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干旱胁迫下施钾水平与烟草叶片主要渗透调节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砂培法对不同钾浓度处理下的烤烟NC89(Nicotiana tabacum L. cv. NC89)进行不同程度干旱胁迫,测定了株高、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和主要渗透调节物质钾离子、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钾与其他渗透调节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轻度干旱胁迫下,高钾可使植株生长受胁迫程度得到缓解;重度干旱胁迫下,高钾则加重干旱胁迫对植株造成的损害;轻度干旱胁迫下随钾浓度升高烟草叶片钾含量有下降趋势,胁迫后期下降明显,而重度干旱胁迫下,高钾浓度能够增加烟草叶片钾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推移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再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持续上升,而游离脯氨酸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相关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钾与可溶性糖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与游离脯氨酸含量呈负相关性;而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5种草本地被植物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对5种草本地被植物(银水苏Stachys‘SliverCarpet’,百里香ThymusmongolicusRonn,金叶过路黄Lysimachiachristinae,佛甲草SedumLineare,常夏石竹Dianthusplumarius)干旱胁迫处理后的植株外部形态表现、水分临界饱和亏、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叶片细胞电导率等指标进行了观察测定。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5种地被植物的生长势下降;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及电导率增加,且抗旱性相对较弱的植物增加幅度较大;复水后各种植物恢复程度不同;在用水分临界饱和亏反映植物的抗脱水能力及抗旱能力时,应与测定该值时离体叶片至永久萎蔫所用的时间结合起来考虑,否则可能与其实际表现不符。综合分析认为,5种草本地被植物抗旱性由强至弱顺序为:佛甲草>常夏石竹>银水苏>百里香>金叶过路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扁核木(Prinsepia utilis)的耐旱性。【方法】以不同体积分数(0、5%、10%、15%、20%和25%)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扁核木种子萌发的影响,以不同体积分数(0、10%、20%和30%)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扁核木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1)在5%和10%PEG胁迫下,扁核木种子的发芽持续时间变长,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逐渐降低,且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15%PEG胁迫下扁核木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指标较10%PEG胁迫上升;PEG体积分数超过20%胁迫下种子不能萌发。(2)扁核木幼苗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随PEG体积分数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胁迫第6天游离脯氨酸增量较丙二醛增量大,胁迫第9天游离脯氨酸增量较丙二醛增量小。(3)随着PEG胁迫时间的延长,扁核木幼苗叶片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所有处理均在第6天时活性最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先下降后上升,所有处理均在胁迫处理第6天时活性最低。【结论】扁核木种子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可正常萌发,且幼苗能通过调节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主动适应干旱胁迫,对干旱环境表现出较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探究黄竹幼苗对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为培育优质抗旱黄竹苗及其抗旱性锻炼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黄竹实生苗为研究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探索黄竹幼苗在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叶片形态的变化,及其对黄竹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膜脂产物、渗透调节物、细胞保护酶和叶绿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质量分数(0~30%)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黄竹叶片的萎蔫等级和相对含水量均呈现下降趋势;相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均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EG-6000质量分数在0~15%范围内,复水后各抗性指标值均恢复到对照同一水平,说明黄竹幼苗具有一定的耐旱性,但重度干旱胁迫会对其造成严重损伤。因此,适度干旱胁迫有助于增加黄竹幼苗抗旱性,叶片萎焉程度、相对含水量、膜脂产物、渗透调节物和细胞保护酶活性可作为抗旱性综合评价指标,PEG-6000质量分数为0~10%范围内的短期胁迫可用于黄竹幼苗抗旱性锻炼。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干旱胁迫下新疆野核桃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以小椭圆型、铁壳型和椭圆型3种类型新疆野核桃幼苗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盆栽自然干旱胁迫的方法,对胁迫后0,5,10,15,20,25 d的新疆野核桃幼苗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新疆野核桃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说明干旱胁迫下3种类型的新疆野核桃能够通过累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水分胁迫处理对青花菜幼苗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青花菜幼苗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处理对青花菜幼苗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水分胁助迫(田间持水量的65%~70%条件下,青花菜生长良好,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处于较低的水平,谷胱甘肽、抗坏血酸的含量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青花菜幼苗的生长没有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在中度水分胁迫(田间持水量的40%~50%)和重度水分胁迫(田间持水量的35%~40%)条件下,幼苗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并且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细胞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的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谷胱甘肽、抗坏血酸的含量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红掌离体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聚乙二醇-6000在室内模拟干旱条件,对红掌离体叶片进行渗透胁迫,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强,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均表现为上升趋势,重度胁迫时,三者含量提高最显著;叶片电导率及丙二醛(MDA)含量均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红掌在轻度、中度干旱胁迫下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重度干旱胁迫下会受到一定伤害。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下文冠果幼苗叶片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1年生幼苗为材料,通过试验生态学的方法,按土壤绝对含水量13%、18%和25%3个水分梯度对文冠果盆栽幼苗进行水分胁迫30d后,测定文冠果幼苗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适宜土壤含水量、轻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文冠果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差异显著。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文冠果幼苗叶片中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细胞膜相对透性大幅度增加。在土壤干旱胁迫下文冠果幼苗叶片通过增大细胞膜透性、增加体内脯氨酸含量来提高自身的抗旱能力。土壤干旱胁迫程度越严重,文冠果幼苗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和脱氧化程度越高。文冠果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可以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9.
用15%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研究外源腐胺对干旱胁迫下冬小麦幼苗叶片膜质过氧化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外源腐胺显著提高了冬小麦叶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干旱胁迫处理的1.73倍,9.51倍,1.5倍;降低了冬小麦叶片丙二醛含量和质膜透性,与干旱胁迫处理相比下降了82%和84.5%,显著降低了叶片膜质过氧化程度.因而,外源腐胺能改善冬小麦幼苗叶片干旱胁迫下的渗透调节能力,从而增强植株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干旱胁迫对楸树(Catalpa bungei)无性系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塑料薄膜封盆法,通过土壤含水量与叶水势变化对干旱胁迫程度进行划分,并研究5个楸树无性系在不同干旱程度下叶片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通过土壤含水量与叶水势的变化,将干旱胁迫过程分为正常(CK)、轻度(LD)、中度(MD)和重度(SD)干旱,其区间为正常干旱(土壤含水量97.49%,叶水势-0.54MPa)、轻度干旱(土壤含水量59.96%,叶水势-1.28MPa)、中度干旱(土壤含水量34.19%,叶水势-2.32 MPa)、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14.52%,叶水势-2.99 MPa);5个楸树无性系土壤含水量与叶水势拟合关系均以指数拟合最佳,平均R2达到0.989 3(P〈0.001);5个楸树无性系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显著上升(P〈0.01),其中无性系015-1和无性系7080在SD下分别达到正常状态的34.39倍和33.41倍,达极显著水平(P〈0.001);无性系1-3则在LD时快速上升,迅速达(855.46±227.52)μg/g Fw;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出不同趋势,无性系7080在各阶段均最低,正常状态仅为(1.644±0.137)mg/g Fw,而无性系1-3在CK时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在LD时迅速下降,体现出不同的响应模式。[结论]5个楸树无性系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对干旱胁迫均有一定的响应,以游离脯氨酸为最主要渗调物质,可溶性蛋白为辅,未见可溶性糖有显著贡献;其中无性系7080在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上表现出较高的能力,体现出较好的抗旱性,而无性系1-3则对于干旱胁迫响应最迅速。  相似文献   

11.
干旱胁迫条件下胡枝子渗透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胡枝子属中的6个种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热稳定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胡枝子脯氨酸含量变化有较大的影响.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从75%-80%下降到55%-60%时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较少,而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到35%-40%时则迅速增加.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下降,各个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热稳定蛋白含量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从75%-80%下降到55%-60%时增加,而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到35%-40%时则迅速减少.研究结果认为在脯氨酸、热稳定蛋白与可溶性糖之间可能存在着互为补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5个种源的2年生文冠果幼苗为参试材料,在盆栽条件下测定其在不同水分梯度条件下叶片的保护酶(SOD、CAT)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SP)、叶绿素(Chl)含量等生理指标; 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抗旱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不断增大,5个不同种源文冠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SOD、CAT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种指标变化幅度因文冠果种源不同而不同。根据抗旱隶属函数值的比较,得出不同种源文冠果的抗旱能力大小依次为:新疆>甘肃>内蒙古>青海>陕北。  相似文献   

13.
以3 年生杏树Armeniaca vulgaris 叶片为试材,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 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3 个杏树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土壤干旱胁迫下, 叶绿素荧光参数(F v/Fm)、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吲哚乙酸质量分数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上升。②随土壤水分的降低, 因子间相关性逐渐减弱。③3 个品种的抗旱性随土壤水分的不同而有异。胁迫程度较轻时, 抗旱性依次为:金太阳香白金皇后;随胁迫的加剧, 抗旱性则为:香白金太阳金皇后。表9 参8  相似文献   

14.
土壤干旱胁迫对3个杏树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以3年生杏树Armeniaca vulgaris叶片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3个杏树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土壤干旱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吲哚乙酸质量分数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上升.②随土壤水分的降低,因子间相关性逐渐减弱.③3个品种的抗旱性随土壤水分的不同而有异.胁迫程度较轻时,抗旱性依次为:金太阳>香白>金皇后;随胁迫的加剧,抗旱性则为:香白>金太阳>金皇后.表9参8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华南地区采集的8份链荚豆种质为材料,在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通过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等6项抗旱生理指标,并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同时以各项指标隶属函数平均值占总和的百分比评估各指标在抗旱性评价中的可靠性。结果表明,8份链荚豆种质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昌江圆湛江圆海口尖儋州尖儋州高儋州圆海口圆昌江高;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在链荚豆种质抗旱性鉴定中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以1年生荚果蕨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称质量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设置土壤质量含水率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50%~55%(T1)、>55%~60%(T2)、>60%~65%(T3),70%~75%(T4)、>75%~80%(T5)、>80%~85%(T6)6种处理,研究了荚果蕨幼苗的生长、叶绿素质量分数、光合作用以及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T4组荚果蕨幼苗的株高、营养叶枚数均高于其它5组;测定初期由于水分处理导致叶绿素质量分数升高,提高了荚果蕨对水分梯度的适应能力;不同水分处理下,荚果蕨幼苗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抑制了荚果蕨幼苗生物量的积累。整个测定期间,T3组的脯氨酸质量分数最低,T1、T2的随着含水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且显著高于T3组,在渗透调节作用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T4、T5和T6组脯氨酸质量分数随水分增大逐渐减小。测定初期,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T3组最小,T1、T2明显大于T3组且2组持平。T4、T5、T6组随着水含量的增大而减小,但不明显。研究表明,荚果蕨不适应干旱的土壤水分环境,T3、T4处理(土壤质量含水率为28%~32%)是荚果蕨生长和生理特性最优的土壤质量含水率。  相似文献   

17.
平欧杂种榛优良品种的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杂种榛品种的1年生盆栽苗为材料对其进行干旱胁迫,分别取样测定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其变化规律和差异性,结合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新榛3号叶缘发黄,新榛2号和新榛4号稍有发黄,新榛1号叶片没有明显变化。4个品种的相对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升高;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S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4个品种的各个指标变化幅度均不相同。各品种间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差异极显著;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差异显著;SOD活性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各品种的抗旱性生理指标,得出其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新榛1号、新榛2号、新榛4号、新榛3号。SOD活性不宜作为评价杂种榛抗旱性的单一指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MDA质量摩尔浓度和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可作为杂种榛抗旱性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海藻肥在黄瓜上的抗旱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9个海藻肥配方处理后的黄瓜幼苗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6个生理指标及抗旱系数,对其中与抗旱系数显著相关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自由水/束缚水比值等4个指标求其隶数函数加权平均值,结果与黄瓜幼苗的抗旱性极显著正相关(r=0.847 1)。以此为评价方法筛选出提高黄瓜幼苗抗旱能力最强的海藻肥配方是A2。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全缘冬青Ilex integra,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 chenii,滨柃Eurya emarginata,柃木Eurya japonica等5个海岛树种的抗旱性,利用盆栽控水方式对5个海岛树种进行干旱胁迫试验,测定相关的生理指标,比较了5个树种之间抗旱能力的大小。结果表明:各树种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而持续下降,而根茎比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5个树种的脯氨酸和相对电导率随干旱程度的加剧而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则随干旱程度的加深而明显下降。在重度胁迫下,5个树种的存活率大小依次为普陀樟>全缘冬青>红楠=滨柃>柃木。通过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5个树种在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条件下的抗旱性顺序为普陀樟>全缘冬青>红楠>柃木>滨柃。表4参25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白杨派无性系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筛选速生耐旱优良无性系,本文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通过土壤自然干旱处理,比较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分别占田间持水量80%以上(对照)、50%~70%(轻度干旱)、30%~50%(中度干旱)以及低于30%(重度干旱)等不同土壤干旱程度对9个白杨派无性系生长及生理代谢影响。结果表明:9个无性系之间的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生物量增量和根冠比差异均显著,其中无性系89和YX2表现出较强的速生性。叶绿素含量在轻度干旱胁迫时上升,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持续下降,其中下降最小的为无性系89和YX2。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9个无性系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持续增加,其中无性系Z3、YX2和89显著高于相同干旱条件下其他无性系。干旱胁迫导致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提高,但相同胁迫条件下,无性系Z3、89和YX2细胞膜相对透性以及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无性系。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逐渐增大,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减小,其中无性系89和YX2的SOD活性始终高于对照。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9个无性系生长及生理代谢等参数进行综合评价,各无性系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89、YX2、LM50、Z3、Y3、150、27、26、1316。因此,初步认为无性系89和YX2具有显著耐旱性和速生性,可作为干旱立地造林或抗逆育种的重要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