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用来自杂交组合泉花646×粤油200的F7品系045/23作母本与来自杂交组合004/222×桂花20的F5品系045/1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出花生品种桂花833。该品种是一个高产、高油、综合抗逆性较好的花生优良品种,也是一个较好的烤果加工型品种,应用前景广阔,已经在广西推广应用。但该品种青枯病抗性一般,不宜在青枯病多发地种植。  相似文献   

2.
“粤油92”是广东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77年秋用复合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高抗青枯病的新品种。其杂交组合是:粤油320-26×[(粤油33×协抗青)F1×粤油320-14]F3。1983~1985年参加我国南  相似文献   

3.
黄位妮 《种子世界》2012,(10):44-44
博优782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公司利用博A×测782(测782源白[IR661/明恢63]F3×桂99)杂交育成的弱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表现较高、后期熟色好、米质优等特点,2010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桂南地区晚造主要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花生AFLP遗传图谱构建及青枯病抗性QTL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能为花生抗青枯病育种提供辅助选择技术,以抗青枯病品种远杂9102与感病品种Chico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用66对具多态性的引物(EcoR I/MseI引物组合35对,MluI/MseI引物组合14对,PstI/MseI引物组合17对)对其进行扩增,共检测到324个多态性位点。应用JoinMap(3.0软件对这些多态性位点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构建了一张栽培种花生的AFLP遗传连锁图。该图谱包含98个AFLP标记,涉及20个连锁群,覆盖总距离285 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2.90 cM。结合RIL群体的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利用分析软件QTLNetwork(2.0共检测到与青枯病抗性相关的3个QTL(qBWr1、qBWr2和qBWr3)。其中,qBWr1和qBWr2均位于第4连锁群,qBWr3位于第14连锁群。这3个QTL形成2对具有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的QTL区段(qBWr1/qBWr3和qBWr2/qBWr3),贡献率分别为12.81%和16.56%,共解释青枯病抗性总变异的21.62%。  相似文献   

5.
曾兵  饶勇  陈静  肖华贵  王沁 《种子》2007,26(8):99-101
黔油18号于2003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系我所用蜀杂1号F2代分离的不育株与双低品种R-8杂交选育的双低不育系SAB-3作母本,与杂交选育的双低恢复系双19作父本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根据黔油18号母本基本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北方高产优质夏播花生冀油9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油9号是河北省邢台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高产、优质、抗病花生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短,适应性广,属特早熟类型,首次实现了河北省花生品种生育期在100d以内,是北方区进行一年两熟制理想的配套品种。1996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确定为河北省夏播花生试验统一对照标准品种;1998年获邢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北省优秀科技项目。目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6.67万hm2 。1 选育过程及产量表现冀油9号利用花28作母本,狮油15为父本,1984年配制杂交组合,1985年种植杂交一代;经过连续几年的定向选择以早熟高产为目标并结合优质抗病……  相似文献   

7.
用3个美国陆地棉品种为母本与2个中国品种配制6个杂交组合。5个亲本与其6个杂交组合F2和F3种植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农业试验站。利用加性 显性 加×加互作遗传模型(ADAA)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加性和显性效应外,加×加互作效应控制大多数农艺性状和纤维性状。两个中国品种均可用于纤维麦克隆值的改良。品种CR110及Deltapine90(DP90)在纤维长度和强度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与品种DP90的杂交组合可以在较晚世代用于产量的改良。杂交组合Stoneville474(ST474)×CR110可用于在早期提高皮棉产量。除ST474×CR110之外,其它各组合均具有产量改良的潜力。组合Sure Grow747(SG747)×86 1在早期和晚期均比其它组合有较高的纤维强度。考虑到皮棉和纤维品质的基因型值,组合SG747×86 1可用于提高早期和晚期产量的改良且有好的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8.
宛花3号是南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宛花2号为母本、远杂9102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短、稳产性好、油食兼用、结果集中、高抗花生青枯病。2016-2017年参加河南省花生新品种联合测试试验,2019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证号:GPD花生(2019)410141。适合在河南省黄河以南地区春、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9.
周建明 《中国种业》2016,(10):63-64
<正>常优粳6号(原名常优09-3)组合由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常119A×CR-312配组,属三系杂交晚粳稻组合,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1316。该组合是一个集高产、稳产、品质优、食味佳的综合表现突出的优良杂粳组合,成功地解决了杂交粳稻产量和品质不能兼顾的矛盾。1选育经过  相似文献   

10.
开麦 18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与浚县种子公司于 1993年以(开麦 64× 89中 170) F1作母本,(开 1003×温麦 2540) F1作父本进行杂交,其组合号为 93009,经连续多年系谱选择, 1998年 F5代基本稳定, 1999年对 93009组合的 20多个株系进行了鉴定和初步测产,均比对照增产显著,其中 93009-0-2-1-1-1系表现较好, 2000- 2001年度参加所品比试验,比对照增产显著, 2001- 2002年度参加省小麦新品种预备试验,表现突出,命名为开麦 18.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利用拉丁美洲圭亚那抗稻瘟病资源IP 346449为母本与现有的自育保持系进行杂交,然后再与中9 B进行复交,经过多代选择获得稳定株系品资3 B,再与成丰B杂交,在F 2代株系中选择优良的单株与成丰A进行测交和回交,同时结合稻瘟病抗性鉴定筛选,育成抗稻瘟病不育系品资5 A。该不育系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柱头外露率高,异交习性好,配合力较强,抗性较好,所配组合生育期与F优498相当。于2019年3月通过贵州省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2.
<正> 花生是一种生长周期较短、效益显著的经济作物。但春种花生容易受病虫和杂草的为害,而且影响较大,常常引起减产甚至失收。下面就花生病虫害防治和杂草防除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花生的主要病害有青枯病、立枯病、叶斑病和锈病等;主要的虫害有蚜虫、蓟马等。主要病害防治1.青枯病、立枯病一是选用抗青枯病品种,如粤油256、粤油92、粤油169等;二是采用整地前亩用50公斤碳铵作底肥可有效防治青枯病、立枯病;三是在幼苗期用69%安克锰锌10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20%  相似文献   

13.
李林 《中国种业》2013,(1):69-70
花生品种湘花2008是湖南农业大学以我国南、北方花生精华品种为亲本,采用复合杂交技术[(中花4号×花11)×(汕油27×薄壳1号)],后代采用系谱法选择培育成功的花生品种,2009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登记编号:XPD019-2009。  相似文献   

14.
与棉花纤维强度连锁的主效QTL应用于棉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以黄河流域广泛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sGK321和sGK9708(中41)为轮回亲本,分别与优质丰产品种太121和高纤维品质渐渗种质系7235杂交的F1代材料杂交并回交,配置了杂交回交组合两套,运用与一个已定位的高强纤维QTL紧密连锁的2个SSR标记,通过对这两套杂交组合的不同世代群体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在sGK321x[(Tai121x7235)xsGK321]组合的F2群体、F2:3群体和sGK9708x[(Tai121×7235)×sGK9708]组合的F2群体、F2:3群体中,有/无标记个体的平均纤维强度分别为29.78 cN/tex//28.19cN/tex、29.35 cN/tex//27.97 cN/tex和29.74 cN/tex//27.65 cN/tex、29.12 cN/tex//27.33cN/tex,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本研究表明了此高强纤维主效QTL在不同的遗传背景,经过多代杂交、回交和自交后,能够稳定遗传而且QTL的效应稳定;利用此高强纤维主效QTL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提高棉花纤维强度效果是显著的.可以在棉花的苗期或早期世代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这为快速有效地改良棉花纤维品质、培育棉花新品种新品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运用此项技术结合其它手段进行优质、抗虫等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快速有效地改良现有的陆地棉推广品种,创造高产、优质、抗虫棉花新材料或新品系.  相似文献   

15.
F两优6876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两系不育系F168s作母本、优质恢复系R8476作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5年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29。介绍了该组合亲本的特征特性和其在信阳地区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6.
对小麦F1代正反杂交组合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平  张伟  苗艳芳  吕静霞 《种子》2005,24(1):30-31,94
运用灰色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2002~2003年18个小麦F1代正反杂交组合的7个主要性状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其灰色关联度,分析正反杂交组合的差异,结果表明:200237品系最好,200212品系次之,200246品系最差.同时只有200237和200238、200213和200214品系的正反杂交组合表现为优良组合.  相似文献   

17.
利用RIL群体创造抗黄曲霉兼抗青枯病的高油花生新种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协同提高抗青枯病花生品种的黄曲霉抗性及含油量是我国花生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利用远杂9102×中花5号杂交后代衍生的重组近交系群体(RIL),通过黄曲霉抗性、青枯病抗性鉴定及含油量测试,表明黄曲霉抗性受2对连锁并具累加作用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含油量受2对具抑制作用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RIL群体的黄曲霉抗性和含油量变异远远超过双亲的差异,表明它们均具有通过互补产生超亲性状的潜力。获得了抗黄曲霉或抗青枯病的高油后代家系18份,其中抗黄曲霉兼抗青枯病高油新种质1份(J091)。农艺性状和SSR分析结果表明,18份后代材料具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农艺性状优良,具有重要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中品95-5383为供体材料,绥农14号大豆品种为受体回交,建立一个回交导入系。多次回交获得高世代回交品系,对后代材料 BC1F4进行接种鉴定,选择稳定抗 SMV 株系,利用绥农20×绥农14分离群体中的高油株系,分别与绥农14×中品95-5383中抗 SMV 的株系杂交,聚合高油、SMV 抗性基因到同一材料,筛选出抗 SMV 的高油大豆品系。通过轮回选择、种质资源中有利基因的深层发掘、严格和准确的目标性状选择,达到高效率培育能在产量、品质、抗病性上都有显著提高的优良大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9.
汕油 188 与桂花 17 经过有性杂交、系谱选育育成的花生新品种漓油 995 综合性状优异,具有中抗青枯病、锈病,抗倒性强、适应范围广、含油量高等优点,适宜在广西区域春秋季种植,2022 年 1 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PD 花生(2022)450006。  相似文献   

20.
华盛优莉香是利用优质长粒籼型三系不育系华盛 A 与优质香型恢复系莉香杂交配组而成的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稳产、品质优、抗倒性强等特点。2021 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湖南省作中熟晚稻种植。对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进行描述,介绍其高产栽培和制种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