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马铃薯原原种生产中基质、密度和施肥因子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中熟品种"泉云4号"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种植并生产原原种。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研究马铃薯原原种生产中基质、密度和施肥因子的优化。结果表明:基质配比、种植密度及追肥次数对马铃薯原原种的总产量、商品薯产量及经济参数有极显著影响;基质配比A4(蛭石∶珍珠岩∶河沙为1∶1∶2)的马铃薯原原种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指数较高,其总产量、商品薯产量及相关经济参数最优;种植密度B1(株行距0.05m×0.10m)有效增加原原种总产量与商品薯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施肥次数C2(追肥2次·周-1)既可增加原原种产量,又能保证较高的商品薯率;基质配比、种植密度及追肥次数三因素之间有极显著性交互作用;本试验条件下,蛭石∶河沙为1∶1、株行距0.05m×0.10m时、追肥2次·周-1,原原种生产效益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利用水稻产区较为丰富的稻壳资源,筛选出一种资源丰富、成本低、效果好的微型薯生产培养基质。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种基质处理,即稻壳,稻壳(发酵),稻壳+蛭石(1∶1)和蛭石,研究不同基质对马铃薯微型薯成活率、结薯数、产量、单粒薯重、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活率最好的基质是稻壳+蛭石(1∶1)处理,成活率达到62.00%,但各基质处理对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结薯数和单位面积产量均以稻壳+蛭石(1∶1)处理最高,分别达到7.77万个·(667 m2)-1和135.90 kg·(667 m2)-1,显著高于对照蛭石(CK)处理。单粒薯重、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重表现最好的处理分别为稻壳+蛭石(1∶1)、稻壳(发酵)和稻壳(发酵)处理,但各基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稻壳+蛭石(1∶1)的处理更适合作为马铃薯微型薯培养基质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传统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是利用蛭石、珍珠岩、林下土等固体基质单独或按一定比例混合为基质生产。雾培法生产马铃薯微型薯较传统生产模式,既能提高单产能力,又减少人力资源投入。本文对雾培设备生产设备、雾培温室及马铃薯微型薯雾培生产生育期提出切合生产实际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在温室苗床栽培条件下适宜的基质管理方式问题,利用早熟品种荷兰15的脱毒苗为试验材料,种植并生产原原种。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用方差分析探讨了不同基质管理方式下获得的产量参数(商品薯产量和总产量)和经济参数(利润和经济效益)的差异表现。结果表明:荷兰15的脱毒苗在苗前上底土8cm+成苗期覆土2cm+发棵期覆珍珠岩2cm的基质管理方式下获得的商品薯产量、总产量、利润和经济效益均表现最好;通过产量和经济参数的综合评价,得出荷兰15脱毒苗更适宜的基质管理方式是苗前上底土8cm+成苗期覆土2cm+发棵期覆珍珠岩2cm。  相似文献   

5.
为赫章县马铃薯生产品种选择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试验观测了鄂薯14号、青薯10号、天薯11号、鄂薯5号、宣薯6号、宣薯5号、青薯9号(农户自留种)等7个品种的产量与对晚疫病的抗性。结果表明:7个品种中,产量表现以鄂薯14号、青薯10号、宣薯5号最好,均达1 500kg/667m~2以上,较青薯9号增产2.24%以上;晚疫病发病始见期以鄂薯5号和宣薯6号最早,以宣薯5号最晚,最早与最晚相差6d;对晚疫病的抗性为宣薯5号青薯9号鄂薯14号,均表现为中抗(MR),而天薯11号、青薯10号表现为中感(MS),宣薯6号、鄂薯5号表现为高感(HS)。建议对鄂薯14号、宣薯5号进一步进行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合金华地区秋季栽培的马铃薯新品种,以引进的7个“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为试材,开展了秋播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中薯3号”在7个参试品种中表现最好,产量高、薯块大小均匀、结薯集中、表皮较光滑、芽眼较浅、椭圆形,且商品薯率高.“中薯7号”和“中薯8号”产量也较高,薯块较大、结薯较集中、表皮光滑、芽眼浅、薯块椭圆形、商品薯率较高.这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金华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不同品种、密度、基质对马铃薯微型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铃薯微型薯工厂化生产具有周期短、集约性强的特点。为了达到高效低成本的规模化生产,我们在生产实践中重点探讨了不同品种、密度、基质等因素对微型薯产量的影响一结果表明,在较短的生育期内,早中熟品种产量显著高于中晚熟品种,合理的基质厚度与高度扦插对单株产量的影响不大,而单株单位面积产量明显提高,消毒草碳土作基质在生根、产量、大中薯率、百粒重等方面均优于蛭石基质。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脱毒小薯无土栽培营养基质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室条件下无土栽培生产马铃薯脱毒小薯免浇营养液的营养基质筛选研究结果表明,蛭石+灰渣+羊粪做基质,其根数、成活率、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产量都高于蛭石+砂子+营养液。配比以蛭石17∶灰渣2∶羊粪1(体积比)生产脱毒小薯效果最好。锯沫代替蛭石效果相近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9.
鄂薯12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优质紫色甘薯,主要用于鲜食和深加工,经济效益是水稻、玉米的2~3倍。为探索甘薯高效无公害生产模式,利用2种生物菌肥处理鄂薯12,在枝江、鄂州和咸宁3个地方种植,研究施用生物菌肥对鄂薯12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生物菌肥能显著降低鄂薯12田间发病率,提高其抵抗高温干旱的能力;施用菌肥处理提高了鄂薯12的产量和品质,其中,固体菌肥对品质提升作用较好,液体菌肥对产量促进作用较大;鄂薯12的产量枝江最高,鄂州、咸宁次之;品质枝江最好,咸宁、鄂州次之;甘薯块根品质提升主要表现在钾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提升。3个地点甘薯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差异主要源于各地土壤养分状况及气候环境的影响,相对较高的钾含量和相对较低的氮含量有利于产量的形成。菌肥充分发挥作用需要良好的土壤结构、适宜的温度和水分,在肥力较高的田块能部分或全部替代传统化肥;在较贫瘠的田块施用生物菌肥时要配合施用有机肥或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早熟、高产、品质优、商品薯率高、抗晚疫病强、适合金华地区春季栽培的马玲薯新品种,引进了7个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并开展了春播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3号”表现最好,产量高、结薯集中、薯块大小均匀、表皮较光滑、芽眼较浅、近球形,且商品薯率高.“中薯7号”和“中薯8号”也具有较高产量,结薯较集中、薯块较大、表皮光滑、芽眼浅、椭圆形,商品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西藏地区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能力。经多年研究与实践,从马铃薯脱毒原原种高效繁育基本条件、脱毒苗生产、苗床准备、试管苗扦插、生长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储藏等方面总结了西藏地区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2.
贵州马铃薯脱毒原原种高效生产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降低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成本,对生产流程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出了贵州地区马铃薯脱毒原原种高效生产技术.通过对喷灌系统、脱毒苗培养、基质配方和移植技术等环节的改进和优化,使用工量、培养能耗、基质成本大幅降低,病害发生得到控制,种薯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不同级别脱毒种薯病毒再侵染情况及产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大西洋原原种、一级原种、二级原种、一级种薯和二级种薯的生产试验及其PVX、PVY、PVS、PLRV病毒的DAS-ELISA检测,结果表明,从原原种到一级种薯的生产过程中,产量随着脱毒种薯代数的增加而升高,其中以二级原种生产一级种薯的增产幅度最显著;除原原种不带以上4种病毒外,一级原种、二级原种分别带3%、13.3%的PVS病毒,一级种薯带PLRV和PVS病毒,带毒率分别是5.8%、21%,二级种薯带PVY、PVS、PLRV病毒,带毒率分别是8.9%、30%、13%.  相似文献   

14.
脱毒微型马铃薯粒重及密度对一级原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马铃薯脱毒微型薯4个粒重水平和4个密度水平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脱毒马铃薯一级原种的繁育中,为了提高种薯的整齐度,进而提高单位面积种薯的生产效率,微型薯大小应选用2~5 g,播种密度以7000株/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浅谈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平均单产约是荷兰的1/3,影响单产的因素很多,其中种薯质量是主要因素之一。分析了我国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列举了荷兰和美国的脱毒种薯质量控制体系,提出了完善质量合格认证、加强自控措施、开展监督抽查、加强人员培训等完善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控制的几点建议,以期对提高我国马铃薯平均单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紫花851、中薯3号等马铃薯脱毒种薯与非脱毒种薯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脱毒-5铃薯种薯抗病性、商品性明显优于非脱毒种薯,脱毒品种能有效地减少块茎小薯率、露青薯率及裂薯率,产量也极显著地高于非脱毒种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马铃薯原原种适宜的栽培基质。[方法]以马铃薯品种蓉紫芋5号脱毒试管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设计6种基质类型,分析不同栽培基质对马铃薯原原种产量性状和经济参数的影响。[结果]以椰糠作为栽培基质可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效益,其次是椰糠+营养土=1∶1的基质。[结论]以椰糠作为栽培基质用于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最佳,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朝海  顾霄  白永生  王朝贵  周平  顾尚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254-8255,8258
[目的]为经济有效地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和提高原种繁殖量提供参考。[方法]对马铃薯新品种会-2脱毒原原种大小与原种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脱毒马铃薯原种产量与原原种的大小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原种产量有随着原原种粒重的增加逐渐升高的趋势,同时,在每窝粒数、平均粒重、大中薯率3个经济性状上也存在相同趋势。原原种粒重5.0 g以上的原种产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与5.0 g以下的产量差异极显著;原原种粒重2.04.0 g的原种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与原原种粒重0.5和1.0g的差异极显著,说明1.05.0 g是原原种粒重经济有效的控制区间。[结论]马铃薯新品种会-2原原种的大小应控制在1.05.0 g。  相似文献   

19.
黔兴201亲本整理与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能及时生产出高纯度的足量亲本供大面积制种,采用“两圃两库一田法”整理繁殖杂交玉米黔兴201亲本。通过育种家种子套袋自交选择,建立原原种库;通过原原种穗行选择和套袋自交选择,生产原种,建立原原种后备库;通过亲本繁殖田生产亲本种子,采用育种家种子和原原种育苗移栽提高繁殖系数,充分利用冬季海南充足的光热条件加快繁殖进程。  相似文献   

20.
邓宽平  邓禄军  丁海兵 《农技服务》2010,27(6):697-697,745
从选种、播种密度、播种时间、去杂、蚜虫防治、种薯质量检测和适时收获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威宁县马铃薯种薯质量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