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疆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LY/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采用第8次新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新疆天山和新疆阿尔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长期定位观测数据以及社会公共数据,对新疆山地森林生态系统14种主要林分类型、2种林地类型和5种乔木龄组的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新疆山地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862.46×108元/a;各功能价值量的排序依次为: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育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积累营养物质;乔木林和灌木林生态服务价值量分别占总价值量的69.27%和30.72%;天山和阿尔泰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分别占总价值量的57.34%和42.46%;各龄林的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依次为成熟林过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为3.59×104元/(hm~2·a);乔木和灌木单位面积价值量分别为5.09×104元/(hm~2·a)和2.01×104元/(hm~2·a);天山和阿尔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分别为3.30×104元/(hm~2·a)和3.77×104元/(hm~2·a);单位面积价值量为过熟林中龄林成熟林幼龄林近熟林。  相似文献   

2.
依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采用的湿地分类及划分标准,研究了四川若尔盖高原沼泽、河流和湖泊3种湿地类型的碳储量及其碳汇经济价值.结果表明:(1)沼泽土壤的碳密度为733.60 Mg·hm~(-2),显著高于河流(205.46 Mg·hm~(-2))和湖泊(201.39 Mg·hm~(-2))的土壤碳密度,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3种湿地类型的土壤碳密度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与土壤深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2)沼泽现存植被碳密度为33.84 Mg·hm~(-2),显著高于河流(6.08 Mg·hm~(-2))和湖泊(6.32Mg·hm~(-2)),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3)决定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碳密度的重要因子是含水率和生物量.(4)若尔盖高原湿地碳储量总计182.020 Tg,沼泽、河流和湖泊碳储量分别为179.036、2.885和0.096 Tg;若尔盖高原湿地碳储量的经济总价值达57.77亿~288.87亿元,沼泽、湖泊、河流湿地碳储量的经济价值分别为56.83亿~284.13亿元、0.92亿~4.58亿元、0.03亿~0.16亿元,体现了若尔盖高原湿地在碳汇功能上的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3.
依据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以新疆44个林场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和生物多样性保护6个方面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两期中产生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2001年、2010年和2015年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350.39×108元、737.83×108元和887.99×108元,且6类服务功能项价值量大小排序整体表现为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保育土壤积累营养物质;2)2000-2015年新疆天保工程各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大小排序为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天山西部国有林管理局地州所属林场及其他;3)全疆44个林场在天保工程实施期间价值量基本上均呈增长趋势,其中2000-2010年价值量年增长率3.84%~43.71%,2010-2015年价值量年增长率1.83%~13.94%;4)所有林区在2000年、2010年、2015年的总单位面积价值量分别为2.66×104元/hm~2、2.83×104元/hm~2、3.79×104元/hm~2。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展现出了巨大的生态效益价值潜力,可为后续工程实施提供理论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方法]采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态工程实施前后的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包括水分调节、空气质量调节、气候调节和土壤保持价值)进行了评估和对比分析。[结果]2000年、2005年和2008年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为884.97×108元,1302.06×108元和1299.49×108元;单位面积价值在2000~2005年呈迅速增长趋势(18.10×104元/km2),而在2005~2008年基本保持不变(-0.31×104元/km2);2000~2008年间,区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东南向西北呈下降趋势,且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价值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中南部和西部地区。[结论]该研究结果不仅为研究区生态工程实施效果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为后续生态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177-2179,2198
依据《中国湿地百科全书》及四川省林业厅调查数据,将四川省湿地类型划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地、水田湿地、池塘湿地、水库湿地两大类6种类型,采用定量货币化方法对四川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估算,为四川省湿地保护与规划提供生态经济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四川省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达7 483.03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四川省2009年GDP的52.88%,各项湿地生态功能价值中最高的是固碳释氧功能价值达3 422.00亿元人民币,约占45.73(,其次是水分调节功能和物质生产功能,说明湿地对四川省的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有重要作用,并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娱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广东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构建了包括4个大类、13个亚类的广东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体系,采用市场价格法、替代成本法、成果参考法等生态经济评估方法,对广东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定量估算.结果表明,2009年广东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 034.05× 108元,平均单位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311.49×104元/km2.其中文...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流域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洞庭湖流域包含众多河流、沼泽、湖泊以及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保育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人为干扰,洞庭湖流域湿地退化严重,针对洞庭湖流域不同类型湿地开展生态修复已成为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大需求。本文从洞庭湖流域的湿地概况、退化现状和原因出发,总结了洞庭湖流域湿地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包括水环境修复技术、水文修复技术、生境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和土壤修复技术;提出了洞庭湖流域湿地生态修复的一般修复模式,即环境评价——目标制定——规划编制——修复实施——管理维护——反馈调节,最终形成持续稳定、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最后,通过洞庭湖流域四种典型湿地类型(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的生态修复案例分析,提出了对应的生态修复模式。未来应从不同类型湿地的退化过程及机理、流域尺度下的湿地生态修复、小微湿地建设、生态修复后的生态监测与适应性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和田绿洲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方法]在目视解译4期20景遥感影像并对2期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重新归类基础上,计算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1980-2010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30.44×108元,增加了16.5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其南部山区雪冰面积因年降水量增加而增加。草地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草地退化及耕地对草地侵占。就流域角度而言,上游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导致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上升。中游区与下游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减少。其中,中游区湿地(-1.83×108元)、水域(-1.68×108元)、森林(-0.86×108元)及草地(-0.80×108元)等服务价值减少是其主要原因;下游区水域(-0.61×108元)、草地(-0.24×108元)及森林面积(-0.07×108元)等生态服务价值减少是其根源。[结论]进一步采取退耕还林(还草)、严禁开荒等政策,西北干旱区森林、草地等生态系统退化趋势是可以遏制和逆转的。  相似文献   

9.
南沙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沙湿地类型主要包括河流型湿地、近海岸型湿地、库塘型湿地及其他类型湿地共四大类型.根据实地调查、统计年鉴及历史文献资料,利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收入替代法、费用支出法和成果参照法等评估方法着重对湿地提供的物质生产、污染净化、涵养水源、消浪护岸、提供柄息地、气候调节、休闲娱乐、教育科研等8种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结果表明:南沙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61.50亿元/年,其中环境调节功能价值最大,约为24.76亿元/年,占湿地总服务价值的40.27%;其次为物质生产功能价值,为21.42亿元/年,占总价值的34.84%;人文社会服务功能价值为15.31亿元/年,占总价值的24.90%.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例看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大小与生态系统自身结构功能之间具有直接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马文银  康文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50-6452
以湖南省邵阳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机会成本法、影子价格法、替代工程法等研究方法,估算了邵阳市的森林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邵阳市森林水土保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28.734×108元/a,其中减轻泥沙淤积功能价值为0.56×108元/a,减少土地废弃功能价值为0.034×108元/a,保持土壤肥力功能价值为28.14×108元/a。该研究为邵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经营,核算绿色GDP以及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量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皖江地区湿地是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重要湿地,也是安徽省水网集中分布区,河流水系众多、湖泊库塘星罗棋布。【研究目的】通过对皖江地区湿地生态服务价值的估算,期望为有关部门进行区域规划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参考Costanza等提出的17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利用市场价值法、资产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旅行费用法等评估方法,对皖江地区湿地9项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皖江地区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为1061.21亿元/a,其中固碳价值最高,达434.22亿元/a,其次是水文调节价值、物质生产价值和净化环境价值,分别达到220.75亿元/a、163.50亿元/a和108.13亿元/a,再次是释放O2价值、供水蓄水价值和休闲旅游价值,最小的是文化科研和栖息地价值;皖江地区湿地直接价值214.84亿元/a,间接价值846.37亿元/a,间接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价值。【结论】并提出了湿地的固碳功能对于全球气候变暖有很大的影响,应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湿地资源。  相似文献   

12.
雾灵山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009年河北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结合外业调查数据,将雾灵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划分为13种主要林分类型,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提供的方法,分别计算各林分类型固碳释氧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1)雾灵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总固碳量为5.42X104t/年,总释氧量为1.45×105t/(年·hm2),单位面积周碳量为3.085 t/(年·hm2),释氧量为10.186 t/(年·hm2).(2)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总固碳价值、总释氧价值分别为6.50×107、1.45×108元/年,总固碳释氧价值为2.10×108元/年.(3)各林分类型固碳释氧总价值:阔杂>山杨>落叶松>柞树>桦树>油松>疏林灌木>经济林>针杂>核桃楸>椴树>刺槐>侧柏.(4)落叶松林单位面积固碳释氧价值量最高,侧柏林最低.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2015年观山湖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采用替代市场法、条件价值法等,对供给、调节、文化三大类9个服务指标进行核算。结果表明,2015年观山湖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120.81亿元,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87.80万元/hm~2;价值最大的4项服务排序:休闲游憩(41.22亿元)、水源涵养(32.94亿元)、气候调节(24.48亿元)、土壤保持(19.24亿元),占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比例分别为34.12%、27.27%、20.26%、15.93%;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为79.51亿元,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中,调节服务价值最高的为灌木林(30.58亿元),其次是针叶林(23.44亿元);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57.79万元/hm~2,其中针叶林单位面积调节服务价值最高,为71.48万元/hm~2,是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的1.24倍。  相似文献   

14.
以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非监督分类和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获得呼伦湖1984—2015年7期湿地类型数据,并对呼伦湖湿地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4—2015年呼伦湖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面积均呈波动性减少态势,面积减少率分别为2.1%和50.6%;河流湿地面积增长了40.2%;坑塘湿地平均每年减少0.65 km~2。1984—2015年沼泽湿地主要转为草地和草甸,坑塘湿地主要转为沼泽湿地、草地和草甸,河流湿地主要转为草地、沼泽湿地和湖泊湿地,湖泊湿地主要转为草地和盐碱地。各类型湿地主要转化为草地、草甸和盐碱地,也存在互相转化的现象。呼伦湖湿地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为多年来降水量减少和气温升高导致蒸发量增大,主要人为因素为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和牲畜存栏量的急剧增长使得湿地生态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同时又具有原生性、增长性、脆弱性等显著地域特征,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本研究评估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计为543.69亿元。价值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支持服务(216.85亿元)、文化服务(177.88亿元)、调节服务(121.30亿元)、供给服务(27.66亿元),分别占总价值量的39.88%、32.72%、22.31%和5.09%。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五大单项服务价值为生物多样性、旅游休闲、水质净化、气候调节和土壤保持价值,价值量分别为197.30亿、163.88亿、90.25亿、20.86亿和19.55亿元,占到总服务价值的90.47%。各种因素影响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较快,及时对其服务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不仅能够了解该区域的湿地现状,还能为湿地保护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为实现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同时又具有原生性、增长性、脆弱性等显著地域特征,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本研究评估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计为543.69亿元。价值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支持服务(216.85亿元)、文化服务(177.88亿元)、调节服务(121.30亿元)、供给服务(27.66亿元),分别占总价值量的39.88%、32.72%、22.31%和5.09%。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五大单项服务价值为生物多样性、旅游休闲、水质净化、气候调节和土壤保持价值,价值量分别为197.30亿、163.88亿、90.25亿、20.86亿和19.55亿元,占到总服务价值的90.47%。各种因素影响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较快,及时对其服务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不仅能够了解该区域的湿地现状,还能为湿地保护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为实现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阐明宁夏平原不同类型湿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3S"技术,即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和典型样地采样及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平原河流、湖泊、沼泽3类不同类型典型湿地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全氮(total nitrogen,TN)和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SOC、TN含量在垂直剖面上呈"表聚性"分布;TP含量在垂直剖面上变化较小。9个典型湿地从南向北,土壤SOC、TN、TP含量整体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即中部低,南北高;C/N比和C/P比空间变化趋势一致,整体上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即中部高南北低;N/P整体上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即中部低南北高。2)从湿地类型来看,土壤TN、TP含量和N/P比湖泊湿地最高,SOC含量、C/N比和C/P比沼泽湿地最高,河流湿地SOC、TN、TP含量与C/P比和N/P比均最低。河流湿地土壤SOC、TN、TP含量在水平空间上的差异性最大。3)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受湿地成因、植被、土壤理化性质等环境因子,和旅游、城市建设、工农业污染等人类活动因子的多重影响。土壤C和P含量是决定C/N比和C/P比差异的关键因子,同时土壤C/P比和N/P比受含水量和盐度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8.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大量详实基础数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费用法等方法,对南四湖湿地的物质生产、大气调节、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净化水质、保护土壤、生物栖息地、休闲娱乐、文化科研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四湖湿地服务功能总价值为2.21×1010元.a-1。其中,涵养水源价值最大,达到9.71×109元.a-1;其次是调蓄洪水价值,为6.45×109元.a-1;生物栖息地功能价值最小,为2.47×108元.a-1。因此,在开发和利用南四湖湿地资源时要科学合理的规划,避免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损害补偿性恢复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利用遥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内蒙古某钢铁企业的尾矿库边坡绿化、人工湿地、植树造林等3种类型的生态修复区,调查评估了不同类型铁矿生态修复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16-2018年3种生态修复区面积呈不同程度增加趋势,边坡绿化区草地面积所占比例相比2016年提高了85.4个百分点;人工湿地区湿地面积占比相比2016年提高了33.3个百分点;植树造林区森林面积占比相比2016年提高了38.4个百分点;边坡绿化区与人工湿地区生态修复面积逐步由东向西增加,植树造林区生态修复面积由东西两侧向中部增加。2016-2018年3种生态修复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不同程度增加趋势,其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相比2016年增加了520.68万元,3种生态修复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增加了218.03万、258.96万元和43.69万元;边坡绿化区调节服务生态服务价值量相比2016年增加了141.60万元;人工湿地区调节服务生态服务价值量相比2016年增加了165.54万元,植树造林区调节服务价值量相比2016年增加了27.75万元。研究结果可为矿山企业落实生态环境治理主体责任、积极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五马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贵州省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与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利用五马河流域国产高分一号和高分二号遥感影像,通过人机交互判读解译与实地验证获得研究区农田的空间分布,参考《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分类方法,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对五马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的7项服务功能进行物质量及价值量评估。结果表明:五马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服务总价值为56 546.5万元,单位服务价值为30 838.1元/hm~2;其中,产品提供价值为9 964.3万元,气候调节价值为8 868.2元,光合释氧价值为3 687.0万元,土壤保持价值为9 826.2万元,固碳价值为5 398.2万元,水源涵养价值为10 724.7万元,生物多样性价值为8 077.8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