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海南蔬菜潜蝇种类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豆类、瓜类、茄果类和叶菜类蔬菜上发生的潜蝇种类为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番茄斑潜蝇[L.bryoniae(Kaltenbach)]和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 Goureau),美洲斑潜蝇是其中的优势种;美洲斑潜蝇主要为害豆类、茄果类和瓜类蔬菜,番茄斑潜蝇主要为害瓜类和茄果类蔬菜.而豌豆彩潜蝇则以为害叶菜类蔬菜为主;豆类和茄果类蔬菜发生的潜蝇以美洲斑潜蝇为主.瓜类蔬菜发生的主要是美洲斑潜蝇和番茄斑潜蝇,而叶菜类蔬菜发生的则主要是豌豆彩潜蝇。  相似文献   

2.
美洲斑潜蝇是蔬菜生产中的重要害虫,近年来,该虫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对瓜菜的产量和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日光温室、春棚、露地菜、秋延后蔬菜相连,实现了蔬菜周年生产,美洲斑潜蝇已无越冬、滞育现象,发生代数多,周年危害,成虫也可造成危害,但以幼虫危害为主.  相似文献   

3.
<正>黄瓜是霍林郭勒市温室蔬菜栽培的主要作物之一,效益较高。但由于温室湿度大,所以病虫危害比较严重。虫害中尤以美洲斑潜蝇、白粉虱、蚜虫最为严重,是重点防治对象,被菜农称为日光温室的"三大害虫"。通过几年来对黄瓜"三大害虫"生活习性以及发生规律观察和探索,逐步掌握了霍林郭勒地区温室黄瓜"三大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一、虫害发生情况1.美洲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寄生广泛,危害作物多,其危害蔬菜  相似文献   

4.
采用黄板诱集法 ,对长春市郊保护地蔬菜中的美洲斑潜蝇发生动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 ,美洲斑潜蝇属于集聚分布 ,在长春市郊每年可发生 10多代 ,春、秋两季为发生高峰 ,世代重叠 ,嗜食瓜类、茄科和豆科蔬菜 ,冬季日光温室是主要虫源。建立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大力推广应用黄板诱杀和防虫网阻隔技术 ,保护和利用寄生蜂的自然种群 ,辅之无公害的选择性杀虫剂综合防治体系 ,才能将美洲斑潜蝇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之下 ,确保生产绿色食品蔬菜  相似文献   

5.
美洲斑潜蝇是近年传入庆阳市蔬菜作物上的重要蔬菜害虫。观察发现该虫在当地自然条件下不能越冬,日光温室是其越冬的重要场所,是露地蔬菜发生危害的虫源基地,据此应抓好早春日光温室的防治是取得防治。  相似文献   

6.
台安县温室主栽蔬菜有茄子、番茄、黄瓜、辣椒及芸豆等,上述蔬菜都是美洲斑潜蝇的寄主。自1996年4月台安县发生美洲斑潜蝇以来,我们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7.
美洲斑潜蝇是一种严重危害蔬菜生产的害虫,1998年在本地日光温室蔬菜上首次发现后,不久即在全市各日光温室蔬菜普遍发生,主要危害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作物,该虫近两年来在全市发生危害重,造成蔬菜减产,甚至绝收。为帮助菜农作好防治,现就害虫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阿巴丁防治美洲斑潜蝇试验初报杜云萍刘海瑛陈国政(平顶山市植保植检站,平顶山467000)美洲斑潜蝇是新传入平顶山市的一种危险性极大的检疫害虫,主要危害黄瓜、番茄等多种蔬菜,导致蔬菜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经济损失严重。为了有效地控制斑潜蝇危害,我们在市湛...  相似文献   

9.
蔬菜4种潜叶蝇危害状识别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勇 《北京农业》2005,(6):10-11
在蔬菜上主要有4种潜叶蝇,分别是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番茄斑潜蝇和豌豆彩潜蝇,其中前3种斑潜蝇是从国外陆续传入我国并在蔬菜上危害的,豌豆彩潜蝇是我国的自然种.以下识别4种潜叶蝇危害状及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0.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原产南美洲的巴西,是近几年才传入我国的检疫性害虫。1995年在虞城县发现危害番茄、黄瓜、菜豆等多种蔬菜及大豆、棉花等。为摸清美洲斑潜蝇在我地的发生规律,我们作了初步调查研究。1发生世代露...  相似文献   

11.
1997-2000年调查表明,危害蔬菜的潜蝇主要有5种:豌豆彩潜蝇,美洲斑潜蝇,番茄斑潜蝇,葱斑潜蝇及菜斑潜蝇,其中豌豆彩潜蝇和美洲斑潜蝇为江苏海门地区的优势种。不同潜蝇的发生危害具有明显的寄生选择性和季节差异性。用化蛹进度和黄板诱集成虫预测其发生时,应综合虫口基数,气候条件,食料,田间自然死亡率,寄生率,历年虫态历期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番茄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是3种危险的多食性害虫,严重危害蔬菜、花卉等植物。该文分析3种斑潜蝇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及寄主等方面的区别,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防治蔬菜斑潜蝇的危害,对巴州地区危害设施蔬菜的斑潜蝇进行了调查和防控。结果表明:危害巴州地区设施蔬菜的斑潜蝇主要有5种,分别是美洲斑潜蝇L.sativae Blanchard、南美斑潜蝇L.huidobrensis(Blanchard)、豌豆斑潜蝇L.congesta(Becker)、番茄斑潜蝇L.bryoniae(kaltenbach)和葱斑潜蝇L.chinensis(Kato)。在通过外部形态特征及田间危害状判断斑潜蝇种类的基础上,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和环境友好型农药化学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可有效降低其对设施蔬菜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正>美洲斑潜蝇俗称蔬菜斑潜蝇。主要危害葫芦科的黄瓜、丝瓜、西葫芦等。茄科的番茄、辣椒、马铃薯。豆科的豇豆、菜豆、豌豆、蚕豆、大豆等。菊科的生菜、莴苣、茼蒿等。十字花科的芥菜、菜心、白菜、萝卜等。伞形科的芹菜和苋科的苋菜等,嗜食瓜类、豆类、番茄、莴苣,是高杂食害虫。美洲斑潜蝇虽然虫体较小,但是对蔬菜危害不小,如防治不当,将严重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一、危害特点成、幼虫均可危害。幼虫潜入  相似文献   

15.
美洲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由于其危害性大,防治困难,被众多国家列入检疫性对象。近几年该虫在我区发生越来越普遍,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豇豆、四季豆、黄瓜、番茄、茄子等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其造成的危害直接影响蔬菜产量和质量。由于常年连续使用菊酯类、有机磷类农药,美洲斑潜蝇已出现明显的抗药性。为了寻找理想防治药剂,笔者于2004年进行了防治美洲斑潜蝇的药剂田间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美洲斑潜蝇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研究棉花栽培与美洲斑潜蝇危害的关系,结果表明:距离越冬虫源(日光温室)越近的田块,美洲斑潜蝇危害越重,且花铃期危害最重,建议生产上棉花适当与美洲斑潜蝇不嗜食的作物套种或轮作,以减轻其危害。  相似文献   

17.
斑潜蝇是一种严重危害粮食、蔬菜、花卉等作物的国际性检疫害虫,我国于1994年首次出现,2002年传入甘肃省庄浪县后逐年扩展蔓延,严重威胁日光温室蔬菜的生产安全。通过对庄浪县日光温室斑潜蝇发生和危害规律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一套日光温室斑潜蝇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美洲斑潜蝇是温室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危害为主,该虫在阿图什市温室大棚蔬菜上不同程度发生,平均危害率达20%。一、危害特点美洲斑潜蝇成虫将卵产在叶片上下表皮的叶肉  相似文献   

19.
旨在明确美洲斑潜蝇在陕西省的发生危害特点,了解其对不同杀虫剂种类的敏感性和田间防治效果,为美洲斑潜蝇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2016年对陕西省杨凌地区美洲斑潜蝇寄主植物番茄和黄瓜的受害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研究7种杀虫剂对美洲斑潜蝇幼虫的毒力和防效。结果表明,4月份前番茄和黄瓜上美洲斑潜蝇发生较轻,随后逐渐加重,7-9月为危害高峰,10月后危害减轻;全年黄瓜受害重于番茄。在供试的7种药剂中,50%灭蝇胺WP、31%阿维·灭蝇胺SC和2.8%阿维·高氯EC不仅毒力较高,LC50分别为5.41mg/L、1.42mg/L和2.87mg/L,而且持效期长,药后7~10d防效仍超过81%,应用效果较好,建议作为首选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斑潜蝇是近年来发生危害较重的辣椒害虫,特别在保护地内发生重。包括美洲斑潜蝇、拉美斑潜蝇、番茄斑潜蝇混合发生,危害叶片,在叶片内蛀食成弯曲的隧道,破坏叶绿素和叶肉细胞,导致叶片光合作用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