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研究了极细链格孢蛋白激发子对湘杂棉3号主要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探讨抗虫杂交棉高产措施的生理机制,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分析极细链格孢蛋白激发子对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湖南气候条件与栽培技术体系下,细极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PEAT)能显著提高棉花叶片光合速率,果枝叶叶绿素含量,同时提高了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增强棉花生理机能;从生理生化活性来分析,极细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诱导后SOD、POD及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SOD、POD活性增强,而MDA活性降低,能起到延缓植株衰老的作用;从产量分析来看,极细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诱导后,显著提高单铃重、棉花产量,浸种+幼苗期喷施+现蕾期喷施+初花期喷施处理产量为1 781.44 kg/hm2,浸种+幼苗期喷施+现蕾期喷施处理产量为1 767.61 kg/hm2,比清水对照分别高出43.7%、42.5%,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极细链格孢蛋白激发子能增强抗虫杂交棉生理机能、延缓棉株衰老、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以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成株为材料,采用植物抗性生理分析测定技术研究了链格孢菌毒素细交链孢菌酮酸对空心莲子草叶片细胞膜透性、叶片内MDA含量、SOD、POD和CAT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叶片经细交链孢菌酮酸处理后,细胞膜透性随着细交链孢菌酮酸浓度的增加而增高,MDA含量在500μg/ml以下,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升高,500μg/ml以上,又有所下降;随着细交链孢菌酮酸浓度的升高,SOD、POD、CAT活性下降,与对照相比,在1 000μg/ml时,SOD、POD和CAT活性达到最低,分别比对照(CK1)活性降低了86.24%、72.72%和82.05%。可见,细交链孢菌酮酸可严重降低空心莲子草叶片的生理生化活性,显示了其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甘蓝遏低温先期抽薹的难题,本试验采用37℃高温进行春化逆转,以低温春化的植株作为对照,探讨甘蓝体内蛋白酶活性与春化逆转的关系.甘蓝早熟品种"8398"和中熟品种"京丰"经春化逆转,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还原酶(NR)、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比正常春化的植株分别下降了13.1和6.6mg/g,26.5和45.9μg/(g·h),19.8和17.1μg/(g·min),11.6和9.6 U/(g·min).试验发现,早熟品种"8398"其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POD、CAT活性的降低幅度均比中熟品种"京丰"更大些;而中熟品种"京丰"体内NR活性比早熟品种"8398"活性强.结果表明,低水平的可溶性蛋白舍量、POD、CAT、NR活性有利于春化逆转的完成.  相似文献   

4.
细极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了激活蛋白对棉纤维品质主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细极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喷施棉株,纤维各个指标都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即能显著提高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度、反射率、伸长率、纺纱均匀指数等指标,降低纤维黄度和麦克隆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牡丹试管苗与大田苗生理指标的差异,揭示影响牡丹试管苗移栽成活的可能因素,以牡丹品种岛锦试管苗和大田苗的叶片及根系作为研究材料,分析了两者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牡丹试管苗与大田苗的生理指标存在很大差异,试管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PPO、SOD活性等指标均比大田苗低,大田苗根系活力为689μg/(g·h),而试管苗仅为141μg/(g·h),但试管苗的POD活性明显比大田苗高,试管苗叶片和根系的POD活性分别为432.37 U/(g·min)、43.89 U/(g·min),而大田苗叶片和根系的POD活性仅为1.76 U/(g·min)和1.61 U/(g·min)。可溶性糖含量和CAT活性未表现出类似的规律。牡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低可能与其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PPO、SOD活性较低,POD活性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人工气候箱,研究了热激萌动种子(42℃、2h)、脱落酸(ABA)(1×10-5mol/L)浸种(6 h)、2叶期叶面喷施和根部灌施,对棉苗抵御(模拟)高温干旱逆境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干旱期间,与对照相比,所有处理都合成了差异蛋白质,但ABA浸种所合成的热激蛋白(HSP)更丰富。另外,所有处理都显著提高了棉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ABA浸种、根部灌施处理和热激处理还显著提高了棉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ABA叶面喷施处理和热激处理显著提高了棉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ABA叶面喷施处理和浸种处理降低了棉苗丙二醛(MDA)含量。  相似文献   

7.
1-MCP处理对双孢蘑菇采后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浓度1-MCP处理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测定了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0μg/L浓度下,POD、SOD、CAT、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分别较对照组上升1950.00%、19.47%、389.42%、24.87%和3.46%,而MDA含量却比对照下降51.08%;100μg/L浓度下,POD、CAT、MDA、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分别较对照组上升1150.00%、47.12%、20.29%、27.51%和4.61%,SOD活性反而下降2.07%。  相似文献   

8.
细极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对棉株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湘杂棉3号F1为对象,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了细极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PEAT)诱导下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外界光合作用有效辐射等指标.结果表明,PEAT诱导可以提高棉花生长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外界光合作用有效辐射等,延缓叶片的衰老和光合功能衰退,延长了叶片的光合功能期,使光合速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外源NO对康乃馨鲜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外源NO对康乃馨鲜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以康乃馨为试验材料,硝普钠(SNP)为外源NO供体,研究了不同浓度(0,50,100,150,200μmol·L~(-1))SNP处理对康乃馨鲜切花瓶插寿命和花径大小的影响,以此筛选出最佳SNP处理浓度,并测定了最佳SNP处理浓度下,鲜切花花瓣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50μmol·L~(-1)的SNP处理康乃馨鲜切花瓶插寿命最长,比对照延长1.53d,延长率为11.57%;与对照相比,第8天花径提升率最高,为70.21%,第16天花径减退率最小,为23.61%。此外,150μmol·L~(-1)SNP处理明显提高了花瓣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POD和SOD活性,有效延缓了康乃馨鲜切花衰老。  相似文献   

10.
以硝普钠(SNP)作为外源NO的供体,分别采用0,10,100,500μmol·L-1浓度的SNP溶液作为非洲菊‘阳光海岸’的瓶插液,观察NO对非洲菊鲜切花的保鲜效果.同时,测定了花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氧酶(CAT)活性的变化以及H2O2、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00μmol·L-1浓度处理的非洲菊切花瓶插寿命最长,比对照延长了31.4%;外源NO提高了花瓣SOD,POD,CAT等保护酶的活性,也提高了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而H2O2,MDA含量比对照降低,从而延缓了非洲菊切花花瓣的衰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糜子的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方法]以黑龙江主栽糜子品种为试验材料,以蒸馏水为对照,设置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研究烯效唑浸种对糜子萌发、幼苗形态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均对粘丰5号起到抑制作用;低浓度烯效唑浸种对齐黍1号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起促进作用,而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烯效唑浸种处理降低了糜子幼苗的株高,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烯效唑浓度的提高而加重.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促进了糜子侧根数和侧根长度的提高,其中T3和T4处理效果最为明显;烯效唑浸种处理大体上抑制了粘丰5号的主根长,而对齐黍1号则起促进作用.中等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处理(T3和T4)促进粘丰5号单株鲜重和干重的提高,而所有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均对齐黍1号单株鲜重和干重起明显促进作用.[结论]高浓度烯效唑浸种虽对糜子发芽势和发芽率起一定抑制作用,但可明显促进糜子幼苗质量,实际生产中推荐浓度为100 ~200 mg/L.  相似文献   

12.
激活蛋白是一类来源于真菌、诱导植物获得系统抗性的蛋白激发子。通过加热离心、乙醇沉淀、离子交换层析、超滤等方法,从极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 ma)JH505菌株的菌丝体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激活蛋白,在SDS-PAGE银染图谱显示单一条带,表观分子量约为66 kDa,糖蛋白特异性染色确定其为糖蛋白。该蛋白可以诱导三生烟提高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抗性,处理后的三生烟叶片TMV枯斑数显著减少,枯斑抑制率可达到49%。  相似文献   

13.
PeaT1是来源于极细链格胞菌(Alternaria tenuissima)的一种蛋白激发子,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抗逆性的功能。为了进一步研究该激发子的功能,构建了表达该蛋白质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eaT1,诱导表达获得大量目的蛋白质。利用AKTA蛋白质纯化系统,通过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等纯化技术,获得高纯度的PeaT1蛋白。用不同浓度的纯化蛋白处理水稻,进行抗旱性检测,结果表明PeaT1可明显提高水稻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4.
沼液浸种对陆地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沼液在陆地棉上的试验,确定沼液浸种的最佳方法.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不同的沼液浸种时间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沼液浸种各处理的出苗率都比对照高,平均高出0.5;~3.5;,其中以沼液浸种8 h的出苗率最高为85.5;.沼液浸种的处理衣分、单铃重、籽指都比对照要高, 其中以沼液浸种8 h表现得比较好,比对照衣分高1.1;, 单铃重高0.3 g,籽指高0.11.各处理单株增铃数为0.1~0.5个,各处理间差异不大.虽然经过沼液浸种的叶绿素含量较高,但是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5.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DS-10Ca在棉田的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DS- 10Ca 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30mg/kg 浸种,株高及单株叶面积分别比对照提高3-31% 和14-35 % ;浸种结合喷施( 喷施浓度分别为50 和100mg/kg) 单株蕾量分别较对照提高65% 和60 % ,总生殖量分别增加12-1% 和13-3 % ,单株成铃分别增加0-69 和2-27 个,单铃重分别增加0-04 和0-17g,子棉产量分别提高11-80% 和20-05 % 。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浸种剂浸种对水稻幼苗生长和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浸种剂浸种促进了根系生长,延缓了地上部生长,分蘖发生早而快,根冠比高,增穗、增粒、增产.  相似文献   

17.
以切花菊品种‘秀芳白’为试材,在扦插生根过程中不同时期喷施营养液后,测定了扦插生根指标和插穗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喷施营养液的插穗生根数、生根率以及插穗鲜重和干重与未喷施营养液的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喷施营养液和未喷施营养液的对照插穗叶片叶绿素含量早期(0~5 d)均出现下降趋势,扦插后期(20~25 d)与对照相比明显增加。喷施营养液的插穗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扦插中期(10~20 d)和后期高于对照,而且第1 d开始喷施营养液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第5 d开始喷施营养液的处理。扦插过程中所有处理的核酸含量均出现上升趋势,而喷施营养液的核酸含量在扦插后期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这说明扦插时外源喷施营养液可促进菊花插穗叶片营养物质的积累,从而促进生根和提高扦插苗品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极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的原生质体遗传转化体系。[方法]采用酶解法制备极细链格孢菌的原生质体,并通过PEG/CaCl2介导的化学方法将含有G418抗性标记的DNA转入极细链格孢菌原生质体。[结果]转化子生长表型及其基因组DNA的PCR检测表明抗性基因已成功整合到极细链格孢菌基因组中。该方法的转化率达3~4个转化子/μg转化DNA。所获得的转化子在无选择压力下连续培养3代,G418抗性仍能稳定遗传。[结论]成功建立了极细链格孢菌的遗传转化系统,为极细链格孢菌的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  李邦发  韩海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25-7126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设0(CK)、20、40和60 mg/L的烯效唑浸种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的形态指标(株高、根长和根冠比)与生理指标(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发芽势和发芽率、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烯效唑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20 mg/L烯效唑处理的小麦幼苗根长最长(达11.17 cm);用20、40和60 mg/L的烯效唑处理后,小麦根冠比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06.0%、100.0%和80.4%,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8.7%、11.1%和6.3%,丙二醛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12.5%、21.88%和9.38%,叶片相对电导率比对照分别降低了26.09%、32.61%和19.57%。20和40 mg/L的烯效唑处理后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比对照分别增加55.5%和22.2%,50%和39.9%,而60 mg/L烯效唑处理后发芽势和发芽率则比对照低。[结论]烯效唑浸种可促进小麦壮苗、增强植物抗性,有利于小麦生产,但应注意浓度控制,以20 mg/L烯效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多效唑(PP_(333))浸种对甜菜地上部生长具有前控、后促作用。前期,仰制生长,降低株高和茎叶鲜重,缩短叶长,增加叶厚。后期,促进生长,至收获时,处理与对照间已无明显差异。PP_(333)浸种对地下部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增加块根产量1.8%~8.9%,提高含糖0.02°~0.24°。此外,其尚能显著地增加甜菜叶片的气孔阻力,降低蒸腾速率,从而提高了叶片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