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甜椒冷藏温度及冷害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甜椒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及组织内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的影响,通过这些生理变化规律,对甜椒冷藏的临界温度及冷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甜椒冷藏的临界温度是9℃。甜椒在低于9℃条件下会发生冷害。冷害诱导乙烯释放量的增加,是由于组织内ACC含量增加的结果。 不同季节采收的甜椒对低温的忍受时间不一样,夏季采收的甜椒在28小时内乙烯无异常变化,秋季采收的甜椒,在48小时内乙烯无异常变化。夏季采收的甜椒比秋季采收的甜椒对低温更敏感,冷害发生时间更早。  相似文献   

2.
间歇升温对冷藏桃果实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分析了间歇升温对冷藏大久保桃果实游离脯氨酸含量、细胞膜透性及冷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2±1℃)30d及4d货架期(25—28℃)后,升温24h和36h的桃果实未发生冷害,脯氨酸含量在货架期下降;升温12h和对照的果实冷害严重,脯氨酸含量在货架期急剧上升,显著和极显著高于前两个处理,冷害越严重,值越大。细胞膜透性与冷害发生及严重程度无关,冷藏期间升温处理果实的膜透性大于对照,货架期结束时,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韩春梅 《长江蔬菜》2010,(10):29-30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豇豆种子的发芽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豇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8℃和30℃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高,有利于豇豆种子的萌发。综合所测各项指标来看,30℃是豇豆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  相似文献   

4.
高温短时热空气处理对枇杷品质和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高温短时热空气处理对枇杷果实冷害和品质的影响,采用45℃热空气2、3、4 h处理采后枇杷(解放钟)果实,分析冷藏(5℃)期间其品质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经45℃3 h热处理的果实冷藏后品质最佳,冷害最轻。该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失重率、硬度和果皮难剥离程度的上升,保持较高的果肉出汁率;提高果实冷藏期间超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0℃冷激处理对8℃冷藏辣椒耐贮性的影响及相关生理机理。方法:用OX2冷风分别处理辣椒4h和12h后置于8℃冷藏,以不经过冷激处理直接置于8℃冷藏的作为对照,定期观测并取样。结果:与未进行冷激处理的对照相比,0℃处理4h显著降低了冷害指数和病情指数,  相似文献   

6.
茄子果实冷害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余挺 《园艺学报》1998,25(3):303-305
‘杭州红茄’果实在(2±1)℃低温下贮藏6d即出现冷害症状。冷害发生前乙烯释放量较高,而后急剧降至较低水平;SOD活性在此温度下前8d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显著低于(13±1)℃条件下的活性;CAT活性在4d后即迅速降至较低水平;膜透性和POD活性则在冷害发生(第6天)后急剧上升。表明果实冷害的发生是冷害低温抑制SOD和CAT活性、强化膜脂过氧化作用的结果,而POD活性的上升则促进了冷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鸭梨果实芳香多汁,品质优,耐贮藏.但要注意,鸭梨对低温十分敏感,应重视冷藏温度的科学管理.鸭梨于10月20日采收,装于聚乙烯(0.03mm厚)袋中贮藏.直接在0℃或5℃下贮藏,果实会发生冷害,其症状是:果肉褐变(黑心病),呈水浸状,症状最初源于果肉中央,以后逐步扩大连接成片至全部果肉褐变.冷害果实味淡而苦.经过缓慢(分级)降温预处理后,再将果实贮藏于5℃下,可以减轻或避免冷害的发生.例如,在10℃下存放2周再于5℃下贮藏,可延缓果实冷害发生1周;在10℃下存放3周或4周再于5℃下贮藏,果实不发生冷害;20℃下放1周→15℃下放1周→10℃下放1周,再于5℃下贮藏,果实也不发生冷害.鸭梨果实经3周以上时间的缓慢降温处理后,可在5℃下贮藏5个月,果实无冷害发生,且品质和风味优良.  相似文献   

8.
1–甲基环丙烯对番茄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番茄果实低温贮藏期间冷害和抗病性的影响,以绿熟期的‘浙杂205’番茄为试材,用1 μL · L-1的1-MCP在20 ℃下处理番茄果实6 h,然后将其置于3 ℃冷藏14 d后转入20 ℃后熟16 d。结果发现,1-MCP处理加重了冷藏番茄后熟期间的冷害,但是延缓了硬度和可滴定酸度的下降,推迟了番茄红素的增加和乙烯峰的出现,诱导了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同时降低了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虽然1 μL · L-1的1-MCP处理延缓了冷藏番茄果实的后熟,却加重了番茄后熟期间冷害和病害的发生,不适合在番茄冷藏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芒果低温贮藏及其冷害的研究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4  
季作梁  张昭其 《园艺学报》1994,21(2):111-116
研究了我国主产芒果紫花芒的低温贮藏、冷害及其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2℃贮藏15天、5℃贮藏34天表现冷害症状;高于8℃未发现冷害。11℃贮藏20天后,开始启动成熟。低温明显地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和乙烯释放,从而延迟成熟。果实受冷害后果皮细胞膜透性增大,呼吸作用异常升高,果皮ACC(1-氨基环丙烷羧酸)及多胺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贮藏温度对鲜切嘎啦苹果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鲜切嘎啦苹果在常温、2、6、10℃下贮藏的褐变情况及相关酶活性,以探索低温贮藏对鲜切嘎啦苹果采后保鲜的效果及适宜的贮藏温度.结果表明:低温冷藏可有效抑制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POD)活性,延缓鲜切苹果的褐变和衰老;同时冷藏抑制了总酚含量的上升,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保持鲜切苹果较高品质.但由于2℃条件下贮藏鲜切苹果会出现低温冷害,所以选择在6℃条件下贮藏鲜切嘎啦苹果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冷害导致砂糖橘果实品质劣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将砂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 Shiyueju)果实置于1℃、3℃、6℃和9℃下贮藏,比较其贮藏效果及冷害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糖橘最适贮藏温度为6℃,在1~3℃温度贮藏易发生冷害。冷害导致果实外观品质下降,果肉乙醛和乙醇含量累积,果肉异味,品质下降。1℃贮藏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较6℃高,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丙酮酸脱羧酶(PDC)和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大幅度提高。说明在冷害温度下,砂糖橘果肉异味是由于乙醛和乙醇累积,而果实呼吸强度的提高与PDC和ADH活性的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据《食品科学》2012年第4期《低温预贮对冷藏桃果实冷害及能量水平的影响》(作者赵颖颖等)报道,将桃果实在12DC预贮藏6天,后于0℃贮藏30天,每隔5天测定果实的褐变指数、硬度和出汁率等冷害指标,  相似文献   

13.
桃果贮藏技术简介一、冷藏:在通气冷藏库内进行,一般库温为0-3℃湿度85一90%,不同品种要求库温略有不同。但桃果经一段时间冷藏后,常使风味变淡,可在上市前,经20℃条件下后熟2-3天加以解决。有些品种在冷藏期间会发生冷害,在低温环境中无症状表现,而...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直接降温和3 种逐步降温处理对‘徐香’猕猴桃果实冷害、品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 响。结果表明:逐步降温处理有效降低冷藏猕猴桃果实的冷害指数和冷害率,并保持较高的好果率和货 架期品质;显著减少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和抑制细胞膜透性的增加,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 酶、过氧化氢酶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较低的脂氧合酶活性,并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生成速率 和过氧化氢含量。这表明,逐步降温减轻‘徐香’猕猴桃果实冷害的发生与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提高, 及活性氧积累的降低有关。3 种逐步降温中,10 ℃→5 ℃ 2 d →2 ℃ 2 d→0 ℃ ± 0.5 ℃逐步降温对冷 害的控制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采后桃果实中多胺和乙烯对低温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茅林春  张上隆 《园艺学报》1999,26(6):360-363
‘白凤’桃在0℃冷藏过程中每隔9d移至18℃中放置24h(中途加温)或在冷藏前在35℃下放置42h(贮前加温),都能明显减缓冷害的发生。没有加温自理的果实在连续冷 藏29d(常规冷藏),再在18℃下完熟4d后已全部絮败干化。多胺含量在冷藏的最初9d内下降,然后逐渐增加,直至冷藏结束加温肾提高腐胺、精胺和亚精胺的含量,同时刺激 胺的含量,同时刺激乙烯的产生。冷藏后的完熟期间,除中途加温的果实外,多胺含量快速  相似文献   

16.
冷激处理对黄瓜低温贮藏中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青绿一号"黄瓜为试材,用0℃处理4h,研究了4℃和7℃冷害温度对冷害指数、冷害发生率、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渗透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激处理可以减轻黄瓜贮藏中的冷害。因此,黄瓜在处于冷害温度范围内运输时,可通过预先冷激的方法减轻冷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豇豆和萝卜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豇豆和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8℃和30℃下豇豆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高;虽然不同温度处理未对萝卜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产生影响.但25℃,28℃和30℃下萝卜的发芽指数较高,有利于萝卜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8.
张忠武  詹远华  田军  杨连勇 《蔬菜》2012,(12):61-62
为了弄清白籽豇豆发芽的最佳温度与湿度条件,以詹豇215为试材,在22℃、28℃、33℃三个温度条件及饱和含水、80%含水量两个发芽床湿度条件下,进行交叉处理的发芽力对比,结果表明,白籽豇豆在33℃、发芽床含水量80%条件下发芽最好。  相似文献   

19.
热激减轻柿果冷害及其与脂氧合酶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自生 《果树学报》2006,23(3):454-457
为研究采后柿果实冷害发生机理,探讨热激延缓采后柿果冷害的技术措施,以扁花柿果为试材,研究了经48℃热空气处理3h后,在1℃下冷藏时,热激对柿果冷害、脂氧合酶活性和膜脂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激延缓了脂氧合酶活性的上升,其棕榈酸和硬脂酸的相对含量低于对照,而亚油酸和亚麻酸相对含量反而高于对照,并降低柿果冷害指数,但对油酸相对含量则无明显影响。这表明,热激减轻柿果冷害可能与抑制脂氧合酶活性和提高果实亚油酸和亚麻酸相对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西瓜果实采后贮藏的温度范围较宽,这可视经济上及商业上所具备的冷藏设备条件而定。据西瓜商业化贮藏标准参考资料介绍,贮藏温度应为4.5~10℃。但是,此标准系20年前所制定,此后,尚无其它有关探讨最佳贮藏温度的研究报告。最佳贮藏条件的确定,对于美国国内市场和出口贸易的发展,都极为重要,因为这需要较长的贮运时间。西瓜是夏季收获的作物。据报道,果实经低温贮藏易发生果皮冷害,而放置高温下则会引起糖分损失。如果把高含糖量作为风味良好的一个必备条件,那么,将果实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