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春凤 《北方水稻》2011,41(6):56-57
旱育壮秧是水稻高产栽培的基础。实现寒地水稻超高产栽培,不仅要通过科学选种、种子处理、播种、通风炼苗来培育壮秧,更应采用中苗移栽,合理确定施肥量及施肥方法,科学管水,主攻大穗。对水稻超高产栽培过程中的以上诸方面进行了总结与探讨,为从事寒地水稻生产工作者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英  刘奎 《云南热作科技》2000,23(3):41-43,45
论述了甜瓜栽培的科学方法,并就甜瓜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进行了简要描述和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械直播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常规水稻栽培相比,水稻直播栽培减少了育秧移栽等环节,但需掌握好关键技术才能获得高产。水稻机械直播高产栽培,要重点把握好全苗关、除草关和防倒伏关,对直播稻田块选择注意事项、种子处理、泡田整地、播种、不同条件下的杂草防除、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4.
王再跃  冯春水  张剑 《作物研究》2006,20(2):156-157
对浏阳市山区一季稻稻瘟病发生与损失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稻瘟病的发生与品种抗病性、气候因素、栽培措施及药剂使用有关。提出了一季稻稻瘟病防治的对策,即:选用抗病良种,加强栽培管理,科学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5.
王健  水庆艳  宋希强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2):1764-1769
对木棉的名称进行科学考证,阐述木棉的分布与栽培应用史,综述其在种质资源、纤维应用、药用、观赏及其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水稻高产精确定量栽培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探求能满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五个方面综合要求的,先进的、适用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水稻栽培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是水稻科学栽培的创新发展。详述了水稻叶龄模式、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水稻高产优质群体培育的总途径和分阶段的诊断的定量指标。从播栽期、培育壮秧、合理基本苗、行株距、施肥、水分等方面进行了水稻栽培技术的精确定量。实践证明,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和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概述灵芝资源的分类地位、生态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并引用相关数据对野生灵芝和栽培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野生灵芝活性成分差异较大,而栽培灵芝的活性成分以及含量则由品种和栽培条件决定;野生灵芝与栽培灵芝都有较强的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且作用效果无显著差异;野生灵芝和栽培灵芝均具有较好的抗应激、抗疲劳作用,栽培灵芝在镇静作用上比野生灵芝的稍强。分析认为,通过改进栽培技术可提高栽培灵芝的某些成分和功效,并优于野生灵芝,这将为灵芝的栽培及野生灵芝资源的保护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并科学引导人们以栽培灵芝代替野生灵芝作为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8.
张琼 《人参研究》2010,22(4):42-42
影响天麻产量形成的各种外部条件光、温、水、气、土壤等都不可否认,想要获得优质高产的天麻,还需对内在因素进行研究,这对科学栽培天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地膜甜菜优质高产目标管理栽培模式李凤霞(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1989~1991年我们对地膜甜菜生理、生态方面进行了研究,1992~1996年在宁夏平罗、惠农等地进行大面积地膜甜菜优质、高产目标管理栽培模式试验。结果块根产量比露地甜菜增产44.2%~5...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茶薪菇栽培因菌株选择、菌袋制作、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导致低产的原因,提出了选择优质菌株、科学配方和栽培管理对策是增产高效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1.
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繁殖及配套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工厂化生产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的基础上,建立无病种苗圃--三级苗圃制,温水脱毒种苗通过一级、二级、三级专用种苗圃扩繁,由三级专用种苗圃直接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无病种苗。同时,配套以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可提高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繁殖倍数和增产效能,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寒旱区不同覆膜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为试材,研究了全膜起垄侧播(地膜全覆盖种在垄的两侧,双行)、半膜起垄顶播(覆盖垄,不覆盖垄沟,种在陇上,单行)、全膜起垄沟播(全部覆盖,种在垄沟,单行)和露地起垄顶播(CK)(起垄,种在陇上)4种栽培模式对其产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较,3种覆膜栽培模式均可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促进马...  相似文献   

13.
不同揭膜期对南宁春植蔗生长及蔗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覆膜甘蔗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的最佳揭膜时期的栽培措施,本试验以桂糖03-2287甘蔗品种为材料,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设置齐苗期、分蘖末期和拔节伸长前期等3个不同生长时期揭膜处理,以不盖膜作对照,探讨不同时期揭膜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较不盖膜对照,地膜覆盖分蘖末期揭膜处理增产13.1%,差异极显著,齐苗期揭膜和拔节伸长前期揭膜分别增产6.4%和6.9%,差异显著;地膜覆盖处理间,分蘖末期揭膜比齐苗期揭膜和拔节伸长前期揭膜处理增产也达到极显著,而齐苗期揭膜与拔节伸长前期揭膜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经济效益与蔗茎产量的高低成正相关,即分蘖末期揭膜拔节伸长前期揭膜齐苗期揭膜对照。由此表明,南宁春植蔗覆膜栽培以分蘖末期揭膜增产效果较好,过早或过迟揭膜都不利于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甘蔗除草地膜全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效果,认为甘蔗全膜覆盖栽培技术配合甘蔗除草地膜技术对甘蔗栽培节本增效显著;同时,阐述了该栽培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问题,如除草、残留地膜污染、整地质量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建议使用甘蔗除草光降解地膜替代不可降解的除草地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地膜甜菜栽培情况进行详细调研,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介绍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地膜甜菜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地膜覆盖种植甜菜的模式,对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模式与直播栽培模式进行比较试验和调查表明,地膜甜菜保苗率、产量、含糖率和效益分别比直播提高13%~22%、19.5%~31.5%、0.4~0.7度和5880.0~9600.0元/hm2。对地膜覆盖栽培模式青头率较高、田间地膜残留造成白色污染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安定区地膜马铃薯不同覆盖方式集雨保墒增产试验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安定区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县区之一,通过对地膜马铃薯不同覆盖方式集雨节水保墒增产的试验研究,选择适宜安定区马铃薯栽培的地膜覆盖方式,研究了地膜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双垄全膜覆盖侧播处理增产保水保墒效果为最好。与对照(CK)相比,其株粒数、株粒重、大薯率分别增加1.5个、0.3 kg、62.5%;各处理产量以双垄全膜覆盖侧播的产量为最高,11 725 kg/hm2,比对照增产2 125 kg,增产率为22.14%。  相似文献   

18.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了云南省马铃薯主栽品种不同垄作模式、不同种植密度的配比组合下马铃薯主要生育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合下对于马铃薯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品种,适宜宣威地区马铃薯生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为大垄双行覆膜栽培,该模式下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筛选出的最佳组合模式为云薯201,大垄双行覆膜,种植密度为60 000.hm-2。  相似文献   

19.
玉米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比较了垄上覆膜、行间覆膜、大垄直播、小垄直播4种栽培方式。结果表明:大垄行间覆膜比直播能显著提高玉米子粒重,提高产量,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生育期提前,减少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提高产量构成因素,使产量提高13.58%。  相似文献   

20.
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造成了土壤与环境的污染,对旱作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严重挑战。为了降低农业生产对土壤、环境的污染,探索寻求新型的绿色环保覆盖高效模式,通过运用粉碎秸秆来代替地膜,设置秸秆粉碎覆盖垄作侧播处理,与当地常规种植模式对比,研究了秸秆粉碎覆盖栽培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粉碎覆盖栽培处理的保温保墒效果不及黑色全膜双垄侧播处理,但能明显提高马铃薯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提高0.4个/株,单株粒重提高0.05 kg/粒,从而明显提高大薯率,大薯率相比黑色全膜双垄侧播栽培模式提高6.0个百分点,进而提高马铃薯产量。秸秆粉碎覆盖栽培处理下产量最高,达到41339 kg/hm^2,较黑色全膜双垄侧播处理增产14.3%,较黑色半膜覆盖侧播处理增产28.1%,较露地穴播增产43.5%。因此,秸秆粉碎覆盖栽培是一项适宜半干旱区马铃薯生产种植的绿色环保覆盖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