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PDA平板和PDB液体摇瓶培养方法,比较了铁、锌和钙离子在香菇(Lentinula edode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和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丝体中的富集及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锌和钙离子可以在香菇、金针菇和刺芹侧耳菌丝中富集。实验范围内,铁离子促进香菇和金针菇生长的浓度均为5.6~28.0 mg/kg,当浓度超过279.3、279.3、28.0 mg/kg时抑制香菇、金针菇和刺芹侧耳菌丝生长。锌离子促进香菇生长的浓度为3.3~6.0mg/kg,当浓度超过653.8、327.0、327.0mg/kg时抑制香菇、金针菇和刺芹侧耳菌丝生长。钙离子浓度超过1721.7、8608.5、8608.5mg/L时抑制香菇、金针菇和刺芹侧耳生长。  相似文献   

2.
以香菇9319为材料,在拌料和出菇阶段使用多菌灵,研究多菌灵对香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菌灵对香菇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在出菇期喷洒300 g/667m2的多菌灵,其在子实体的半衰期为0.67 d,出菇阶段按100 g/667m2的量喷洒子实体1次,间隔7 d和3 d检测其含量低于1 mg·kg~(-1),但高于0.1mg·kg~(-1),若量超过100 g/667m2的量使用,子实体的残留量易超过1 mg·kg~(-1)。因此,在香菇生产中应谨慎使用多菌灵。  相似文献   

3.
阎锡海  王海帅 《食用菌》2014,(1):32-33,35
试验用花生壳、芥菜皮代替部分木屑栽培香菇,以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对照组(CK),通过对香菇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和产量等指标的考察,结果表明:配方②(木屑30%,花生壳20%,芥菜皮28%)优于其它配方,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生长势较好,子实体容重较大,生物学效率最高为20.86%。通过综合分析,配方②接近对照(CK)。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培养基或栽培料中加入不同浓度的FeSO4的方法,观察了铁离子对香菇菌丝生长、菌种保藏和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铁离子能促进香菇菌丝生长,提高菌种质量,延缓菌丝衰老,提高香菇产量。FeSO4溶液的适宜浓度为3.759×102mg/L左右。  相似文献   

5.
《南方园艺》2021,32(5)
试验通过香菇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的平均生长速度比较了三个香菇品种香菇Ⅰ、香菇Ⅱ、香菇Ⅲ的菌丝体的生长趋势,了解香菇菌丝的生长情况。香菇Ⅱ菌丝体平均生长速度最快且菌丝长势最好,香菇Ⅰ和香菇Ⅲ菌丝体平均生长速度几乎接近平稳;香菇Ⅱ各菌株生长速度差异最小,香菇Ⅲ菌丝体的差异最大。因此,香菇Ⅱ将会是后续试验菌种选择。  相似文献   

6.
张闽春 《食用菌》2007,29(6):51
袋栽花菇生产季节,武夷山市安排在2-4月进行拌料、装袋、灭菌、接种。接种后,菌丝开始萌发。随着气温回升,6月就进入夏季,我们把6-8月划分为高温的夏季。在这段时间里,菌丝生长最旺盛,必须创造一个适合香菇菌丝生长的环境条件,才能促进菌丝生长旺盛,菌丝强有力地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积累养分,为秋末冬初花菇生长创造一个优越条件。因  相似文献   

7.
石灰在食用菌选择性培养料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侧耳属食用菌、黄背木耳和金针菇培养中添加适量石灰,能促进食用菌菌丝生长,严重抑制栽培料中毛霉(Mucor sP.)、绿霉菌(Trichoderma Viride)、青霉菌(penicillium sP.)的生长,从而增加其培养料的选择性。在香菇、猴头菌培养料中添加石灰,虽然抑制了杂菌生长,但也抑制了香菇、猴头菌菌丝的生长。侧耳属食用菌、黄背木耳和金针菇培养料的选择性是随石灰添加量而变化的。平菇、凤尾菇培养料中添加2—6%石灰,可明显地促进其菌丝生长。在石灰量2—4%范围内,16个侧耳属食用菌子实体产量有所提高。黄背木耳培养料中添加2—4%石灰,可明显促进菌丝生长,超过4%则抑制生长。金针菇培养料中添加2%石灰,对其菌丝生长没有影响,超过2%石灰则减慢菌丝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香菇属的已知种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国著名的伞菌分类学家D.N.Pegler于1983年发表了一本《香菇属世界专著》。作者研究了大量与香菇属涉及514种叫法的真菌文献之后,基于香菇属子实体为双型菌丝系统,他将香菇属Lentinus Fr.分为香菇亚属(Subg.Lentinus)和革耳亚属(Subg.Panus)。属香菇亚属的种类,其菌肉具生殖及骨骼-联结的双型菌丝系统(图一,1-4),常有菌丝栓(图一,8),被结晶囊状体和胶囊体缺;而属革耳亚属的种类,菌肉则具生殖和骨骼的双型菌丝系统(图一,5-7),菌丝栓缺,而被结晶囊状体和胶囊体有时存在。香菇亚属下分6个组,有26个种,革耳亚属9个组,37个种,总共63种。1983年之  相似文献   

9.
对引进的香菇“241-4”、“135”、“937”、“939”、“申香4号”、“香选2号”、“泌香3号”7个香菇品种(菌株)在贵州山区进行栽培试验,研究比较了各品种(菌株)香菇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香菇菌株“241-4”、“135”和“939”在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子实体生长性状表现较好;且这3个菌株出菇产量较高,生物转化率都超过65%,分别与其它参试菌株出菇产量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适宜在贵州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凡有栎类分布的地方均有野生香菇生长。除日本外,中国南部、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喜马拉雅山地带及婆罗洲、菲律宾、新几内亚等岛屿中的标高1000~1500m的山地也都有分布。在食用菌中,香菇的生活史很有代表性。若用显微镜观察香菇子实体的菌褶,就能看到有4个角的担子(小柄状),其顶端有担孢子;这些担孢子一旦成熟,会随风飘散,遇适宜环境便会萌发成菌丝。菌丝生长缓慢,一般不会形成子实体。单核菌丝与不同性的另一条单核菌丝相结合,就形成具有双个核的双核菌丝(亦称二次菌丝)。双核菌丝的核相结合但不相融合,随着细胞的分裂,两个核各自分裂,故双核菌丝的细胞通常就是4个核。这种特殊的分裂方式,就像夹板一样连在一起,不久子实体也就形成了。在未成熟担子中的两个核则融合在一起并进行分裂,还原成具有几个染色体的核,各个核又通过担子移向担孢子。影响香菇菌丝伸长蔓延(增殖)的因子有温度、光照等物理条件及氧气、pH值、营养与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化学条件。就香菇菌丝而言,当原木接种后,就如同被营养物包围住一样,此后,影响香菇菌丝伸长蔓延的因子有原木组织的生死情况、水分含量、氧气供给情况及温度等。对段木作热处理和气体处理后,检查香菇菌丝的蔓延...  相似文献   

11.
张江萍  辛泽平 《北方园艺》2016,(18):143-145
以香菇66#、236#和808#菌株为试材,采用统计分析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将富钙和无钙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对比,分析了钙离子对香菇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尖端分支和菌丝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香菇菌丝在富钙和无钙平板培养基中满板时间分别减少或增加1d。显微观察发现富钙培养基生长的菌丝尖端长势旺盛,分枝减少;无钙培养基生长的菌丝尖端长势较弱,分枝增多。生物量统计表明,钙离子对香菇菌丝生物积累具有促进作用,且在不同香菇品种中钙离子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12.
日本栽培香菇的农户迅速增加,但是由于缺乏细心的管理,杂菌大量发生,出现原木消耗量多而产菇量不高的局面。香菇栽培的标准技术尚未确定,多数栽菇农户依靠老经验生产香菇。因此,研究香菇高产技术,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香菇菌丝在5~32℃下生长,22~26℃最适宜菌丝生长,35℃以上生长明显受抑。香菇可根据其出菇温度分为高温型(15~25℃出菇)、中温型(10~20℃出菇)、低温型(5~15℃出菇)三大类。确定栽培何种香菇品种很重要,但是准备好适宜菌丝生长的菇木,对提高香菇的产质量则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以香菇为试验材料,在PDA培养基中添加吡蚜酮、哒螨灵、苦参碱、乙唑螨腈、噻虫胺、多菌灵、苏云金杆菌和四霉素等8种药剂,研究其对香菇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十字垂直交叉法测得8种农药在最高试验浓度下,香菇菌丝抑制效果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四霉素>多菌灵>噻虫胺>哒螨灵>吡蚜酮>苏云金杆菌>苦参碱。除乙唑螨腈对香菇菌丝具有促进生长作用,其余农药对香菇菌丝均表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在香菇生产中可优先选择苦参碱、乙唑螨腈来防治病虫害,建议施用四霉素、多菌灵和噻虫胺等农药应采取相关措施降低其对香菇菌丝生长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品种香菇(Lentinus edodes)单核菌株菌丝生长的差异性,选取13个香菇品种,采用单孢分离法获得其单核菌株。培养并统计其菌丝生长速率、菌落长势评分、菌落形态类型等指标的分布频率及低温保藏对单核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单核菌株菌丝生长速率差异显著且分布状况不同,其中,0912单核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最快为2.02 mm·d-1,L-02单核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最慢为0.77 mm·d-1;不同香菇品种的菌落类型分布频率差异很大,菌落长势评分分布符合正态分布;长时间低温保藏可导致单核菌株菌丝萌动期延长,菌丝生长速率下降;同一品种内的单核菌株菌丝生长特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检测了100多个香菇双核单细胞(原生质休克隆)的菌丝生长与产生的子实休的产量,这些原生质体克隆是从香菇菌丝原生质体双核细胞分离的,它们表现出了各种营养菌丝的生长速度,与一般的双核细胞比较它们没有明显差异,培养在营养段木上的134个原生质体克隆在产量上范围很广,其中4个比原双核细胞的子实体干重增加了30%~40%,而且这种高产可持续几年,这一结果表明香菇原生质体克隆可增加其菌种的子实体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羊肚菌、木耳、茶薪菇、紫芝、云芝、平菇、香菇、杏鲍菇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香菇菌糠水提液对8种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影响,以期为香菇菌糠循环利用栽培食用菌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香菇菌糠水提液对不同食用菌菌丝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紫芝、木耳、云芝有显著的生长促进作用;对羊肚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茶薪菇、平菇、香菇、杏鲍菇表现为随香菇菌糠水提液添加浓度增加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长调节剂在香菇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三十烷醇、α-萘乙酸和玉米素处理香菇507菌丝体,并测定菌丝生长速度和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愈创木酚氧化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香菇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及三种胞外酶活性的影响不同。三种生长调节剂虽能影响菌丝生长速度和三种胞外酶的活性,但不能改变其变化趋势。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菌丝生长速度和三种胞外酶活性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8.
潘迎捷  陈明杰 《食用菌》1993,15(1):32-32
香菇病毒病表达的主要症状是培养料中菌丝老化、生长速度减慢和菌丝紊乱,这一外观现象与带病毒香菇菌丝体内的生理代谢活动有密切的联系。本文从香菇菌丝对木屑培养基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及相应的酶活性变化,探讨了香菇菌丝生长中这一重要生理作用与病毒病表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天麻共生萌发菌MY-001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分析法,以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对萌发菌MY-001培养环境条件及培养基营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MY-001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5℃,培养基质含水量200%下进行暗培养;MY-001最易利用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是酵母膏、葡萄糖,复合维生素B也能促进菌丝生长,最佳的营养条件为酵母膏3g·L~(-1)、葡萄糖20g·L~(-1)、复合维生素B 0.005g·L~(-1),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Y=0.362+0.084A-0.014B-0.007C),方差分析显示方程为极显著。  相似文献   

20.
阿魏菇菌糠成分测定及对四种大宗食用菌化感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干燥、无霉变具有代表性的阿魏菇菌糠试样粉碎至40目,用四分法将试样缩减至200 g,应用国标法分别对阿魏菇菌糠各种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粗纤维被很大程度降解,粗蛋白、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主料有很大幅度提高,且富含矿物质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在此基础上,应用平板法考察了阿魏菇菌糠提取液对鸡腿菇、香菇、杏鲍菇和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化感效应.发现其菌糠提取液显著影响4种大宗食用菌菌丝生长,当PDA培养基中菌糠提取液加入量分别为30%和50%时,对香菇和金针菇菌丝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加入量为50%时,明显抑制鸡腿菇的菌丝生长;除了加入量为10%外,均抑制杏鲍菇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