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在水田选用ROC22、R6048、粤糖83-88、粤糖86-368品种进行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与常规种苗田间种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个品种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新植甘蔗增产9.49~27.73t/hm2,增幅9.63%~36.45%;甘蔗含糖分增加0.16~0.54个百分点。可见,种植温水脱毒健康种苗是防治甘蔗宿根矮化病(RSD)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生产上应加快推广应用,可显著提高甘蔗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蔗农收入。  相似文献   

2.
选择云南勐海蔗区4个高感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的主栽品种粤糖93-159、粤糖00-236、ROC22、ROC20进行甘蔗温水脱毒种苗与常规种苗田间种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种苗相比,温水脱毒种苗增产增糖效果显著。新植增产甘蔗558~2532 kg/667m2,增幅9.5%~54.73%;甘蔗糖分提高0.68~1.69个百分点。可见,种植温水脱毒种苗是防治甘蔗RSD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可大幅度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糖分,从而显著提高甘蔗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蔗农收入,建议在勐海蔗区加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省盈江县选择5个不同水田试验点对粤糖93-159进行温水脱毒健康种苗与常规种苗的1年新植1年宿根种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个水田试验点的温水脱毒健康种苗都具有显著增产效果,新植增产甘蔗12060~20730kg/hm2,增幅8.55%~22.96%;宿根增产甘蔗13200~39000kg/hm2,增幅9.34%~42.28%。可见,种植温水脱毒健康种苗不仅能有效防治甘蔗宿根矮化病(RSD),还能使甘蔗有效增产增收,延长宿根年限。  相似文献   

4.
对云南弥勒5个主栽和主推甘蔗品种桂糖1 1号、ROC22、ROC16、福农91-21、ROC96-38等进行甘蔗温水脱毒种苗与常规种苗田间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甘蔗温水脱毒种苗较常规种苗新植蔗增产8.73~29.58 t/hm2,增幅8.5%~28.5%;宿根蔗增产17.055~32.37 t/hm2,增幅17.7%~43.7%,温水脱毒种苗更有利于宿根蔗增产.  相似文献   

5.
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技术与增产效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2009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所选择粤糖93-159、ROC25号、ROC10号、闽糖69-421、桂糖17号等主栽品种进行蔗种温水脱毒试验研究及生产示范。研究结果表明,甘蔗温水脱毒种苗具有显著的增产增糖效果,是最具潜力和成效的病虫害防控技术,应作为现代甘蔗优质原料生产的重点内容之一,在生产上加快推广,使之制度化,可大幅度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糖分、延长宿根蔗年限,可以显著提高甘蔗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蔗农收入。  相似文献   

6.
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田间栽培产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年对温水脱毒健康种苗进行一级健康种(原种)、二级健康种、三级健康种新植、宿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种植温水脱毒健康种苗可提高甘蔗单产,且种植管理与大田生产种植管理相一致,农民易掌握,有较好示范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
根据本试验新植的调查分析表明:新台糖22号、新台糖25号和粤糖93-159甘蔗种苗脱毒后产量和糖分大幅提高,新台糖25号增产23.8%,增糖0.5%(绝对值);新台糖22号增产14.0%,增糖0.7%(绝对值);粤糖93-159增产8.5%,增糖0.5%(绝对值).产量和糖分增加不明显的是粤糖86-368增产14.1%,盈育91-59增产7.2%.粤糖82-882、粤糖83-88、粤糖00-236产量和糖分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繁殖及配套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工厂化生产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的基础上,建立无病种苗圃--三级苗圃制,温水脱毒种苗通过一级、二级、三级专用种苗圃扩繁,由三级专用种苗圃直接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无病种苗。同时,配套以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可提高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繁殖倍数和增产效能,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2012—2016年应用推广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20000亩(1333.3hm~2),甘蔗宿根年限延长2~3年以上,平均每亩(667m2)增产1.12t,甘蔗种植种苗成本节约250元,栽种劳动力成本每亩节约150元,生产脱毒种苗成本243元/t,投入产出比1∶3.67,成果转化程度高,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是目前防治甘蔗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的主要技术之一。我国许多地区也正在大规模推广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在生产上,甘蔗脱毒健康种茎的繁育必须采用适当的措施,才能保证其成活率及产量。总结近年来广东地区种植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从出圃、移栽种植、田间管理等技术和经验,为今后甘蔗健康种苗种茎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详细阐述了早熟、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的甘蔗品种粤糖06-233的选育过程,并就其特征特性、蔗茎产量、蔗糖分、抗性等性状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以粤糖94-128为母本、桂糖93-159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历经8代农艺性状、糖分和产量相关性状的选择,育成了早熟、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的甘蔗新品种粤糖06-233。通过国家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6-233蔗茎产量达119 932.56 kg/hm 2,含糖量达18 145.79 kg/hm 2,该品种对甘蔗黑穗病具有较强的抗性。同时,利用去壁低渗法对粤糖06-233进行染色体数目与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的染色体主要由中部(m)及近中部(sm)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数为2n=88,核型公式K(2n)=88=82m+6sm。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选出适宜广西蔗区大面积种植的优良甘蔗品种,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对13个从国内外引进的甘蔗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的有粤糖96/86、台98-0432、湖光1号、台88/99和福农15号等6个品种,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赣蔗18号、园林6号、CP84/1198产量一般,但蔗糖分较高,可作为高糖杂交亲本加以利用;其他品种综合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3.
甘蔗健康种苗田间栽培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甘蔗健康种苗3季新植、3季宿根的农艺性状、产量和蔗糖分含量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种植脱毒健康种苗可以使甘蔗单位面积产量提高23.0%~40.2%,蔗糖分含量提高0.51%~1.01%绝对值。初步认为,分蘖率高、宿根发株率高、成茎率高是甘蔗健康种苗增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甘蔗促生长菌株B9对不同基因型甘蔗品种的促生长效果,本研究采用6个不同基因型的甘蔗栽培种作为研究对象,以接种菌株与否分为处理组及对照组(CK),分别测定各甘蔗幼苗的株高、根长、鲜重、干重、株高、茎径、茎长等农艺性状以及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生理指标.通过综合生理指标及各方面农艺性状分析B9菌...  相似文献   

15.
粤农出73-204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粤糖57-423为母本、CP49-50为父本,筛选的优良育种亲本材料。具有大茎、高产、抗逆性强的农艺性状,在海南甘蔗育种场易开花,花粉量大,活力强,易于杂交。它是我国大陆甘蔗杂交育种中的高频应用亲本,也是为数不多既可作为父本也可做母本使用的杂交亲本之一。其中作为杂交母本应用较多,后代性状表现非常突出,已经选育出包括粤糖93-159、粤糖00-236和粤农89-759等优良甘蔗品种10多个。它是我国甘蔗育种中自主创新的重要亲本,也是甘蔗杂交育种的主要亲本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利用DTOPSIS法对云瑞05系列7个甘蔗品系材料两年新植1年宿根的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与生产实际相符,除云瑞05-196外,其余6个参试材料的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粤糖93-159;进入云南省区试的云瑞05-596、云瑞05-704综合性状表现分别住居第一、二位,为最优品系;参试材料的综合表现随其野生种质血缘世代数升高而逐渐变差;综合评价及亲系分析,支持了"野生种质血缘2~4代可重点作为商业杂交亲本利用"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蔗新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施肥处理,对广西甘蔗研究所新近育成的4个甘蔗新品种的效应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⑴施肥量处理对甘蔗产量和含糖量有显著作用,低肥区和中肥区高于高肥区。⑵在不同施肥量的处理下,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均表现出低肥区效果最好,中肥区居中、高肥区最低的趋势。⑶低肥区和中肥区的甘蔗蔗糖分高于高肥区。  相似文献   

18.
以甘蔗品种‘粤糖03-393’(‘粤糖6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4 a(造)钾肥水平(0、225、450、675、900 kg/hm2)定位试验,研究长期施用钾肥对甘蔗产量、农学效应、植株吸钾量、钾肥利用率、土壤钾素含量、土壤钾素平衡和钾肥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甘蔗农学效应、产量、钾肥利用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产投比逐渐减小,450 kg/hm2 处理的产量和钾肥利用率最高,225 kg/hm2处理的农学效应和产投比最高;甘蔗植株的吸钾量、土壤钾素含量、钾素平衡系数呈升高的趋势,出现植株奢侈吸收、土壤钾素含量过高、表观盈余过多、钾素资源浪费现象。合理施用钾肥能增加农学效应和产量,而过量施钾会降低农学效应和钾肥利用率,还造成资源浪费和养分流失。考虑农学效应、肥料利用率、土壤钾素表观平衡、综合效益等因素,甘蔗钾肥施用量建议为225~450 kg/hm2K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