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乳黄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黄瓜是我市传统加工蔬菜品种,常年栽培万亩左右,由于瓜型小、皮色嫩黄而得名,全形加工后,色泽亮丽,肉质脆嫩,一直是加工蔬菜中的上品,市场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2.
草莓是一种浆果,由于它营养丰富,香味浓,甜酸适口,味道好,因此颇受消费者欢迎。再加它鲜果上市较早,因而倍受青睐,被视为果中珍品。栽培草莓经济效益较高,因而近20年来草莓生产发展很快。60年代世界草莓年产量为20万吨左右,近年来已近200万吨,跃居世界主要水果之列。上海郊区栽种草莓有60~70年的历史,近年来发展较快。1985年栽培285亩,1986年696亩,而今年已达2300余亩。由于栽培草莓收入较高,目前郊区不少地方已经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扩种草莓,使草莓生产呈现持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扬州乳黄爪是驰名中外的名特产蔬菜,栽培历史悠久,是扬州市郊区传统栽培品种,适宜鲜食或加工腌制。但其原料生产,多因沿用旧的栽培方法,病害严重,产量低而不稳.正常年景亩产鲜乳瓜仅400~500斤,重病年份,严重减产,甚至失收。以至栽培面积逐年缩减。 为了恢复和促进乳黄瓜的生产发展,提高产量和品质,延长加工腌制的时间,我们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开展了试验,并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培育适龄壮苗适期栽植 扬州地区乳黄瓜的传统栽培技术习惯采用小亩早栽,多在清明前后浸种催芽播种.两片子叶展开后即定植大田,定植后,因秧苗幼嫩,对4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4.
苹果大面积低产园改造的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昭琪  蒋长玉 《中国果树》1991,(1):25-28,19
<正> 苹果生产是济宁市果品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低产园改造前的1985年,济宁市苹果面积达13万亩,其中结果园面积有11万亩,苹果总产量为5000万kg,结果园平均亩产仅454.5kg。在11万亩结果园中,低产园面积有7万亩,占结果园面积的63.6%,年产苹果2000万kg,平均亩产仅285.7kg,为结果园平均亩产的62.9%。长期以来,单产低是我市苹果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  相似文献   

5.
冬瓜是我国夏淡季栽培的一种重要蔬菜。本市郊区栽培面积2万余亩,年产量3.5~4万吨左右,主要在8、9月份夏淡期间上市,占此时蔬菜上市量的20%左右。因此,搞好冬瓜生产对解决淡季供应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冬瓜嫁接栽培研究,以往报道很少。作者试验  相似文献   

6.
冬暖棚种普通菜,虽然在反季节上市,价格还比较高,但同种植特菜相比,效益就远远不如。就一般菜农的大棚来说,标准一般都不算太高,可以种而又好销售的有西红柿类、茄子类、甜椒类、辣椒类等。现就其经济效益分析如下:成本:每667m2购苗子费用大约在1500元左右,肥料和农药开支大约300元左右(计算使用的销售价格参考去年山东济宁市元旦前和春节前的市场价格,买进苗子价格参考2005年济宁市南张镇特菜基地订苗的价格表)。效益:大西红柿类每667m2产量7500kg左右,去年济宁元旦价格4元/kg,纯收入28000元左右。小西红柿类每667m2产量4000kg左右,去年济…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外向型经济不断发展,国际交流和旅游业日益拓宽,市区各宾馆、饭店对各类西菜需求量日益增加,其中尤以结球生菜(结球莴苣)消费量最大。自1989年以来,全郊区试种和生产栽培结球生菜3.33hm~2(50亩),平均每666.7m~2产1439kg,产值0.5万元左右,收到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有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择良种经过引种和品比试验,我们已从近10个品种中筛选出适应我市的美国绿湖和大湖,以  相似文献   

8.
薛红燕  崔莹  杨鑫  杨玉良 《中国果树》2020,(1):104-106,116,I0002
2013年,济宁市林业局与济宁波尼果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丰县基地引进薄壳山核桃品种‘威奇塔’(Wichita)进行栽培,经连续几年观察,该品种为雌先型,平均单果重11.22 g,出仁率60.43%。定植第3年可零星挂果,第6年平均株产0.74kg。树势较强,枝条生长迅速,米径年平均生长量1.71 cm,定植第6年平均米径为7.95 cm。该品种抗寒耐涝。‘威奇塔’在山东省济宁市表现为适应性强、早实、丰产、质优,可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9.
正早春大棚甘蓝—甜瓜—夏秋露地花椰菜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技术是我们结合西安市阎良区实际创新并总结出的一种设施瓜菜高效利用栽培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设施塑料大棚和土地,推广种植面积达3 000亩以上,亩总效益2.2万元左右。甜瓜是阎良区主打农产品,常年种植面积6.5万亩左右,亩产量3 000 kg左右,亩效益1万元左右。大棚甘蓝和秋露地花椰菜(散花菜)在当地早春和秋季均有一定种植面积。早春大棚甘蓝一般亩产量3 000 kg左右,亩效益在7 000元左右;秋季花椰菜一般亩产量2 000~  相似文献   

10.
乳黄瓜     
扬州乳黄瓜是扬州郊区传统栽培的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鲜食或加工腌制均可。菜用习惯于前期采收大瓜供应市场;加工腌制则选择一般在开花后5—7天、瓜长8.5—13.5厘米、粗1.2—1.5厘米、皮色翠绿、无棱刺、无种子“瓜戴宿花冠”的幼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镇的大棚蔬菜栽培面积已达40%。其中近1000亩西瓜全部为三膜保护地栽培,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品种与产量(1)选用良种:选用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小兰、小凤、早春红玉等小型礼品西瓜品种。(2)产量:667m~2产西瓜4000kg左右。(3)产量构成:前期西瓜667m~2产1650个左右,单瓜重1.5~1.8kg;后期西瓜667m~2产1250个左右,单瓜重1.2~1.5kg。  相似文献   

12.
上海郊区冬瓜栽培面积2万余亩,年产量70-80万担,供应期从6月到10月份,主要是在8、9月份夏淡季期间上市,占当时蔬菜上市量的20%左右,是重要的保淡品种。上海郊区冬瓜淡季供应的品种以晚熟栽培的大青冬瓜为主,  相似文献   

13.
无公害莴苣双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东台市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市)之一,近年来,该市郊区一些菜农在冬春季应用竹木结构的简易塑料拱棚加地膜覆盖等保护设施,实现了莴苣反季节高效益栽培。2007年335hm2莴苣上市期比常规栽培提早30~40d,667m2产量3500kg左右,产值逾3000元。现将无公害莴苣双膜覆盖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马铃薯为粮菜兼用作物,陕西商洛常年播种面积在4.33万hm2左右。但由于受品种、气候、栽培等因素的制约,当地马铃薯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鲜薯单产在1 100 kg/亩左右徘徊,与全省乃至全国马铃薯生产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为进一步挖掘马铃薯增产潜力,探索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全市大面积示范推广马铃薯冬播高产集成栽培,产量水平较常规种植显著提高。据全市多点调查:马铃薯冬播覆膜平均亩产2 155 kg/亩,较春播覆膜增产14.8%,较春播露地增产52.8%,且提早上市20~25天,经济效  相似文献   

15.
冬瓜原产我国,古时又称白瓜、水芝、地芝,《广雅志》已有文字记载,栽培大约始于晋朝以前。上海郊区栽培冬瓜历史悠久,明弘治巳有文字记载,大量栽培也有100多年的历史,历来是夏淡季供应的重要蔬菜。近年来,上海郊区栽培面积2万亩左右,8~9月淡季供应市场,占蔬菜上市量的20%,同时,冬瓜也是夏淡季市民喜爱的蔬菜。冬瓜汤美昧可口,清暑解渴,食而不厌,另外,它对某些疾病兼有辅助治疗作用。因此,搞好冬瓜生产  相似文献   

16.
茄子属喜温蔬菜,对温度光照要求严格,冬季生产难度大。1999年笔者在银川郊区大新乡科技示范园区8月上旬育苗,10月下旬定植,12月中旬采收至翌年6月底拉秧,为秋冬春一大茬栽培,亩产量、产值双过万。2000年银川郊区冬季日光温室栽培茄子1200亩,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金柑是我县的传统名果,栽培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由于金柑具有早结稳产、抗性强、栽培易、投资少、收益大等特点,近年来在我县发展较快,现有栽培面积已达一万亩(投产5000亩)。年产量8万担。栽培品种有金弹、金枣(牛奶)、罗纹三种,尤以金弹为最佳,其产量占总产量的80%以上。但是,在大面积生产上存在着栽培管理较粗放、单产低(亩产500公斤左右)、种性退化、质量差等问题,产量上升缓慢。  相似文献   

18.
<正>济宁市地处环渤海湾设施葡萄促早栽培适宜区,截至2014年底,济宁市葡萄栽培面积7 100公顷,产量157 000吨,其中设施栽培1 400公顷、产量42 000吨。设施葡萄作为高效农业产业,促早栽培平均每亩产值在2万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夏黑’葡萄具有早熟、天然无核、丰产、抗逆性强且耐贮运等特点,是设施葡萄栽培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9.
板栗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志白 《中国果菜》2010,23(1):16-16
近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丽水市山地板栗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据统计,目前已达6万多亩。但,由于果农重栽轻管,配套技术不到位,成年板栗单产仅130kg左右,且质量也较差,严重影响果农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积极性。为引导果农种好板栗,提高板栗产量,增加栗农收入,在丽水市农业和科技部门的支持下,  相似文献   

20.
关于苹果树纺锤形的整形修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纺锤形在欧洲的苹果密植栽培中已流行40余年,我国自八十年代才开始在生产上应用.目前我国的苹果密植栽培,纺锤形的应用日趋发展.据中国果树研究所汪景彦报道,我国近年150万亩乔砧短枝型和矮砧苹果,亩栽44—111株,多数采用欧洲纺锤形.据陕西省白水县园艺站刘炳辉报道,采用纺锤形的2.7亩乔砧秦冠苹果,株行距2.5×4m,定植后第三年亩产达1328.9kg,第4年3942.2kg,第3年即可全都收回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