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往学界更多注意到《手稿》中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实践观对于李泽厚“工具本体”建设的意义,而本文则力图揭示李泽厚在其“情感本体”的建设过程中对《手稿》思想所进行的批判。他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立足于时代特征,通过对“实践”、“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异化”等一系列观点的阐释与生发,显示了自己的理论创新,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丧失的揭示和对未来共产主义真正的人性复归的向往,批判了传统理性主义人性观和非理性主义人性观,超越了传统理性主义人性观和非理性主义人性观的抽象对立,把“抽象的人”变成了“现实的人”,从而诞生了包融了理性和非理性成分的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传统文化及现代科学进展角度探讨生命的起源及生命文化的发展和主流趋势,提出在医学本科教育中实施“尊重生命,超越生命”的生命观教育,对于培养德艺双馨的医学工作者具有重要作用,并对如何进行生命观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金更兴 《甘肃农业》2006,(7):179-180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其散见于历朝历代的思想家、政治家的思想和主张中,这一系列的和谐思想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和谐文化,这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今天我们构建争谐社会的思想源泉。今天“和谐”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题,这无不与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薪火相传有着莫大的关系。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政通人和”、“民本和谐”、“争为贵”思想,闪烁着极其丰富的和谐理念。对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挖掘、继承与创新,对当代中国甚至是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有着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就传统和谐文化蕴涵的时代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译学理论与实践之文化转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译学理论与实践注重的是源语与宿语在语言层面的转换且以源语为中心。自从20世纪80、90年代西方译学研究发生“文化转向”以来,翻译界已展现出一幅全新的画面.翻译本身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转向”背景下的翻译观以及应和时代需要的“通变原则”对指导译者在两种异质文化框架内进行再创造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宋代以降,中国传统水墨文人画形成所谓“墨分五色”、“运墨而五色具”、“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色彩观,水墨写意画以一种排斥色彩的态度,使中国画呈现出冷静的理性主义。20世纪西方写实性绘画及科学色彩法的的引入,给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带来变革与难题,即在水墨中如何运用色彩。本文立足社会文化的背景.从画家的画面出发,对现代水墨...  相似文献   

7.
中国“五经”之一的《易经》指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有关“人文”、“文化”的最早出处。立足于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来解读武汉高龙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其前瞻视野与标杆意义已超越了企业甚至产业自身。  相似文献   

8.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古塔被赋予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精神内涵。处于皖南山区的古徽州区域内,古塔数量众多,其中较多体现了古徽州地区“天人合一”的人文观、求人丁子嗣兴旺的宗族观,以及受中国传统人文地理中的风水学说影响,障空补缺,以人工构筑补地理之不足的古代风水观。此外,建“高”“显”的塔来求人杰地灵的做法也迎合了古徽州地区以文致仕的心理需求。徽州古塔所具有的价值不仅仅是建筑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其体现出的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价值。古塔的保存、矗立也是传统精神文化的物质纪念。  相似文献   

9.
十八世纪语言起源论的争论中,赫尔德的“人创语言说”战胜“语言神授说”,为现代语言学奠定了根本起点;但虽同为“人创语言说”,赫尔德认为起源于人的理性,卢梭则以为是激情。理性语言观精确解释了现代语言的本质,但却无法证明更近于起源时代的古老语言,理性语言论的彻底化必然否定一切传统文化与文学;激情语言观正好精确证明传统语言的音乐性与诗性特征,更能证明古老语言与伟大作品之间的统一。今天重提激情语言观就特别有助于在现代语言学范围内保存优秀传统语言。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化是随着绿色运动的兴起而建立起来的一门新的文化,生态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代表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断转型,从生态文化的变迁中看到人对自我地位的认识更加理智。从生态文化的中国智慧、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西方生态理论学派等方面分析了求同存异容纳多元生态文化的理论,生态文化的发展与构建需要吸收古今中外文化的合理因素,具有包容力与认同力的生态文化更能指引我们营造出美丽和谐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认同理念:“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文化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建设美丽中国,以广博包容的生态文化为指引探索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1.
作为20世纪中国美学的典范符号,李泽厚“实践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过程是中西美学与文化艺术理论融汇、提炼的过程,康德、黑格尔、马克思主义乃至现代西方文化理论成为这一美学体系的西学符号,“巫史”传统、实用理性以及“乐感文化”则成为李泽厚借鉴西学思想烛照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理论产物,其化合中西、融会贯通的理论驾驭范式不仅成就了20世纪中国美学的奇观,也引发了对美学与艺术理论延展的无尽思考。  相似文献   

12.
赵栋 《新农村(黑龙江)》2011,(6):230-230,200
一、建立民主、平等、合作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探究性学习中,有这样一句话:“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这表明了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需要“指导”“引导”或“帮助”,而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就必须转变传统教育中的师生观,构建教学双方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观,展现一种平等的伙伴性的师生关系。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与学生一起参与活动,一起做游戏等,这样以自身的参与来调节师生的情感交流,大大地带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从农村社会文化传统看当代中国农业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解读中国农村社会文化传统对农业演变的影响?如果仅仅只从“文化背景”的角度,静态地、平面化地阐释文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并不能深刻地揭示出文化与农业发展二者之间某种必然的动态联系,即某种动态规律性。本文从“文化结构”这一概念出发,从“文化结构”与“文化功能”关系的角度,将农村文化传统放入文化结构中去。审视其在当代中国农业演变的历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论语》及《孔子家语》中,孔子直接语及“君子”这一议题的言论甚多。这些言论,颇为全面地揭示了孔子的“君子观”。若加演绎,可以说:突出品德行为修养,是孔子君子观的要旨;强调“仁”和“礼”的修养,是孔子君子观的核心;激励参与改造社会的实践,是孔子君子观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晚明文人传奇中节妇形象的大量出现与“有益风化”的戏曲创作传统、统治上层的提倡、思想界的颂扬等因素密切相关。与明初期传奇中节妇形象更多是囿于道德规范的伦理表达相比,晚明传奇中节妇的“贞节”具备了更多情感的内涵,由“为理守节”转化为“为情守节”。然而,女性贞节内涵“情”的注入是以强化女性贞节观为目的的。文人作家即便受到晚明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颂情的同时不敢忘却“理”的存在,不约而同立足主流文化填充儒家女性贞节观内涵,将看似不相容的“情”与“贞”以“情教”、“情正”等理论统一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 ,“中庸”虽有许多不同的解释 ,但占主导地位的是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 ,平常不易 ,并逐渐成为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滞碍社会进步的思想工具。但是 ,在明清之际社会大动荡、思想文化大变革时期 ,王夫之以实有、体用 ,对传统中庸观作了重要辩正。王夫之的中庸辩正是中庸观的重要发展 ,是对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贡献 ,是明清之际反省理学 ,反思传统 ,早期启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择“和谐社会”为视角,以“道家生态文化”为依据,并将其结合为一个整体。首先对二者的理念内涵进行阐述,其次对二者关系进行辨证分析;最后重点谈了“无为生态下的可持续发展观”、“知足平等的和谐生态观”、“阴阳互补和循环发展的动态平衡观”和“尊重自然极限,保持生态健康”四个耦合和谐生态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们经常用“做企业文化”、“策划企业文化”、“塑造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等词语来表达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态度、行动等。可以想象,传统的潜意识把企业文化看作是有形、有象的东西,而且认为搞几个动作、做几个设计、用几套策划、打几个广告,企业文化差不多就有模有样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以识,  相似文献   

19.
梁诸英 《古今农业》2005,28(4):47-54
甲午战争前,传统农学向实验农学的转化受到统治者和“士”的观念约束。具体地,对统治者来说,经世致用科技目的观的政治功利性特征、“华夏中心主义”对西方科技的排斥作用、“中体西用”观对物质层面的西方科技的偏重;对“士”来说。重文轻理观念、实用主义的科技目的观,这些都制约了中国实验农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宗族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对农民的生育观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当然,影响农民生育观的因素是多样的,如何整合这些因素,对农民生育观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