弱碱性,杀灭BmNPV的能力差。醛制剂、碘制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属于轻度腐蚀,对养蚕用具腐蚀性低;氯制剂类型消毒剂属于中度、重度腐蚀,腐蚀性强。为达到有效控制蚕病的发生,及满足农村养蚕既能消毒防病又能降低成本的需求,仍需要进一步研发广谱、高效、低毒、低刺激、低腐蚀的新型蚕用消毒剂。  相似文献   

10.
新生臭氧气流对家蚕多种病原体具有消毒效果.试验表明:用新生臭氧气流处理30分钟,可使白僵菌、黑胸菌、苏云金杆菌及灵菌完全失活,可使黄曲霉对家蚕的致病力下降,可使病毒多角体NPV及微粒子孢子完全失去致病力.  相似文献   

11.
复方漂粉精(消毒王)在大面积生产广泛应用多年,从观察和监测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实验室显微观察及消毒效果再验证试验。试验的病原微生物为主要感染家蚕的病毒、细菌、真菌和微孢子虫,即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苏云金芽孢卒倒杆菌(B.t)、曲霉菌(A.f)和微粒子孢子(N.b)。通过筛选试验选择0.5%硫代硫酸钠+1%卵磷脂+0.1%聚山梨醇+2%吐温-80为该产品的中和剂,将复方漂粉精(消毒王)配成目的浓度0.56%(W/W),以菌药混合法和载体病原液接触法分别处理2min、5min、10min、20min、30min,通过显微观察、培养试验、生物感染试验对病原形态的变化、有无菌落生长以及是否感染发病三项指标进行考查,试验表明:药液接触5min即可灭活多数病原微生物,对各种病原消毒效果指数达99%以上;有机物影响试验表明该药剂消毒作用受有机物的影响程度比漂白粉小,该药剂的消毒能力较强,即使有一定浓度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也能达到养蚕消毒的目的。同时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和家蚕微粒子孢子(Nb),杀灭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其结果证明该消毒剂对家蚕病原微生物同样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对“养蚕欢”消毒液处理家蚕微粒子孢子、核多角体、曲霉菌孢子的样品进行观察,“养蚕欢”消毒液能使微粒子孢子、核多角体、曲霉菌孢子病原体变形、破碎、溶解、消失。该消毒液对家蚕病原体具有较强的消毒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克蚕菌防治家蚕细菌性败血病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黄可威  朱峰 《蚕业科学》1993,19(4):234-236
<正> 细菌病是家蚕常见病之一。在养蚕生产过程中常用于防治家蚕细菌病的药剂有氯霉素、红霉素和氟哌酸等。这些药剂中以氯霉素在养蚕生产中使用最为普遍。为广辟药源,进一步提高防治家蚕细菌病的效果,我们通过试验,筛选出对防治家蚕细菌性败血病有效的药剂克蚕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菌毒敌”作为杀灭家畜家禽病毒、细菌及寄生虫卵的新消毒剂已有厂家生产;“881”是某军医大学新近鉴定的医院卫生消毒的药剂(商品名为一消清)。1988年在实验室对该药剂进行了家蚕病原的消毒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一、病原曲霉菌孢子、苏云金杆菌(芽孢、繁殖体)、中肠型脓病多角体病毒。二、药源菌毒敌为湖南省资江氮肥厂消毒剂分厂产品;“881”由第二军医大学提供。  相似文献   

15.
氯溴异氰尿酸是一种高效、广谱的内吸性杀菌剂。将氯溴异氰尿酸与磷酸三钠或碳酸钠复配成不同浓度药液,对家蚕主要病原体进行消毒试验。0.125 g/L氯溴异氰尿酸药液对白僵菌、黄曲霉菌可达到100%的消毒效果,但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无消毒效果;在0.125 g/L氯溴异氰尿酸药液中添加10.0 g/L磷酸三钠或碳酸钠后,对BmNPV、BmCPV可达到100%的消毒效果。将磷酸三钠或碳酸钠添加到1.0 g/L氯溴异氰尿酸溶液中,对BmNPV、BmCPV具有100%消毒效果的最低添加浓度分别为1.0、0.5 g/L和2.0、1.0 g/L。氯溴异氰尿酸药液稳定,添加磷酸三钠或碳酸钠后的复配药液稳定性差,但添加磷酸三钠的稳定性优于添加碳酸钠的稳定性。综上初步认为,氯溴异氰尿酸与磷酸三钠混合的消毒药液可以应用于家蚕真菌病、病毒病主要病原的消毒,且药液宜现配现用。  相似文献   

16.
“熏毒威”叶面烟熏消毒,可以较好地杀灭叶面微粒子孢子。试验表明:2g/m~3烟熏桑叶1小时,对家蚕微粒子孢子及其它病原体有较强的灭活作用,对叶质蚕体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正> 强氯安(原名881)是我所蚕病研究室“七五”后期研制的一种高效、广谱、低成本的新型蚕室蚕具消毒剂。在农村试验示范中,防病效果十分显著,深受广大蚕农和技术部门的欢迎。为了进一步扩大示范试验,满足蚕种场的防微需要,今年我们将强氯安与消毒效果较好的漂白粉和浙江农业大学最新研制的消特灵三种药剂对家蚕微粒子的消毒能力进行了比较试  相似文献   

18.
试验采用药毒作用后直接添毒的攻毒方法,试验了碘对家蚕CPB、NPB、Af、Bb病原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碘对家蚕病毒病原(CPB、NPB)没有杀灭作用;对家蚕真菌病原(Af、Bb)有良好的消毒作用。在使用过程中,石灰对碘有减效作用,两者禁忌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药毒作用后直接添毒的攻毒方法:试验了碘对家蚕CPB、NPB、Af、Bb病原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碘对家蚕病毒病原(CPB、NPB)没有杀灭作用;对家蚕真菌病原(Af、Bb)有良好的消毒作用。在使用过程中,石灰对碘有减效作用,两者禁忌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0.
<正> 家蚕微粒子病是危害蚕种生产的主要蚕病,迄今为止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仍是母蛾镜检法和淘汰有毒蚕种,以杜绝该病的胚种传染。对该病原的食下感染,目前国内外都是从预防着手,致力于高水平消毒药剂和消毒方法的开发。对已造成感染后的治疗研究,尤其化学治疗的研究还未有关键性突破。本试验通过近3年的努力,经过10多次的配方改进,已找到一种由3种成分复合而成的化学制剂,给蚕儿食下后,对家蚕微粒子病有一定的预防与治疗效果。目前将该药剂暂定名为“原虫净”,本文将部分研究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