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被植物新秀——丛生福禄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起福禄考,人们大多会想到高约30~45厘米的宿根福禄考。而照片中这种像绒毯一样的地被植物,大家或许不会与福禄考联系在一起。但它的的确确是福禄考家族的新“成员”,它的名字叫丛生福禄考。别看它“个头”只有10~15厘米,却以特有的耐寒、花期早而长等优势,成为地被植物的新秀。丛生福禄考为花荵科福禄考属多年生宿仪草本。茎匍匐,丛生密集成毯状。叶针形,基部稍木质化,敞极耐旱、耐寒。花瓣5~6枚,花序聚伞状顶生,花径2~2.5厘米,株冠幅30~40厘米,可着花200~300余朵,花色有粉红、雪青、白等,多数为变种,观赏价值最高的是粉红色(薰衣草色)。丛生福禄考花期极早,可持续2个月。盛花期形成致密的花毯,整体色彩效果极佳,尤如一块粉红包地毯,是园林地被植物观赏价值极高的品种之一。在沈阳以南地  相似文献   

2.
锥花福禄考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锥花福禄考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增殖及生根培养,确定了锥花福禄考快繁体系的最适培养条件:(1)初代培养基:MS BA0.4mg/L NAA1.5mg/L;(2)丛生芽增殖培养基:MS 6-BA1.0mg/L IBA0.1mg/L GA31.5mg/L;(3)生根培养基:1/2MS NAA0.1mg/L。  相似文献   

3.
郑抗无籽1号     
《种子世界》2004,(2):48-48
特征特性:属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04~110d,果实发育期39d。茎匍匐生长,主蔓6—8节着生第1雌花,以后每间隔5~6节着生1雌花。果实短椭圆形,浅绿色果皮上有深绿色宽条带,果肉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过11%,果皮厚度1.2~1.3cm,平均单果重6kg。  相似文献   

4.
《山东蔬菜》2010,(2):43-43
秋抗19号系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优良品种。植株蔓生,株高约2.8m,生长势高,有2~3个侧枝。20节左右封顶。第1花序着生在3~4节,每个花序有4~6朵花,坐荚2~3个。嫩荚近圆棍形,荚长约20cm宽1.2-1.3cm,单荚重15g。  相似文献   

5.
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肉质根长40~70cm,横径6~10cm,平均肉质根单个重2.0kg左右,最大达5.0kg。肉质根为长圆柱形,皮光滑,1/3部分露在土外,皮淡绿色,人土部分皮白色,肉质致密脆嫩,鲜食味甜,无辛辣味,生熟食口味均佳,有“水果萝卜”之美誉。单株功能叶为28~30片,花叶型,叶长30~50cm,叶宽8~12cm,叶簇直立,叶脉、叶  相似文献   

6.
牡丹容器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龄选择4~5年生的植株,有8~15个枝条,枝条长度为15~30cm,每个枝条上有1~2个饱满花芽,根长20cm以上,根粗2cm以上,且新根较多。  相似文献   

7.
该品系生长旺盛,植株整齐一致性好,纯度95%以上。叶片大,戟形或阔箭头形,叶尖钝圆,有1~2对浅缺裂:叶片平均长22.5cm,平均宽18.5cm:叶柄平均长20.5cm,平均宽1.21cm:叶面平展,叶色浅绿;叶厚,质嫩风味好。肉质根,粉红色;种子圆形,无刺:比日本大叶增产25%,晚抽薹10~12d。露地栽培产量为3.00万~3.75万kg/hm^2,  相似文献   

8.
《中国花卉园艺》2009,(6):42-43
主要特征描述: 母本为多齿红山茶,父本为红山茶品种‘酒红阿兰’。花重瓣型,层叠状。花色大红,花瓣倒卯形,顶端中部微凹。外轮雄蕊5束簇生,每束花丝20~40枚不等,内轮雄蕊连生筒状,花丝20枚左右。雄蕊瓣化严重至80枚左右,大小不齐,花径11~12cm。叶椭圆至倒卵形,基部楔形,先端渐尖,长5.2~6.0cm,宽3.5~4.0cm。花期3~4月。  相似文献   

9.
品种及其近缘种 ‘罄口’(‘Grandiflora’)河南鄢陵传统品种。花径2~3cm,花盛开时半张半合,形似僧之罄口,故名‘罄口’蜡梅,宋代已定名栽培。中部花被片9,黄色,长1.0~1.5cm,宽0.6~0.8cm,无毛,内部花被片6,宽卵形成近圆形,长端钝。雄蕊6~8,花丝基部被柔毛,有退化雄蕊;雌蕊多数,离生,基部有稀疏柔毛。花有浓香味,但花较稀疏,花型大。  相似文献   

10.
一、特征特性 系一代杂交种,中熟。丰产抗病.品质好,植株生长势强。株高1.5-2m.开展度70-80cm.叶片绿色,始花节位9—10片叶,果实长卵形.黑紫发亮,光泽度高,高品性好.种少不易老,昧甜,横径8—10cm,长约25-30cm.单果重400~500g。采收期长,可安全越夏,夏秋采收品质不变。露地栽培每666.7m^2产量可达10000kg,保护地栽培产量可达15000kg.对茄子的绵疫病和褐纹病的抗病性特强。  相似文献   

11.
一、形态、习性锥花福禄考,别名天蓝绣球、宿根福禄考。属花荵科福禄考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茎呈半木质化,多须根,茎直立,通常不分枝。叶呈十字状对生,茎上部叶三叶轮生,长椭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尖,边缘具细硬毛。塔形圆锥花序顶生,花冠粉,血清色花瓣5~6枚,花期6~9月,盛花期为6月中旬~8月中旬。是盆栽、布置花境、花坛较好的庭园花卉(见图)。它性喜阳,耐寒,喜疏松肥沃的土壤,北方地区露地可安全越冬。但不耐高温,夏枯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2.
1品种特性加工番茄“红钻石”为有限生长类型,株高70~80cm,开展度80~90cm,分枝8~9枝,叶片厚、宽、大,叶色深绿,主茎6~7叶间着生第1花序,2~3花序自封顶,每花序6~7朵花,枝蔓韧性好。果实为长椭圆型,平均单株结果数45~55个,色红,皮厚0.7cm,纵径7~10cm,横径4~6cm,2心室,汁少,肉多,种籽较少,平均单果重85~100g,最大350g,  相似文献   

13.
西府海棠的繁殖与栽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府海棠别名海红、子母海棠,蔷薇科苹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株高达3~5m;幼枝有短柔毛,老皮平滑,紫褐色或暗褐色;叶长椭圆形,前端渐尖,茎部楔形,长5~11cm,宽2~4cm,边缘有锯齿,叶柄细长2.0~3.5cm;伞形总状花序,花重瓣,淡红色,长约4cm,生于小枝顶端;梨果球状,径宽1.5cm,红色,3~4月份开花。西府海棠原产我国华北、华东等地。耐寒性强,性喜阳光,耐干旱,忌渍水,在干燥地带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4.
1主要技术指标产量指标:3000~4000kg/667m^2。株行距:(20~25)cm×(60~70)cm,播量150-200kg/667m^2,保苗4000~5000株/667m^2。肥料投入:有机肥2~3t/667m^2;尿素30~40kg/667m^2,磷酸二铵15kg/667m^2,硫酸钾20-30kg/667m^2,N:P2O5:k2O=2.5:1.0:4.3。灌水量:300~400m^3/667m^2。  相似文献   

15.
北京奥运用花品种系列介绍之九 芙蓉葵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芙蓉葵(Hibiscus)又名紫芙蓉、香葵、秋葵,锦葵科木槿属多年生草本,可作一年生栽培。植株形体高大,高生种1~2m,矮生种株高60~90cm。花大,花径15~20cm,花瓣5,花色有白、粉、玫红等色。花期6~8月。  相似文献   

16.
百里香别名地椒、麝香草、山胡椒,为唇形科百里香属多年生常绿亚灌木。株高15~20cm,冠幅约30cm,全株具芳香。茎木质、细长,匍匐茎平卧,上密生许多直立茎,新生枝带紫色。老茎紫褐色或灰褐色。叶小,对生,长2~5cm,叶面浓绿,叶背绿中带白色,两面均有油腺点。轮伞花序顶生,花小,唇形,粉色或淡紫色。小坚果椭圆形,深红棕色,千粒重约0.1g,种子萌发力可保持3年。  相似文献   

17.
1 园地选择 园地选择在海拔1200m以下的适宜气候区域,有水源保障、交通方便。背风向阳的缓坡地或台地,地下水位低于50cm,pH值6.0~7.5,土质肥沃的沙壤土为宜。 2 品种的选择和授粉树的配置 2.1 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18.
1主要指标 播种方式:10cm+66cm+10cm+66cm+10cm机采棉配置方式,2m超宽膜,2膜12行,1膜2管,1管3滴灌方式,理论株数18700株/667m^2,平均行距37.5cm,株距9.5cm,播种量3.2kg/667m^2。  相似文献   

19.
金丝瓜又名四季搅瓜、金瓜,系西葫芦的1个变种。我们引进的美国金丝绞瓜,属一代杂交种,无蔓型,株高70cm左右,展开度50cm,果椭圆型,皮薄、瓜瓤厚,单瓜重1.5~2.0kg,生育期85~90d,较国内地方品种抗病、耐寒、适应性广,四季均可种植,一般产量5.25万kg/hm^2。果质优,特别是含有一种葫芦  相似文献   

20.
抗黄1号属珍珠豆型,株型直立紧凑,生长势强,出苗率高,主茎高43cm左右,侧枝长48cm左右,总分枝数5.8条左右,结果枝数5.3条左右。叶片倒卵形,绿色,稍厚,被有蜡质。主茎和侧枝连续开花类型,荚果为茧型,单株结果数13个左右,饱果率90%左右,以2粒荚为主,整齐一致,百果重195g左右,百仁重78g左右,果壳较薄,荚果网纹浅,籽仁种皮粉红色,椭圆形,出仁率71%~72%。春植全生育期为120~125d,秋植全生育期为110~115d,与对照种泉花10号相当。具有丰产性好、抗旱性强、抗倒性、耐涝性中等,比较适宜旱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