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青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功能,但目前选育的紫甘薯品种花青素含量大多低于40 mg·kg-1。为了提高甘薯品种花青素含量,我们从亲本创制入手,通过组合配制、适应性鉴定和区域试验,选育出高花青素含量的紫色甘薯新品种福薯317。该品种鲜薯产量较高、适应性好、花青素含量达到100.19 mg·kg-1,同时该品种还具有薯形美观、中抗甘薯蔓割病等优点,适宜作为食用型紫薯品种、花青素和地瓜干加工型原料品种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2.
宁紫薯4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徐02S20-1为母本、宁紫薯1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经多代鉴定试验选育而成的优质鲜食型紫甘薯新品种。在2014—2015年长江流域薯区特用组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宁紫薯4号的平均鲜薯产量34 065.7 kg/hm~2,平均薯干产量9 812.0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宁紫薯1号增产14.32%、22.63%,平均干物率28.87%,鲜薯花青素含量207.2μg/g。宁紫薯4号品种鲜薯产量高,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耐贮藏,抗病性强,2016年3月通过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培育壮苗、适时早栽、合理施肥等栽培技术,宁紫薯4号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
紫色甘薯有人称之为黑薯,薯肉呈紫色,除具有普通甘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紫色甘薯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我国农业科研院所刚选育出的大多为食用型的品种,如广紫薯1号、徐紫薯1号等;另一类是国外引进的大多为色素型的品种,如山川紫  相似文献   

4.
宁紫薯3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徐薯18×浙紫薯1号杂交后代中选育的优质鲜食型紫甘薯新品种,2012—2014年经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宁紫薯3号鲜薯平均产量27 295.5 kg/hm2,比对照品种宁紫薯1号平均增产6.86%,干物率为31.5%,每100 g鲜薯薯块中花青素含量为17.0 mg。宁紫薯3号具有鲜薯产量高、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耐贮藏等特点,2015年3月通过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  相似文献   

5.
秦紫薯2号是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优质食用型紫薯品种。2016年咸阳市开始引进试种。本文作者介绍了秦紫薯2号的特性、产量表现,总结了在咸阳市种植紫薯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和人民对食品营养保健功能的要求,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徐紫薯3号为母本,万紫56为父本。【方法】采用经诱导开花、有性杂交、单系选择、多年多点鉴定的方法。【结果】选育出优质鲜食及加工型高花青素甘薯新品种徐紫薯8号。徐紫薯8号生长稳健、净同化率高,光合产物的合成和分配效率高,鲜薯和薯干产量高,花青素含量高,食味好,加工品质高,早熟性好。【结论】该品种2018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申请,登记编号为GPD甘薯(2018)320033。通过对徐紫薯8号的形态特征、品质特性、抗病能力、生产力水平和产量形成等特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选育出了优质高产紫甘薯新品种"烟紫薯3号",进行了紫甘薯食用品质相关性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烟紫薯3号在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29088和21525 kg/hm2,分别较对照宁紫1号增产23.47%和17.22%;其食味总评分为73.3,较对照宁紫1号增加4.74%;紫甘薯食用品质的影响因子按影响程度依次为:花青素含量>还原糖含量>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烘干率>淀粉含量>薯肉粘度;花青素含量与食味呈负相关。初步得出:选育食味品质好的紫薯品种必须具有适中的花青素含量、相对较高的还原糖含量、较低的粗蛋白含量、适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适当偏低的干物率。  相似文献   

8.
对2015年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南方特用组龙岩点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0个参试品种中,龙紫6号和福薯404的鲜薯产量比对照宁紫薯1号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且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闽西地区种植;广紫薯9号和龙紫6号的花青素含量达到高花青素型紫薯标准;福薯404、广紫薯9号和广薯161室内薯瘟病和蔓割病鉴定为双抗.  相似文献   

9.
选育出了优质高产紫甘薯新品种"烟紫薯3号",进行了紫甘薯食用品质相关性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烟紫薯3号在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29088和21525 kg/hm2,分别较对照宁紫1号增产23.47%和17.22%;其食味总评分为73.3,较对照宁紫1号增加4.74%;紫甘薯食用品质的影响因子按影响程度依次为:花青素含量还原糖含量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烘干率淀粉含量薯肉粘度;花青素含量与食味呈负相关。初步得出:选育食味品质好的紫薯品种必须具有适中的花青素含量、相对较高的还原糖含量、较低的粗蛋白含量、适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适当偏低的干物率。  相似文献   

10.
烟紫薯337是烟台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紫甘薯新品种,具有产量高、色泽诱人、品质好等优点,其鲜薯产量2500kg/667m^2以上,薯干产量870kg/667m^2以上,花青素含量61.6mg/100g,硒含量4.53×10^-2mg/kg。烟紫薯具有防癌、防止动脉硬化、预防高血压等特殊的保健功能,而倍受关注,且其花青素的提取等深加工市场前景广阔,是紫薯品种中的佼佼者,2007~2008年市场售价达10~14元/kg,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筛选出适合广西地区种植的优良特用型甘薯新品种,为广西甘薯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2014~2015年,以宁紫薯1号为对照(CK),在广西南宁对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的10个特用型甘薯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干物率、熟食味、花青素含量及抗病性等指标对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0个参试新品种中,渝紫7号、桂薯131、福薯404、广薯161和龙津薯1号等5个品种鲜薯产量比CK增产12.46%~36.63%,增产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其余品种均较CK减产;渝紫7号、广薯161、桂薯131、福薯404、龙津薯1号、湛紫薯1号和龙紫6号薯干产量比CK增产5.30%~54.49%,其余品种较CK减产;各品种干物率均高于CK;总体食味评分在65.00~90.00分,其中渝紫7号、桂薯131、福薯404、广薯161、湛紫薯1号、龙紫6号、泉薯9-6和金薯13号熟食味平均得分在71.25~81.25分,均高于CK(70.00分);各参试品种均抗1种及以上主要甘薯病害。依据国家特用型甘薯鉴定目标,龙紫6号可作为高花青素甘薯品种,渝紫7号、桂薯131、福薯404和广薯161可作为食用型紫薯品种。【结论】高花青素型甘薯品种龙紫6号和食用型紫薯品种渝紫7号、桂薯131、福薯404、广薯161整体表现较好,适于在广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获得紫薯花青素,通过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花青素浸提量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提取工艺;以水杨酸捕获法分析花青素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紫薯花青素超声浸提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20 min、提取温度25℃、料液比1∶20。此工艺条件简单方便,稳定性好,可用于工业化生产。紫薯花青素稳定性好,抗氧化活性强,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引入10个高素甘薯品种与广东省栽培品种广紫薯1号、广薯87进行区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花青素组的徐薯3号、南紫薯008两个品种鲜薯产量和花青素含量均超过对照广紫薯1号,且增产幅度大、综合性状和适应性好.高β-胡萝卜素组的广薯79、南薯010两个品种鲜薯产量和β-胡萝卜素含量优于对照广薯87,且大中薯率高、综合性状和适应性好.  相似文献   

14.
绵紫薯9号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06年从西南大学甘薯研究中心引进的4-4-259集团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1个优质食用紫色甘薯新品种.该品种薯块平均干率29.18%,薯块花青素含量594.2 mg/kg,蛋白质含量1.47%,食味品质优,中抗黑斑病,耐贮藏,2012年通过四川省甘薯品种审定.主要介绍了绵紫薯9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徐紫薯4号块根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在不同生育阶段的动态变化,本试验利用田间和实验室研究的方法,对徐紫薯4号的绿叶数,百孔叶片鲜重,茎、叶、柄、块根干率,茎、叶、柄、块根鲜重,花青素、淀粉和蔗糖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宁紫薯1号相比,在生长前期徐紫薯4号的叶面积指数和净同化率处于劣势,然而到了生长后期,徐紫薯4号长势稳健、净同化率高,光合产物向块根运转速度加快,干物质积累量有明显优势。徐紫薯4号的淀粉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这与蔗糖含量的变化动态相反;而徐紫薯4号的花青素含量总体上表现出曲折下降现象,与块根干物质积累动态相反。  相似文献   

16.
紫薯又称紫甘薯,薯肉呈紫至深紫色,除具有普通甘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天然着色剂花青素,同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一种栽培容易、药食兼用的理想作物。紫薯除了用于鲜食外,还用于提取色素。紫薯适宜于沙壤土和半沙壤土种植。在品种选择上,鲜食型紫薯主要有济薯18、宁紫薯1号、徐紫1号和烟紫1号,色素型紫薯主要有山川紫、绫紫、  相似文献   

17.
以渝紫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青素在紫薯块根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紫薯花青素开始时集中在薯皮(周皮和韧皮部薄壁组织)和薯芯(木质部薄壁组织),在这两者之间即初生形成层出现白斑,随着薯龄的递增,花青素逐渐向薯块方向扩散并最终布满整个薯块,初生形成层处的白斑逐渐减少直至消失。通过花青素在紫薯块根中的动态分布研究,使人们能了解花青素在紫薯块根中的主要集中部位,并且能更好地掌握花青素的最佳提取部位和提取时间,从而为以后进行紫薯花青素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花青素甘薯绵紫薯9号的选育与产业化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紫薯9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西南大学通过集团杂交法选育的高花青素紫色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新品种。该品种干物质含量为30.20%,蛋白质含量为1.47%,鲜薯维生素C含量为25.10 mg/100 g,β胡萝卜素含量为0.02 mg/100 g鲜薯,花青素含量为55.97~76.53 mg/100 g鲜薯。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高、薯块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耐贮藏、抗病性强等特点。2012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年通过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由于具有干物质含量高和花青素含量高等突出特点,受到加工企业青睐,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9.
高花青素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福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52-2252,2273
选用7个高花青素品种同普通甘薯徐薯18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花青素品种济薯18、烟薯337、徐紫薯1号、广薯104等4个品种鲜薯、薯干产量均超过徐薯18,且增产幅度大,综合性状好。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地区紫薯的花青素含量与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生长环境对紫薯花青素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别选取同时在我国两大甘薯主产区山东省和湖北省种植的8个紫薯品种(系),测定其干物率、花青素含量和体外抗氧化能力,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品种(系)和地区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2地区内参试样品间的干物率、花青素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简称DPPH)自由基能力的差异均较大;山东地区种植的紫薯品种(系),除龙紫薯4号外,干物率极显著低于湖北地区种植的紫薯品种(系)(P0.01);山东地区种植的紫薯品种(系),除漯紫薯1号外,花青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湖北地区种植的紫薯品种(系);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与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