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浙蒲6号瓠瓜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研究立架和拱架两种搭架方式下,栽培密度对绍兴地区春提早瓠瓜的产量和植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立架条件下,株距40 cm、密度25 000株·hm~(-2),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在拱架条件下,株距40 cm、密度16 667株·hm~(-2),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浙蒲2号长瓜大棚立架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基于浙蒲2号长瓜的品种特性,总结出了大棚立架栽培的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杨杰  徐建强  屠学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468-6468
试验结果表明,浙双6号在6个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综合性状最优;与对照浙双72相比,浙双6号表现株型紧凑,产量更高,熟期更早,抗寒、抗倒性更强。  相似文献   

4.
外观品质和风味品质是瓠瓜育种的重要指标。以浙蒲系列瓠瓜品种为材料,利用多重PCR的方法,检测已知的16个鲜味相关SNPs和37个瓜形相关SNPs。研究表明,浙蒲6号和浙蒲8号均含有4个谷氨酸含量增效等位变异和11个瓜型等位变异;浙蒲1号含有6个谷氨酸含量增效等位变异和1个瓜形等位变异,浙蒲9号含有5个谷氨酸含量增效等位变异和2个瓜形等位变异。试验结果初步揭示了浙蒲系列瓠瓜品种优异外形与鲜味品质的基因型基础,为利用分子标记进一步开展瓠瓜优美瓜形、鲜味品质与其他优良性状的的聚合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适合杭州地区设施栽培的中棒形瓠瓜品种,以越蒲1号、越蒲2号、浙蒲8号、102、南国1号、超级早生和杭蒲1号为试材,在大棚设施栽培条件下,比较评价了7个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商品性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浙蒲8号瓜皮油绿,瓜条上下粗细均匀,商品性好,适合在杭州地区推广种植;越蒲1号瓜皮淡绿,瓜型短粗,目前不适应杭州市场的消费习惯,但产量高,可作为外销储备品种。杭蒲1号、南国1号和越蒲2号瓜纵径均在40cm左右,属长棒形品种。超级早生瓜纵径低于25cm,且产量低,这4个品种目前不建议在杭州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更适合西藏种植的油菜品种,2014年引进18个油菜品种,以当地品种山油2号为对照,在西藏林芝进行适应性比较试验研究,对各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考察分析.结果表明,引进的18个油菜品种均能正常成熟.参试品种(系)苏油1号综合性状应进行进一步试验;H19-4、花油5号、花油6号、玉红油1号虽早熟,但产量性状不佳,不建议引进;浙双758、美油王999、浙大619、南农油3号、浙双72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表现好,但均为晚熟品种,可根据实际情况引进.  相似文献   

7.
兰溪市秋茄引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在兰溪种植和市场需求的秋茄新品种,引进8个茄子新品种进行秋季栽培对比试验,观察记录各品种的生育期性状、果实性状、产量和田间发病情况,结果表明,浙茄8号、杭茄2010、浙茄1号表现优异,适宜兰溪市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8.
对9个甜玉米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对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宝甜、浙甜11、浙甜2088、美玉甜007、金玉甜2号、金银208适宜在丽水高山地区适度推广,浙甜10号、浙甜13建议进一步开展试验研究,浙凤甜2号口感好,可以为育种提供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2005年全国热带亚热带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全国春大豆热带、亚热带南方(北片)区域试验共有9个参试品种(系),对各参试大豆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结果显示,粤春04-5产量最高,比浙春3号增产20.30%,达极显著水平;粤春04-6比浙春3号减产50.80%,比桂早1号减产72.88%,均达极显著水平;除粤春04-6生育期为117天外,其余8个大豆品种的生育期为104~107天。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比较了瓠瓜、黄瓜、西瓜和南瓜四种瓜类作物麻地膜覆盖和塑料地膜覆盖栽培效果。参试瓠瓜品种为短棒型瓠瓜浙蒲9号,黄瓜品种为水果类型黄瓜美奥6号,西瓜所用品种为黑晶小果型西瓜,南瓜所用品种为雅丽2号,旨在了解麻地膜覆盖对瓠瓜、黄瓜、西瓜和南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麻地膜透气性好,有利于根系生长,而瓠瓜播种时间较晚,已过低温期,因此,对保温性要求不高,在这种情况下麻地膜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根据湖南秋季的气候特点,2012~2014年在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技示范园、长沙市农作物品种展示基地(浏阳市淳口镇黄荆坪村)进行大棚秋季无籽西瓜品种立架栽培试验研究,参试品种为泉蜜308无籽、金丽黄无籽、博达隆一号无籽、黑童宝无籽、博帅无籽、神玉无籽、博达隆三号无籽、绿虎无籽、金蜜红无籽、蜜童无籽。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均表现出耐高温性强、抗性强、果皮外观漂亮、商品率高、瓤色鲜艳、口感好、无籽性能好、品质上佳、产量高等优点,适宜湖南丘陵地区与洞庭湖区等地秋季大棚立架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2.
根据湖南秋季的气候特点,2012~2014年在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技示范园、长沙市农作物品种展示基地(浏阳市淳口镇黄荆坪村)进行大棚秋季无籽西瓜品种立架栽培试验研究,参试品种为泉蜜308无籽、金丽黄无籽、博达隆一号无籽、黑童宝无籽、博帅无籽、神玉无籽、博达隆三号无籽、绿虎无籽、金蜜红无籽、蜜童无籽。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均表现出耐高温性强、抗性强、果皮外观漂亮、商品率高、瓤色鲜艳、口感好、无籽性能好、品质上佳、产量高等优点,适宜湖南丘陵地区与洞庭湖区等地秋季大棚立架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淹水对南瓜砧木和瓠瓜耐湿性的影响,通过对南瓜砧木品种思壮12号、思壮7号、思壮8号、思壮10号及南瓜材料P70,以及瓠瓜品种浙蒲8号进行苗期淹水处理发现,淹水后南瓜及瓠瓜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降低,且老叶受影响最大,地下部鲜重均降低,地上部鲜重总体上升,但浙蒲8号和P70降低。浙蒲8号耐性强于南瓜砧木,其中思壮12号耐性最强。  相似文献   

14.
矮生菜豆熟性早,耐寒性强,不需搭架,采收期集中,早熟栽培效益好。目前,丽水地区菜豆种植类型主要以蔓生为主,矮生类型相对较少,为了丰富菜豆品种的多样性,提早菜豆上市期,满足早春菜豆市场的需求,以及更好地发掘矮生菜豆的发展潜力,本研究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矮生菜豆品种浙芸2号为对照,与引进的18个矮生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金盛达81-6地豆和81-8菜豆均表现出产量高、商品荚性状好的特性。本研究为今后浙西南地区矮生菜豆引种、示范推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旱区超级稻再生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应对钦州市秋冬春三季连旱对水稻生产的威胁,在旱区对7个超级稻品种(组合)进行了再生栽培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早稻平均产量以两优培九最高,其次为Y两优1号、新两优6号;晚稻再生稻的平均产量以两优培九最高,其次为中浙优1号、特优航1号;年均产量以两优培九最高,其次是中浙优1号,其他超级稻品种(组合)的年平均产量也比普通杂交稻(对照)的高。综合各参试超级稻的产量结果、田间表现、稻米品质、生长势与再生能力等因素分析,以中浙优1号、两优培九两个品种(组合)最为理想,可作为今后钦州市超级稻再生栽培的主推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16.
以菜用甘薯浙薯726、福薯7-6、QZ01、薯绿1号、阜菜10-11、广菜薯6号、蒲薯53、湘7-2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栽培,观察其地上部生长情况,并对性状、产量、食味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福薯7-6与薯绿1号表现较佳,更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豫东二季作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选用费乌瑞它等8个马铃薯品种与河南主栽品种郑薯5号进行田间对比试验,采取田间观察和不同时期实产验收等方法,分析考察供试品种特性,从中筛选出比对照郑薯5号更适宜豫东二季作区栽培的马铃薯新品种。结果表明,参试8个品种块茎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成熟期为59~70 d,属于早熟品种,在二季作区能正常生长,其中,洛薯8号、费乌瑞它、郑薯6号3个品种的生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等均优于对照,可以作为豫东二季作区主栽品种替代郑薯5号,中薯3号、中薯5号可作为搭配品种,东农303、早大白不适宜豫东种植,建议在豫南地区试种。  相似文献   

18.
浙蒲9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高品质、中短棒、耐热瓠瓜新一代杂交种。通过不同播种期试验,以明确不同播种期浙蒲9号的品种特性和种植适应性。结果显示,3月下旬至7月下旬播种,浙蒲9号均表现为生长势较旺、耐热性较强、商品性好、连续坐果能力强,每667 m2产量可达3 000 kg以上。表明该品种适宜在杭州及周边地区春季和夏秋季设施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合兰溪市生态环境和设施栽培的早春西瓜新品种,引进6个西瓜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浙蜜8号和浙蜜5号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本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优质糯稻引种与高产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选择较好的8个外地糯稻品种与当地2个主栽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糯36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糯性好、商品性好,比鄂糯7号增产10.00%,可作主栽品种推广种植;漳龙9104比鄂糯7号增产5.46%,有一定的推广前景.另外,选择品种比较试验中有突出优势的浙糯36进行多因素高产栽培试验和多点试种示范,表现出性状稳定,产量高达8 300~8 536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