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本研究以3种楸树的花粉为试材,采用不同的蛋白质提取方法,利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了3个树种花粉蛋白质的含量,并通过SDS-PAGE电泳对花粉蛋白质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蛋白质,南京老山楸树花粉蛋白质提取率最高;采用不同pH值(6.8、8.8、9.5)的Tris-HCl提取液提取蛋白质,随着pH值不断增大,其蛋白质提取率显著提高,当pH值达9.5时,蛋白质含量最大,SDS-PAGE电泳结果也显示此时蛋白质带明显增加;采用不同pH值(6.8、8.8、9.5)的Tris-HCl提取液提取花粉蛋白质,发现花粉蛋白质分离纯化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pH值不同的影响或浸提样品浓度的差异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楸树品种间水分特征曲线主要参数比较与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自花不孕、旱地造林技术不当等因素导致楸树Catalpa bungei资源急剧下降。利用水分特征曲线测定3个楸树品种(金丝楸,周楸2号,圆基长果楸)的11个水分特征参数,旨在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树种选择及进一步开发楸树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供试1年生楸树扦插苗分别进行Hoagland营养液 + 120 g·L-1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Ⅰ)及Hoagland营养液对照处理(Ⅱ),处理1 d后,取茎段用hammel逐渐升压连续测定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饱和含水时的渗透势Ψπ100、组织充分膨胀时的压力势Ψp100、质外体水Vb、质外体水与共质体水比值Vb/Vf、质外体水相对含量CAW指标评价上金丝楸抗旱能力最强。利用抗旱性指数公式综合评价楸树品种的抗旱能力为:金丝楸Ⅱ>周楸2号Ⅱ>周楸2号Ⅰ>金丝楸Ⅰ>圆基长果楸Ⅱ>圆基长果楸Ⅰ。因此旱地造林宜选用金丝楸,其为较耐旱的类型。表2参23  相似文献   

3.
赵艳  李燕燕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22):4397-4407
【目的】建立转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GM)水稻安全性评价的亲本对照-转基因株系-非转基因对照(parent control-transgenic plant-nontransgenic control,PTN)系统。通过实质等同性比对分析,追溯GM水稻种子蛋白质非预期变异的技术根源,为GM水稻的安全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GM水稻植株培育的技术原理,收集转基因株系(transgenic line,T)、亲本品种(parent variety,P)及其他遗传学背景相关的非转基因组培再生株系(non-transgenic regeneration line from tissue culture,NR)和非转基因遗传分离阴性后代株系(non-transgenic segregated negative offspring line,NS)等对照样本。以转2mG2-epsps抗草甘膦GM水稻株系T13和T23及各自的PTN系统对照样本(P、NR和NS)为试验材料,以种子蛋白质含量和组分的非预期变异为研究对象,根据PTN样本间的多重比较结果解析并追溯GM水稻非预期变异的技术根源。水稻种子可溶性蛋白的提取采用分级提取法,依次用蒸馏水、5% NaCl、70%乙醇和0.1 mol·L-1 NaOH提取稻米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蛋白含量测定应用Bradford法,蛋白组分分析采用SDS-PAGE电泳法。【结果】GM水稻株系T13和T23种子总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亲本显著降低3.29%和6.84%,主要受谷蛋白变异影响,但GM水稻变异的最大幅度小于天然水稻亲本P1和P2品种间差异,说明GM水稻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异在安全范围之内。与各自亲本相比,GM水稻株系种子清蛋白和醇溶蛋白组分差异不显著,球蛋白和谷蛋白个别组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变异,主要表现为含量的增减。T13株系的56 kD和24 kD球蛋白含量比亲本P1显著增加,T23的65 kD球蛋白含量比亲本P2极显著降低。GM株系T13和T23的谷蛋白组分变异趋势相似,与相应亲本相比,主要表现为19-23 kD和33-38 kD谷蛋白含量显著增加,100 kD和9 kD谷蛋白含量显著减少。突出的变异是GM水稻新增加了41 kD和56 kD谷蛋白组分,但这些变异新组分也同样存在于NR和NS对照样本中。GM水稻株系T13和T23的可溶性蛋白非预期变异的特征与相应的NR对照样本基本一致。NS23对照株系的清蛋白含量和球蛋白组分存在不同于T23和NR23的独特非预期变异。【结论】GM水稻种子总可溶性蛋白质变异主要受谷蛋白含量变异影响,变异幅度小于天然水稻品种间差异。GM水稻种子的清蛋白、醇溶蛋白组分未发生显著变异,球蛋白和谷蛋白个别组分发生了显著变异。GM水稻种子蛋白质非预期变异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无性系变异,转基因插入突变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焦树林  艾其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402-17404,17407
[目的]对红枫湖流域退耕还林项目的碳汇效应进行分析,为贵州省退耕还林的碳汇潜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2000~2006年红枫湖流域内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对林区内主要树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桃(Amygdalus persica)、李(Prunus salicina)、杏(Armeniaca vulgaris)、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和楸树(Catalpa bungei)7种林木的碳汇量及碳汇效应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估算了红枫湖流域2015年的森林碳汇总量。[结果]2000~2006年,随着时间的变化,森林的中、幼龄林生物蓄积量和碳汇量有上升的趋势,2006年达到1.05×107kg,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固碳潜力。在所研究的7种树种中,杉木是研究区内碳汇功能强的树种,预测到2015年,其单位面积碳汇量可以达到106.51t(C)/hm2,其次为柳杉,单位面积碳汇量为99.42t(C)/hm2,杏的碳汇功能最弱,单位面积碳汇量为13.03t(C)/hm2;7种树种的森林碳汇总量为2.35×107kg,平均单位面积碳汇量为26.17t(C)/hm2;按305.0元/t的价格计算,可产生7.17×106元的经济效益,按254.1元/t(C)的价格计算,可产生5.91×106元的经济效益。[结论]红枫湖流域退耕还林碳汇效应的经济效益巨大,具有较大的增值空间。  相似文献   

5.
对邢台市32条道路的绿化植物种类与配置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绿化主要以木本植物为主,落叶乔木类树种占有绝对优势,排在前6位的树种均是落叶中、高乔木树,分别是:国槐、法国梧桐(悬铃木)、栾树、楸树、苦楝、刺槐,占总用量的71.6%。常绿树种、彩叶树种、地被植物、草本花卉较少。主道绿化形式以三板四带式为主,而次道绿化形式几乎全部是一板二带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红枫湖流域退耕还林项目的碳汇效应进行分析,为贵州省退耕还林的碳汇潜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2000~2006年红枫湖流域内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对林区内主要树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桃(Amygdalus persica)、李(Prunus salicina)、杏(Armeniaca vulgaris)、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和楸树(Catalpa bungei)7种林木的碳汇量及碳汇效应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估算了红枫湖流域2015年的森林碳汇总量。[结果]2000~2006年,随着时间的变化,森林的中、幼龄林生物蓄积量和碳汇量有上升的趋势,2006年达到1.05×107kg,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固碳潜力。在所研究的7种树种中,杉木是研究区内碳汇功能强的树种,预测到2015年,其单位面积碳汇量可以达到106.51t/hm2,其次为柳杉,单位面积碳汇量为99.42t/hm2,杏的碳汇功能最弱,单位面积碳汇量为13.03t/hm2;7种树种的森林碳汇总量为2.35×107kg,平均单位面积碳汇量为26.17t/hm2(c);按305.0元/t的价格计算,可产生7.17×106元的经济效益,按254.1元/t(c)的价格计算,可产生5.91×106元的经济效益。[结论]红枫湖流域退耕还林碳汇效应的经济效益巨大,具有较大的增值空间。  相似文献   

7.
福建灵芝科真菌资源及担孢子形态结构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8-2000年,在标本采集和鉴定工作的基础上,整理出福建省灵芝科真菌名录(2属32种),明确福建省野生灵芝种类,并考察4种主要灵芝种类的生态习性, 分布情况及其适生树种。在人工驯化栽培的野生灵芝种类中,已实现人工栽培的主要灵芝Ganoderma lucidum;对短段木(原木)仿野生栽培的灵芝子实体(微粉末)的一般化学成分和糖、膳食纤维及灵芝三萜酸等功能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同时,测定了灵芝G.lucidum孢子粉化学成分,并采用超声波破壁-电子探针技术研究其孢壁结构;采用计算机多媒体创作工具,建立福建灵芝科真菌资源及主要属种多媒体。  相似文献   

8.
抗安氏隐孢子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纯化的安氏隐孢子虫卵囊超声波破碎,反复冻融后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3~5次有限稀释克隆化,筛选出4株持续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ELISA,IFA和EITB测其反应性.结果表明,4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效价为1:100~1:12 800,诱生腹水效价为1:6 400~1:102 400;4株单抗均特异性识别安氏隐孢子虫卵囊壁抗原;免疫印迹表明,4株单抗分别与38.0~97.2 kD的主要抗原蛋白条带起反应.  相似文献   

9.
铁皮石斛不同花期及花朵不同部位活性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i花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其中花的采收期和采收部位是影响铁皮石斛花类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以铁皮石斛花苞期、微开期、盛花期全花以及盛花期花的花被、合蕊柱、子房的烘干样品为实验材料,采用苯酚-硫酸法、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法及福林酚法,探讨了不同花期铁皮石斛花及盛花期花朵不同部位多糖、总黄酮及总酚质量分数的差异,进而确定了铁皮石斛花的最佳采收期和最佳采收部位。结果表明:①不同花期中盛花期铁皮石斛花中多糖质量分数(61.5 mg·g-1)与微开期(55.3 mg·g-1)及花苞期(45.6 mg·g-1)花中多糖质量分数具有显著差异(P < 0.05);微开期花中总黄酮质量分数(17.4 mg·g-1)显著低于花苞期(19.9 mg·g-1)和盛花期(19.2 mg·g-1)(P < 0.05);盛花期花中总酚质量分数(22.2 mg·g-1)显著高于微开期(19.6 mg·g-1)及花苞期(18.5 mg·g-1)(P < 0.05)。②整体而言,盛花期不同部位中花被相应活性组分即多糖、总黄酮、总酚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合蕊柱及子房,分别为64.5,24.2及26.5 mg·g-1(P < 0.05)。因此从活性组分质量分数方面考虑,盛花期可作为铁皮石斛花采收的最佳时期,花被是最有开发与利用价值的部位。  相似文献   

10.
不同贮藏温度对东北红豆杉花粉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设定了-10,3,15,25,35℃和自然温度6个水平贮藏东北红豆杉花粉.在贮藏期间采用氯化2,3,5三苯基四唑(TTC)染色法每隔3d测定1次花粉生活力.测定结果表明,东北红豆杉花粉寿命因贮藏温度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温度越高花粉寿命越短.在自然温度下贮藏2周后,50%东北红豆杉花粉便丧失了生活力,7周后全部丧失生活力.而在-10℃冰柜中和3℃冰箱中分别贮藏4个月和2个月后,仍有20%的花粉具有生活力.低温可延长东北红豆杉花粉的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干旱胁迫对楸树(Catalpa bungei)无性系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塑料薄膜封盆法,通过土壤含水量与叶水势变化对干旱胁迫程度进行划分,并研究5个楸树无性系在不同干旱程度下叶片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通过土壤含水量与叶水势的变化,将干旱胁迫过程分为正常(CK)、轻度(LD)、中度(MD)和重度(SD)干旱,其区间为正常干旱(土壤含水量97.49%,叶水势-0.54MPa)、轻度干旱(土壤含水量59.96%,叶水势-1.28MPa)、中度干旱(土壤含水量34.19%,叶水势-2.32 MPa)、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14.52%,叶水势-2.99 MPa);5个楸树无性系土壤含水量与叶水势拟合关系均以指数拟合最佳,平均R2达到0.989 3(P〈0.001);5个楸树无性系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显著上升(P〈0.01),其中无性系015-1和无性系7080在SD下分别达到正常状态的34.39倍和33.41倍,达极显著水平(P〈0.001);无性系1-3则在LD时快速上升,迅速达(855.46±227.52)μg/g Fw;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出不同趋势,无性系7080在各阶段均最低,正常状态仅为(1.644±0.137)mg/g Fw,而无性系1-3在CK时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在LD时迅速下降,体现出不同的响应模式。[结论]5个楸树无性系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对干旱胁迫均有一定的响应,以游离脯氨酸为最主要渗调物质,可溶性蛋白为辅,未见可溶性糖有显著贡献;其中无性系7080在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上表现出较高的能力,体现出较好的抗旱性,而无性系1-3则对于干旱胁迫响应最迅速。  相似文献   

12.
采用Li-6400光合系统对无性系1-3、1-4、004-1、015-1和7080等5个优良楸树无性系苗期的光合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个楸树无性系的光响应曲线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各无性系Pmax大小顺序为1-37080015-1004-11-4,无性系1-3和7080对光环境适应能力强,其LSP分别为1147.97、1 196.31μmol/m2·s,而无性系1-4对光照的适应范围相对最窄;(2)各无性系单位面积净光合日总量存在差异,其中无性系1-4单位面积净光合量最大,为433 974.24μmol/m2,其次为无性系1-3,其值为401 290.20μmol/m2;(3)5个无性系的Tr与Cond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无性系1-3、1-4和015-1 Pn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而无性系004-1和7080未出现;(4)综合考虑多种光合特征指标,无性系1-3光合作用能力相对最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4种埋干深度对1年生豫楸1号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埋干深度设计4种处理(10、20、30和40 cm),各处理分别选3株平均木,采用全根挖掘法,调查其根系数量、长度、生物量及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性。[结果]不同埋干深度间根系数量无显著差异,以细根数量最多,其次为中根和粗根。各处理间根系长度也无显著性差异,以粗根长度最大,其次为中根和细根。处理间的根系总生物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随埋干深度增大递减;粗根、中根和细根生物量主要分布在嫁接痕下根桩0~40 cm范围。[结论]该研究为生产中楸树栽植时埋干深度的科学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楸树优良家系苗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秋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219-18220
[目的]对楸树优良家系的苗期选择进行研究。[方法]采集楸树种子,通过楸树家系苗期选择,培育优良家系苗木;营建家系子代测定林,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观测调查楸树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指数选择法进行综合选择。[结果]苗期选择筛选出76个参试楸树家系优株;参试楸树家系苗高达显著差异,地径达极显著差异;采用指数选择法初选26个家系,其中,有3个单株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经无性测定,可望形成楸树新无性系。[结论]为选择楸树优良基因型提供了可能,为楸树家系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王新建  张秋娟  何威  杨淑红  丁鑫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14-11016
用盆栽自然干旱法对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进行干旱胁迫。在胁迫过程中,测定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保护酶活性(SOD、POD、CAT)均随着干旱胁迫增加而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POD、CAT的活性变化滞后于SOD。金丝楸砧木嫁接苗的保护酶值比其他嫁接苗大。金丝楸砧木嫁接苗的SOD值与梓树嫁接苗呈0.05水平显著差异,其CAT活性与灰楸嫁接苗、梓树嫁接苗呈0.05水平显著差异。从保护酶活性变化可以看出,SOD、CAT在清除氧离子自由基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抗旱能力强弱依次为金丝楸嫁接苗>自砧苗>灰楸嫁接苗>梓树嫁接苗。  相似文献   

16.
楸树组培与快繁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蓉  谢焕松  刘鑫燕  曹云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715-15716
[目的]实现楸树离体的快速繁殖,并为楸树的大规模种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楸树腋芽为外植体,通过选择不同培养基和激素配比,研究楸树组培及快繁技术。[结果]筛选出效果较好的培养基,分别为腋芽萌发:N。+6一BA2.0mg/L+NAA0.005mg/L;愈伤组织诱导:MS+6一BA1.5mg/L+NAA2.0mg/L;芽分化:MS+6一BA0.2~0.5mg/L+NAA0.5~1.0mg/L;继代增殖:N6+6·BA1.0~1.5mg/L+NAA0.005~0.01mg/L;生根培养:1/2MS+NAA0.5~1.0mg/L+活性碳1g/L。[结论]用组织培养法快速繁殖楸树,能大大提高楸树的繁育速度。  相似文献   

17.
水肥耦合对楸树苗木生长和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水肥条件下楸树苗木生长及养分状况,确定楸树苗木合理水肥管理措施。方法本文以楸树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置3个水分梯度(30%饱和持水量(FWC)、50%FWC、70%FWC),和4个施肥量(T1(氮0g,磷0g,钾0g)、T2(氮2g,磷1g,钾1.5g)、T3(氮4g,磷2g,钾3g)、T4(氮6g,磷3g,钾4.5g)),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处理对楸树苗木生理生长的影响,并探讨了楸树苗木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关系。结果水肥耦合对楸树苗木的形态指标交互作用不显著,苗高、地径、生物量均随水分梯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水分梯度为30%FWC时最好;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均在T3处理达到峰值。苗木养分在T3处理时达到奢养状态,此时苗木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及养分含量最高,再增加施肥会对苗木产生毒害作用,即苗木养分质量分数还在增加但形态指标和养分含量已开始降低。水肥耦合对楸树苗木养分质量分数和养分含量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其养分含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T3处理处达到最大;在水分含量为30%FWC时,施肥对楸树苗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T3、30%FWC处理更有利用苗木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结论水分梯度和施肥量对苗木生长和养分状况的作用证实,水肥耦合对苗木的质量有一定的提升,30%的饱和持水量和T3处理(氮4g,磷2g,钾3g)结合对楸树苗木育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适合楸树硬枝扦插成活率与ABT生根粉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关系,本试验将ABT生根粉1号配制成25 mg/L、50 mg/L和100 mg/L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然后将楸树硬枝扦插插穗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ABT溶液中2h、4h、6h、12h、24h,统计成活生根率,试验数据表明100 mg/L ABT浸泡2~4h效果最好,50 mg/L ABT不同浸泡时间则均表现出较高的生根成活率。同时100 mg/L、200 mg/L、300 mg/L、400 mg/L、500 mg/L ABT生根粉1号溶液对插穗基部进行速蘸研究表明,300 mg/L ~500 mg/L ABT生根粉溶液显著提高楸树硬枝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灰楸体外植株再生体系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灰楸茎段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灰楸的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灰楸茎段愈伤组织和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0.3mg/L IBA+5 mg/L BA,丛生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0.1 mg/L NAA+12 mg/L BA,根诱导最适培养基为1/2MS+0.5mg/L NAA.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楸树与滇楸种间杂交组合苗期性状遗传变异。[方法]以25株滇楸优树为父本、23株楸树优树为母本,采用常规杂交方法,进行种间杂交育种,对不同杂交组合的可配性及1年生播种移栽苗、两根一干平茬苗的物候期、苗高、胸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同组合的可配性、物候期、苗高、胸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一根一干组合苗高、胸径的遗传力为73.75%、71.83%,二根一干组合苗高、胸径的遗传力为75.79%、60.63%,其遗传特性突出,遗传变异丰富。[结论]苗高遗传力比胸径高。以苗高进行选择和改良能够获得较大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