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山西境内大同、太原、晋中、临汾、运城等五个地区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成虫对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联苯菊酯和溴氰菊酯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5个地区温室白粉虱成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4.3、24.8、24.8、33.7、27.6倍,已产生中等水平抗性;晋中、临汾、运城种群对啶虫脒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5.7、11.6和16.9倍,达中抗水平;晋中地区白粉虱对吡虫啉的抗性倍数为15.7倍,达到中抗水平;其余均为低抗或无明显抗性。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不同桃蚜种群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明确北京地区蔬菜主要害虫桃蚜的抗药性水平。【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检测北京地区6个田间种群和1个室内敏感种群对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用双向等位特异PCR技术检测击倒抗性水平,并检测桃蚜体内2种抗性相关酶的活力。【结果】结果表明通州、顺义、大兴、海淀、延庆和门头沟6个田间种群和1个敏感种群桃蚜均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高水平抗性,除延庆和门头沟外,抗性纯合子比例均在90%以上。门头沟、通州和延庆种群的桃蚜对毒死蜱和吡虫啉抗性倍数分别在2.05—4.24和32.03—41.27倍之间。除大兴种群对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抗性倍数分别为3.45和2.82),海淀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有所降低外(抗性倍数为2.66),其它种群桃蚜对这2种药剂仍处于较敏感状态(抗性倍数在0.19—1.44)。羧酸酯酶活力与桃蚜对毒死蜱和吡虫啉的抗性倍数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与此2种杀虫剂的抗性倍数成负相关性。【结论】北京地区不同种群的桃蚜几乎对5种常用药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防治中应当停止使用高效氯氰菊酯,避免使用毒死蜱,部分地区可以交替使用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吡虫啉。  相似文献   

3.
根据 FAO 提出的试验性的温室白粉虱成虫测定抗药性的方法,我们测定了温室或田间的白粉虱成虫经1992年和1993年用4种药剂每年各测定3次 LC_(50)(μg·g~(-1)),差异都不显著,其平均值溴氰菊酯分别为185.50和98.54,氰戊菊酯为1154.06和782.41,乐果为1649.55和1461.08以及优乐得为947.44和1666.59;与1984年的抗性比,1992年溴氰菊酯、氰戊菊酯、乐果分别为28.44,29.72,1.24;而1993年则为15.11,20.15和1.10,趋势稳定一致。而以1龄若虫为试虫1993年测定 LC_(50)(μg·g~(-1))的结果与1984年比较,其抗性比溴氰菊酯、氰戊菊酯、乐果分别为87.30,504.44和0.25。如以1993年成虫与1龄若虫的 LC_(50)进行比较,溴氰菊酯、氰戊菊酯、乐果和优乐得分别为5.64,2.13,62.06和20 858.44。这些结果说明成虫的抗性比虽不如1龄若虫大,但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既使是生长调节剂优乐得,也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充分证实温室白粉虱抗药性监测完全可用成虫替代时间长而烦锁的1龄若虫。最后提出成虫测...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温室种植黄瓜生长期的温室白粉虱的发生情况,并筛选出了温室白粉虱的防治药剂,结果表明:1)从3月初至6月底,温室白粉虱虫口基数从5只上升至50只,至6月5号达到最高值,为50只,其后趋于平稳;2)阿维菌素、溴氰菊酯、吡虫啉、甲胺基阿维菌素几种药剂相比,溴氰菊酯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较高,药后1d防效为90%,药后3d防效为81%,药后7d防效为60%.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小菜蛾田间种群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3年采用浸叶法测定江西省南昌县、武宁县和信丰县3个蔬菜产区的小菜蛾田间种群对9种药剂敏感性的年度变化。结果表明,3个地区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95.03~564.87倍和60.52~209.42倍,均已产生高水平至极高水平抗性;对多杀菌素抗性倍数为8.27~35.12倍,产生中低水平抗性;对苏云金杆菌、溴虫腈、氟啶脲、丁醚脲、茚虫威和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仍比较敏感。因此,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均不适宜于江西地区防治小菜蛾,推荐使用苏云金杆菌、溴虫腈、氟啶脲、丁醚脲、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注意交替、轮换使用,以便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短时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成虫存活和生殖适应性影响的差异。【方法】将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成虫在不同温度(37℃、39℃、41℃、43℃、45℃)下暴露1 h后比较两种粉虱存活、产卵量、后代存活情况的变化以及两者的差异。【结果】随着暴露温度的升高,B型烟粉虱成虫的存活率从99.1%下降到42.6%,温室白粉虱成虫的存活率从95.0%下降到13.5%。两种粉虱雌雄虫在45℃高温暴露1 h后,B型烟粉虱成虫的寿命超过10 d,而温室白粉虱成虫存活的时间不足24 h,存在显著差异。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成虫的产卵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后代的存活率随着暴露温度的升高由70.7%下降到25.1%。温室白粉虱成虫在37~43℃暴露1 h后雌虫产卵量由62.4粒下降到1.5粒,45℃暴露1 h后停止了产卵活动;导致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成虫后代50%和90%个体死亡的温度分别相差1.6℃和4.1℃。【结论】B型烟粉虱成虫的耐热性高于温室白粉虱,高温对B型烟粉虱成虫存活和生殖适应性的影响要小于温室白粉虱,这有利于B型烟粉虱种群在夏季高温季节的发生。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对高温适应性存在差异尤其是高温对两者生殖适应性的影响是导致它们种群季节动态格局和分布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寄主范围广,危害各种蔬菜、花卉及农作物达200多种。本研究针对重庆奉节烟草种植区大爆发的温室白粉虱,开展五种药剂对不同虫态温室白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为烟田粉虱药剂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对于成虫和若虫,阿维菌素速效性较强,在施药后第3天能达到最高防效,若虫60.32%,成虫60.41%;烯啶虫胺和噻虫嗪持效性较长,在第10天达到最高防效,成虫防效分别为65.76%、63.64%,若虫防效分别为76.67%、83.86%;对于卵,噻嗪酮防效最好,第10天达到最高防效52.58%,阿维菌素、烯啶虫胺、噻虫嗪在第10天防效分别为45.30%、45.30%、43.64%,吡蚜酮防治效果最低。阿维菌素、噻虫嗪、烯啶虫胺是防治烟田粉虱较为高效的药剂,噻嗪酮对卵有较好作用,可配合其他药剂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对稻纵卷叶螟的抗药性进行系统性监测,建立了稻纵卷叶螟对常用药剂的毒力敏感基线,在此基础上测定分析了江苏省2015年稻纵卷叶螟的抗药性水平。[方法]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2010至2013年间稻纵卷叶螟初孵幼虫对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茚虫威、阿维菌素以及多杀菌素的敏感性,据此建立了稻纵卷叶螟对这5种杀虫剂的毒力敏感基线,在此基础上,2015年对采自江苏武进、盐城以及江浦稻田的稻纵卷叶螟抗药性水平进行了监测。[结果]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茚虫威、阿维菌素和多杀菌素敏感基线的LC50值分别为1.017、1.147、0.018、0.014和0.019 mg·L-1,监测数据表明江苏武进、盐城以及江浦稻纵卷叶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倍数为0.6~1.2,对毒死蜱的抗性倍数为1.2~2.2,对茚虫威的抗性倍数为1.5~2.5,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为1.0~4.3,对多杀菌素的抗性倍数为4.8~10.2。[结论]2015年江苏省稻纵卷叶螟尚未对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茚虫威和阿维菌素产生抗性,但已对多杀菌素产生低到中等水平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湖南不同二化螟种群对几种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湖南二化螟对杀虫单、三唑磷、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程度,利用点滴法测定了阿维菌素对24县/市二化螟种群的触杀毒性,测定了三唑磷和杀虫单对22县/市二化螟种群的触杀活性;利用稻苗浸渍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22县/市二化螟种群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1)24个供试种群均对三唑磷均产生抗性,其中12个种群(石门、临澧、安乡、桃江、蓝山、涟源、安仁、望城、衡南、双峰、汉寿和浏阳)对三唑磷的抗性达到极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60);10个种群(赫山、道县、江华、湘潭、邵阳、攸县、炎陵、沅江、长沙和宁乡)对三唑磷的抗性处于高水平抗性,其抗性倍数介于40~160倍间;株洲和会同种群对三唑磷的抗性处于中等水平抗性。(2)这24个种群对杀虫单也都产生抗性,其中9个种群(涟源、石门、安乡、临澧、沅江、汉寿、双峰、衡南和桃江)对杀虫单的抗性程度处于极高水平抗性;4种群(蓝山、江华、攸县和浏阳)的抗性程度属于中等水平抗性;其余11个采集点种群的抗性倍数在40~160间,其抗性程度处于高水平抗性。(3)共测定了22个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其中仅会同种群对阿维菌素没有产生抗性,但敏感性已降低(抗性倍数为4.1);2个种群(道县和安乡)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程度处于低水平抗性;8个种群(望城、株洲、醴陵、衡南、祁东、双峰、汉寿和鼎城)的抗性程度处于高水平抗性;11个种群(赫山、长沙、浏阳、宁乡、江永、湘潭、邵阳、安仁、安化、炎陵和攸县)的抗性水平为中等水平抗性。(4)这22个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已产生抗性,其中衡南采集点虫群的抗性处于高水平抗性,其余21个种群均为中等水平抗性。这表明,三唑磷和杀虫单不易推荐用于防治二化螟,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应和其他药剂交替使用,延缓其抗性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几种药剂防治设施蔬菜白粉虱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惠 《农村科技》2015,(1):39-40
温室白粉虱是同翅目粉虱科的一种害虫,目前,已成为拜城县设施蔬菜上的重要虫害。该虫虫体小,繁殖力强,世代重叠,成虫、若虫均在蔬菜叶片背面吸食汁液,使蔬菜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多年来,拜城县温室白粉虱防治主要使用化学药剂防除,白粉虱抗药性也日趋严重,经常使用的几种农药对白粉虱防治效果越来越差,而且白粉虱在温室大棚中以卵、幼虫、蛹和成虫4态混合发生,这就给该虫常规化学防治带来困难。为筛选出防治白  相似文献   

11.
新疆温室白粉虱自然寄生蜂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新疆各地设施农业生产发展迅猛.但是,温室虫害的危害逐渐呈加重趋势,特别是粉虱类害虫.对全疆主要农区温室进行了广泛调查,表明危害温室内蔬菜的粉虱类害虫为温室白粉虱和B型烟粉虱.除吐鲁番地区以外,新疆多数地区的温室粉虱以温室白粉虱为主.对采自新疆各地白粉虱寄生蜂标本进行的室内鉴定,结果显示温室白粉虱的寄生蜂均为温室粉虱恩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且在新疆东部、南部和北部的广大农区温室均有分布,其自然寄生率为12.76;~69.53;,田间初步试验表明,新疆本地蜂种对温室白粉虱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板对温室黄瓜2种害虫的防效及对农残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目光温室黄瓜斑潜蝇和白粉虱为例,研究了黄板不同悬挂高度、位置、密度的诱虫效果和对农残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斑潜蝇成虫的诱杀量以在黄瓜植株中上部居多,白粉虱成虫则以中下部的诱杀效果较好;在目光温室的中后部诱杀的两种害虫数量多。田闻放置黄板的数量以450片/hm^2较为经济有效。害虫初发期使用黄板,能够减少农药使用次数2~3次,可达到单纯使用杀虫剂的防效,有效降低了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13.
人工繁殖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田间放蜂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丽蚜小蜂放蜂量和不同放蜂点对新疆地区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为今后利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不同放蜂量实验设置3个处理,依次为5000、10000、20000头/棚;不同放蜂点实验设置3个处理,依次为4点、8点、12点;对照设置1个棚.[结果]在标准面积的温室中,放蜂点为10个点,随着放蜂量的增大,丽蚜小蜂对白粉虱的防治效果越好,20 000头蜂的处理虫口减退率最高,达48.31;.放蜂量为10 000头,不同放蜂点处理下,8个放蜂点的防治效果要好于其他处理,虫口减退率达41.84;.[结论]在标准面积的温室中,放蜂点设置为10个,放蜂量越大,防治温室白粉虱的效果越好;放蜂量设置为10 000头,8个放蜂点的处理对防治温室白粉虱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10种杀虫剂对温室白粉虱成虫抗药性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琼脂保湿浸叶法对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田间抗性品系对阿克泰、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苦参碱、抑太保、溴氰菊酯、联苯菊酯、毒死蜱、辛硫磷10种杀虫剂进行了抗药性检测,其抗性指数分别为3.69倍、2.39倍、2.11倍、1.02倍、1.23倍、2.09倍、1.70倍、1.08倍、1.91倍和2.21倍,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抗性增长速率大于其它类。  相似文献   

15.
烟盲蝽对温室白粉虱和小菜蛾捕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测定烟盲蝽对温室白粉虱成虫、卵和小菜蛾二龄幼虫、卵的捕食作用,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烟盲蝽对温室白粉虱成虫、卵和小菜蛾二龄幼虫、卵的捕食作用并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烟盲蝽对猎物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II型,对白粉虱成虫、卵和小菜蛾二龄幼虫、卵理论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62、112、74、101头,烟盲蝽对白粉虱卵和小菜蛾卵的捕食量大于对白粉虱成虫和小菜蛾二龄幼虫的捕食量;烟盲蝽的寻找效应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烟盲蝽与猎物的个体间存在着较大的干扰,烟盲蝽和猎物的相互干扰作用的关系均可用Hassell模型模拟。  相似文献   

16.
系列粘虫板对美洲斑潜蝇和温室白粉虱诱捕效果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系列粘虫板对美洲斑潜蝇和温室白粉虱成虫的趋色性进行试验的结果显示:黄色和黄绿色对两种昆虫诱虫效果最佳,分别达到了美洲斑潜蝇119头/板、88头/板,温室白粉虱195.67头/板、180.33头/板,其次是浅黄、橘黄、深黄。并就黄板在温室内的设置高度、方向以及黄板面积大小、黄板制作形状对诱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以黄板下端高于植株顶部15 cm,板面东西方向,圆柱形诱集效果最佳,每块黄板面积大小对诱集效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中南部温室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室白粉虱、烟粉虱是全球温室生产中的重要害虫。由于各地生态环境、栽培植物及管理方式等存在差异,温室粉虱的发生与防治也不相同。温室生产在山西省中南部地区占有重要地位。对山西省中南部6个地区近47个县市温室粉虱的发生与防治调研结果显示:①山西省中南部地区两种粉虱均有发生,100%的地区有温室白粉虱发生,而约有67%的地区有烟粉虱发生,温室白粉虱为山西省温室的主要害虫。②温室粉虱为害的蔬菜中黄瓜受害最严重,即当地受害的主要蔬菜中,94%的地区调查为黄瓜,92%为番茄,72%为茄子。花卉中约67%的调查显示,当地主要受害的是月季,50%为一串红、倒挂金钟等。温室周边其他植物中棉花受害最重,占了所有地区的50%。③化学防治是山西省治理粉虱的主要方法,广泛使用的药剂主要包括噻嗪酮、吡虫啉、拟除虫菊酯类和阿维菌素等。该项调研可为山西省宏观治理温室粉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纯化的嗜热多拟青霉液体发酵培养,测定其代谢产物对棉蚜和温室白粉虱的毒杀效果。用水培棉苗法培养棉蚜,盆栽番茄培养温室自粉虱,采用菌株发酵产物浸渍法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该代谢产物表现出较高的毒杀作用,室内生物测定72h对棉蚜和温室白粉虱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0.5%和6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