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硅肥是一种以硅酸钙为主的微碱性或中性的枸溶性矿物肥料。它不溶于水,可溶于酸,其矿物组成主要为无定形的玻璃体,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被誉为“调节性肥料”、“保健肥料”、“品质肥料”,既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又能改善农作物品质。下面将其增产效果介绍如下:1 硅肥的增产效果 硅肥对于水稻、小麦、花生、棉花、甘蔗、蔬菜、果树、竹类、麻类、芦荟等喜硅作物,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试验证明:在缺硅的土壤中施  相似文献   

2.
<正>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水溶性硅肥"鲁佳1号"增产效果显著。同一用量条件下,水稻拔节期施用增产效果最明显,提高667m2有效穗和每穗总粒极显著。水溶性硅肥"鲁佳1号"是淄博山佳特种氧化铝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新型液体硅肥,据产品资料介绍,是一种新型无机矿物质肥料,是一种很好的品质肥料、保健肥料和植物调节性肥料,是化学性肥料无法  相似文献   

3.
对高山大白菜和白萝卜施用锰硅肥料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每公顷施用锰硅肥375 kg和30%氮、磷、钾复合肥2 250 kg,增产效果最好;白萝卜每公顷施用锰硅肥1 500 kg和30%氮、磷、钾复合肥1 500 kg,增产效果最好.两种蔬菜施用锰硅肥对提高品质、减少病害有一定的作用.利用废锰硅矿渣开发新型肥料在大白菜、白萝卜生产上应用,有广阔的增产增收前景.  相似文献   

4.
水稻施用硅肥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肥是植物体生长需要的第四大营养元素。据资料介绍施用硅肥不仅可以使农作物大幅度增产,而且可以明显改善农作物品质,被誉为“调节性肥料”、“保健肥料”。水稻是喜硅肥作物,为了解和掌握硅肥在水稻上的使用效果,我们在本市进行了水稻施用试验。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水稻上实施了不同硅肥的效果试验,得出在水稻上施用奥力硅肥、大粒硅肥增产增收效果很好,施用硅锌肥效果较好,施用多肽复合矿质肥、黑元素活性磷肥不增产。故可在水稻上大力推广奥力硅肥、大粒硅肥和硅锌肥3个肥料新品种,但限于试验样本较少,只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了硅钾矿物肥料对生菜(Lactuca sativa)生物量及相关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结果]硅钾矿物肥料对生菜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施用硅钾矿物肥料或硫酸钾均能使生菜叶绿素含量增加,但对V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施用硅钾矿物肥料可以提高生菜中钾的含量,其中,施用高量硅钾矿物肥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但效果不及硫酸钾处理。[结论]硅钾矿物肥料具有部分替代硫酸钾等钾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朱云  朱孔志  赵鹏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2):2405-2406
进行不同地力条件下小麦喷施2种单硅酸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信佳宜硅肥可缩短小麦生育期23 d,较沃贝乐硅肥效果好且稳定。在产量等经济性状方面,喷施2种硅肥均有促进作用,并且与不喷施处理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喷施信佳宜硅肥增产效果更佳。从不同地力条件下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来看,信佳宜硅肥比沃贝乐硅肥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硅素对水稻的增产作用,在日本、朝鲜及我国南方几省(包括台湾省)早已被田间试验和生产实践所证实,在缺硅的土壤上,施硅肥一般可增产10%左右,在日本和朝鲜硅肥已成为水稻生产中大宗肥料之一。我省硅肥资源丰富,近年来亦有在局部地区稻田施用硅肥试验结果的报道,但大批量的硅肥生产和大面积使用尚未开始。本文就我们1980年以来,对苏南水稻土硅素营养水平及硅肥在青紫泥中对水稻增产效果的研究作综合性的报告,为生产部门开发水稻新肥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硅肥在番茄生产和更广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金棚一号”番茄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研究施用有机硅肥对番茄产量、果实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施用含硅肥料(N-P2O5-K2O 20-10-20)可以显著提高番茄产量,较对照增产16.16%,较施用史丹利复合肥(N-P2O5-K2O 20-10-20)处理增产5.45%;施用含硅肥料对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和糖酸比均无显著影响;施用含硅肥料可以显著提高番茄的肥料利用率,尤其是磷的利用效率.[结论]施用硅肥对番茄生产是有益的,能够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强化栽培条件下杂交水稻配施尿素、过磷酸钙、硅肥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并建立了产量与3种肥料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施硅肥对水稻增产效果显著;硅肥与磷肥有交互作用,配施适当时增加用量有利于水稻的增产;在特定的条件下,硅肥的施用量为SiO266.0 kg/hm2,水稻产量为8 016.0 kg/hm2。  相似文献   

11.
矿物肥料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矿物肥料的肥效,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矿物肥料硅钾肥对油菜生物量及相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肥料对油菜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其中高量矿物肥处理(每千克土施用3 g矿物肥料)比对照(不施任何钾肥)增产13.7%,比硫酸钾处理增产4.2%;施用矿物肥料对油菜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施用矿物肥料可以明显提高油菜中的钾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低量和高量矿物肥处理植株全钾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35.1%和54.2%,但效果不及硫酸钾处理,硫酸钾处理植株全钾含量较对照提高95.9%。从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可以看出,矿物肥料可以作为钾肥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2.
南方土壤由于长期脱硅富铝化过程,土壤中全硅和有效硅的含量均较低,研究硅对提高中国花生的产量对和品质有重要意义。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花生施用硅肥后,花生增产效果明显,其中以结荚期施用硅肥增产效果大,增产效果在13.5% ̄25.6%之间,平均增产达20.1%;从施用成本和增产效果综合分析,建议在热带砖红壤地区花生硅肥施用量为30kg/hm2(SiO2);不同时期施用硅肥对百果重和百仁重的影响效果不同,总的来说低水平的硅[30kg/hm2(SiO2)]的效果好于中高水平。仅在结荚期施用30kg/hm2硅提高花生的百仁重;在下针期和结荚期施用30kg/hm2可提高百果重;基施(30kg/hm2)提高产量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株结荚数;花生施用硅肥后对花生仁的脂肪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花生施硅适宜于食用型品种;花生施用硅肥能明显降低花生成熟期植株的全氮含量;对磷的影响则表现为,基施硅肥90kg/hm2可提高植株中磷的含量,而结荚期追施150kg/hm2的处理降低植株中磷的含量;对钾的影响则表现为复杂的规律,其机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番茄施用硅肥的肥效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肥的研究与应用在中国起步较晚,且大部分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华北、东北地区基本上是空白。包头市土壤肥料工作站通过对番茄的硅肥肥效试验,验证了硅肥的增产效果:在同一试验条件下以硅肥为基肥,增产率为14.3%-27.8%。投入产出比为1:66。从而为硅肥在番茄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验调查的结果表明使用硅肥的增产效果和抗倒伏能力均好于对照,其中增产效果依次为:许博士生物硅肥八一农大生物硅肥秦皇岛领先科技生物硅肥,分蘖时施用效果好于基施效果。许博士生物硅肥增产明显,蘖施和基施肥分别较对照增产12.9%和8.6%。  相似文献   

15.
通过本实验调查,结果表明,使用硅肥的增产效果和抗倒伏能力均好于对照,其中增产效果依次为:表明许博士生物硅肥〉八一农大生物硅肥〉秦皇岛领先科技生物硅肥,分蘖时施用效果好于基施效果。许博士生物硅肥增产明显,蘖施和基施肥分别较对照增产比12.9%和8.6%。  相似文献   

16.
<正>硅肥是一种新型肥料,被国际土壤界列为继氮、磷、钾之后的第四大元素肥料。"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对硅肥在杂交水稻中的增产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有专家指出,只有"氮磷钾+硅"平衡施肥,才能达到优质高产。我国硅肥的使用情况我国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硅肥,80年代后期才实现工业化生产。近几年来,我国在河南、山东、浙江、安徽、湖北、广西、海南、河北、四川等省区对喜硅作物和缺硅土壤施用硅肥,其增产  相似文献   

17.
早稻上施用硅、锰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每667m~2分别施用50kg硅肥和7kg锰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单产分别增加43.4kg和56.6kg,增产率为10%和13.8%左右,并且锰肥效果优于硅肥,而成本低于硅肥。  相似文献   

18.
水稻使用生物有机硅肥,增强水稻抗逆性,降低水稻发病率。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各处理中,增产效果最好的是八一农大生物硅肥,随基肥施硅5kg/亩较对照增产13.9%;随蘖肥施硅5kg/亩较对照增产11.7%。其次为许博士生物硅肥。  相似文献   

19.
水稻使用生物有机硅肥,增强水稻抗逆性,降低水稻发病率。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各处理中,增产效果最好的是八一农大生物硅肥,随基肥施硅5kg/亩较对照增产13.9%;随蘖肥施硅5kg/亩较对照增产11.7%。其次为许博士生物硅肥。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田对比的试验设计,底肥和分蘖肥采用三种不同硅肥进行大田试验,试验数据表明硅肥做底肥增产效果较做分蘖肥好。同时,施用硅肥与不施硅肥的对照相比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