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选用活性染料、直接染料、碱性染料和酸性染料对单叶省藤Calamus simplicifoli和黄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藤材染色,研究4类染料对藤皮、藤材的上染性,及其影响藤材染色上染率的因素和工艺。结果表明:4类染料可对藤片上染;藤皮经打磨和酸、碱处理后,也不能使它们上染。各染料染色藤材最佳条件:①活性染料质量分数为5.0 g·kg-1,染色时间2 h,染色温度40 ℃。② 直接染料:直接耐酸大红4BS质量分数为9.0 g·kg-1,直接湖蓝5B为7.0 ~ 9.0 g·kg-1;染色时间2 h,染色温度40 ℃。③碱性染料:碱性品红质量分数为9.0 g·kg-1,碱性嫩黄O为5.0 g·kg-1;染色时间2 h;染色温度70 ℃;④酸性染料:酸性大红GR质量分数为7.0 g·kg-1,酸性嫩黄2G为9.0 g·kg-1,染色时间2 h,染色温度70 ℃。同类不同种染料间藤材上染率进行比较,酸性嫩黄2G>酸性大红GR;活性嫩黄X-6G>活性艳红X-3B;碱性品红>碱性嫩黄O;直接耐酸大红4B>直接湖蓝5B。图3参21  相似文献   

2.
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法检测体外培养精原细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别培养2日龄、6日龄及12日龄小鼠生精上皮细胞48~96 h,并进行碱性磷酸酶(AP)细胞化学染色,以及波形蛋白(vimentin)和c-Kit受体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染色特性,以研究不同日龄小鼠生精上皮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形态及AP特性,建立一种简便可行的检测精原细胞的方法。结果,管周细胞为不规则形状,呈vimentin+反应、c-Kit反应和AP+反应;幼稚型及正成熟的支持细胞(Sertoli cell)为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形状,呈vimentin+反应、c-Kit反应和AP反应;6 日龄小鼠精原细胞为圆球形或近似圆球形,呈vimentin反应和c-Kit+反应。生殖细胞中,前精原细胞(性原细胞)和精原细胞均呈AP+反应,部分精母细胞也呈AP+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前精原细胞及精母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可以借助细胞形态和AP活性两项指标检测其中的精原细胞。  相似文献   

3.
20个菊花品种花瓣的营养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个菊花Dendranthema × grandiflorum品种花瓣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从观赏菊中筛选出营养品质优良的品种,以丰富食用菊品种群。选取中花型,瓣性高的17个观赏菊品种及3个食用菊品种,对盛花期花瓣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水分、维生素C、有机酸、粗纤维、15种氨基酸及6种矿质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测定的17个观赏菊品种与3个食用菊品种的营养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营养品质优良的品种。20个菊花品种的花瓣中含有7种人体必须氨基酸,8种药用氨基酸和4种增香剂氨基酸。各品种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为47.7 ~ 84.4 g·kg-1,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为4.3 ~ 14.4 g·kg-1,维生素C质量分数为0.178 5 ~ 0.678 8 g·kg-1,水分为83.72% ~ 91.02%,粗纤维质量分数为7.5 ~ 34.1 g·kg-1,有机酸质量分数为0.7 ~ 4.4 g·kg-1。各矿质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锌18 ~ 74 mg·kg-1,铁118 ~ 1 144 mg·kg-1,镁1.3 ~ 2.0 g·kg-1,钙2.5 ~ 6.8 g·kg-1,钠58 ~ 322 mg·kg-1,钾20.1 ~ 42.7 g·kg-1。3个食用菊品种的营养品质存在很大差异,以‘精兴久映’最佳;观赏菊品种‘香槟紫’的营养品质好于‘精兴久映’,DF-6和‘秋韵’的营养品质也较高,可以作为优良的食用品种。表6参16  相似文献   

4.
铅、镉浸种对水稻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浓度的Pb(CH3COO)2和CdCl2对水稻浸种,研究Pb2+ 和Cd2+对水稻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不同浓度处理后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情况以及叶片和根尖的SOD,CAT,POD等的活性。结果表明:当Pb2+浓度小于 400 mg/L,Cd2+浓度小于 5 mg/L 时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高出这个浓度时则表现出抑制作用;当Pb2+浓度小于 400 mg/L,Cd2+浓度小于 5 mg/L 时,抗氧化酶SOD,CAT和POD活性提高,MDA含量下降,高出这个浓度时则相反;根的生长和抗氧化系统对Pb(CH3COO)2和CdCl2胁迫比茎叶更为敏感;水稻对Cd2+的敏感程度要远大于Pb2+。  相似文献   

5.
 室内测定了从鳞翅目小菜蛾、斜纹夜蛾和块茎蛾罹病虫体上分离纯化的球孢白僵菌菌株DBM001,XWYE001和PTM001的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速度,及对小菜蛾幼虫的致病力,并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菌株在菌落生长速率上无显著差异,但各菌株的孢子萌发速率有显著差异。供试DBM001,PTM001 XWYE001三菌株对小菜蛾二龄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3菌株对于小菜蛾均具有一定的毒力,剂量效应参数分别为0.424,0.304,0.297。在108孢子/mL,107 孢子/mL,106孢子/mL,105孢子/mL,104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下,3菌株孢子液处理后小菜蛾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94.0%~48.0%,76.0%~28.0%和62.0%~28.0%。3菌株处理后第3d时的LC50分别为6.5×107孢子/mL; 4.07×107孢子/mL和2.88×107孢子/mL。在106孢子/mL下,3菌株对小菜蛾幼虫的致死亡中时LT50依次为3.0, 4.1,3.5d。由此表明,斜纹夜蛾和马铃薯块茎蛾菌株的对小菜蛾幼虫的致死时间效应较长,均在3d以上,即球孢白僵菌不同菌株对小菜蛾种群增长的抑制作用时效差异较大,尤其是斜纹夜蛾和马铃薯块茎蛾分离株对小菜蛾的毒力发挥较慢。  相似文献   

6.
蜡蚧轮枝菌对麦无网长管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Hall生物测定方法,就昆明地区的蜡蚧轮枝菌KM9803菌株对麦无网长管蚜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对麦无网长管蚜有很强的致病感染力,较低的孢子浓度1.3×103孢子/mL仍可造成蚜虫的感染致死,其LT50=7.87 d. 而高孢子浓度1.3×107孢子/mL对蚜虫感染致死LT50=3.64 d. 该测定结果与其它蜡蚧轮枝菌菌株测定结果作比较,可看出该菌株具有很强的致病力,这也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该虫生真菌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武定鸡农大Ⅰ系血液蛋白多态性与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垂直板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127只第15世代武定鸡农大Ⅰ系的血清转铁蛋白(Tf)、酯酶(Es-1)、淀粉酶(Amy-1)、碱性磷酸酶(Akp-1)等4个血液蛋白座位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计算了各座位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并进行了基因频率的Hardy-Weinbery平衡适合性检验,特别是对血液蛋白多态性与生产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4个测定座位中,Tf不具多态性,只表现为一种表型(BB型);其余3个座位呈现出多态性,在 Amy-1座位AB型个体严重过量。4个血液蛋白座位的优势基因分别为TfB,Es-1C,Amy-1B,Akp-1S,其中Es-1,Akp-1座位处于平衡状态,Tf和Amy-1偏离平衡状态。血液蛋白多态性与生产性能之间存在相关关系。Akp-1F,Es-1AC,Amy-1AB 3种基因型可能有利于体重增长;Akp-1S,Es-1CC,Amy-1AB对产蛋性能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对球根海棠M3代生理活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急性辐射处理球根海棠根茎后,在连续2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种植的M3代开花期分别测定其叶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10 Gy,40 Gy,50 Gy处理均可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而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以50 Gy处理增幅最大,40 Gy处理叶绿素b增加较大,20 Gy处理对光合色素含量影响不大。60Co-γ射线急性辐射诱导提高了球根海棠SOD,CAT活性,但高剂量(40 Gy,50 Gy)的60Co-γ射线急性辐射导致了球根海棠MDA增加,60Co-γ射线急性辐射处理均可增加类黄酮含量,其中尤以较低剂量处理的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9.
长效铁肥包膜基本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效铁肥包膜吸水率、浸溶率及渗水率等性能进行测定、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选择了性能较好的HA系列包膜,其吸水率15.30%~11.73%,浸溶率28.3%~23.3%,渗水率1.020×10-4~4.055×10-5ml/h·cm2.生物实验表明,HA包膜对玉米种子萌发、玉米苗和山定子苗木的生长以及苹果、桃等果树的根系发育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杂交新美柳Salix matsudana × alba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LI?鄄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自然生长季节,杂交新美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中午11 : 00,其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为20.8 μmol·m-2·s-1。②在控制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和温度的条件下,光饱和点(PLS)为1 847.6 μmol·m-2·s-1,光补偿点(PLC)为58.1 μmol·m-2·s-1。杂交新美柳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较高,表明它是一种阳性植物。③在控制光照强度和温度的条件下,利用Farquhar模型对杂交新美柳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的响应进行拟合,当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小于400 μmol·mol-1时,可算得其最大羧化速率(Vcmax)为91.6 μmol·m-2·s-1,二氧化碳补偿点(Г *)为46.5 μmol·mol-1,呼吸速率(Rd)为4.9 μmol·m-2·s-1;升高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可使杂交新美柳的净光合速率增大,提高叶片对光能的利用率,其叶片二氧化碳饱和点(PCS)大约在1 000 μmol·mol-1,同时可算得其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为256.0 μmol·m-2·s-1;当二氧化碳过饱和(>1 000 μmol·mol-1)时,可算得其磷酸丙糖利用速率(UTP)为19.7 μmol·m-2·s-1。图3表2参18  相似文献   

11.
云南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致病性及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云南省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菌进行细菌学性状、致病性和温度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属于菊欧氏杆菌玉米致病变种(Erwinia chyrsanthemi pv.zeae),其生长适宜温度范围28~36 ℃,其中以32 ℃为最适,最低温度为10 ℃,最高温度42 ℃,致死温度53 ℃,10 min.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辣椒疫病菌交配型的测定和其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省不同地区的20株辣椒疫病菌进行了交配型的测定,结果表明:有11株为A1交配型,在采集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并占主要优势;其次是A0交配型,有7株,分布在河西、庆阳和天水;A2交配型分布较少,在被采集的菌株中仅有2株,分布在酒泉市临水乡和庆阳市镇原县。  相似文献   

13.
云南辣椒疫病菌种的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几年,一种新的辣椒病害在云南普遍发生。作者分离、接种表明系辣椒疫病,对此病的症状作了描述。病原菌不易产生厚垣孢子;孢子囊形态变化很大:有卵形、近球形、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长宽比1.5—1.9,乳突明显,没有层出现象,会脱落,带有长柄;有性生殖为异宗配合,藏卵器穿雄生;病菌能在35℃下生长,对浓度为1:8×106的孔雀绿不敏感,寄主范围广泛。对照有关疫霉分类资料,鉴定为Phytophthora capsici。此外,还对P. capcici利用淀粉能力及菌体的可溶性蛋白聚丙烯胺凝胶电泳作为分类特征的可行性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经鉴定,引起紫胶霉病的病原菌是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粉红单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浓色煤炱(Neocapnodium theae Hara)和柑桔煤炱(Capnodium Citri)主要为害寄主树,后期亦轻度为害紫胶。 芽枝状枝孢霉在PDA加蜜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圆形,边缘整齐,表面菌丝茸毛状,鼠色,培养7—10天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菌丝生长最适温为24—25℃,最适PH值5—6,孢子萌发最适相对湿度为96.1%。 浓色煤炱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边缘不整齐,浓黑色,后期中央部分产生絮状气生菌丝。培养5—8天形成大量分生孢子器,连续培养20天后,仍不形成子囊座。菌丝生长与分生孢子萌发的温、湿度,PH值与芽枝状枝孢霉相近。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云南省开远、曲靖和云龙3县(市)类似稻纹枯病的水稻病害是稻球小菌核病,病原菌为嗜水球小菌核菌(Sclerotium hydrophilum Sacc.)。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录了近几年调研的新疆观赏植物真菌病害,大部分标本鉴定到“种”,对每一种病害的症状、病原、分布及危害程度均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7.
花椒根腐病病原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黄华镇花椒根腐病的病原物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引起花椒根腐病的病原菌是茄形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病菌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40℃,最适温度为25~30℃,pH值范围为3~10,最适宜的pH值为5~7;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为90%以下不能生长,在相对湿度为100%(水滴)中才能很好的萌发;光照对其菌丝生长影响较小;60℃ 10 min为病原菌的致死温度;较适宜的碳氮源为蔗糖、乳糖和NaNO3,(NH4)2SO4。  相似文献   

18.
玉米抗茎腐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较系统地综述了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危害、症状、分级标准、侵染规律、抗病鉴定和抗性遗传规律的研究进展,列举了各单位抗玉米茎腐病骨干自交系的鉴定结果,为抗病育种及种质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广东省乳源县白肋烟植株叶片中发现一种国内外尚未报道的新病害-黑腐病,病原细菌的主要细菌性状和寄主范围试验结果表明,此病病原细菌是甘兰黑腐病黄单胞菌萝卜致病变种。  相似文献   

20.
用墨西哥、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 (Schw.)Petch]对42个中国品种和116个墨西哥品种麦穗进行接种。两年结果说明,墨西哥和中国菌株间致病力的差异显著。中国菌株的致病力最强,墨西哥菌株最弱,印度尼西亚菌株与斯里兰卡菌株介于两者之间。因此,在不同病害流行区可能存在不同的生态型。此外,国内外菌株的培养性状也有相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