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什么需要轮作休耕?——用地养地结合,促进农业可持续据介绍,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重大改革任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姜文来认为,耕地轮作休耕对耕地土壤有重要的正面影响。"实践证明,轮作是保障土壤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从农业部召开的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进落实会上了解到,2017年全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规模扩大,其中轮作面积增至1000万亩,休耕面积增至200万亩。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中央部署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我国从2016年起开始实施这两项新制度,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2月23日,农业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有关情况。在农业部、财政部等十个部门的联合推动下,2016年轮作休耕试点面积616万亩,2017年轮作休耕试点面积1200万亩。两年来,轮作休耕试点的内涵不断丰富、路径逐步清晰,取得了积极成效。据介绍,轮作主要是实行玉米大豆轮作,发挥大豆根瘤固氮、养地培肥作用,实现种地养地结合,农业可持续发展。休耕就是减少耕地水资源利用,使耕地得到休养生息,同时加以治理,确保急用之时耕地用得上、粮食产得出。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  相似文献   

4.
正3月30日,农业农村部在河北正定召开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进落实会,部长韩长赋对会议提出要求。他强调,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2018年"两会"明确提出试点面积增加到200万hm2,各级农业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四个意识",以高度的自觉、创新的思路、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努力在制度化上取得新突破,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的轮  相似文献   

5.
本刊关注     
<正>编者按:俗话说:"万物土中生,食以土为本。"长期以来,我国用全球1/10的耕地,生产了全球1/4的粮食,土壤一直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耕作层变浅、土壤酸化、重金属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体现了尊重自然的创新理念。用农业专家的话说,就像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农业部召开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进落实会。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会上强调,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以高度的自觉、担当的气魄、有力的举措,务实创新地抓好试点,向中央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余欣荣指出,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提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以小麦和油菜轮作模式为基础的休耕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以休耕后的农田土壤及后茬作物油菜和小麦为研究对象,研究农田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作物产量对休耕的响应。2 a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小,均表现为休耕后的小麦和油菜田土壤生物学性状优于小麦-油菜常规轮作模式。休耕后茬小麦田和油菜田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都高于小麦-油菜常规轮作模式,其中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差异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休耕后茬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B/F值均高于小麦-油菜常规轮作模式,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差异在2 a间略有不同,但总体表现为大于小麦-油菜常规轮作模式,真菌表现相反;休耕后茬作物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显著高于小麦-油菜常规轮作模式(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作物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与酶活性、微生物量和细菌丰富度呈正相关,而与真菌的丰富度呈负相关。休耕能提高后茬作物农田土壤的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提升耕地质量,增加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8.
钟妍颖 《种子世界》2021,(9):0177-0179
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农业是重要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而且也与当前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发展密切相关。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提高农用土地利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持续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国家相关部门积极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通过该制度实施来实现农用土地的合理利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农用土地的生产价值。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在 2016 年开始试点,同时为了进一步深化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 2018 年、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国家对具体试点进行了统一规划和部署,2020~2021 年,澜沧县将累计实施耕地轮作制度试点 27 万亩,每年实施 9 万亩。全面深入理解农业耕地轮作休耕的现实意义,实现农用土地的科学规划和利用,提高土地生产价值已成为澜沧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从近日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获悉,2016年我国继续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土地整治,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2016年将新建高标准农田1亿亩以上,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会上表示,要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配合有关部门搞好轮作休耕试点,妥善处理轮作休耕与保耕地、保产能的关系,科学确定休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通知,对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粮食生产的一揽子政策进行全面部署,统筹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据介绍,此次明确的支持粮食生产的一揽子政策主要包括五方面。一是落实藏粮于地,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667万hm~2;强化黑土地保护利用,其中在东北地区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466.7万hm~2;组织实施耕地轮作休耕面积266.7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8月中旬,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在该省发布的2020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中,对耕地轮作制度试点、季节性休耕制度试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5项涉及农业资源保护的工作给予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2.
轮作休耕来了,各层面需有效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科技》2016,(7):9-10
<正>就像人需要睡眠、汽车需要保养一样,农田也需要休耕。否则,持续的"连轴转"会最终耗尽地力,而地力耗尽则意味着作物绝收,其后果不堪设想。中国南方很多地区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耕作,导致土地的抗虫、抗病能力明显下降,应如何从技术层面来解决土地过度使用的问题?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通过轮作休耕来提升耕地质量土地是庄稼之母,是重要的农业要素。地之不存,毛将焉附?我国人口众多,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了十几亿的  相似文献   

13.
正6月下旬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深入15个试点省(区),对2018年耕地轮作休耕试点任务落实情况开展工作督导,目前督导工作已全部结束。总体看来,耕地轮作休耕试点正有力有序推进。轮作休耕试点实施3年来,面积由41.1万hm~2扩大到200万hm~2,试点省份由9个增加到15个,补助资金由14.36亿元增加到58.4亿元,同时试点省(区)安排省、市、县各级配套资金4 000多万元。在规模扩大的  相似文献   

14.
牟辉恋 《种子科技》2023,(16):60-62
水稻和油菜在我国都有广泛种植,油菜作为提炼植物油的原料之一,油菜种植业的发展对于粮油作物产量有着较大的影响,进而对市场的粮油价格造成影响。同时,在水稻种植时应采取措施治理土壤,改善土壤环境,保证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通过采取稻油轮作休耕制度,实现水稻、油菜的轮作,能够恢复耕地,改善土壤环境,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农业部会同中央农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粮食局联合印发了《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出台背景如何?有哪些政策创新?围绕这些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记者:《方案》出台有什么背景?余欣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牵头实施的农业农村部"粮经轮作模式关键技术优化提升与集成示范"项目启动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来自海南、广西、云南等地的数十位专家参会,共同研讨粮经轮作方略和地区产业发展,为稳定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助力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问诊把脉。据了解,我国热区涉及403个县(市、区),少数民族36个,农业人口1.3亿,其中,国家级贫困县超过  相似文献   

17.
浅议贵州多熟农作制度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苏跃  管智能 《耕作与栽培》2005,(3):14-15,61
分析了贵州农作制度状况与特点,多熟制度发展对粮食生产的贡献,指出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和稻田多熟制为粮食的增产、农民的增收以及农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旱地宽厢宽带多熟制将是今后重要的旱地农作方式,稻田多熟与少免耕覆盖栽培技术的结合是稻田农作制度的又一亮点。  相似文献   

18.
陈哲  孙少军 《种子科技》2023,(22):48-50
大豆富含蛋白质,是榨取植物油的原料,在我国的农作物生产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重视大豆种植技术推广,有利于实现大豆增产,保证农村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山东省单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农业基础雄厚。近年来,单县全力推广大豆种植新技术、新模式,实行麦豆轮作、休耕模式,在部分零散地块实施大豆与白菜、棉花、玉米等作物套种,取得了良好的种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郑孟静  李岩  贾秀领 《华北农学报》2021,36(z1):215-221
多样化轮作制度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农业技术措施,对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和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多样化轮作制度在减少化学制品投入、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草害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针对当前单一种植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推行多样化轮作模式的必要性.在介绍轮作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多样化轮作模式的产量效应、生态环境效益、增加生物多样性、覆盖作物效应以及轮作模式的研究方法.同时还提出了多样化轮作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如集成农机农艺配套综合管理技术,发展集约化轮作制度;建立多样化轮作模式综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轮作综合效应;创新轮作制度研究方法,探究轮作效应内在机制.发展多样化轮作制度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实现农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日前就《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办法征求意见稿,我国拟实行粮食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和粮食召回制度。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实行粮食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以库存粮食识别代码为载体,建立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的全程质量追溯制度,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